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凈法師: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十一)

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十一)

【偈曰。或見此界妙無比。佛無量劫所嚴凈。毗盧遮那最聖尊。與中覺悟菩提。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所圍繞。悉以入於灌頂地。充滿十方諸世界。又雲。或見釋迦成佛道。已經不可思議劫。或見今始為菩薩。十方利益眾生。或見如來無量壽。與諸菩薩受尊記。而成無上大導師。次補住於安樂剎。】

這一是說毗盧遮那佛,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法身就是毗盧遮那佛。報身就是盧舍那佛,成等正覺的時候,見佛無量壽,無量壽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自在菩薩,大自在菩薩圍繞。所以這樣就充滿了十方一切世界。從法身起,一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就是一佛,西方極樂世界也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在我世間也有,十方佛無量無邊的佛剎,都有佛在做道場。所以說在理上講他就是遍一切處,遍一切都有佛成正覺。一毛端亮處,都有佛在做道場,在轉大*輪。成大菩提,佛不在一世界,報身是在一個世界法身遍一切處,化身也遍一切處,這樣去見佛,一切處無不見佛,無不是道場,如果我們念佛法門,證到三昧,真正證到地上菩薩境界,可以見十方佛,到那時,你就能見到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成等正覺,有不可思義的種種布施,成等正覺菩薩遍十方利益眾生

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你在往前一修,阿彌陀佛給我們摩頂受記。一加被我們,就能到九地,法雲地。十地叫摸頂地,也叫灌頂地。就可以分身十方佛剎,十方所有諸佛道場,你都能身無量。那時,你可以受十方諸佛摸頂受記。十方佛同時給你摸頂受記。說什麼時候,你才能成佛,在哪個世界,什麼世界成佛釋迦牟尼佛不是滅度了嗎。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來到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成佛。龍華三會度眾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補阿彌陀佛的位。示現成佛

【是知諸佛法界。遍攝遍溶。彌陀全體遮那。極樂不離華藏。隨眾生所見不同。而佛本來常不動故。故末卷即以迴向極樂終之。具如後文所說。】

剛才說十方諸佛他是法界身,遍攝遍溶,就是溶到一起,全攝無礙,彌陀全體就是遮那,遮那就彌陀他是一體的,所以十方諸佛同一法身阿彌陀佛是無量光,釋迦牟尼佛是一切遍照,實際都是一樣,釋迦牟尼佛遍照一切,名字不一樣,實際意思是一樣的。一切遍照也是無量光,極樂就是華藏,所以我們的世界也在華藏世界。大家看華嚴經知道了,華藏世界二十層佛剎。第十三層佛剎,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是一層佛剎,我們在第十三層,雖然在事上是一層佛剎,但在理上講,十方佛剎都是一體,在理上他是一體的,所以極樂歸華藏,極樂世界不離華藏世界,我們也在這個世界也在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正個虛空法界的佛剎,這個華藏世界,就是以毗盧遮那法界藏身為體。

如果在極樂世界,就以阿彌陀佛法界藏身為體。因為主辦交溶,在我們的世界上,釋迦牟尼佛為主,我們眾生為伴。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主,諸大菩薩為伴。這為主伴交溶,比方說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為主,釋迦牟尼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為伴,阿彌陀佛到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為主,阿彌陀佛為伴。他不是大小的關係是有主次的,因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

十方諸佛,為什麼隨眾生心,因眾生心各見不同,佛本來是常住不動的,而佛的法身是一樣的,遍一切處不動,因為眾生業障重,你見的就是濁土,你心清凈,見的就是凈土,見的就是佛的報身,你如果心濁,你就見劣身佛,所以因眾生心不同,而所見不同。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者,普賢行願品雲。欲成就如果功德門。當然修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於此願王受持讀誦。臨命終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普賢十大願,是我們修行標准成佛標准,修六度萬行,成菩薩標准。《三昧論》就是華嚴經的精化,這個論作的微妙,一環扣一環,首先讓我們認識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什麼是自性?怎樣念法身佛。一句佛號和法身相應。

第一念佛法身。第二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念佛功德就顯佛的報化身。從法身體上顯報化身。第三念佛名字,就是在成就最勝方便門,第四念毗盧遮那佛。為什麼念毗盧遮那佛呢?毗盧遮那佛就是念釋迦能尼佛的法身,顯華藏世界微妙庄嚴。所以他是一環扣一環。第五是總歸,是迴向極樂世界,整個華藏世界,念法身佛也好,念佛功德也好,念毗盧庶那佛也好,到最好回歸一起,回歸到極樂世界,一切法門回歸到念佛法門,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所以普賢十大願是華嚴經主。華藏世界就是以普賢十大願為主。為什麼華嚴經普賢為主呢?每部經佛在講經時,都有主,都有那個為對像。《金鋼經》是以須菩提對象。《阿彌陀經》是以舍利弗是以他為標准

阿彌陀經》為什麼是要以舍利弗為對象?有智慧人才能相信極樂世界,你才能去念佛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所以說他以舍利弗為主。《華嚴經》以普賢為主,普賢是行門。《華嚴經》講的是各種百千三昧。因此是行門。到最終一切行門都歸極樂世界。第五品是迴向,如何念佛能回歸極樂世界成佛華嚴經最後一品是普賢行願品,以過去普賢行願品沒來的時候,這部經是不圓滿的,沒有迴向,後來普賢行願品到了中國以後,《華嚴經》才真正的圓滿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樣《華嚴經》才算圓滿普賢十大願欲成就如來諸行門,當修十大願王。你想成佛,必須修十大願王,與此願王受持讀誦。受就是接受,持就是去作。這就受持,佛告訴我們,以普賢十大願望修持這就受持,這樣去做臨終即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是經專顯毗盧境界雲何必以極樂為歸,蓋阿彌陀佛一名無量光,而毗盧遮那此翻光明遍照。同一體故。非去來故。於一體中。要亦不礙去來故。】

毗盧遮那和阿彌陀佛都是一樣的,名字不一樣,體是一樣的,一切遍照就是無量光,無量光就是一切遍照。沒有分別,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往生華藏世界平等的。

大乘起信論雲。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此娑婆世界。不能常值諸佛。親成供養。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注的。佛在沒有滅度前,就給馬鳴菩薩受過記;說:我滅度500年以後,有一比丘叫馬鳴,可以主持正法那時候大乘佛法基本上就要滅了外道非常昌勝。馬鳴比丘生了,他造的大乘起信論,專門破出外道邪論,當時外道婆羅門教,都起來了,想淹末佛法,所以馬鳴造的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是上乘法,講的是大乘緣起,怎樣修行才能成佛,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眾生成佛心力不夠,念力也不夠,所以住此娑婆世界,不能常知諸佛,親成供養,意欲退者,當知如來,自勝方便,攝護信心,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華嚴經普賢菩薩勸華藏世界,那些無量無邊的法身大士,說:你們想成佛快,當念西方極樂世界安樂國,阿彌陀佛這是殊勝的,成佛最快。我們應該選擇,這麼好的法門阿彌陀佛的願力,把我們攝受了成佛這麼快,要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應該慶幸,遇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攝受我們,能往生這是福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