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may/86d325235e8a10033ef65f9ed546ea74.jpg" />
常言道:“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很多人認為,苦海是人生之苦,其實不全然,這個苦海是我們的認識之苦、覺悟之苦。因為認識能力和覺悟能力的不足,我們在生活中感到如苦如澀,但又難以找到解脫苦澀的方法。皈依三寶,讓佛法燃起引領我們走出冥冥苦海的心燈,找到解脫的法門;皈依三寶,讓佛祖引領我們走出重重煩惱的心海,到達智慧的彼岸。
皈依,也稱為“歸依”,即身、口、意皈依佛、法、僧三寶,成為佛教信徒。持身端正是身皈依,贊嘆三寶是口皈依,繫心常照是意皈依。皈依三寶是每個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是區分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
很多親近佛法的人,在是否皈依的選擇上左思右想。常見的說法有:一是我現在的行為還不夠好,不能皈依;二是我要研究明白了再皈依。這些想法看上去有道理,其實是悖論。想想看,如果真的很好了,或者等真的都明白了,我們皈依的機會就更少了。
正是因為不夠好,不明白,才要在學佛的道路上找個老師,幫助自己修習佛法。就像我們學習文化知識,也需要進學校,也需要老師。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有那麼多不知道的知識,如果知道了,還需要學嗎?皈依是皈投、依靠之意,通過三皈依儀式,使自己正式成為偉大慈悲者佛陀的學生,誓願終生信從三寶的功德,仰仗三寶的力量,直至未來解脫成佛。
佛、法、僧並稱為三寶。佛是圓滿的覺悟者,法是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僧是實踐佛法的清凈團體。皈依是通往聖道的橋樑,佛是我們嚮往聖賢的圓滿境界,法是幫助我們透視世界的方法和原理,僧是我們獲得正確路徑的引導者。
皈依是學佛的開始,通過皈依住持三寶的殊勝因緣,得到了化相三寶和理體三寶的慈悲加持,最終圓滿了人人本具的自性三寶。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凈而不染。皈依是將自身融入三寶無盡的功德海中,不斷臨摹佛菩薩的功德智慧,以菩提道為路標,以正知正見為心燈,撐起解脫的航船,駛向佛國法界。
有些人認為,既然說心即是佛,何必還要有形式上的皈依?還有些人信佛拜佛,但不遵法依僧;也有些人只研究佛法,但不信仰佛寶和僧寶;更有些人只皈依佛、皈依法,但不皈依僧。《六祖壇經》雲:“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佛是佛法的源頭,法是佛教的根本,僧是佛教的重心,三者缺一不可。就像《華嚴經》中所說:“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要以理廢事,更不可以事礙理。
佛法講緣起,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因果不能混淆,本末不能倒置。我們站在菩提大道的起跑線上,是一次歸隊的選擇,從此生活有了棲息的港灣,生命有了精神的家園,就像孩子依賴父母、學生信賴老師、病人依賴醫生一樣。皈依三寶是給憂思煩惱的人清凈明智,給迷失方向的人覺悟光明;讓斷常二見的人回歸到因果的正知正見中,讓貪嗔痴的患者找到戒定慧的良葯。
僧人如生命的一滴水、一捧土。水合起來能養花,土合起來能育樹。無論你沿著哪條小溪都能找到河流,進而找到般若大海。我們都是在因地上修行,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楞嚴經》雲:“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離開三寶就沒有佛法,皈依貫穿學佛、修行、證悟、成佛的全過程。信佛不皈依不是真信,把三寶分離則是偏見,脫離三寶則是斷見。偏離覺、正、凈去修行,就如同生命的航船在大海中丟失了航標燈。
佛、法、僧三寶能給你一雙慧眼,給你一雙佛手,給你一顆悲心。讓你在黑夜中能看見光明,讓你在無明中找到力量,讓你在無聲中聽到梵音。
皈依的另一個含意就是“歸一”。修行是一次生命的改造工程,只有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才能使我們的生命改造工程得以圓滿完成。《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彌陀疏鈔》上也寫道:“往生凈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
人生最大的能源就是信仰。對三寶功德力毫不懷疑,信仰與回報則成正比,我們信仰有多虔誠,感應就有多大。因我們虔誠,心智的潛能會在那一刻呈現;因我們堅信,佛性的光輝能在每一刻普照。龍樹菩薩曾言:“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在覺海波濤中,燃一盞明燈,皈依是信仰的起航,解脫是修行的彼岸,讓我們在起心動念間感恩三寶,在風雨飄搖中莫忘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