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 第十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第十講)

好,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師非常獨到的見地,就是站在我凡夫眾生層面來解釋這個經文。我把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複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福德之緣,令信願稱名者念念成就如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此則以阿彌種種庄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庄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功德庄嚴。」這段話我們可能常常看過,但是它深邃的義理我們不一定能了解。由於蕅益大師做這個《要解》,他的文句非常的簡略,對它玄義道理點到,但沒有展開。而我們呢,也常常會粗心大意,草草看過。但這段話你仔細的去思惟,實在是把凈土宗核心、不共的特點展示得非常深邃。如果我們對這段話有一定了解的話,那麼凈土法門信心就扎得更深了。

極樂國土就如功德庄嚴也有我們眾生因素在裡面。那麼眾生因素是不是靠我們的力量呢?不是。後面會談到: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怎麼去理解?實際上這也呼應了後面的那個經文。我們眾生的「多善根之因」不是來自於我們,是來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他成就之後無條件的恩賜給我們,作為我眾生善根之因;阿彌陀佛無量劫積功累德的六度萬行,作為我眾生福德之緣。這個善根福德都是來自佛的一面,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我們一般理解多善根福德因緣,總是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做:「哦!要多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我多種點善根,多修點福報,我才能往生。」這是通途佛法道理,不是凈土法門的特點。我原來看到這個,真的感慨蕅益大師了不起了!因為我中國的修行人——大陸的,宗門、教下絕大多數都是站在自力修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建立他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方式。而蕅益大師有一個重大的轉換:讓我們站在佛的那一邊去看待,去建立信願,去建立我們修行的准則,去找到我們解脫輪迴正確道路。那麼這樣的一種觀念是驚心動魄的,是前所未有的。阿彌陀佛把他的大願、大行恩賜給眾生,來庄嚴四種凈土

把他的大願、大行來凝聚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六字功德全具,所以你只要信願執持這個名號,就能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的這種凈土庄嚴,轉化為我眾生的四土庄嚴。全攝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來變成我們眾生的大願大行。所以就使我們在每一句念佛當中,也能夠「圓凈四土」——圓融圓滿清凈極樂凈土,「圓見三身」——阿彌陀佛的法、報、化三身,「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而且成就如功德庄嚴,特別談到「而皆是已成」。「皆是已成」,這是什麼意思?都是已經成就的。這就表明是「已經」,不是當下成就也不未來成就。大家注意,這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發了大願,建立大行,他早已成就了。現在我們只要信願稱名,是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庄嚴變成我們的庄嚴。只是一個轉換,不是要我再來進行六度萬行去庄嚴也不未來我要六度萬行去庄嚴。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凈土法門稱「以果地覺,作因地心」?阿彌陀佛把果地上的功德全體作為我眾生因地修行功德,就是靠這個名號的信願執持來轉換。這種轉換的依據是由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父母,他所積累的一切財富要無條件給他子女。只要建立這種親緣的繼承關係,你當下就成就了。所以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要等待我現在成就也不要等待我未來去成就就好像你有一個大富的老爸,他已經給你賺了很多錢,就等著你來繼承了。就好像一個開國皇帝天下打好了,打下的天下等著太子去登基繼承而已,是這么一個關係。那麼你說,這樣的一種思想是不是驚心動魄的?我們在宗門、教下哪能聽到這么一種思想啊?而恰恰難信就難信在這地方啊!

這就是阿彌陀佛成就的種種庄嚴作為「增上本質」。這里進一步就闡釋著:阿彌陀佛跟我眾生關係是一體的關係阿彌陀佛已經成就庄嚴,來給我們眾生作增上本質境。這本質境就等於是阿彌陀佛成就大圓鏡智,它有增上的力量、增上緣力量,然後給我們。那麼我們凡夫眾生就依託著這樣增上的本質境,來帶起、變起我們眾生心中的種種庄嚴。這個「帶起」有挾帶的意思,有變帶的意思。「挾帶」就是把我們在真妄合和的阿賴耶識裡面的佛性種子佛性力量,透過阿彌陀佛給的本質境挾帶起來了。那麼挾帶的過程也是我們自性唯識所現,就是變起了我們佛法界的相分。那麼在這樣的一個轉換過程當中,帶起眾生自性庄嚴阿彌陀佛成就的果地上功德如果像「六即佛」講的「究竟即佛」的話,它帶起我們自心庄嚴就好像我們的正因佛性——理即佛。「理即佛」是在因地,「究竟即佛」在果地,用果地上的功德帶起我們正因佛性庄嚴。這樣就是:阿彌陀佛全體本質境的庄嚴,乃是我們眾生帶質境的庄嚴這就是「全佛即生」了,「全他即自」啊!

看這個「全他即自」,在討論六信裡面,也談到全他即自。這是凈土宗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這個概念我們要常常思惟什麼叫「全他即自」?我們先要了什麼叫「自」。「自」,可能我們會理解為自性這是從我們本有的性德來講:自性、自體。如果從我們的生命現象來說,就叫自己。有一個自體,必然有一客體有一個正因的自性,必然就有一個圓滿的果覺。好,現在這個「全他即自」,我們更多會理解為:阿彌陀佛是相對於我們的自性來說的一個「他」。那阿彌陀佛這個「他」,也是我們眾生心中的一個「他」。佛是什麼?佛是我們眾生心中的佛,他離不開我們的心:也是唯心所現,也是交相互滲。我們常常會說「阿彌陀佛我心中的佛」,那麼我們這些眾生同時也是阿彌陀佛心中眾生。是不是啊?

那這樣,阿彌陀佛跟我凡夫眾生就產生了非常親切的關聯:是互相滲入的、互相滲透的。就好像摩尼珠的光和另外一個摩尼珠的光,這兩個光是可以相互攝入的。不僅我跟阿彌陀佛是這樣的,一切眾生也是這個樣子的。一切眾生都在阿彌陀佛心中阿彌陀佛也在一切眾生心中。那麼既然是在心中它是建立在一平等不二的體性當中。藉助著這個信願稱名的中介,就可以進行一種轉化。這種轉化是非常重要的。透過信願稱名,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功德轉化為自己的功德這就是全他即自。為什麼非常重視信願?信願是轉化的一個先決前提。沒有信願和這個名號的中介,你是轉化不了的:佛是佛,自己還是自己。那隻有靠自己吧,只有靠自己修行。這個大海我要游過去,只有靠我的游泳技術,但殊不知就有一條船。你能不能上這條船?上這條船,不需要你去游泳。說實在話,全他即自,你建立這個理念凈土法門為什麼全憑佛力往生,全憑佛力成佛?把你的自力的是在一個很次要的地位。它難信就難信在這地方

我們一上來修行就想:「我要怎麼樣……我要修行我要怎麼樣……」但是這個時代眾生處在五濁惡世。為什麼凈土法門在這時代最當機?這個時代眾生能修什麼?你能修到什麼福德智慧,什麼禪定?你只有對自力怯弱通身業力有一清醒、決定的放棄,才能夠全力的靠倒在阿彌陀佛那邊。你能進行這么一種信仰的轉化就成功了,你就登上了這條船了。你就「全他即自」了。這個「全他即自」沒有絲毫的保留,還不是說「我非要修到什麼水平不可才能夠成就」。不需要你的水平,你只要用信願轉化,把阿彌陀佛功德轉化為自己的功德你就成功了。所以「全他即自」的核心就要求全體的舍自——捨去自己,歸他——歸到阿彌陀佛那邊去。所以我們常常講念佛就像落水呼喚彌陀的救度,蕅益大師曾經有一個偈子談到。他的示現非常慈悲:應該說蕅益大師是一個上根利智之人,但他常常示現生病。五十六歲生病——兩次大病,快死了平時參禪的道力都用不上了,唯有呼喚彌陀的救度,這種「稱名不異兒號乳,懺罪何殊囚伏辜」啊!稱念彌陀就好像一個嬰兒呼喚他的母親哺乳一樣啊!一個嬰兒呼喚母親的時候,這個嬰兒是沒有力量的。沒有力量,他才呼喚他的母親。如果不是一個嬰兒是一個少年很有力量他對母親力量就可能放在一邊了。所以對一個真正的凈業行人來說,要把自己看作像嬰兒般的沒有力量怯弱,才能去靠母親。靠母親靠得上啊!這就是全他即自,如果建立這樣的知見心態這就是站在眾生份上來理解的「成就如功德庄嚴」。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師講於溫州太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