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傳)法師:四念處結合十六勝行

四念處結合十六勝行

第一身念處:

   行往坐卧、當下每個動作都要清楚覺察!我們的身體活在當下、而我們的心總是跑東跑西,跑到過去,又跑到未來!通過身念處的修行,讓身心"對焦",讓身心合一,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活在當下,有了心的力量智慧就能開了無常法則隨處可以看到。這是醒過來的第一步!是重要的基礎

第一階段:觀察長呼吸發生時的感覺,對身的影響,觀察氣、身、心三者的連鎖反應!互為因果關係,應善觀察!

第二階段:觀察短呼吸發生時的感覺,對身體的影響,長短的不同。

   第三階段:認識呼吸支配身體呼吸身體息息相關,身體秘密肉體稱為身體呼吸也稱為身體呼吸身體的支配者!

第四階段:安息身行,學習調節呼吸,使呼吸逐漸平穩!身體也隨之安靜,心也隨之達到禪定

第二受念處:

   要觀察到內心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心1的苦,身體的苦,是通過感受傳遞出來的。受念處是身、心的反映!反映出內心的苦與不安,身體心靈的顯視器,通過受念處的修行,觀察內心潛意識心態!觀察禪定而生喜樂感受!觀察喜樂變化的現象。第五階段:覺知喜,觀察喜受,詳細了解,觀察喜受發生時的^形,氣息平穩,身心放鬆,自然產生,歡喜的感受,這是身體本能的反映。

第六階段:覺知樂,觀察樂受,詳細了解觀察樂受發生情形, 當樂受,持續不斷,漸漸減弱趨向平穩,繼續放鬆和不迎不櫃的狀態!樂受便產牛,不斷進入禪悅為食!

第七階段:覺知心行,覺察喜受,樂受支配心的怙形!心行就^受"心"的支配!作種種妄想。喜受樂受支配心生貪愛,抓取、執著。喜受、樂受是痛苦的根源!

第八階段:覺知安息心行,安息心就是消退毐受、樂受支配心的力量,從而不生貪愛之心,讓心安穩

 

三心念處:

   心念處是觀察心的變化!心是無形無色的,但能起作用

一般人的心是僵硬的!觀念固執是心僵硬的表現。通過身、受、念處的修行開發"覺性"讓觀察力越來越細,越來越強!越深!明覺度越高!當來到"明心"的時候,才能看到微細的心裡念頭!但是心念處的幵發一定要通過實修實證

第九階段:覺知心、觀察心的各種情形在一呼一吸之間觀察心的狀態,是喜是樂?有貪無貪?散亂還是安定?污穢還是清凈

第十階段:令心喜悅,控制心使心處在法喜之中,這一階段很難修,只有反覆訓練,功到自成!

第十一階段:令心等持,控制心,由動入靜!內心平穩,無念清醒,想喜即喜,想定即定!控制自如,能以平等心對待一切。

第十二階段:令心解脫身心穩定,對境不沾著,心不被境牽,令心清凈,了無一物,擺脫各種妄念解脫自在

第四法念處:法念處是定慧雙修,於定慧中觀察"無常",體證三法印,無常是一個概念它是實際存在的是真理實相,--切現象都是剎那生滅變異,休證到"無常"才能體證到"無我"然後斷結證果。

第十三階段:觀"無常"觀法的演變,喜受,樂受的心支配的情形無常,觀禪定無常,觀尋、伺、喜、樂、一心也無常,令心等持,令心解脫無常,一切無常

第十四階段:觀離欲,觀見並脫離慾念,因觀到萬事萬物無常的,所以不執著放下貪愛抓取之心。觀無常是"因"離欲是果,觀無常程度如何,離欲的程度如何!

第十五階段:觀滅、觀煩腦與痛苦滅盡。脫離慾念,消除貪心煩惱痛苦也隨之消除,在一呼一吸之間觀欲貪滅盡,煩惱滅盡。觀離欲是因,煩惱滅盡是果。

第十六階段:觀舍遣、舍是放下!遣是提起承擔,舍是出三界!遣是入三界,能提起,能放下,能出能入,一切不執著三界出入自在

 

十個結

一、 身見結:不知此我身是由:地、水、火、風組成,不知是由因緣所形成,因而起了顛倒夢想,以為此身就是"我"我所身外就是"非我"。

二、 戒禁取結:被一些與解脫無關的戒條觀念所束縛。

三、 疑結:對佛陀、對佛法不信任,對自己又沒信心。'

四、 貪欲結:遇到喜歡的就貪愛、粘著、抓取。

五、 嗔恚結:遇到不喜歡境界就嗔恨、排斥、抗拒。

六、 色界貪:就是對色界的貪愛。也就是對初禪到四禪的貪愛。

七、 無色界貪:就是對無色界的貪愛,對五定到八定的貪愛。

八、 掉舉結:掉舉淺意、靜不下來、深意,內心極不安,因生死大事沒有解決。

九、 我慢結:是由有我我所衍生出來的種種傲慢,卑慢和我慢主體

十、無明結:是對人生宇宙的實相不能如實了知、而產生種種顛倒夢想,不知、不醒也不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