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念佛圓通章講話之三

念佛圓通講話之三

佛教我,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我們大家看,大勢菩薩修《念佛圓通章》,他是修這個念佛三昧圓通的,我們大家也要秉持這么一種心態。如果你想此生修凈土宗有所受用,得到利益,你一定要使自己能夠證得念佛三昧廬山慧遠大師結社念佛,一百二十三個人都證得念佛三昧,這個在我中國佛教歷史上都是稀有很難得的。念佛三昧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我們先看完大勢菩薩下面一個比喻,他告訴我們怎麼樣子修,會證得這種念佛三昧。實際上,「三昧」這兩個字翻成我們漢語就是正定、正受的意思。不但正定,定在那裡,而且,感受是正確的感受。而我們一般的人,學習禪宗經常說不受,不接受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是不受一切法。那麼這個正受,正是不受一切受。正定呢,是無出、無入的定,不是小乘定。小乘的定有四禪八定,修四禪八定可以入定,可以出定。但是大乘禪宗的定,它是沒有入定,也沒有出定。為什麼叫沒有入定,也沒有出定?經書上有一句話講觀音菩薩普陀洛伽常入定,隨緣赴趕彌不周」,你看他一直在那兒入定,但是他能隨緣赴趕,他東奔西跑救度一切眾生,看去好象很不穩定,到處要救度眾生。但是,他是常入定。所以叫做沒有出定也沒有入定,他一直就是這個樣子。那麼,三昧就是這種不受一切受的正定,叫做正受正定

超日月光佛怎樣教大勢菩薩念佛三昧」呢?

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這個是一個比喻說。譬如有兩個人,一個人專門想著另外一個人,憶念不忘、牽掛。憶,實際上就是牽掛,我們講像回憶一樣,回憶是過去的事情,這個「一專為憶」實際上是指牽掛。牽掛是不講過去的,就講現在你牽掛某一個人,那種牽掛的心。但是也沒把它講出來,只是心裡面總覺得有個東西掛在那裡,所以說一專為憶。另外一個人他不牽掛他,全部都忘記掉了。這兩個人如果見到或者不見到,「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見到或不見到,相逢或者不相逢,如果兩個人能夠相遇的話,前面是講了一個「一人專憶,一人專忘」,這兩個人一個忘記了,另一個是有念他的。第二種情況,就是兩個都在牽掛著,見到或者不見到,碰到或者不碰到,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他心裡總是在牽掛著他。兩個人如果同時都牽掛,二憶念深,牽掛的程度越來越深,時時刻刻都沒有忘記掉,就像以前那個流行歌曲那句話「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不需要再想,但是永遠也沒有忘記,就是這樣子。時時刻刻超越了一切時間,時時刻刻深入到骨髓裡面,徹頭徹腦、徹里徹外,整個身心融入在彼此一體當中,兩個人以這樣相憶。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我們經常形容這兩個很好,是形影不離。形影不離就是我們的形體太陽底下,我們就看到我們的影子,你走到哪裡,影子就跟到哪裡,那這個形影不離是指同體,同一個體。因為形是你自己的形,那個影也是你的影子,所以形影不離是指同你一體,證得同體。如果能夠證得同體,那麼「不相乖異」,「乖」是違背,「異」是差別,不會乖異,不會違背你,也不會有任何差別。因為你形體就是你的形體,大家如果自己站到太陽底下,你是一個人影,如果你看到你的影子是個狗影,那就麻煩了。所以「不相乖異」,就是你的影子,其實就是你。如果形容我們現在人的做法是說,我們學佛了,是不是心裡面想著佛?所做的是不是佛事?如果是做了佛的事情你是修行你是念佛,那麼你的心念、你的行為跟你是「不相乖異」。如果你是一個出家人你做的不是出家人的事;你是一個居士,到廟裡面來不恭敬三寶,做的不是居士事情就象我們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卻是狗的影子那就麻煩了,這就叫「乖異」了。如果你表裡能夠如一,它就「不相乖異」。

這里主要是指兩個人互相憶念之見沒有差錯,如果用體性上說,我們證得本體以後,看到自己真心本體真心本體跟我們這個虛幻五蘊之體不相乖異。我們的妄想跟我們的身心是有很大的距離的,因為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真心,你只抓住這個影子,然後就在影子上弄來弄去。如果你看到這個真心之後,你習氣還很重,還是有乖異。你如果一直用功下去,「二憶念深,同於形影」的時候,那你功夫成片了。功夫一旦成片了,它就不相乖異,你的一切行為都能夠會歸到真如本體,會歸到真性所住當中。那麼這樣子功夫就可以到家。所以,他用了這么個比喻

後面說,這兩個人是什麼人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