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0年8月12日上午,寬運法師一行參訪了浙江奉化雪竇寺,與該寺方丈怡藏法師親切交流,探討彌勒凈土文化與現代叢林管理及思路改革諸問題;有關行程之報導,深受關注,反應熱烈,故今特推出「彌勒菩薩與人間凈土」一文,以饗讀者。)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這是北京古剎潭拓寺天王殿內的一副膾炙人口、聞名遐爾的楹聯。彌勒菩薩又稱「布袋和尚」、「彌勒佛」;「彌勒」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慈氏」,又名「阿逸多」,是佛教中慈悲寬容的代表菩薩。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
一、 當來下生補處菩薩
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佛是同時代人。後來隨佛出家,成為佛弟子,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由於彼此發心不同,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而彌勒菩薩現仍在兜率內院修菩薩道,是一位「補處菩薩」,即未來佛,故又稱「當來下生彌勒佛」,是釋迦佛的繼位者。兜率天的一晝夜,相當於人間四百年,此天有內、外兩院,外院是天人會集之地,內院則是彌勒佛寄居的凈土。彌勒兜率凈土之所以殊勝,是因為它不像其他的佛國凈土,距離我們的娑婆世界很遠。兜率凈土就在欲界,發願往生的人,不一定要出家,只要受持五戒,常常參加八關齋戒,並且作福行善,即可以往生。所謂「補處」就是「候補佛修息之所」的意思。
有關彌勒菩薩的出生國土、時節、種族、出家、成道等等事跡,佛教里有六部經,即:1.《彌勒菩薩上生經》(沮渠京聲譯)、2.《彌勒菩薩下生經》(鳩摩羅什譯)、3.《彌勒來時經》(譯者不詳)、4.《彌勒下生成佛經》(義凈譯)、5.《彌勒菩薩下生經》(竺法護譯)
、6.《彌勒菩薩大成佛經》(鳩摩羅什譯)。
其中以《彌勒菩薩上生經》、《彌勒菩薩下生經》、《彌勒菩薩大乘佛經》三部為主,合稱「彌勒三經」,其地位就等如西方凈土的「凈土三經」。《彌勒菩薩上生經》主要講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的事跡,在兜率內院說法的情況。《彌勒菩薩下生經》主要敘述在未來世,彌勒菩薩將從兜率天再次降生娑婆世界,然後成道說法度眾。
據歷史數據記載:「布袋和尚,五代後梁僧人」。又《宋高僧傳》載:「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人。」
而民間傳說:彌勒菩薩於五代時下凡投胎至明州(今浙江)奉化縣,生時滿屋紅光,母親因難產而死,父親抱著嬰兒失聲痛哭。當時金山寺住持法明禪師,是位轉世的阿羅漢,這天正在佛堂坐禪,忽然心緒大亂,難以入定,於是走出寺外散心。經過一戶人家,忽然傳出一陣哭聲,他連忙入內察看,知道這嬰兒來歷不凡,於是徵得父親同意將嬰兒抱回寺院撫養。長大後收為徒弟,賜號「契此」。
契此長得矮矮胖胖,肚子大大,且行為怪異,天要下雨的時候便預先穿濕布鞋,天晴時則穿木屐,常用竹杖挑著大布袋在街上化緣,凡所需的用品都裝於布袋內,因為出門經常布袋不離身,所以人稱「布袋和尚」。
另一傳說則謂:唐朝末年,奉化長汀村民張重天在一條小溪上撿到一圓頭大耳的嬰兒,決定收養他,給他取名為「契此」,由於這名小孩在長汀村長大,故號「長汀子」。
長大後的契此在長汀村岳林寺出家。他體態肥胖,大腹袒露,笑口常開。出家後杖荷布袋,到處雲遊,見物則出語無定,以乞食為生、餐風卧雪,世人稱他為「布袋和尚」。他性格樂觀恢諧、寬容大度、隨遇而安。能不氣不惱地笑對一切欺辱羞罵,從來不計較別人也不報復別人,更不與人爭長論短。而且還能示人吉凶,無不靈驗。所以人們也都非常喜歡他,稱他為「歡喜佛」。
布袋和尚雖在奉化大橋鎮岳林寺出家,卻常來雪竇山雲遊,到雪竇寺拜佛。後梁禎明三年(公元589年)三月三日,圓寂於岳林寺東廊盤石上,臨終說謝世偈雲:「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據明代朱國楨《涌幢小品》卷十八所載:「布袋和尚,唐僧,閩人。或問年幾何,曰:此袋與虛空齊年。化後,復見於東陽。」相傳布袋和尚常常高歌:「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其實,我國彌勒信仰很早就開始流行。西秦時就已出現了繪製的彌勒像,如甘肅炳靈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彌勒像,主要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大類,分別根據《彌勒菩薩上生經》和《彌勒菩薩下生經》創作。菩薩形的彌勒像主要表現了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宮為諸天說法時的形象。這時的彌勒像是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腳下垂,右手扶臉頰的半迦思維形,表示彌勒在兜率天宮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來形的彌勒像則是下生成佛後的形象,與釋迦佛的造像沒有多大區別。大致從北魏開始,中國逐漸流行對彌勒下生的信仰,同時也開始出現穿上佛裝的彌勒佛像。
由於布袋和尚被世人信奉為彌勒佛的化身。一直到現代,中國、日本、韓國各地,不論禪門或佛寺,都安放有形似布袋和尚的坐像,普遍被稱為「彌勒菩薩」。
現時一般廟宇供奉的大肚彌勒,其他並不是佛教三世佛中的未來佛--當來下生彌勒佛,而是布袋和尚契此。這位「民間」的彌勒佛,千百年來取代了佛教正統的彌勒佛而名揚四海,婦孺皆知。而佛教中真正的彌勒佛卻是鮮為人知。「正統」的彌勒造像,身著菩薩裝,常戴天冠,常在兜率天為天人說法,所以又稱「天冠彌勒」。現時我們西方寺萬佛寶塔第八層彌勒殿內所供奉的即是天冠彌勒菩薩之造像。而山門後天王殿內所供奉的則是大肚彌勒佛像。無非是因應世間眾生之信仰觀念。
民間認為,彌勒佛為兜率天凈土世界之主,其形象有三十二相,變化多端,除了布袋和尚外,其他形象世人皆不識。而民間所喜歡的彌勒佛,形象皆是喜氣洋洋,笑口常開,肥頭耷耳,袒胸露腹,手掐串珠,箕踞而坐,大肚滾圓的形象。因此,我們西方寺即以此笑口常開的歡喜佛,來迎奉到寺學佛參拜之善信與遊人,希望他們生歡喜心,與佛結歡喜緣。
五.「龍華三會」與「人間凈土」
我們都知道,彌勒菩薩是娑婆世界的未來佛,曾蒙釋迦牟尼佛親為授記:當其壽四千盡時(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將下生娑婆世界,於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稱為「龍華三會」。「龍華三會」是什麼意思呢?由於彌勒菩薩成佛之時,是在龍華樹下,猶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果一樣;其樹枝幹高大如龍盤空,且能開燦爛之華,結豐碩之果,故稱「龍華」。「三會」即三會說法.
據《彌勒下生經》記載,釋迦佛曾對彌勒菩薩授記說:「汝彌勒受我記後,將來成佛度脫人天。」《彌勒下生經》是釋迦牟尼佛接受阿難尊者之請,宣講未來世彌勒菩薩下生閻浮提成佛時,教化眾生的殊勝情景,以及對世界的清凈、國土的殊勝、眾生的福報和成就的概況等等,所做的詳細解說。佛陀於《彌勒上生經》中也說明了彌勒菩薩是將來眾生的大歸依處,因為佛陀將其未度完之有情,託付給彌勒菩薩,令其於將來成佛時度脫之。因此,彌勒菩薩是繼釋迦世尊後,以此一大事因緣而將出現於世的。龍華三會時,於昔釋迦佛教法下未曾得道者,將以上、中、下三根之別,悉皆得道。
根據《菩薩處胎經》,龍華三會所度之眾分別為:
初會:戒眾九十六億,凡有出家僧眾能持戒者,當先度之。
二會:度眾九十四億,雖未出家,但已皈依三寶,且能依戒奉持,恭敬供養者,皆當得度。
三會:度眾九十二億,雖未持戒,而能敬香禮佛,乃至一念稱名,少分供養,生正信者,亦皆度之。
因此,自古以來,彌勒菩薩與阿彌陀佛信仰同為佛弟子所重視;由於彌勒兜率凈土距離娑婆世界很近,同樣在欲界,修行比較容易,只要皈依三寶,持戒清凈,如法布施,再加上發增上善心,便能隨願往生,可謂三根普被。佛弟子之所以求生兜率凈土,並不是去享受兜率天的欲樂,而是去親近彌勒菩薩,等到彌勒菩薩下生人間時,參與龍華三會說法的盛會,見佛聞法,斷除煩惱,解脫生死。
不過,我們何必要等到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後,彌勒菩薩當來下生之時,才能解脫?據《無量壽經》所載,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為法藏比丘時,曾發下四十八大願;其中第十八「十念必生願」雲:「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法藏比丘以無比真誠之心發完四十八大願後,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虛空中天神散花,天樂飄揚,贊嘆法藏比丘「必定成佛」,表示法藏比丘所發之願將全部實現。因此,只要我們至心信樂,發願往生,堅持稱念「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一念乃至十念,憑藉彌陀慈父的大悲願力,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得了生脫死。由此可見,念佛法門之偉大殊勝。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念佛清凈,當下即是凈土,如此的話,我們又何愁人間凈土不會實現呢?
其實,佛教里有四種凈土(又稱為四佛土、四種佛土、四種國土),是隋朝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之四種佛土,即是:常寂光凈土、實報庄嚴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簡釋如下:
一、常寂光凈土:又稱理性土,是全然斷除根本無明惑,是諸佛之所依處,也就是妙覺究竟果佛所居的凈土,乃是常住、寂滅、光明之佛土。
二、實報庄嚴土:又稱為實報無障礙土、果報國。是斷除一分無明的菩薩所生之處。是酬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國土,故稱實報無障礙土;純屬菩薩所居處,無有凡夫二乘,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
三、凡聖同居土:又稱為染凈同居土,染凈國。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聖者同居的國土。其中又可分兩種:
(1)凡居—其內亦有惡眾生所居的四惡趣,即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與善眾生所居的人天趣之別。
(2)聖居—亦有實聖與權聖之分別。實聖即是聲聞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別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處。權聖則有方便有餘土中之三乘人,實報無障礙土及常寂光凈土之法身菩薩、妙覺如來等,應有緣眾生之需而權化生於此土。
此外,此凡聖同居土又有凈、穢兩種,如婆婆世界是同居之穢土,西方極樂世界是同居之凈土。
四、方便有餘土:又稱方便土、有餘土。指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此等之人,乃修方便道,斷除見思惑者,故稱方便,但是尚存余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稱有餘。
以上的說法,主要是就所居住之人而作的區別,然其中也有佛為教化眾生而權化於其間之情形,故又可稱為佛土。
結語
大乘教裡面講「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謂「一念清凈一念佛,念念清凈念念佛」。我們要在一生當中趕緊養成念佛的習慣,絕不要養成貪、瞋、痴、慢、疑的習慣。如果我們養成了貪、瞋、痴、慢、疑的習慣,就會與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相應。相反地,如果我們勤修善業,就會與三善道相應,可是仍脫離不了六道輪迴。所以慈悲的佛教我們修凈業;凈業不在六道之中。而凈業在什麼地方?凈業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此四聖法界才可稱為凈土。
實際上現時我們所處的是「凡聖同居土」。真正的凈土是常寂光凈土與實報庄嚴土。實報土不但要把分別、執著放下,連起心動念也要放下,這個功夫實在非常的不容易。我們念佛要用這個方法;乃至修八萬四千法門,也要用這個方法;當念到理、事一心不亂之時,就能往生實報庄嚴土;也就是說,我們念佛功夫要真正做到萬緣放下、不起心、不動念,就能與經上所說的境界相同、相應了;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