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二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二十)

無智亦無得。

此「智」為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法空:空觀成,證我空之理;假觀成,證法空之理;中觀成,證俱空之理。能空諸法之智與空智所得之理,二者俱不可得,所謂能所雙亡,境智俱泯,所以說是「無智亦無得」。

為什麼說,「能觀智」與「所證理」皆不可得呢?是因為眾生迷故,所以須用智慧去觀察;若不迷,就用不著智,所以說是「無智」;因為迷得太久,所以初悟的時候,覺得似乎有所得,但其實自性本具,實在無所謂得,所以說是「無得」。又「智」即「智慧」的略稱,指六度中之「般若」,即觀察法空之般若智。般若六度之首,舉一即可賅六;所以遣除「般若」一度,即是遣除六度。「得」指所證之佛果,即菩薩六度萬行,求證無上佛果。正如憨山德清大師心經直說》所說:「智,即能觀智,乃六度智慧;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若有所得心求之皆非真也。」

此「無智無得」二句,是說菩薩之修(智)證(得),當要離相而無住——不著所修之行(六度),不取所證之果(佛果);若有所住即為執著,便成法縛。如《金剛經》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此即說明不著所修之行——「無智」(「智」為六度代表)。又雲:「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此即說明不著所證之果——「無得」。菩薩若存有修證的念頭想法即是著相修行。所以《金剛經又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菩薩作是言,我當庄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雖能照見諸法皆空之理,若仍存有能觀之「智」想,與所得之「空」想,如此則能所歷然,仍是一種法執,未契般若真空妙義,所以連「智」想、「空」想,亦要空掉。至於菩薩廣修六度萬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六應分開為兩層來說明:

一、權教菩薩是修「事六度」的,隨相修行,處處存有所修之行——六度,與所證之果——佛果

二、實教菩薩則不然,它是修「理六度」的,於六度中,隨舉一度,皆是三輪體空,如行布施時,不執我為施者,彼為受者,不著施物和果報。餘五度亦然。至於證果方面也是一樣;可說度無度相,證無證相,這就是大乘菩薩修證的境界——無智、無得。因為實相門中:「菩提煩惱等空華」,本無煩惱可斷——無智;本無菩提可證——無得。雖然如是,但無智之智即是真智,無得之得方為真得。

金剛經》雲:「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經》亦說:「無得無證,即是證佛法身。」「無所得是般若波羅密相,無所得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都是無智即是真智,無得即是真得的證明。

本經但說:「無智無得。」屬法空,其實應更進一層講「無無智,亦無無得」(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的意思相同),以顯中道實相妙理。也就是連「無智」和「無」得的「無」亦無之,所謂「即智即得」;這是俱空的道理,這樣才符合真正的般若第一義空。

上文初明蘊、處、界三者屬凡情;次明四諦十二因緣、無智無得三者屬聖境。但於空相中皆一一無之,即是染凈雙亡,凡聖情盡的意思。蘊等諸相虛妄則不須說。至於十二因緣四聖諦以及菩薩所修的智得,亦不外為治病之良葯,然而病去葯除,正與「渡河當用筏,到岸不須舟」的意思相同。在這修行過程中用之以為路引,但在空相的本體上則絲毫不相干。若執之不舍,就會發生毛病。正如《金剛經所說:「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就是最好的說明。

這里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通常說「智」為「知空之智」(照見五蘊皆空),「得」為「所得空理」。但切勿作「人空智」,或「人空理」解。如果這樣的話,就會成為聲聞法。

因此,總而言之:空「五蘊」是破凡夫法;空「四諦」、「十二因緣」是破二乘法;空「智得」是破菩薩法;空「五蘊之智」是「人空智」,「所證之理」是「人空理」,此為二乘人修證的結果。空「四諦之智」是「法空智」,所證的理是「法空理」,此為菩薩修證的結果。空「智得(無智無得)之智」是「俱空智」,所證之理是「俱空理」,此為佛陀修證的結果。由此可知,現所明之「智得」,「智」即指法空智,「理」即指法空理,而「無智」之智卻指「俱空智」,「無得」之得即指「俱空理」,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因為本經的旨趣非只空聲聞乘法而已,連大乘菩薩法亦莫不一概空之,乃徹底的第一義空。

全句的意思是說:在諸法空相中,是不立一法的,所以非但沒有凡夫緣起的蘊、入、處、界,和二乘法四諦十二因緣,就是菩薩所修的「能觀般若智」,和由觀智所證的「法空理」——「得」,亦一概被遣除,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以上破權教菩薩法相竟。

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我們可以注意到,本經特重在「無所得」三字。

又「無所得」,勿作無智無得的「無得」二字解;因上文「無得」二字是破菩薩法執,上文已有解釋說明。今「無所得」三字是總結上文「是故空中無色……無智無得」一大段文;也可說是般若畢竟空」的歸結語,學人於此要特別留意。

「以無所得故」,這一句是承上起下之詞。謂承上文之「是故空中無色……無智無得」,起下文「菩提薩埵……三菩提」。「以」字作「因為」二字解。「無所得」謂沒有一可得。「故」字可以通上通下,若承上文則作「原因」二字解(即「以無所得故」為句),若起下文當作「所以」二字解(即「故菩提薩埵」為句)。

現在將此句分為二義來解釋:

一、約實相理體言:何以上面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智亦無得」呢?因為(以)真空實相體上本自清凈空寂,「無」有五蘊等一切諸法可得」,所以說「以無所得故」。這是承上文。(此處「無所得」要當連上文來讀)。

二、約般若功力言:「因為」般若能摧毀一切煩惱,掃盪諸相——「無」有一法「可得」,有如是勝妙功力,所以菩提薩埵依之(般若)而獲至「心無罣礙」,乃至究竟涅槃(若執著諸法可得就不能獲至心無罣礙);三世諸佛依之而得證無上菩提(若執著諸法可得亦不證得無上佛果),這是起下文。(此處「無所得」句,要連下文來讀)。(未完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