目次
壹、前言
貳、釋題
參、經文
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壹、前言
諸位善知識:
學佛是學覺悟,從認識自己開始,到瞭解所處的環境,最後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大徹大悟。任何事情都不是僥倖而能成就的,皆要有其因素和條件的。修行也是一樣,需要明白其理論和方法,從悟道、修道、證道、傳道,這便是修行的次第。明白大道,即能『悟道』;順應大道,即是『修道』;契合大道,即為『證道』;解說大道,即名『傳道』。
悟後起修
所謂『悟道』,即是明白大道。不悟,怎麼修行?古德言:「悟後起修」。悟前是盲修,悟後才是實修。若不能契入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也修不來,再怎麼修都是門外漢,根本進不了門。所以,俗語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那什麼是大道?就是自然界的法則。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領悟一切萬有皆因緣和合而成,一切事物皆待緣而起,此法則謂之『緣起法』。此法則不是諸佛所發明的,而是佛陀所發現的,只是我們都未察覺,所以執迷不悟。
真理本來就存在,為何我們沒有去領悟?觀察自然界的法則,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奇怪,我們從早到晚,活在大自然中,怎麼沒悟道。有人一輩子都住在山上,有人在林務局上班,有人在國家公園工作,有人在教自然科學,有人長年在大海生活,有人務農,有人靠海,雖然他們很接近大自然,但是又有多少人悟道?只要是人,有離開大自然嗎?為什麼『道』在眼前,我們悟不了呢?
六祖說:「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因此,學佛要藉由善知識來開導;若無因緣遇見,當以佛所說的法為師,這些法義都記錄在經典里。所以應以「經典為師」,只要經典所在之處,便是佛所在之處,應恭敬學習。
何謂『修道』?即是順應大道,依教奉行,了知一切皆是因緣所生之法,畢竟空寂,就應該去除貪愛、執著,時時與『三法印』或『一實相印』相應,直到究竟圓滿,根本無明除盡,即能『證道』,見到本來面目。證悟之人,才能徹底為人解說大道,不致於有所偏差,這便是『傳道』。因此,『悟道』是修行人最重要的關鍵!若是悟入,自然會水到渠成,功不唐捐。
根機不同
自古以來有二本大經,一本是《華嚴經》,一本是《法華經》。《華嚴經》是為菩薩說,直示一佛乘的境界;《法華經》是為三乘人說,同歸一佛乘的實相。由於是大部經,故古大德常單獨拿出一品來流通,像《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法華經》的〈普門品〉。
為何要如此?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因緣也不一樣。我們能夠把整本經聽圓滿,然後信解受持,那是最好、最殊勝;若是因緣不足或是時間上沒有辦法配合,那就好好聆聽此品,持誦〈普門品〉,就無比殊勝了。
惠恭法師,南北朝時期,益州成都人。惠恭與同寺僧人惠遠最為親近,二人常在一起修行。後來師兄弟,各自參學去。惠遠至京師,聽聞學習許多大乘經典;惠恭則至江左,隨緣雲遊。
卅年後,惠遠回到益州講經授徒,聲名遠播鄉里,道俗欽佩推崇。惠恭也從江左回鄉,師兄弟久未謀面,相談甚歡。只見惠遠侃侃而談,然惠恭卻默默在傾聽。
惠遠便問惠恭:「這么許多年來,你學到什麼?」
惠恭說:「因我資質愚鈍,都無所解。」
惠遠再問:「有沒有研讀那一部經?」
惠恭說:「唯讀一本《普門品》。」
這時,惠遠便斥責惠恭說:「《普門品》連孩童皆能背誦,何勞你這大人來誦?況且你我從小就出家,共同發願,修成證道。如今你卻這般懈怠,只會誦這一品小經。從今以後,我與你斷交,請你離開!不要留在此處。」
此時,惠恭平靜的說:「經卷雖小,乃佛口所宣。敬者得無量福,輕慢則有無量罪過。請師兄息怒,聽我誦一遍《普門品》如何?」
惠遠輕慢笑說:「此品我已經講過百遍了,更何況是聽誦?」
經由惠恭的懇請,惠遠便答應。只看到惠恭在庭前結壇,安一高座,繞壇數匝,頂禮升座。惠恭始誦經題,便異香滿室;誦至經文,即聞天樂鳴起;此時誦經聲與天樂聲嘹亮空中,同時天落香花滿地;誦完經後,天樂、天花也一時俱寂。
惠遠見此庄嚴瑞相,便上前頂禮惠恭,聲淚俱下悔謝說:「惠遠臭穢死屍,竟誣慢了師弟,豈敢行於天日之下,乞請您暫留教導於我。」
惠恭說:「非我之能力,而是諸佛之神力。」話說完,便合掌而走,不知其去向。
〈普門品〉雖從《法華經》二十八品中,所節錄出來的一品,作為單行本來流通,然其不可思議處,是凡夫所不能知道的,故世人尊稱該品為《觀音經》。
尤其是觀世音菩薩,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相當深厚的因緣。不論有沒有學佛,任何人只要遇到災難、苦厄,都會稱名觀音聖號。我記得以前上班時,我們有個主管,她每次有心事的時候,都會跪在其供奉的觀世音菩薩面前,向菩薩訴說心事。講完了之後,就感覺較輕鬆,心也安定下來了。十幾年來她從來不間斷,雖沒有學佛,只是純粹的信仰,但是我們不要小看這件事。
我聽她這樣講,覺得很不錯,以後我也鼓勵很多人說:「當你們遇到困擾,求助無門時,不妨誠心跟觀世音菩薩傾訴;講完之後,讓心靜下來,一心稱名南無觀世音菩薩,定會有意想不到效果。」你們或許會說:「家裡沒有供奉觀世音菩薩。」假設想要好好的恭敬、供養、禮拜觀世音菩薩,不見得要有一尊菩薩像,只要一張畫像也可以。假設連佛像、畫像都不方便,那你們就恭敬禮拜《法華經》,或是〈普門品〉也可以,都沒有也不要緊,只要至心稱名即可。
若能信解受持〈普門品〉,以後要勸人家念佛學佛,乃至度化眾生亦比較容易。因為大部分的人平常不念佛,遇到危急時,才會臨時抱佛腳,祈求觀世音菩薩救度,很少有人會念其他聖號,要往生時才會想念阿彌陀佛,求佛接引西方,因此在我們潛意識裡面深植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不只於中國如此,日本、韓國或是西藏,到處都有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者,從古至今流傳無數的靈感事蹟。舉《法華傳記》其中一例:河西人王,沮渠蒙遜,皈依三寶,久病不癒。於夢中見一菩薩向他說:「觀世音菩薩與此世界有深厚的因緣,你應至心讀誦《普門品》。」河西王聽信菩薩的勸告,每日虔誠讀誦,不久病就痊癒。由此可知,娑婆世界的眾生與觀音菩薩有甚深的因緣。
古佛再來
觀世音菩薩是古佛再來,因悲憫眾生,而示現菩薩,如同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在《法華經》第十六〈如來壽量品〉中,佛親自告訴諸菩薩雲:「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而大家常誦的〈大悲咒〉,是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於此經中佛言:「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清楚記載觀世音菩薩早就成佛,其號-正法明如來,他成佛卻不享福,而遍游十方法界,只要眾生有難,稱念其名號,菩薩必然聞聲救苦,故號-觀世音。
以事相來說,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的道場,今居極樂世界;二位大菩薩輔佐阿彌陀佛廣度群生,而觀世音菩薩亦是彌陀的接班人,故《大悲心陀羅尼經》佛說:「汝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觀世音菩薩,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從理上來談,何處不是觀音道場,只要有苦難眾生的地方,就有觀世音菩薩的救度,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普門示現。釋迦牟尼佛亦是如此,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也於常游於他方世界教化大眾,佛於《法華經》中說:「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可謂是佛佛道同。
觀世音菩薩早就成佛了,其之前還是跟我們一樣,佛還是從凡夫修成的。我們還沒成佛,所以現在叫學佛。而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一切眾生也成佛,離開這個概念,你學佛就偏差了。所以我們迴向偈才說:「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這個概念大家要清楚。
有願才有行,無願行不了。凡是要修行必然先發願,觀世音菩薩也是發願、修行,最後成就。若不發願,根本修不了行,你們要發願啊!不論發什麼願,其重點離不開『度盡一切眾生』。理上只有一個願,事相上卻有無盡。譬如,觀世音菩薩,發聞聲救苦之願;地藏王菩薩,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願;或是我們常發的四弘誓願,歸納起來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不論個人的願力如何,若沒有符合這個條件,就沒有正知正見,所以經上常說,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要佛弟子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己要成佛,才能度眾生。就像國家的根本憲法一樣,其他細則條款由此衍生制訂。度一切眾生就是根本願,所有的諸佛菩薩一定沒有離開這個願。
我們舉《悲華經》來說:在多生累劫,有一尊佛名叫寶藏如來。在寶藏佛應世的時候,有一位轉輪聖王,就是後來的阿彌陀佛。轉輪聖王膝下有位太子,太子對佛相當的恭敬。有一次,太子供養寶藏佛及其弟子入宮,不論是一粥、一茶、一飯、一飲,太子都親自供養,連續三個月。到最後一天,寶藏佛就問太子說:「看你這么虔誠,你到底要什麼?希望得到什麼?」太子說:「希有的世尊!我對世間的一切都不戀眷,因為世間的一切盡是無常,對這些東西我都不貪愛;只希望透過修行,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只要有眾生稱念我的名號,我必然尋聲救苦,這是我唯一想要的,我唯一的願望。」一般人只想到如何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太子他什麼都不要,只願一心一意去幫助所有的眾生。我們看到那種情操跟胸懷,就知道什麼叫做凡夫,什麼叫做佛、菩薩。菩薩的想法跟凡夫完全不一樣,我們再怎麼想都想到自己,菩薩怎麼想都想到眾生,正所謂:「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寶藏佛聽太子所發之願,就讚嘆:「太難得,太難得了!我將為你授記,你未來名號-觀世音。」
二乘人是以『出離心』為要,菩薩是以『大悲心』為首。願力是建立在慈悲心上,若無悲心,又如何發願。我們舉《華嚴經》里的善財童子,他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一位是觀世音菩薩。他問菩薩:「大士!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請教我如何修行?」觀世音菩薩就跟善財說:「菩薩要學的法門很多,菩薩應學無量的法門,我本身專門修「大悲行解脫法門」。」由此可知,願力必與悲心相應的。
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心地必然柔順,要修行才不會有障礙,根據《楞嚴經》觀世音菩薩是由耳根圓通而證道的。經中有二十五圓通,是由二十五位證道的人向世尊報告,他們是因修什麼法門而證悟的。
觀世音菩薩就跟佛稟告:「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經文所敘述即是觀世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法門,簡稱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該佛教他以耳根入三摩地,也就是從耳根下手。
我們一般凡夫是聽外面的聲音,觀世音菩薩是返聞聞自性;他察覺到耳根的根性在聞,而非耳朵在聽。耳根的根性即是聞性,這個聞性不論是有聲無聲、大聲小聲、笑聲哭聲、讚聲毀聲、遠聲近聲,不論是任何聲,那個能聞之性,都從來沒有消失過,所以他一直觀照到「能聞所聞,能現所現,能覺所覺」都亡而證悟的。
一心稱名
然本品的重點不是要講耳根法門,你們若是不能理解,不用緊張。若要按照這一段經文來修,大部分的人都會有挫折感,因為根機不夠,我們只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來修即可。佛於〈普門品〉中向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一心稱念名號,即可斷貪瞋痴,若無三毒,心地必大開智慧,明心見性。且念佛的方法是三根普被,任何人皆會,端看自己是否老實稱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