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如來名號品,謂一如來名字,與法界虛空界平等。隨眾生心各別知見。則知世間凡所有名,即是佛名。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又如毗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各各不同。而一以毗盧概之。以一切諸佛皆有毗盧藏身故。古今不異故。】
這句話說的很到位,世間名字,即如來名字。佛的名字,與法界虛空平等,隨眾生心各別知見,你什麼心見什麼境界。比方說,佛牙舍利,隨你眾生的心而有差別。看佛的舍利,有的看佛的舍利是黃色的、有的看是綠色的、有的看是紅色的、黑的,各種見不同,一樣的舍利,大家見的都不同,沒有倆人見的是一樣的,就是業力不同。你所見的就不同。有的看佛的舍利有佛像,有的看裡面有西方三聖,有蓮花,各見不同。業障重看是黑的。有的看是黃色。綠色各不一樣,業力不同,所以隨眾生心而現相。各有差別之見,你心不清凈,你所見的就是不凈。我們的世界是濁土,是我們心不清凈。所以我們見山河大地,是不凈的佛剎,是因為我們的心不清凈,所見不凈。雖眾生心,而有差別。得知世間所有的名字,皆是佛的名字,這就是圓教。
《華嚴經》講的是不二法門,事事無礙法界。所有一佛名,世間一切名,都是佛名。你看石頭也是佛名,你看錄音機也是佛名,土塊也是佛名。過去高僧傳講,什麼是佛?干屎厥。這是圓人見的,見一切都是佛,我們敢說嗎。你說就有罪過,見地不同,人家見到了,就敢說。
過去丹霞禪師,可以把佛像劈了,燒火取暖。我們劈試試,你劈了就下地獄了。禪師心清凈,到了一定程度,破相、無相了,這是古人。我們不能這樣做,呵佛罵祖那是下地獄的。過去古人講,高山流水,出廣長舌相,青青竹葉,黃花都是般若妙用,百草頭上西來義,都是妙法。是見性人,證果人的境界,見一切都是佛的法身,所以說一切名都是佛名。
【如是念佛。執一佛名。全收法界,全法界名,全法界收。非過去,非現在、非末來。亦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三世。當念無於。不歷剎那。成佛已竟。】
這一段說念佛功德,如果我們這樣去認識,這樣去行,去用,這樣念佛,你能念一佛名字全法界收,全法界,一個名字,全法界都包括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包含著全法界,全法界溶入你這一句佛號,念佛念法界,法界在念佛。你看我們念佛成片的人,他不念佛的時候,這個虛空法界也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就是法界在念佛。這是法界同時念佛,非過去現在未來,沒有現在過去未來,三世平等,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當念無於,十方佛剎,無量無邊的佛剎,微塵數佛剎,十方諸佛都念到了,成佛已凈。
【四念毗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者。如世主妙庄嚴品。十方諸大菩薩乃天龍鬼神所說諸頌。各出證得法門。以如來果地發人信解。令入念佛三昧】
這一段講毗盧遮那法界藏身,入華藏世界十方諸大菩薩乃天人鬼神,自己說自己證的的境界和三昧境界,各自證得法門,以如來果地發願信解,怎麼信呢?是以如來果地,什麼是果地?就是如來光明果海,如來果地就是一大光明藏,這樣念佛就進入諸大菩薩境界,以如來果地發願信解,以如來果地去啟修,這樣才能得念佛三昧。如果不用這種方法,不能證三昧,要不然,你永遠證不了三昧。
【自是說如來顯相品,以乃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各有十方諸大菩薩乃諸世主說偈贊佛。而十地品每歷一地。必曰不離念佛念法念僧。是知諸位階段隨殊。莫不已念佛為其本行。佛佛道同。舉一毗盧攝無不盡。】
這一段解釋一切諸大菩薩他們是說如來品,講的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每歷一地,他們都是念佛,也是念佛法身,這樣念佛為本行。舉毗盧遮那為法身概之。
【故普賢十願常隨佛學一門雲。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乃至成大菩提。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這是普賢菩薩十大願,說我們釋迦牟尼佛和娑婆世界,毗盧遮那佛如來,初發心時。精進不退,不像我們,今天打佛期,明天回家就退了。叩頭嫌累,這就是退心,進一步退九步,所以說娑婆世界進一退九。毗盧遮那如來,釋迦牟尼佛,在初發心不退,以不可說生命去布施,佛很虔誠,佛在經上說過,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舍千身,一千個身去救度眾生,才圓滿佛道,成大菩提,入於涅槃,諸佛菩薩能舍無量無邊的身,成大菩提,入於涅槃,如是我皆隨喜,我們都應該隨喜諸佛的功德。
【由我本師因地修行.廣大無邊不可思義。故所感報化。亦廣大無邊不可思義。行者成能決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起勇猛心,起擔荷心,便與本師出發心時等無有異。】
佛在初發心時舍千身,折骨為筆、敕血為墨、割肉喂鷹、捨身喂虎、舍千身去布施,修行萬行才成就大菩薩,涅槃,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起勇猛心,起擔荷心,便與本師初發心一樣,本師都能成佛,我們也應該發心,這樣去作,將來我們也修成佛,和本師一樣。
【又如寂靜因海夜神言。我得念念出生廣大喜庄嚴解脫。已能入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界安利海。見彼一切法界安利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一一佛土。皆有毗盧遮那坐於道場。於念念中成等正覺。現諸神變。所現十種變,一一皆遍一切法界海。】
這一段是,過去如寂靜因海夜神,這是菩薩,顯的神像,在華藏世界各大菩薩,顯個種相不同,他決定解力,他念念出生。廣大喜庄嚴解脫門時。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界,安利海。要入法界性,見一切法界安利海。所有見一粒微塵中,都有不可說,不可說。
釋迦牟尼佛在那做道場,在那轉大*輪,就是十方佛剎,都有釋迦牟尼佛在做道場,一佛就是一切佛,他是遍一切處的。
【而開敷樹華夜神入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意念毗盧遮那往昔所修行海。悉皆明見。妙德圓滿神得自在受生解脫門。入毗盧遮那無量受生海,亦見如來與一切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示現壽生。常無間斷。】
這一段跟前面是一樣的,是比方佛跟諸大菩薩,自己修行,證得的境界,見十方諸佛,與一切微塵中見佛剎。以《華嚴經》現相品以乃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各有十方諸大菩薩,乃世主說偈贊佛,而十地品,每歷一地,不離念佛、念法、念僧。
六位因果,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個六位因果也不離當念,念佛念法念僧,雖然位次不一樣,但是以念佛為主,為本念。普賢菩薩十願,常隨佛學,也就是毗盧遮那如來,概之十大願,進入華藏世界,普賢十大願,和毗盧遮那的本願是相應的。由於我們的本師在因地修行,發廣大無邊不可思義的願力。華藏世界以法界為體,感報化身,廣大無邊不可思義,行者成能性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啟勇猛心擔荷心便於本師初發心等無有差別。
【如是念於毗盧遮那。即念是佛。即佛是念。盡十方虛空乃至針鋒芥子許。無一不是毗盧法界,是名念法界佛。亦名遍念一切佛。】
我們念佛,念毗盧遮那佛,念法界佛,念自性佛,就是一佛,遍念一切佛,芥子毛頭,一毛端亮處,都有佛在轉*輪,佛在說法,所以我們這樣念佛,廣大法界,遍一切處,一切諸佛,諸菩薩,眾生,自性佛都攝進來了,所以這樣念佛,能遍一切處,這樣一切佛都念到了。
【所以善財童子初參德雲。即聞念佛法門。最後普賢菩薩為說稱讚如來勝功德偈叫人信解,依就不離念佛法門。法界使終。更無二諦。】
這一個段告訴我們怎麼樣念佛?第一品,告訴我們念法身佛。第二品,告訴我念佛功德,念報化佛。第三品,念名字。第四品,念毗盧遮那佛,也就是念十方佛,念一佛也就是念一切佛,十方佛也就是一佛,念一佛的功德,和念十方諸佛的功德是平等的。比方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到最後都不離,念毗盧遮那佛。也沒有離開念佛,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全攝無礙,念佛一門就全攝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