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堅法師:佛教首先是宗教,應當服務於眾生

佛教首先是宗教,應當服務於眾生

道堅法師隨筆

幾經努力佛教正飛速發展。但我們佛教徒,似乎都有意無意在迴避一個話題——佛教是否宗教

要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必需回答如下幾個問題:

一、佛教道場是不是博物館?

二、道場是否等於旅遊景區

三、佛教的任務是什麼?

兩個問題會令大家傷腦筋,因為我作為一個當代方丈也不知道道場究竟算旅遊景區還是博物館,反正旅遊化的佛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佛教道場——作為佛教的重要中心,其他的功能很難體現出來,這就很難讓一般老百姓來回答第三個問題了!

在此我想提出一個大家都忌諱的話題——佛教首先是宗教,然後才是其他。翻開大百科全書,數以百計的宗教定義,幾乎將世間一切學科都差不多歸到宗教門下了,但還是不能清楚地說明什麼是宗教。這些,我覺得沒必要去浪費口舌,宗教就是宗教宗教就有他的特性,解決人們的生命科學靈魂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人們物質生活的重要保障,即提供精神的食糧——人生觀宇宙哲學。而佛教,恰恰也有宗教的特質,我們不能否定。在物質崇拜的文明下,我們的先哲為了生存的空間,總為大家證明佛教不是宗教佛教也不哲學,哪佛教是什麼?佛教就是佛教這就是合理的存在。

現在是宗教信仰自由時代,我們應該尊重異域文明,並將佛教定位為宗教之一。

既然佛教宗教之一(可能很多人會反對),就應該首先為社會為人民提供宗教服務。佛教宗教服務內容廣泛,從神聖皈依懺悔法門如各種懺法、祈禱發願消災、祈福、超度、薦亡、供燈、燒香禮拜開光加持受戒聽聞解脫之講經弘法、慈悲護生之放生戒殺植功德林、修橋補路等功德迴向、傳法、正修等等,都是人們(包括出家人)最需要的。比如數年前我的母親去世,我首先想到的是請眾僧為她誦經超度,再施放焰口救濟,每逢我的生日即母難日,定會念誦經文為父母親迴向等等。而這種從祖先傳下來的思路將永遠影響著我去踐行。

從我的實際經驗中得知,人們的宗教情感大大超過對佛學的興趣。我舉辦一次佛學講座,在弘法樓外發海報,從網上發貼廣而告之,還對有留電話的居士逐一通知,到場最多也就四百來人。但我舉行一次宗教法會,不用勞心費力,人數肯定是聽佛學講座的十倍以上。

是不是人們崇尚宗教儀式,我們就利用人們的信仰情感神神鬼鬼的搞些封建迷信愚弄百姓了事嗎?那是要背大因果的。若按宗教儀規如法行持,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就大眾薰修的功德。取乎中道,不偏不執,法事也是修道時。

為什麼我要佛教宗教性呢?其一,因為人們在學佛過程中,偏於理性,忘卻信仰這就不是學佛,而學佛學了。以哲學心態學佛,顯然受用極少。如果還有不信的,可以參加一次組織有序的大法會,看看有幾多心靈的收獲。

其二,由於人們大力反對佛教宗教性,導致出家之人失去了宗教的特質,倒像一個學者哲學家要麼是藝術家,甚至以經懺佛事為恥,導致這門佛教最方便的修持法門,已經淪喪為「形式化」的代名詞了。

我以為一個合格的出家人,首先應該懂法務,再是教務。法務,當然是能獨立主持宗教儀式能力,包括大型法事組織策劃宣傳和應急處理,以身作則,引導信眾清靜修持——每一場法事都是很嚴密的一次修學活動,只要真正能靜心體會,或宣導得法,就能讓信眾受益。如放生法會,是以實際行動宣揚佛教生態自然觀,在實踐慈悲不殺理念,並要求現前大眾一起皈依三寶,一起懺悔發願,最後將所有功德迴向法界成就無上菩提這是一次最真切的菩提心修習,並不能簡單地歸納為形式

因此,出家師父就應該會念經,會贊頌,會主持法事居士也應該在隆重的法會中,認真修學,得到真實受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