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師:佛說梵網經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一殺戒

第一‧殺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贊嘆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佛子」:就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受了菩薩戒,能夠紹佛的家業,住佛的律儀,不狂不亂(沒有瘋狂病,也沒有狂亂的思想),不病壞心,不隔他陰(言說還是今生這個人,就是現身的事兒。隔陰,就是換一個身體了。我們人的身子五陰,是五蘊所成的),知道自己已經受菩薩戒了,這就佛子

自殺」:或用內色,即手足等;或是用手打,或是用腳踢,這都屬於內色。或用外色,就是刀杖木石等。或雙用內外色,即手執刀杖等;或拿刀,或拿木棍等等的。凡令人斷命,那就是殺。

「教人殺」:謂面教,即是當面勸人行殺;或遣使,派人到別處行殺;或作書,寫信遣他人去殺。自己雖然不殺,但教人殺,這樣和自己殺死,罪是一樣的。

「方便殺」:即殺前方便,束縛捉系等;就是在沒殺以前,或者把他抓住,或者把他束縛、綁上,這種種的方便。或指示道路,令人被補,這都屬於方便殺。

「贊嘆殺」:這個人本來沒有殺心,因為你贊譽,這一贊成,說:「殺害怎麼怎麼的好,這樣你是英雄啊!」這么樣一贊嘆,令他生起殺心來了。此是以贊嘆慫恿之手腕腕,引導對方犯殺。

隨喜殺」:前人先有殺心,現在更獎勵他去成就殺業。

「咒殺」:運用種種咒術,如起屍咒,這種咒能使死屍來去害人;或伏弩火坑等種種惡事。伏弩,就是在地下埋上弓箭,人經過這兒,一觸,這個箭一下射出來,就把殺了火坑,就是在地下埋上火坑,上邊是什麼也沒有,你在那兒走呢,走到地方,一下子掉下去,中了陷阱了。佛在世時就曾受過這種暗算。這都是屬於咒殺一類的。

「殺因」:心欲前人命斷。怎麼叫做殺因呢?殺因就是心。心一起這殺心,想把前人殺了,令他的命斷了。「殺緣」:用種種方便助成其事。方,用權巧方便,把他的事成就。「殺法」:如刀劍、坑弩、毒藥、咒術等,就是殺死人的方法;或者用刀劍,或者用火坑,或者埋伏弓箭,或者用毒藥、咒術,種種這些個方法把他殺了。「殺業」:就是前人命根已經斷了,不得相續了,不出氣兒,沒有恢復的希望了,這人死了這就是殺業成功了。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乃至,是超越之辭。但還有命者,就是他會出氣兒這樣的、有一生命力這樣的,即包括最微細有情生物。如蜎飛蠕動,也不能故意殺害。蜎飛,就像飛蛾、蚊蚋等;蠕動,就是能夠爬行的小蟲等。這在比丘戒里不列為波羅夷罪,但是菩薩呢,這就波羅夷罪了。因為菩薩是以慈悲為本的,那麼你故意殺害微細的蟲,這樣也是傷害人的慈心,所以就乃至一切有命 者,不得故殺。這個故殺,揀別不是誤傷,要是誤傷的,那就不是故殺。「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這個常住什麼呢?就是「了知心眾生,三無差別,其性常住。」能夠了知我們這個心,和佛,和一切眾生,這三樣是沒有差別的。不過現在眾生眾生,佛是佛,心是心,現在是不同,但是結果的時候,是一樣的,心佛眾生在理體上是沒有差別的,他這本性完全都是不生不滅的。慈悲心,怎麼叫做慈悲心呢?就是「同體大悲,若保赤子,惟思拔苦與樂。」就像我們人,好比說,身上哪一部分受傷,你自己都得要好好療治,你不能說,這頭是我的,這腳有病我就不治,不能那樣。因為菩薩看待一切眾生同體就像他自己本身似的,哪一部分有病,哪一部分都得要去治。哪一個眾生受苦,等於他自己受苦一樣,這就同體大悲跟他是一體的,相同的。愛護眾生就像保護赤子似的。怎麼叫做赤子呢?赤子,就是小孩兒不會說話那時候,剛出生不久的時候,所以叫赤子。用這同體大悲,若保赤子,惟獨想著拔除他的苦,和給他快樂,那麼樣的慈悲才行。至於這個孝順心,孝順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尊重佛性,視同父母,不敢輕於一切。」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能夠尊重佛性就如父母似的,這叫孝順心。大凡一切有靈性的,就像前邊所說的蜎飛蠕動等,都不敢輕慢它。《發菩提心文》雲:「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菩薩螞蟻都是過去生的父母未來諸佛,以這樣的尊重法,還能夠傷害它嗎?!所以不敢輕於一切。「方便救護」:是用善巧方便而救護,這是慈悲孝順之實事。「反」者,名其不應。應當方便救護,這才對;要是反過來,就不對。「恣心快意殺生」:恣心,就是放縱他的心,放縱這個貪心而起殺。如人好漁獵,宰雞殺鴨、豬牛羊犬等,想吃它的肉,這都因為貪心,不知道制止。不知道要把貪心制止住,不叫它生起來。快意,這個快意就是因瞋起殺,以泄其怨恨;因為有瞋恨,而生起殺心,這樣才把他這個怨恨給泄了,要不然的話,他的恨不能泄。

「是菩薩」:由本受戒故有此名;由於受菩薩戒,所以有這個名。「波羅夷罪」:此雲「棄罪」。這是印度話,中國就叫棄罪,犯此戒者,永棄佛海邊外,棄到佛法邊海之外,永失妙因妙果。亦雲「墮罪」,還有一個名詞叫墮罪,犯此戒者,墮落三塗。

亦雲「他勝處法」,還有一種意思叫做他勝處。怎麼叫做他勝處呢?「受菩薩戒,本欲破壞煩惱,摧伏魔軍,今犯此戒,反被煩惱所勝,又被魔軍所勝。」大凡受菩薩的人,本來是想要破除煩惱,降伏魔軍,但是現在犯了這個戒,反被煩惱所勝,煩惱作主,自己不能作主了,又被魔軍所勝,這魔王歡喜了:「一犯了這個戒,你就成不了道了,將來還離不開我的范圍。」亦雲「是極惡法」,還有一個意思叫做極惡法。亦雲「是斷頭法」,頭要是斷下來,就不能活了,再不能有活的希望了。亦雲「如斷多羅樹心」,還有意思像什麼呢?斷多羅樹心。印度有一種樹,叫多羅樹。若把多羅樹心斫斷,那樹就不能活了,枝葉就完全都乾枯了。只要一毀犯這個戒,就等於斷多羅樹心一樣。還像甚麼似的呢?「如針鼻缺」,就像我們使用的針,這針鼻兒壞了,再不能用了也不能穿線,也不能縫東西那就沒有用了。還有一種意思,「如大石破二分」,就像石頭破了兩半,再不能粘上,不能合成一個了。「夫律中明一人比丘戒,地神空神展轉傳告。」戒律上說,要是有一個人受了比丘戒了,地神空神展轉傳告,「頃刻聲遍初禪」,頃刻之間這初禪天、大梵天知道了,「魔則震恐」,魔就害了怕了。「若一人比丘戒,護身神出大嘆息之聲」,假如有一個人破比丘戒,這護身神就大嘆息:唉呀!這個人糟了,要墮落了,「亦復展轉傳告,遍於初禪,魔則歡喜」,魔說:這個人不是佛弟子了,將來還是出不了我的范圍。受比丘都能那樣,都能三界都知道,「今菩薩戒羯磨文,明一人受戒」,那麼現在這菩薩戒呢,在這一作羯磨的時候,這一個人受了菩薩戒了,「則十方佛菩薩前,法爾相現」,十方每個佛菩薩前,都現這種影子,說:某人某人受戒了,他現在是菩薩,是未來的佛。「繇是諸佛菩薩,憶念憐愍」,由是的關係,所以一切諸佛菩薩都憐愍這個人,都護持這個人。

「具緣」:此戒具四緣成重罪殺戒有這四種才能夠成犯。(一)是眾生他殺的這個是個眾生。(二)眾生想:他心裡頭有著眾生想。(三)有殺心:有心殺。(四)前人命斷:前人的命斷了。諸戒條都有幾緣成犯,必須具足眾緣方成犯,這緣不足呢,就不算犯。此戒具二業成罪:(一)性業。(二)遮業。性業者,雖不受佛戒,但世間法也判罪。殺人償命,是世法之常情。遮業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殺業,不受戒人,只得性罪。已受戒者,兼得性遮二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