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傳)法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下)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下)

主講:空海(惟傳)法師

地點:湖北四祖正覺禪寺

時間:2005年9月

空海而言,是沒有大、小乘之分,沒有南、北傳之別。對我而言,那是一個完整的、一體的,南、北傳都各有優點,我們把南、北傳的優點綜合起來,把那些非常珍貴的法寶,以及修行法門,與眾生分享。

平常我們怎麼樣用功呢?每天你都要走路、都要說話都要工作,記得!每一個當下,都是用功的好時機。活在當下,方丈和尚生活禪裡面,一樣強調這一句話--「活在當下」。不要想說「我現在做這些事情,哎呀!我很倒霉啊!這個月被派到大寮,工作粗重、又無聊,天天煮飯菜,覺得很倒霉!沒有機會修行。啊!可能因為我是菜鳥,才被編派到人家不喜歡地方…」你如果這樣在做,第一個你在做的當下,有沒有功德?沒有功德

你邊做邊抱怨,就沒有功德。第二是你錯失掉了你的生命,當下是修行的好因緣,是結善緣的好因緣,是修福、修慧的好因緣,但是你錯失掉了。如果你有正確的理解、正確的聞思、正確的切入修行,同樣在大寮工作,可以做得很法喜,在做的當下也是在修行,是「身念住」的開發,同時也是在眾生結善緣。

怎麼做呢?舉個例子,其它的大家以此類推。今天有因緣到大寮工作很好的一份工作當我們要洗菜的時候,一樣清清楚楚知道你當下的動作我在洗菜,就清清楚楚的,洗菜的過程不是馬虎,如果你馬虎、敷衍了事,你的心有沒有活在當下?那是掉了。如果你做事情馬虎、應付、敷衍,你的心一定是跑到其它地方去,這樣你的身心沒有對焦。百千法門,沒辦法引導你回到這個方寸,不管你用任何法門你的心還是向外在跑。所以,當你在洗菜、在切菜、在煮菜、煮飯的當下,如果能夠清楚活在當下的過程,當下就是在修行,而且也是在修定,你的心能夠安住在當下,大寮就是禪堂,能夠讓你安住在當下。

所以,「四念處」的第一階段,就是身體動作要保持清醒明覺,記得很重要原則--「活在當下」,當下比較明顯的動作是什麼,就把你的覺知力、覺察力,放在當下的動作上面。切菜,就清清楚楚知道現在在切菜,不但在修定,而且也比較不會切到手指;炒菜,一樣帶著微笑、帶著慈悲炒菜,這一份菜有你的加持力,知道嗎?如果在炒菜的當下,一樣清醒明覺在炒,而且又是帶著微笑、帶著慈悲心在炒,這一道菜不一樣,它是真的有你慈悲加持力,眾生吃了這些菜,也更容易開智慧

眾生在成長,也會把這些回饋給你,這些都是無形的。我們佛教不是講迴向嗎?這是很具體、很實際的迴向,你當下做事情都是歡喜心、慈悲心在做,真正當就有慈悲磁場迴向法界,而法界會有更多的慈悲、更多的善因緣迴向給我們,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所以,當下你在什麼事情都是清醒明覺、而且歡喜去做,你的覺性會不斷開發、開發。

覺性的開發,就會助長你開啟智慧,當智慧一開啟,又常常帶著慈悲心在行「菩薩道」,當下就是「解脫道」跟「菩薩道」並行,就是「悲智雙運」。希望今天與大家結緣之後,能夠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做得更紮實,而且有更多法喜、更多的喜悅

再來,我們每天都要走路,平常走路都是趕啊、趕快、趕快,匆匆忙忙的,我們平常走路,很少去覺察到你當下的腳步、當下的步伐,這樣你的走路又讓你錯失掉了用功修行

是說光在禪堂裡面,或是在經行的步道走路,才叫做「經行」,如果真正會用功,每天的走路都是在經行,你的步伐保持清醒覺知,現在是右腳左腳、右腳左腳,每一個步伐都清楚覺察到。你不要想說「我是要來明心見性啊!我是要大徹大悟啊!你跟我講這些,太粗淺了吧?!太看不起我了吧?!我是大利根器,你跟我講這些有為法,太不重要了吧?!…」不是的,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為什麼呢

佛陀」真正的意思,就是覺醒者、覺悟者,佛就是一個覺醒者、覺悟者,不是說我一直在打坐打坐到最後是「漆桶脫落」,那時候才覺醒…,不是這樣。當然,那也是一個重要的突破。但是,為什麼成就祖師,沒那麼容易?為什麼要成就大徹大悟,沒那麼容易?因為大家太忽略了馬步的紮實功夫,馬步的紮實功夫建立在哪裡?每天的行、住、坐、卧之中,你要成為覺醒者、成為大徹大悟的人大悟是來自於小悟,頓悟是來自於漸悟。整個四祖禪寺要舉行落成開光典禮,是不是來自於打地基?來自於一磚一瓦扎紮實實的建築起來?你要頓悟,一定要累積日常點點滴滴的覺悟、覺醒,如果你的行為舉止動作沒有保持覺醒,要來到大徹大悟很難很難啊!

沒有這些紮實的功夫平常沒有點點滴滴的開發、覺醒,怎麼能夠真正成為覺悟者、覺醒者?所以,不要忘了,頓悟是來自於漸悟,頓悟是來自於漸修。沒有醞釀足夠的能量,不可能來到頓悟的,工夫一點都馬虎不得,扎紮實實、一步一腳印老實修行這是邁向頓悟最快速的方法,所有大徹大悟祖師都是如此的,包括六祖、永嘉大師一樣,他們都強調扎紮實實累積很多的歲月,甚至永嘉大師還講「累世修來啊!」所以,平常要覺醒過來,覺性的開發非常重要。

事實上,「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就是在開發我們的覺性,是由淺到深、由粗到微細,因為粗的覺性沒有開發出來,微細的那些更無法開發出來。所以,「四念處」的修行它是有次第、有步驟的。把「身念處」擺在最前面,比較粗的這些動作覺察到了,才能夠覺察到比較微細的。粗的動作覺察到,才能夠覺察到微細的,也就是在初層方面先覺醒過來了才能夠漸漸深入到潛意識裡面的覺醒。

四念處」的修行第一個階段是由比較粗的「身念處」開發,第二個進入到感受、覺受、覺受--「受念處」的開發;第三階段是「心念處」的開發,才能真正開發「心」的明覺,就是禪宗所講的「明心」階段千萬不要有南北傳、大小乘之分,那是沒有意義。「四念處」是讓你扎紮實實的開發,來到「明心」的階段。「明心」階段開發出來之後,才能夠真正清清楚楚了悟真理實相,就是「四念處」的第四個階段,叫做「法念處」。

「法念處」就是見法、見性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如果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沒有正確方向進入,會像「瞎貓碰死老鼠」這樣的盲修盲撞,不容易切入、不容易掌握到。禪門之所以衰敗,與一般學禪的人,忽略了扎紮實實的聞、思、修的工夫有關,大家都只急著要求快速、求頓悟,但是忽略了根基基礎。所以,真正要「明心見性」,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深入聞思基礎,把二千五百年前,佛陀跟我們介紹的「阿含解脫道」,最原始的那些經典佛陀跟我們講述的解脫道的次第、步驟,大家先好好去理解,然後「解行合一」。

日常生活中實際去做,落實在日常生活實修,以「四念處」的方法身體的各種動作,走路、掃地的時候,也一樣清楚覺察當下走路、掃地的整個過程。為什麼周利盤陀伽能夠從掃地掃到開悟都是這樣啊!當你有聞思基礎,然後清楚明覺活在當下,置心一處,做你當下的工作,很快!因為你的覺醒不斷在開發、開啟,當醞釀足夠的能源,處處都可以見法、可以見性。所以,把身體的各種動作清楚覺察。

再者,我們每天都要講話修行第一個是「身行」,第二個就是「口行」,是每天我們都有在做,問題是你能不能清楚聽到自己講話聲音呢?如果沒有清楚聽到自己講話聲音,「口行」方面就變成落入觀念知見空談。我們每天都要講話,而講話的當下,就是修行的好因緣第一個原則就是把講話速度慢下來,不要衝動、急急忙忙一直想講,把講話速度稍微慢一點、清楚一點。其次,最重要你要清清楚楚聽到自己講話聲音內容這一點很重要

一般人都是一直急著講話,然後要講給別人聽,但是自己卻沒有清楚聽到自己講話聲音。如果我們沒有清楚聽到自己講話聲音,沒有清楚覺察到你當下的動作,就是「無明行」,就是無明衝動,如果能夠清楚覺察我們的行為、我們的動作、我們講話內容,就是「明行」,亦即佛陀十個名號之一「明行足」,修行就是把我們的「無明行」,轉變成為「明行」,每天扎紮實實的用功,是邁向解脫最快速的方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