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平淡、平實中的不平凡──記親近印公導師的殊勝因緣

平淡、平實中的不平凡──

親近印公導師殊勝因緣

釋傳道

一、薪火相傳

向來被敬稱為:人間佛教的播種者、人間佛教的領航者,而享有「玄奘以來第一人」1,「漢人來台開墾四百年最偉大的思想家」2,及「世界佛教之光」3等稱譽的「佛國瑰寶」4──印公導師,於今年六月四日上午十點零七分圓寂了!就世俗層面來看,導師形體與我們告別了;但從佛法層面來看,他老人家的懿德風范,及忘己為人、任重致遠、護持正法菩薩精神,仍然長存人間。只要四眾弟子依法修學,輾轉行之,亦即是導師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人間,為人間正覺之音而獻身!」5這是導師不舍有情,而對自己、也對我所作慈悲承諾。祈願在不久的將來,能與同願同行者追隨導師,共同建設此人間而成凈土

二、無盡感恩

今世能得人身,又得親近知識聽聞佛法,自己真是滿懷感恩!不僅感念父母生養之恩,感念眾生互助之恩,感念師長教育之恩,更感念三寶、善士啟發法身慧命之弘恩。在無盡的感恩之中,尤其感念印公導師慈悲攝受之深恩。在學佛的最初十年,一切多半自行暗中摸索,正當自己困於傳統佛教思想制度,而苦尋不著思想的出路之時,幸而經由間接拜讀導師著作,乃至直接的晉謁請益,這才終於尋得思想與行動的「源頭活水」。

從此,不但自己的疑團盡釋,宗派的隔閡冰消,更因而走出傳統談玄說妙之窠臼,跳脫寄情來世他方之迷惘;進而深信實現「人間凈土」是為釋尊本懷,而誓願未來際奉行「人間佛教」──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凈化。這一切,都拜導師的法乳深恩所啟發,因此對導師的感念最深!

三、為法忘軀

民國五十八年,應師范大學中道學員之邀,一齊上報恩小築拜謁導師。當時導師病體未愈,卻仍慈悲開示:從讀經入門次第,到一門深入的階次,旁徵博引,如數家珍;諄諄善誘,如話家常;歷一個多小時的殷切垂示,真是如醍醐灌頂,令人感激涕零!

民國六十年,偕同現今已是中正大學歷史系主任的顏尚文同學,以及目前已自文建會文資中心主任退休的林金悔同學,這兩位大學青年去拜謁導師。彼時,導師剛剛經歷了兩次手術身體甚弱,所以侍者明聖師父特別叮嚀:談話頂多隻能十五分鐘。但導師一談起佛法,就顯得精神抖擻,連一絲病容都沒有;反而苦口婆心地一再提醒我們:「研讀佛書,要用信仰精神態度為之;如果只當是作學問,或者資料的累積,那對身心、對生命,就一點助益都沒有!」

導師對我們說明了如何以兩種方法,來勘驗學者言行是否符合佛法:(一)所說佛法的根本義理是否相合?(二)行為表現是什麼樣子?「若光談修行或勸人作善,一般宗教也會啊!如以神通來建立佛教外道也有神通,那佛教就和外道一樣了!現在的人,稍微有一修行,就說前生後世、說神通,這不是真正的佛法。從佛陀證悟、說法的史實來看,佛世尊不是那樣的!雖然佛的身、語、意三業都可以教化,但是佛法的重點是教誡輪──用語言來引導你、啟發你,使你向上。」

這種平實而不憚其煩的垂示,在侈談特異、神通今日,不特是對症的針砭正見,更是炎熱里的清涼劑!在這么一問一答之間,時間竟已過了將近二小時,害得侍者坐立難安,但也讓自己感動難忘!

其實,老人家的心情我是深有所會的:懨懨的病體,能不能活得長久猶未可知,既然有人要來請法,他當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傾囊相授。這種為法忘軀的精神與悲願,正是我佛弟子效法的典範

民國六十八年,因事到慧日講堂,臨離開前,欣逢導師前來,我遂把握機緣,趨前請問疑義。因為自己出門在即,於是便與導師兩人站立而談。我方便請益,但導師仍詳盡垂示,用心講解;感動得我,亦全神貫注,一心諦聽!

不知過了多久,隱約覺得旁聽的人愈來愈多,回頭一望,才發現身邊已圍了一圈人。原來,用餐打板聲已敲過半小時了!大家都覺得好奇,到底是什麼問題,讓一向准時的導師渾然不覺,專註到連敲板聲都聽而不聞。我於是再一次領會到導師為法、為眾生慈悲,以及古人「廢寢忘食」的深義。

四、平實接眾

民國八十四年,安排當時已任職文建會的林金悔先生,陪同藝文界人士──梁華綸(文建會文資中心秘書)、趙東暉(中國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副館長)、何恆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院長)、葉紹國(淡大教授)、李文賓、柯耀東、程雪亞、蘇獻隆、彭瓊華(畫家)、李谷摩(畫家)伉儷、柯錫傑(攝影家)一行十三人,前往永光別苑拜會導師老人家的平易可親,讓大家的請益就像圍爐夜話一般溫馨。

眾人離開以後,林先生因東西忘了拿而折返。當他進屋的剎那,看到正在閉目養神的導師,似乎好累好累;但是當導師聽到腳步聲,一睜開眼睛看到他,就像有一力量迅速泛上臉龐,瞬間又回復了先前的神采。林金悔先生心中一動:原來,老人家是打著精神來與大家講話的。見他從頭至尾不露一絲倦容,其實是不忍讓人心理負擔之故啊!

八十七年,帶領妙心寺慈恩護法會一行,到台中華精舍拜謁導師。那一次,記憶很深刻的就是老人家童心未泯地,用手將皺皮拉起,還莞爾地說:「老病不中用了!」惹得眾人都哈哈大笑!「病,是多年的故友,幾十年常在一起,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的!」這充分顯露了導師對於自己一生多病的態度。末了,老人家還慈悲開示大家:「要有正信、正見正行!善盡自己的本分、職責,革除不良的積習,這才是學佛的通途。」

有一次,與「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的學員,及南部《妙雲集》讀書會的會員一行,到華雨精舍拜見導師。當日,導師慈示我們:「研究佛法,要能培養溫故知新的精神,而且還要能夠受用佛法。因為佛法宗教宗教是離不開實踐的:總是叫我們減少煩惱,叫我們增長慈悲心,叫我們對佛教有熱心、熱忱,來護持聖教;而且覺得眾生非常苦惱,應該如何予以救度……。時時這樣用佛法來指導自己、警策自己。」

還說:「真正學佛的,要能諒解人家的苦痛要用佛法來熏陶自己,還應該時常在佛法里改變氣質。向來時常發脾氣的,脾氣慢慢少發了;向來懶惰不肯做事的,慢慢肯發心了,這至少就有一點好處了。假使連自己都對佛法有信心和受用,還拿什麼教人家生信心呢?如果你越學越煩惱,或者你學了,自己覺得了不得,就瞧不起人,那就和研究世間學問一樣,變成非佛教了!」

導師這種種對信眾開示,可知他老人家從不陳義過高,而多重於佛法生活日常的躬行實踐。從他接眾、處眾的種種平實、平易,正顯示了他在平淡、平實之中所孕育的不平凡,真正值得我們禮敬、稱嘆與效法!

五、深度專訪

十五年六月九日,陪同正在撰寫《印順佛教思想研究》博士論文的丘敏捷居士,到華雨精舍導師作深度的訪問。其間,我特別拈出導師三系(論)教判,來請示真常唯心的禪者開悟的問題。導師劈頭就一語道破地說:「真正的開悟(即見道位),那是我見我所見;沒悟就是沒悟,一悟即是永悟!那有什麼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的?那是外行話!一般禪觀者所謂的『開悟幾次,多數是有所體驗而已;真正徹底的破我見,那須再破(再悟),又怎會再有個真常(我)心存在呢?」導師就這么提綱挈領、深邃簡約地層層析理,令人聽來頗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之快意!

八十七年十月十七日,丘敏捷居士再次造訪導師,真沒想到九三高齡的導師,竟已慈悲地閱畢論文全書,他並且期勉作者要用信仰心來研究佛法對於自他身心,方有裨益。

88.2.9於華雨精舍(左為丘敏捷居士)

導師對於後學這般的關懷鼓勵與殷殷期許,無怪乎要被尊為「播種者」。他老人家不但以他的等身著作,為台灣佛教,乃至世界佛教撒下正法種子;還以他的德學之風與慈悲之水,勤加灌溉這一正法之田,讓人不得不由衷懷念、贊仰這位人間永遠的導師

六、拍攝點滴

民國七十八年,因警覺導師聲音愈來愈微弱,遂興起拍攝導師紀錄影帶的計畫,以嘉惠後學既讀其書,又能睹其神采影像,惕勵道心!於是,先與台北「映象觀念工作室」的呂欣蒼先生,商討編寫腳本,後經導師慈允而開始拍攝工作。這期間因緣錯綜、極盡曲折,一直到八十二年──前後歷經四年,全片才製作完成。其後,經與昭慧法師討論,而終定名為《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印順導師》。此錄影帶的拍攝發行,當也是激發日後慈濟大愛台,拍制《印順導師傳》的因緣之一吧!

猶記得首度在永光別苑,拍攝工作告一段落,正待告假離去之時導師靠在躺椅上,若有所感地緊緊握住我的手,慈祥地對我說:「學佛修行,不要怕苦!不要怕人少!要重質不重量,正信正見重要!度一個算一個,二個就是一雙……。」導師這番一心為正法,重質不重量的剴切垂示,至今仍縈繞在耳,讓我感動莫名!並終身尊奉為利世度生的圭臬!

八十九年十二月九日,早年歸依導師,今已移居美國的雷通明博士伉儷,偕其上足曾景山居士同至妙心寺,並說明此次乃專程回國晉謁導師。經與侍者明聖師父聯系,獲知導師正好回到嘉義妙雲蘭若,遂於十四日,偕同中正大學教授顏尚文伉儷,及高雄信眾暨攝影團隊一行十五人,前往禮座。

89.12.14於妙雲蘭若(坐導師身左為雷通明博士)

當談到佛教思想與律制的異見異義時,有人就請問導師說:「如果佛世也有現代科技,可以將佛說的實況拍攝下來,那現在大概就不會再有見諍了吧?」沒想到導師立刻斬釘截鐵地說:「還是有異見,一定有見諍!」是的,眾生的根性、程度不一,怎可能沒有異見異義呢?由此可見導師之高明、思路明晰而銳利!

七、最後篇章

作為一個佛法研究者,導師畢生的研究成果,固然已深獲學術界的肯定與推崇;但導師老人家卻一再地在其著作中揭示弟子:要重視佛法宗教性(信仰與實踐)。從自己親近老人家的殊勝因緣中,從他老人家所表現出來的平易近人、平實可親、平凡可學中,益發覺得導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宗教家!盡管有人稱他論師,稱他思想家、理論家;但是從他的菩薩身影,我所看到的,確是一位將自己的言語身行,與佛法緊密結合的可敬大德

如華人向來避諱談「九」,去(九十三)年,當徒眾們歡歡喜喜地為導師祝賀百歲嵩壽,他老人家卻坦蕩而如實地澄清說:「不!我今年九十九!」甚至在遺言中,他老人家仍鄭重付囑後人:舍繁文縟節,不發訃文,不傳供,懇辭花圈、花籃、輓聯,遺體從速火化等細節。

可喜的是:他的弟子學生們,在百般不舍中,仍選擇了謹遵師命,為導師的一生,譜上最完美的休止符!縱觀導師一生的行止,以至圓寂,其不眩誇神奇、不顯異惑眾,在在皆為佛教界留下永恆的典範!在祈願導師乘願再來之餘,也殷切的期望導師的及門弟子、徒眾與學生,承繼他老人家的遺緒──關懷凈化此人間,甚至「青出於藍而甚於藍」!那末,導師便也始終不曾離去,因為,他的法身慧命,將代代相承,留傳人間

傳道敬書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十四日

【注釋】:

1.佛教史料學者藍吉富教授說:「在中國佛教史上,唐代玄奘以來,弘揚印度佛法最卓然有成的大德,印老當是其中第一人。」(引自佛教弘誓電子報》第116期(2005年6月12日):〈玄奘以來一人而已〉一文)

2.九十四年六月七日,傳道、昭慧法師暨江燦騰博士,於東森新聞台「青蓉k新聞」節目接受專訪時,佛教歷史學者江燦騰博士於訪談中所說

3.九十四年六月十一日,印順導師追思贊頌會於慈濟香山聯絡處舉行時,香港覺光長老於會中贊頌說:「印順導師台灣佛教之寶,是中國佛教之寶,是世界佛教之寶。是台灣佛教之光,是中國佛教之光,是世界佛教之光!」

4.九十年三月十五日,陳水扁總統至台中華精舍拜會印順導師,並致贈「佛國瑰寶」賀幛,以表對導師德學成就之尊崇。

5.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契理契機人間佛教〉,頁7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