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may/088dbdd3e1425d417acecd1ca8897bbd.jpg" />
近些年,啃老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孩子與外人交流都沒問題,但和家長溝通時態度惡劣,一言不合,或要錢不能滿足,就玩失蹤。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怎樣才能幫助這些家庭?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首先是家庭作用,然後才是社會的影響。在這個問題上,社會只能起到部分作用,不是全部,更不能代替其他。
家庭中,父母能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引導?能給孩子做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嗎?
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一味溺愛,是導致啃老現象的重要原因。國外很重視孩子的獨立性,教育也是以幫助孩子獨立成長為目標。
其實動物界也是如此,把幼崽帶到一定時候,就讓它們獨自謀生,而不是無休止地養育下去。作為父母,如果在親子教育中缺少智慧和科學方法,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可能是害了孩子。
除了家庭影響,另一方面的困難在於,整個社會充斥著種種誘惑和錯誤觀念,無形中給孩子帶來眾多不良影響。這是全社會需要關注和反思的。我們倡導人生佛教,正是為了在這方面盡一份力。
首先要教會他們怎麼做人、怎麼獨立,這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從社會到家長關心的,無非是文化知識、技能教育,或是讓孩子學些才藝,普遍缺乏做人和心智獨立的引導。
如果不懂得怎樣成為合格的人,這些知識、技能、才藝很可能起到負面作用,甚至被用於作惡,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未來社會,生命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隨著科技發展,物質生活已不成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人自身。我們有沒有健康的心態在社會立足?能不能面對外在的各種境界?不僅孩子需要教育,成人同樣需要教育。
現在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不重視心理健康,沒有相應的道德建設和精神追求,這樣的心靈世界是很脆弱的,很難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過好。
至於怎麼用好傳統文化,讓孩子們感興趣、願意學、有效果,一方面要注重內容選擇,一方面要結合受眾特點,以他們喜聞樂見的載體來呈現。這點非常重要。
同樣的內容,如果以不同角度來解讀,或是以不同方式來傳達,效果完全不同。佛法的契理契機、教育的因材施教都說明了這一點。
摘自:《換個角度看人生》
原文標題:啃老,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