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佛教孝親思想的省思

佛教孝親思想的省思

──庚寅年重陽節有感

孝親思想中國可說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爾雅·釋訓》中就提到「孝」;「善父母為孝」。《說文解字》中亦說:「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承」有物質方面的奉養,更有精神方面的敬愛。所以,孝主要是指以血緣關係基礎的事親、尊親的德行。一般來說,孝親包括孝心孝行和孝思。孝心,指子女內心父母精神上的敬愛和順從,是孝行、孝思的基礎孝行是表現於外的行為,包括對父母物質上的盡心供養、晨昏侍奉及對過世祖先長輩祭祀。而孝思是追思先人的孝親之思。
佛教認為,人身是道器,只有修行五戒善才能感得,它是六道升沉的樞紐,由凡入聖的轉捩。依於人身,修四諦十二因緣以及四攝、六度善行即可趣入聖流;造殺、盜、淫、妄等惡業,破戒犯齋就會墮落三惡道。所以佛陀曾告訴弟子們,得人身者如掌上土,而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明白指出人身的難得與可貴。父母是我們形體生命之本,是我們感得人身的增上緣,所以我們得到人身,應當感念父母恩德

經典中有關孝親的思想

是故,佛教的孝親思想在各種經典中均有論述:

《長阿含經》卷十一的《善生經》載:「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雲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外在《六方禮經》中更具體闡述為人子女者,對待父母應有的態度:「子事父母,當有五事:一者當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時作飯食。三者不益父母憂。四者當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當恐懼醫師治之。」

而「凈土三經」之一的《觀無量壽經》中亦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明示念佛孝順父母往生凈土之正因,不可或缺。

又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說:「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於一劫,說悲母恩不能盡。世間大地稱為重,悲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悲母恩高過於彼。」

此外,其他崇親盡孝的經典還有,記載佛陀往昔孝親報恩故事的《大報恩經》;記載母親懷胎十月、三年哺乳、推干就濕、咽苦吐甘的《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經中把父母恩德歸納為十點:一、懷胎守護恩,二、臨產受苦恩,三、生子忘憂恩,四、咽苦吐甘恩,五、回干就濕恩,六、哺乳養育恩,七、洗濯不凈恩,八、遠行憶念恩,九、深加體恤恩,十、究竟憐憫恩。

父母有如此偉大的恩德為人子女者自當反省該如何去報答父母養育深恩。正如《心地觀經》說:「若隨順慈母之教而無違者,諸天護念之,福德無盡。若有男子女人,為欲報母恩,一劫之間,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亦未能報一日之恩。」

孝順供養報親恩


正因為父母恩重難報,所以慈悲佛陀一再讚歎孝順功德。如《增一阿含》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乘,至無為處。雲何為二法?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是謂比丘!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父母,如是,諸比丘!當如是學。」
這段經文包含兩層意義:首先,佛要求出家比丘必須供養父母,其次,強調孝順父母可得到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同樣的福報,乃至證得涅槃。在《賢愚經》中,佛更進一步地告訴阿難
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認為無論出家在家都應該奉行孝道孝順是感得人天福報乃至成佛之因,其中即蘊含了如欲成佛,必先行孝的思想
事實上,佛陀本身就是躬行實踐的孝子,所謂「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佛陀入滅前,曾上升忉利天為親生母親摩耶夫人說法,此一孝行因而開啟了佛門中的「孝經」——《地藏菩薩本願經》。此經闡述了地藏菩薩本生誓願及本願功德,其中感人至深的是地藏菩薩因地對亡母的救度,菩薩也就因其孝行而被認為是最孝順菩薩,在中國受到廣泛的崇信。我們今日一般度亡超薦法會中所誦的就是這部經。


歷代祖師提倡推崇

除了各種不同的經論對孝道推崇備至以外,自古以來,中國歷代祖師大德亦非常注重孝道,且予以大力提倡:

華嚴宗第五祖唐代宗密(七八零—八四一)曾說:「始於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貫貴賤,儒釋皆宗之,其唯孝道矣。」作為傳統五倫之一的孝道人倫,佛教儒家同樣看重。

宋代禪僧、明教大師契嵩(一零零八—一零七二)所撰的《孝論》,更是中國佛教孝親觀的代表性論著。《孝論》一書共十二章,其在開篇處開宗明義地說:「夫孝,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第一章〈明孝章〉說:「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第二章〈孝本章〉以父母天下三本之一:「夫道也者,神用之本也;師也者,教誥之本也;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是三本者,天下之大本也,白刃可冒也,飲食可無也,此不可忘也。……大戒曰:孝順父母師僧,孝順至道之法,不其然哉!不其然哉!」在第十二章〈終孝章〉,表明我佛弟子對已故的父母 應「三年心喪,臨喪宜哀」,表達對父母無限的哀思與慎終追遠的孝思。

明末佛教大師之一的蓮池大師亦曾說:「父母恩重,過於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說父母恩重如山,僅是山珍海味供養還談不上盡孝,必須讓父母永離輪迴的超生,子道才算成就,也才是真正的孝。

由此可見,歷代祖師無不認為孝親是修行最重要的部份,孝心孝行穿著菩薩發心成佛的整個過程,孝是成佛的主因之一。

念佛即是大孝.孝心即是佛心

因此,蓮池大師更一步提出:「念佛凈土者,不順父母,不名念佛。」將孝行念佛結合導歸凈土,他又把孝分為「世孝」與「出世之孝」,並認為出世之孝遠遠大於世孝:
世間之孝三,出世間之孝一。世間之孝,一者承歡侍彩而甘旨以養其親,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而成聖賢以顯其親,是三則世間之所謂孝也;出世之孝,則勸其親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願往生,永別四生,長辭六趣,蓮胎托質,親見彌陀,得不退轉。人子報親,於是為大。」
認為甘旨之養,爵祿之榮,成聖賢之顯,均不如令父母遠離六道,得生凈土為上為大。所以他奉告諸人,父母在生之時,早勸父母念佛,而父母去世之後,以一年念或七七四十九日念佛迴向報恩。

蓮池大師念佛為大孝的觀點,在憨山德清大師處得到繼續的發揚:「若能在父母之餘年,從此歸心凈土,致享一日之樂,猶勝百年富貴。」以念佛法門父母心安,遠勝於給予父母世間百年的富貴。而近代,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也認為,學佛者應出於孝子之門,只有不忘賢母之恩,以立身行道,彰顯父母祖宗之德的賢人,才能往生凈土成就佛道

所以凈土宗認為,念佛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無非佛行,欲得道同諸佛,先須孝養雙親。因此行孝是最基本的念佛念佛最好的行孝,念佛孝順就順理成章地融為一體。

四恩總報.三有齊資

也就是說念佛解脫正道孝順父母往生之正因。佛教的孝親觀,在凈土法門中,於是達成了孝順念佛一致的理念。而念佛即是大孝與中國傳統的慎終追遠思想,更是相互增益,彼此融合。為了表達孝思及對先祖紀念之情寺院會在每年暮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節與仲秋的重陽節,這幾天前後的日子裡,通常都會舉行「孝親感恩法會」,誦經祝禱,迴向六度群靈悉得解脫,離苦得樂,同時超薦善信先親往生凈土,在世親眷福慧雙增,達到冥陽兩利的目的

一般誦經圓滿都會迴向文曰:「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或者是:「四恩總報,三有齊資。」等願文。其中的四恩就是:一、父母養育恩。二、師長教導恩。三、國主水土恩。四、眾生護助恩。(讀者可參閱10月1日《知恩.感恩.報恩》博文)在四恩中亦以父母恩為首位。

因此,報恩,尤其是父母恩的思想,不但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精神,而且更是中國文化優良的傳統,在此人關係日漸疏離、淡薄的現實社會中,實有大力提倡與推行之必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