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上天好生 憐憫萬物──略述中國佛教放生的起源

  上天好生.憐憫萬物(上)

  ──略述中國佛教放生的起源

  天台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和實踐

  「放生」一詞出於大乘佛教經典放生的活動乃基於佛弟子眾生平等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因果觀念,而提倡惜生、護生;戒殺、放生時至今日放生儀式,盛行於中國,也流行於日本、南韓、越南等地。

  其實,在「放生」被作為固定的佛教儀式之前,古人早就已經有「放生」之舉,「放生人類天性好生,憫及於物」,在我國此舉甚早,見於文獻記載的有《列子·說符》:「邯鄲之民正旦獻鳩於趙簡子(春秋末年晉國正卿),簡子厚賞而放其鳩。客問其故?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正旦」也就是農歷新年正月初一。有「邯鄲之民」正月初一向趙簡子進獻了一隻(或數只)斑鳩,趙簡子厚賞了他並把斑鳩給放了。在趙簡子看來,正月初一放生(這也許是當時的一種風俗習慣),「示有恩也」,即可以藉此來表明自己宅心仁厚,能夠恩澤及於天地間一切生靈

  一、中國佛教放生」的起源

  但是這種「宅心仁厚」的放生,是與佛教無關的。佛教放生」的開始,應該源自於《金光明經》的傳譯。《金光明經》譯自北涼曇無讖(385—433年),譯時大約在東晉末年;隨著此經的流行,放生動作為奉佛行為的一部份,亦日益普及。如《南史》載,梁武帝時,謝微為〈放生文〉,見賞於世。又《藝文類聚》載,梁元帝(522—555年)時,荊州有放生亭碑。而在北方,北齊文宣帝高洋皈依佛門,跟隨僧稠禪師(480—560)受菩薩戒,並曾「將籠養的名貴禽鳥全部放生」。

  由此可見,自東晉末年至南北朝,由於受譯介進來的《金光明經》(其中〈流水長者子品〉的「放生思想)的影響,佛教意義上的「放生」才開始出現,並日漸流行;上自皇帝,下至百姓佛教徒中皆不乏好之者。不過,當時的佛教放生」可能只是個別佛弟子慈悲心願的一種表達,與今日所見的大規模按佛教放生儀規》來舉辦的,組織化、規模化的「放生」並不相同,這種大規模的放生儀式,始於天台智者大師,其情況大概如下:

  智者大師居天台山時,為令臨海居民莫以捕魚殺生為業,曾自捨身衣,並勸募眾人購置放生池,復傳授池中族類「三皈戒」,為彼等說《金光明經》、《法華經》等,以結法緣,從而開天台放生會」之濫觴。其後,唐肅宗於干元二年(西元759年)下詔,在山南道、劍南道、荊南道、浙江道等地設置放生池八十一所。宋真宗天禧元年(西元1017年),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天禧三年,天台宗遵式奏請以杭州西湖放生池,自製「放生慈濟法門」,於每年四月八日佛誕日舉行放生會,為天子祝聖。

  天聖三年(西元1025年),四明知禮亦奏請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會,並撰《放生文》以定其儀規。此後,放生習俗徹底佛教化了,並經久不衰。現在通行的《放生儀規》,就是依據《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的大意編撰的。

  這段引文告訴我們今日佛教所使用的《放生儀規》及依之而行的「放生儀式」,其源頭兩個一是《金光明經》,一是天台宗;而這兩個源頭又可進一步上統於天台宗的創始人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將《金光明經》中的「放生理念轉化成「放生」的實踐,只是智者大師所說的「放生與我們今天所說的「放生」並不完全一樣;到底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與實踐,究竟是怎樣的呢?在探討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之前,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金光明經》中,最能體現「放生思想的「流水長者子救魚」的故事;正由於這個故事啟發智者大師才萌發了其特有的「放生思想,及相應的「放生」行為的實踐。

  二、《金光明經》中的救魚故事

  《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中敘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天自在王國中,有一位名叫「流水長者子」的大醫王。他的醫術精湛,治好了該國一切眾生疾病後,有一帶著兩個兒子「次第遊行城邑聚落」,路上看見一群又一群的「虎、狼、狐、犬、鳥、獸」不知何故皆朝一個方向「馳奔而去」,流水長者心中好生奇怪,遂「隨後逐而觀之」,意欲看個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竟嚇了一大跳,原來眾鳥獸皆是奔向一個因「為日所曝」而水涸魚露的大池裡去吃魚。流水長者子來到池邊,見魚「足滿十千」,且一個個「四向宛轉,見是長者心生恃賴,隨是長者所至方面,隨逐瞻視,目未曾舍」,好生可憐。

  流水長者子見已,心生大悲愍」,遂四處尋水救魚,甚至還找來大樹葉為魚遮陰擋日,然而水找到了卻無法將其引到池中;樹葉遮蔭顯然也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該怎麼辦才好呢?此時流水長者子想到自己曾治好了自在王國所有眾生疾病,或許求國王幫忙能有辦法救魚,於是他就跑到國王那裡,將所見情況一一向國王稟告,結果國王答應借出二十大象和許多儲水皮囊並以最快速度趕著大象從遠處「負水濟彼魚命」,池中的魚從而得救。

  此時,流水長者子「於池四邊仿徉而行,是魚爾時亦復隨逐循岸而行」,流水長者子認為這是魚眾「為飢火所惱」而向他「求索飲食」,於是便對身邊兩個兒子說:你倆趕快找一頭力氣最大的大象,速至家中搬運食物來餵魚,「爾時二子如父教敕,乘最大象往至家中」,把家中一切「可食之物」悉數搬來,分與魚眾吃。魚眾吃飽喝足後,流水長者子又想到要為他們「施法食」,為「是十千魚解說甚深十二因緣佛法,以便於他們命終之後能上生於天,不再受為魚之苦。「思惟是已」,流水長者子即便入水作如是言:「南無過去寶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當令是輩,即命終已,尋得上生三十三天。』爾時流水復為是魚,解說如是甚深妙法,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流水長者子及其二子說是法已,即共還家」;回到家後,流水長者子與「賓客聚會,醉酒而卧」睡著了,此時大地震動,「時十千魚同日命歸」,上生忉利天成了十千天子,又「從忉利天下閻浮提」,在流水長者子的家、原來十千魚所生活的水池乃至整個天自在王國,顯現種種祥瑞,如「雨曼陀羅華摩河曼陀羅華」,或「作種種天樂出妙音聲」等,以示報謝流水長者子的救度之恩。

  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流水長者子的救魚行動,可分為「三部曲」,即先施魚以水,再施魚以食,最後是施魚以法;既救魚的自然生命,又救魚的佛法慧命,兩命同救,這是佛教放生」的根本意義;而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即深受其影響。

  上天好生.憐憫萬物(中)

  ──略述中國佛教放生的起源

  與天台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和實踐

  三、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和實踐

  身為一代宗師的智者大師自然是通曉三藏,博覽群經;《金光明經》是其相當重視的經典之一,他曾深入研究並為眾講說,因而有《金光明玄義》和《金光明經文句》兩種疏解本(由章安灌頂記錄整理)傳世。智者大師「於天台棲隱期間,講述此經〈流水長者品〉,度化漁民,並立放生池」,據灌頂(561—632)《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載:

  天台基壓巨海,黎民漁捕為業,為梁者斷溪,為簄者藩海,秋水一漲,巨細填梁,晝夜二潮,嗷岌滿簄,髗骨成岳,蠅蛆若雷,非水陸可悲,亦痛舟濫殞。先師(按:指智者大師)為此而運普悲,乘捨身衣,並勸助贖簄一所,永當放生之池。於是計詡臨郡,請講《金光明經》。濟物無偏,寶冥出窟,以慈修身,見者歡喜;以慈修口,聞聲發心。善誘殷勸,導達因果,合境漁人,改惡從善,好生去殺,湍潮綿亘三百餘里,江溪簄梁合六十三所,同時永舍,俱成法池。一日所濟,巨億數萬,何止十千而已哉。

  又,智者大師在《智者遺書.與臨海鎮將解拔國述放生池》的信函中說

  此山溪接江源,連亘海際。漁捕簄業,交橫塞水。殺戳既多,煮炙無算。夭傷物命,有足悲者。亦是公私去來,頻遭沒溺,以此死亡,不可稱數。貧道不惟虛薄,願言拯濟,仍率勵山僧,貨衣資什物,就土民孔玄達等,買茲簄業,永作放生之池,變此魚梁,翻成法流之水,故臨海內史計尚兒,敬法心重,乃請講說《金光明經》,至〈流水品〉,檀越羊公賀等,聞斯妙句,咸舍簄業,凡五十五所,遂使水陸沾濡,人蟲荷澤。

  其後,唐代道宣(596—667)《續高僧傳·隋國師智者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中說

  (智顗)往居臨海,民以簄魚為業,罾網相連四百餘里,江簄溪梁六十餘所,顗惻隱觀心,彼此相害,勸舍罪業,教化福緣,所得金帛,乃成山聚,即以買斯海曲為放生之池。又遣沙門慧拔表聞於上。陳宣下敕:「嚴禁此池,不得采捕。」國為立碑,詔國子祭酒徐孝克為文,樹於海濱,詞甚悲楚,覽者不解墮淚。時還佛壟,如常習定,忽有黃雀滿空翱翔相慶,鳴呼山寺,三日乃散。顗曰:「此乃魚來報吾恩也。」至今貞觀,猶無敢犯;下敕禁之,猶同陳世,此慈濟博大,仁惠難加。

  從以上三則內容大致相約,但又各有側重的資料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和「放生」的實踐。智者大師所棲隱的天台山邊地區,也就是今天浙中沿海的台州市;台州其地不但靠海,而且境內大、小溪流無數。上述三段引文中提到的當地居民的捕魚方法,其中「為梁者斷溪」是指在溪流的上游,築梁使水決流於他方,從而斷了下游的水;下游流水一斷,那裡的魚就露脊難逃伸手可捉了;這種方法的後果乃是「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又「為簄者藩海」是指在海灣處用簄(竹籬笆或竹網)圍起來,漲潮的時候,魚蝦之類海物便隨潮進入海灣,退潮時它們就被簄攔住出不去了,從而也就成了漁民的「囊中之物」。

  在有洪水的季節(如春夏之交的梅雨季節和夏秋之交的颱風季節),「簄」也往往被設置在江河溪流之中,洪水來時,將魚沖進「簄」,洪水一退,魚就出不去了,因此「簄」有「海簄」和「江簄」之分。「為梁者斷溪」與「為簄者藩海」(或「為簄者藩河」),這兩種捕魚方法效率相當高,以致當地居民競相為之,竟使得「梁」與「簄」「交橫塞水」,魚類紛紛被困而捕,「從此死亡,不可稱數」,甚至由於數量實在太多而來不及收拾,結果魚爛於野,「髗骨成岳,蠅蛆若雷」,臭氣熏天,污染環境,慘不忍睹,這不但「水陸可悲」,亦且「舟人濫殞」,捕魚者自己也遭殃。

  面對此情此境,慈悲為懷的智者大師看了非常的難過,感到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遂發起救濟行動,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智者大師自己帶頭,發動僧眾信徒出「衣資什物」甚至「金帛」,向孔玄達等人贖「買茲簄業,永當放生之池」。

  (二)應臨海內史計詡(計尚兒)之邀,給漁民講《金光明經》,當講到流水長者子品〉時,羊公賀等人聽後,頗為慚愧,遂聯合「合境漁人,改惡從善,好生去殺」,不再「為梁」、「為簄」來捕魚,舍六十三所(或五十五所)「簄梁」為「放生池」,如此做法「一日所濟,巨億數萬」,何止《金光明經》中流水長者子所救的「十千魚」而已。

  (三)智者大師還經常「方舟江上,講〈流水品〉,又散粳糧,為財法兩施」。

  (四)更為重要的是智者大師還遣門人慧拔就廢舍「簄梁」之事上表陳宣帝,陳宣帝乃下旨:「嚴禁采捕,永為放生之池」,將「從椒江口始,直溯靈江、澄江上游,整個椒江水系都作為施生池」,不得於中采捕,這「椒江水系流經今台州的椒江、黃岩、臨海、天台、仙居數縣,上流還有今紹興的新昌,金華的盤安、永康,麗水的縉雲,其范圍之廣,亘古僅有!」

  為了紀念整個椒江水系之被欽定為放生池智者大師於「椒江水系」入海口造了座「普光塔院」(現名崇梵寺,在今椒江前所鎮,已部分恢復),並在院內建了一個放生池象徵整個椒江水系放生池,此乃中國佛教史上最早作為寺院附屬建築的放生池;至「20世紀70年代後期台州發電廠興建,於放生池南建電廠宿舍樓9幢,寺址為前所村罐頭廠所佔,後電廠建幼稚園放生池西段被劃入佔用,僅存部分池面」,實在是非常的遺憾與可惜。

  另外,陳朝當時的國子祭酒徐孝克,為了紀念椒江水系成為放生池,應詔欣然而作《天台山修禪寺智顗放生池碑文》,這亦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的「放生池碑」(梁代曾有放生亭碑但無放生池碑),碑當初就立於普光塔院內,今已佚,但文存於灌頂所輯之《國清百錄》。

  從發動僧眾信徒集資湊物贖買「簄梁」水面作放生池,到游說陳宣帝將整條椒江水系敕作放生池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精神,可以說是得到了徹底的實踐。不過,事情到此還未結束,因為接著還有令智者大師更為欣喜的事;陳宣帝將整條椒江水系敕作放生池做法,可能觸動了同時期北齊文宣帝,所以後者也「乾脆下詔:廢除官家漁獵,嚴禁天下屠宰,號召天下百姓吃素持戒功德」,於是在中國北方,也有一些水系像椒江水系那樣成了放生池

  這種將某一水系(或其中的一段)作為固定放生池的「放生制度,自南北朝末年的陳、齊一直延續到唐代,比如,椒江水系之作為放生池,「至今貞觀(即唐太宗貞觀年間),猶無敢犯;下敕禁之,猶同陳世」。又比如唐肅宗於干元二年(759年)敕天下放生池:「……於天下州縣臨江帶郭處,各置放生池,始於洋州興道,迄於升州、江寧、秦淮、太平橋凡八十一所。恩沾動植,澤及昆蟲,發自皇心,遍於天下。」但可惜的是,在唐末武宗的「會昌法難」中,這種「水系放生池制度」隨著佛教本身的被毀而遭到廢止,此後在佛教復興的過程中恢復起來的「放生制度,就接近於我們今天的「放生情況了,即不再把某一水系(或其中的一段)當作固定的放生池,而是哪裡方便就在哪裡放生也有些時候是寺院附建放生池以滿足信眾放生需求。當然,寺院附建放生池這種延續至今的做法,也是起源於智者大師在普光塔院建放生池的前列;只是智者大師當時在普光塔院所建的放生池,是用來象徵和紀念椒江水系放生池的,不像後來的寺院所建的放生池,實際擔當著放生功用。因此,智者大師貢獻不僅在「放生池」,而是在「水系放生池」的構思;「水系放生池」乃是智者大師中國佛教放生史上的孤明獨創,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雖然「會昌法難」以後,「水系放生池制度」不再是中國佛教放生制度的主流,但是,在天台宗的內部,僧眾對於由其祖師智者大師所創導的「水系放生池制度」仍然念念不忘,如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60)就有國清寺的兩位和尚惟幻和清觀到京城長安,乞求皇帝將椒江水系恢復為放生池,但未果而回。直到宋代天台宗復興,在遵式(964—1032)、知禮(960—1028)等天台大師地方官王欽若、王隨等的大力鼓動下,「宋真宗天禧元年(西元1017年),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天禧三年,天台宗遵式奏請以杭州西湖放生池,自製『放生慈濟法門』,於每年四月八日佛誕日舉行放生會,為天子祝聖。天聖三年(西元1025年),四明知禮亦奏請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會,並撰《放生文》以定其儀規。」(同前引文)

  雖然宋代天台宗以杭州西湖代表的「水系放生池」也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形成有效的、大規模的連鎖反應,而使「水系放生池制度」重新成為中國佛教放生制度的主流,但是,遵式、知禮等天台大師當時為「水系放生」所制定的一些「放生儀規」卻一直流傳至今,這是天台宗對中國佛教放生制度的又一大貢獻

  在天台宗對中國佛教放生制度的諸多原創性貢獻中,在今天最值得重視的還是智者大師所創導的「水系放生池制度」;雖然這種制度現在已無法實行,且多半已被佛教界所遺忘,但其所體現的「放生精神,以及這種「放生」實踐所帶來的環境效益,實在是今天生態環保護所必需的理念

  智者大師的「水系放生」,其實就是一種生態放生」,即把整個水系(或其中的一部分)保護起來,不讓采捕,這是通過生態保護的措施來保護魚類生命,因此,這與其說是放生」,不如說是「護生」。相對而言,我們今天所行之「放生則是一種「人工放生」,即到市場上或販賣商處買魚去「放生」,這與其說是放生」,還不如說是「救死」。由此可見,智者大師的「生態放生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放生」,而今天流行的「放生」,則是一種消極的、被動的「放生」。在生態環境日益污染與惡化的今天,「生態放生」應該比「人工放生」更值得提倡與推廣。

  上天好生.憐憫萬物(下)

  ──略述中國佛教放生的起源

  與天台智者大師的「放生理念和實踐

  四、「生態放生」對當代佛教生態環保」與「心靈環保」的啟示

  1.「生態放生」與「人工放生」相結合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放生到底有什麼好處呢?正如現時教界很流行的一首偈頌所說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還債。

  放生就是救急,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覺悟放生就是實踐。

  放生就是積極,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就是消災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親,放生就是延壽

  放生就是福善,放生就是生西。

  以上所說的,諸如消災治病、救親、延壽、福善、生西等,無疑都是「人工放生」的功德;然而這種「人工放生」的方式,其中存在著種種弊端,因此一些有心人士嘗試製定了不同的「放生注意事項」,例如:第一,放生無定物,即無論是海陸空的飛禽走獸,量力買放;第二,放生無定日,雖然有些寺院道場規定每月一次或佛菩薩聖誕日舉行,其他日子最好不要限定時日,以免有人專門於此日前大量捕捉生靈;第三,放生無定處,即不要在一般人時放生地方去做,以免有人伺機於放生後馬上抓回,然後再次出售圖利;遇有特殊情形,如信眾居士發心,即可隨時選擇適合之處放生,只要如法稱念佛號加以接引即可,不一定要舉行整套的儀式。不過,「人工放生」所引生的種種問題,實難以得到徹底的解決,因為發心放生」者,不可能嚴格地按上述「注意事項」進行操作。

  現時大部份的「人工放生」,有時候可能淪為「為放生放生」,造成牟利的不法商人,在放生前的大量抓補;如此不但讓魚群活受罪,而且有時也會造成環境某種程度的破壞,比如經過一番折騰後才被「放生」的魚類,有些適應能力較差的,再被放回自然的江河溪流中,不久便死亡了;再過幾天就會腐爛發臭,污染了水質。因此,從整體客觀的考慮去看,佛教的「放生」,還是應該返回源頭,回到智者大師的「生態放生」比較合適,因為它較全面地解決了「人工放生」中一不小心就會出現的種種弊端,而更重要的,它還是一種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與我們今天的環保理念與實踐不謀而合,實在有百利而無一害。

  而事實上,現時所有的環保活動幾乎都是朝「生態放生」的方向去做。我們希望將「放生」和「環保」合而為一,將「人工」與「生態和諧地結合;這樣的話,自然生命才能產生有機的聯系,這才是21世界最需要的環保意識;不過,佛教的環保,不只是「生態環保」或「自然環保」,而更注重的是心靈環保」。

  2.唯有心靈的凈化.才能拯救我們的地球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一方面以高科技主宰世界,一方面也因惡性攫取而破壞世界。由於人類不遵循自然生態平衡的客觀規律,盲目的開發自然資源,嚴重破壞自然環境,導致生態失去平衡。生態學家早已向人類發出警告,地球環境正在惡化,亟需開展一場環境革命來拯救地球、拯救人類,否則地球將失去供養人類能力。因此,無休止的對大自然的破壞,無疑是人類自取滅亡的路徑。

  自1989年起,全球環境問題早已列入「世界末日」的指標。環境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不再只是如何凈化與挽救的問題,而是關係人類能否持續性發展,乃至能否生存下去的問題。隨著科技發達及經濟繁榮,為人民帶來富裕,而自然環境的污染,更是每況愈下,走上了不歸之路,其破壞之進行遠遠超過了經濟發展的速度自然環境的全面救治與保護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佛教指出世間萬物皆遵循一定的因果規律是一種和合共生的關係有情生命按照各自的業力生死輪迴六道之中,其求生意志與對死亡的恐懼,乃至對安樂幸福的追求,基本上都是一樣,而在佛性上更是平等無別,因此佛教主人類要善待一切生靈大自然人類有天覆地載和養育之德,地球無疑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因此人類對自然應懷抱感恩之心;反對過度的佔有、浪費,更何況是恣意的破壞與糟蹋!所以,凡為地球家園的成員,都有責任關心地球的永續生存;保護大自然、愛惜大自然,就是保護、愛惜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

  從環保角度來說,釋迦牟尼佛無疑是倡導關懷生命及環保的偉大先驅與聖者佛陀自然環境十分珍愛,例如在《菩薩瓔珞經》中說:「不敗自然相,相應度無極。」又在戒律中規定:「僧尼不得隨意砍伐樹木,不得焚燒山林。」而《楞嚴經》中又說:「清凈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踏生草,況以手拔。」所引經文,在在說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人必須珍愛自然自然才會給予我們更適合生活的空間;佛法中有清凈和諧的理論建構,通過這些理論足以規範人類的正常生活

  因此,今日佛教世界環保的功能上:大約可從三方面的內容來體現:

  (一)惜生、護生:佛法倡導眾生平等,教誡佛弟子慈悲為懷,要關愛生命,要「從慈悲眼等視一切眾生」,要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故為佛弟子者,不但要做到惜生、護生,而且更要戒殺、放生。 

  (二)惜福、培福:人類慾望無窮無盡的,而地球的資源卻是有限有盡的,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然而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卻極度激發人們的慾望,如此下去,勢必造成資源的枯竭,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因此,佛教教導我們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應該學會節約資源、愛惜資源、合理利用資源。今有禦寒之衣,有安適之居,有舟車代步,我們就應該好好珍惜,盡量節約每一分可用的資源,以惜福、惜物來作為最佳的消費方式,以儲備未來福報與資糧。佛說財富是不斷在交換、轉化,其屬性是空的,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若從宗教理論上認識,提升生活層次,不是表面上物質追求,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精神心靈境界的提升。

  (三)凈化、提升:《維摩詰經·佛國品》雲:「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佛弟子心靈的凈化與寺院環境的美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其效果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佛教中最有名的環保專家,可以說是阿彌陀佛他在因地修行時,曾發了四十八願,為建設清凈安樂國土,歷經久遠時日,成就零污染的西方極樂世界,其中的公共設施,如:黃金鋪地,是城市的規劃;七寶樓閣,是房舍建築的規劃;七重行樹,是公園的規劃;八功德水,是水源的規劃。不但便利於民眾,而且殊勝莊嚴。」沒有各種的污染,沒有生、老、病、死,而且沒有寒暑冷暖,氣候宜人,人人身心健康壽命無量,是徹底推行環境保護的最佳典範。其它如葯師佛琉璃凈土,以及三世諸佛清凈國土,無不是規劃完善的美好居處。

  寺院社會環境的保護上,更發揮著積極而正面的作用寺院素有育林護山,綠化環境的優良傳統寺院所在,大多林木蔥蘢,曲徑通幽,潺潺細流,景色奇秀,幽靜宜人;營造出能陶冶性情、凈化身心優美環境香客、遊人來寺院,可以從繁囂嘈雜的都市生活中,感受到寧靜自在、安適和滿足,頓時忘卻煩惱的束縛,給人一種洗滌心靈效果;體現了從「境解脫」到「心解脫」的法益。由是,極大地促進了整體的社會的環保工作

  結語

  依佛所說,一切諸法皆是「唯心所現」,是故,唯有眾生的心清凈了,佛土自然就會歸於清凈也就是說,要實現環境清凈,其根本乃在於凈化人心;人的心念可以超越一切、創造一切、凈化一切、成就一切,而改善地球、拯救地球都是可能、可行與可實現的;所謂「天生萬物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在地球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為佛弟子者應迫切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願;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凡事都有因果,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多種善因,避免惡因,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所有破壞環境的惡事都不作,所有促進環保的善事要去奉行,而且自己身體力行還不夠,更要時時勸請身邊或所能接觸到的人,一起來實踐環保、推動環保;只要我們願意做、開始做、用心做,那麼,我們現時所居住的這個地球,將不再是穢土,而當下即是凈土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