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輝法師:茶禪養生 社會和生

茶禪養生 社會和生

聖輝

茶,生於青山綠水之地,沐浴雨露雲霧,盡得天地精華,故蘇東坡稱茶為「天下英武之精」,歐陽修稱「茶為物之精」。中國是茶的故鄉,茶的原產地。中國人最早發現茶的用途並飲用,且形成一種獨特的飲茶藝術中國人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挑夫販夫,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人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已深入人民群眾的各個階層。

佛教創建於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間的古印度,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隋唐時達到鼎盛。而茶是興於唐、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自幼曾被智積禪師收養,在竟陵龍蓋寺學文識字、習誦佛經。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與佛教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為人知的便是——茶禪一味。宋代大學問家蘇東坡曾經寫過一首茶聯,曰:「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我們敬愛的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居士也寫過一首茶詩,曰:「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從這些茶聯、茶詩中,不難從「禪」中聞到「茶」香,從「茶」中品到「禪」味。

所以,把茶與佛教關係概括為「茶禪一味」的殊勝因緣,就是因為:茶與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活動中,茶道佛教之間逐漸找到了越來越多思想內涵方面的共同之處

其一為「苦」

佛教教理博大精深,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諦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生死、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教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為「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物我雙忘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為「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此話一語道破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為「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彆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我國一直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僧人對茶的需求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所以佛教不僅是信徒精神家園,而且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傳播。

(一)推動了飲茶之風流

佛教認為,茶有三德:一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靜思;二是幫助消化,整日打坐,容易積食,飲茶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慾。禪理與茶道是否相通姑且不論,要使茶成為社會文化現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飲茶人,僧人清閑,有時間品茶,禪宗修練的需要也需要飲茶,唐代佛教發達,僧人行遍天下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禪畫,或與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內容。同時,佛教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深化了茶道思想內涵。其次,佛門的茶事活動為茶道的發展提供了機遇。鄭板橋有一對聯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大有幫助。

(二)為發展茶樹栽培、茶葉加工做出貢獻

據《廬山志》記載,早在晉代,廬山上的「寺觀廟宇僧人相繼種茶」。廬山東林寺名僧慧遠,曾以自種之茶招待陶淵明,吟詩飲茶,敘事談經,終日不倦。唐代許多名茶出於寺院,如普陀山僧人便廣植茶樹,形成著名的「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普陀山植茶傳承不斷。唐代寺院經濟很發達,有土地,有佃戶寺院又多在深山雲霧之間,正是宜於植茶的地方僧人有飲茶愛好,一院之中百千僧眾,都想飲茶,香客施主來臨,也想喝杯好茶解除一路勞苦。所以寺院植茶是僧人堅持「農禪並重」的重要內容

(三)創造了飲茶意境

所謂「茶禪一味」也是說茶道精神與禪學相通、相近。禪宗主張「自心是佛」,從哲學觀點看,禪宗強調自身領悟,即所謂「明心見性」,主張所謂有即無,無即有,勸人心胸豁達些。從這點說,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與佛教教規教理相適應。而且,僧人們不只飲茶止昏,而且通過飲茶意境的創造,把禪的哲學精神與茶結合起來。在這里,陸羽摯友僧人皎然作出了傑出貢獻。皎然雖削發為僧,但愛作詩好飲茶,號稱「詩僧」,又是一個「茶僧」。他把 「靜心」、「自悟」的禪宗主旨,貫徹到中國茶道中。茶人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己與山水、自然宇宙融為一體,在飲茶中求得美好的韻律、精神開釋,這與禪的思想是一致的。禪是中國化的佛教,主張「頓悟」,你把事情看得破,放得下,拿得起,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是「大徹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託,也是一種「悟」,所以說飲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自然而然的緊密相連了。

(四)對中國茶道向外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熟悉中國文化發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個中國學習飲茶,把茶種帶回日本的是日本留學僧最澄。他於公元805年將茶種帶回日本,種於比睿山麓,而第一位把中國禪宗茶理帶到日本僧人,即宋代中國學成歸去的榮西禪師(1141-1215)。榮西的茶學著作吃茶養生記》,從養生的角度傳授了我國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術,並自此有了「茶禪一味」的說法。這一切都說明,在向海外傳播中國文化方面,佛教更是作出了重要貢獻的。

一言以蔽之,「茶禪一味」,這四字代表了茶與禪的深厚內涵。茶性與禪味,既相通又相似,皆源於人的內心體驗,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一種意境。所以清香的茶葉,不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喝茶」的風尚,形成了源遠流長的茶文化。過去了的歲月,長長的茶馬古道,既傳播了茶文化,將濃濃的茶香送到了西藏、內蒙古等邊疆,跨越國境,遠達歐洲,促進了民族的團結,對外的友好交流。而今天我們正處在偉大的新時代,偉大的時代必須由偉大的文化來推動。以「茶禪一味」為核心的茶文化對於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必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本文摘自第二屆重慶古劍論壇「禪道與養生」研討會論文集,作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