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覺和麻醉——心安&心不安《管理@人》雜志
醒覺,就是清醒覺悟,認識由模糊而漸漸清晰,因此可以叫做聰明,也可以叫藝術。麻醉,是逃避現實的壓力,因此是背離主流的。從麻醉到醒覺的變化,實際上就是人心由不安到安的過程。醒覺與麻醉雖然有一點點的脫節,但都是關於人心的。——明奘大師語
■ 整理/ 寧月玲
心的管理
管理通俗地說就是管好人、理好事。我們企業設置並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但是仍然有下層員工及高層領導跳槽、離職。那麼,如何讓我們的整個團隊,整個高管可以安心在這個企業裡面打拚,乃至創造這個企業?怎樣讓企業內部所有員工,懷揣同一個夢想,去實現企業價值?
一般管理往往重視物質,卻忽略了人精神的力量,其實正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對於企業的管理尤為重要。面對物質的管理很容易,我們可以通過計件、計時、計分、計獎金等獎懲機製做好制約。合格、超標或者不達標,可以讓人一目瞭然。但是管人,尤其是管人心,就讓人犯了難。
怎樣保持「心」與「物」(精神和物質)的平衡並使之互為補充?我們先看下佛法要解決的這幾個問題:
第二,從生到死的過程,產生了種種慾望問題。不管是創建一個美好的政體、完整的制度、一份成功的事業,還是營造一個美滿的家庭,都是人的慾望。
第三,從生到死的過程,人的慾望滿足或者不滿足,引發的是煩惱。
簡言之,佛法解決的就是生死、慾望、煩惱。生死,人人不能避免;慾望,人人平等;煩惱,人人不得不去面對、解決。
心緣何不安?
企業界有很多成功案例、成功人士,但為何我們尚不能從中總結出一個心安的方法,放之四海皆準,使自己落得一勞永逸呢?我想,這些管理的藝術、管理的大師之所以不易走到心靈的層面,是因為心靈是超乎邏輯、超乎規則的。究竟是什麼讓我們身處華屋、身居高位,內心卻越來越不安了?
人生價值的定位是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它究竟依附於什麼,由什麼構成?我一米七五,65公斤,大學文憑,以這樣的條件是否可以換取別墅、官位以及各種榮譽?如若這般,有朝一日我的墓誌銘上刻的是我曾經擁有過的物質和榮譽,人生價值僅局限於此嗎?
按照這種價值定位,我們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值得「活」。因為在財富上,我們比不過李嘉誠、比爾蓋茨等人;在地位上,我們比不過普京、小布希。既然如此,我們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哪兒?
中國以及東亞、南亞和東南亞,我們整個的儒家文化圈講究「責任」。講究對父母、長輩的盡孝,講究對社會的責任。講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修、齊、治、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價值定位在這里,確確實實也容易讓自己安心。但是我們再反過來看這些「修、齊、治、平」成功的人士,他的心靈真的安穩了嗎?看看張之洞的懊喪,看看岳飛悲傷,再看看那些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為了我們這個國家拼血、浴血,乃至喪身失命、喪家失親的這些人。他的心靈,他的生命價值,仍然是構建一些很外在的東西。
佛法很簡單,所有外在的這些價值,都是價值。但是接下來又告訴我們,所有外在這些價值就僅僅是個價值,不是唯一,不是終極。並且這個價值要隨時代的、文化的,隨身邊的一切的時間、空間、人物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久長。因此一百年前被奉為真理的東西,在今天成為笑話;十年前為人所不恥的人物,今天成為英雄。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我們的價值是構建在一個恆常不變的東西上,還是構建在一個隨時變化的東西上?
今天,我們為什麼心靈如此的不安?為什麼我們想讓大家安心在一個事業單位、企業單位、混合單位裡面,就這么難?這無非是我們的生命價值如何定位的問題。當我們的物質、當我們生命最基本的七情六慾的慾望得到了最平常的滿足,我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基本現象已經相對地得到保障的時候,我們就會關注人、我,還有我的親人,我身邊的人,以及同樣在這個地球上生存的人,我們為什麼如此的不安?
讓我們不安的還來自於外在環境給我們的種種影響。這種影響非常有意思,有的是良性、有的是惡性,有的是中性。但是無非就這三性:積極的、消極的、中性的。
什麼是積極的?舉例而言,我來到了青島,渴了想喝水,可我感覺青島的水不如青島啤酒好喝,於是就買了很多啤酒。這樣一來,對社會和企業而言,給稅收和企業的銷售業績都帶來了好處,對自己而言,則既解饞又解渴。
同樣,我口渴了,這是真實發生的慾望,但是我身處沙漠,沒有水喝,更別提啤酒了,於是只能忍受著這種痛苦。最後,我會因為乾渴引起身體的疾病還有心裡的不安,這是消極影響。
中性的影響也很好解釋。口渴了,我的做法是想喝什麼就喝什麼,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沒有積極、消極影響,也沒有善惡之說。
心安:心與物的平衡
為了創造財富和更好的物質條件,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健康。可悲的是,最後發現這些居然並不是我們想要的。
慾望的滿足,並不能成為我們活著的目的。我們都想擁有一個永遠不會停止的發動機,不必受制於自然資源匱乏的制約;我們都想飛,想要自由自在;可當我們滿足了一個慾望,就會有另外的慾望產生,如果盡可能地讓慾望發展,那豈不是在試圖進行一場永無止境的追逐嗎?
如何規避掉不良、過分的慾望,讓慾望在一個良性、有效的規則內共融、共創?中國老話講「知足常樂」,這是對慾望最根本的處理。我們享受已經擁有的東西,總比再去創造心中夢想的更容易幸福。
心靈和物質就像天平的兩端,我們要保證它的平衡。如果物質過高,心靈的這端就會向下墜落,當它處於暗淡無光的位置時,物質財富越多,我們就會越痛苦、越壓抑。反過來,當心靈過高,天平另一端的物質就會下沉,這就是苦行僧似的生活,食不果腹的生活又能快樂到哪兒?當它們平衡的時候,我們的幸福指數就會變高。心靈和由心靈創造出的財富、制度、文明,就好比鳥的雙翼、車的雙輪一樣,需要平衡發展。
只有企業上下組織平衡發展,讓員工真正把企業當成他的天堂,這樣的文化下,員工的工作才有高效。中關村有一家it企業,老總每天6點鍾准時下班,不但自己走得早,而且他規定所有的員工都不準加班。下班之後,他會打坐3小時,所以他的精力很旺盛。這種精神也感染給了員工,因此他公司內整個的的工作氛圍非常好。
如果我們任何一個企業組織的內部是和諧的,都能夠讓彼此超越了等級界限,只是兩顆心靈的碰撞,企業會有一個什麼結果?每家企業都應該有一種氣象,這種氣象代表的是企業的精神和文化魅力,而氣象的源頭就是整個企業的人心。正是人心所向,企業在競爭中才會所向披靡。
奘師解惑
提問:其實現在盈利能力最強的是宗教,但是它用的是心靈共振的方式,而不是現在企業所經營的制度、戰略以及運行的模式。如果說其他的組織都像佛法這種非盈利的經營方式,是否也是種災難?
明奘法師:這個問題沒有災難或者幸福之說。盡管古代臣民對皇帝高呼「萬歲」,但從公元前221年到現在來看,有哪一個王朝或者政治體制能夠超過500年?哪一個企業能夠持續300年?可是釋迦牟尼創建的佛教存在了兩千五百多年,耶穌創建的基督教也存在了兩千多年,這都很神奇。另外,佛法講心安,但也同樣關注物質。中國若沒有經歷過1953年的那場運動,村村有廟宇、祠堂,這些一磚一瓦、一梁一柱也全都是財富堆起來的。
提問:只有像釋迦牟尼具有極高社會地位,極大慈悲的人,才能以這樣心靈共振的方式來組建組織,如果不具備這種心力以及心量的人,以這樣的方式來組建組織,它會不會在現在的商業社會里,最後體無完膚,死無葬身之地?
明奘法師:如果沒有心的力量,沒有心的磁場,純粹靠個人的號召組建組織是沒有那麼容易的。這就像沒有信號發射不出無線電報一樣,我說大家安心工作,不要去跳槽了,但是該跳槽離開的還是會走掉。當你不具備心力或者心量時,就得把智力強化。比如明朝朱元璋後期的幾個皇帝,已經發現靠個人魅力和政治藝術都無法統領官員,所以才會在在官僚機構外設立東廠、西廠。
提問:我談點自己的體會,不管是佛學、道學,還是哲學也好,都是我們在現實社會所碰到的一些思維方式,包括明奘法師講的心的方面,也是處理現實問題的方式之一。如果我們把這種方式提到一個主導位置的話,那麼現實是不存在的。所以任何思維方式如果走向極端,就沒有辦法生存。
在現實的企業、政府里,內部肯定有煩惱和不安,這些因素對企業都是有害的。佛學對此提供了一個解決的方法,那就是在企業和組織建設中,有機地融入佛學。它的目的是要強化組織健康,而不是以佛學建立心靈共振。不明就裡,一味地用「佛學」包裝,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明奘法師:是的,如果我們把心提到唯一的位置,那一定是災難性的;反過來,如果我們把物提到極端的位置,還是災難性的;對人的價值定位,東西方的差異很大,西方強調個人主義,強調一切自我的自由,若把人提到這個唯一的位置,同樣也是災難性的。融入佛法進行管理,並沒有統一標准。有些企業的員工可能更理想化,有的企業員工希望更制度化,應視企業實際中的需求進行改進。
共產主義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社會體制,佛教早就構建了這樣的模型。「六和敬」就是代表,它指得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印度人就通過「六和」的精神,來制定整個團體的生活方式。
印度的貧富差距遠遠大於中國大陸,但是卻沒有一個貧民造反的事情。因為有宗教思想在裡面。其中的業報思想給窮人的提示是:我現在所享受的東西,包括我的貧窮、醜陋、地位低下,皆因我曾經的努力有問題,所以要想改變現狀,並不是把富人的財產燒了,平均了財產就能解決的。
富人則覺得,我擁有這樣的財富、地位和美貌,應該讓銀行里的財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更加豐富,所以我會把自己擁有的回饋給其他人。整個印度正因為有這樣的文化,除了遭受侵略之外,才沒有一個自下而上的造反。
但是中國不一樣,一旦貧富差距增大,就會出現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現象。因此,我們在創造企業文化和價值的時候,要借用佛法里的東西保證組織的健康。
具體而言,員工首先要認同企業文化、企業價值和企業目標;然後大家一起參與,最終是所有人分享這個結果。用八個字來說就是:認同、參與、成就、分享。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企業生產出的東西,如果沒有老百姓購買,沒有超市提供的銷售渠道,沒有政府的保駕護航,沒有這么良好的社會環境,那麼生產和銷售就成了空話。
同樣,我們還需要有分享的心。我們不必將心囿於已經擁有的財富、地位上面,這些確實都是你的,但是你要知道,若這世上沒有其他人,獨你一人孤零零,有什麼意義?不想獨自在冰冷的世界中,你就必須將這份財富傳下去,這就是分享的心。佛法的態度跟葛朗台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佛教對偷、盜、戒有特別的規定,凡是偷稅、冒渡都是犯了上戒的,所謂財聚人散,人散財聚。
佛法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還沒有成佛之前,得先和人結好緣。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優秀hr們最大的優勢。結緣的心、分享的心、感恩的心,應該是我們最應該豐富和完善的個人品質。管理是靠制度的,因而冷冰冰,但是結緣、分享、感恩這些很人性化的詞,貼近人本管理,也貼近向心管理。
一般人認為,佛教就是一心求死、面無生機、不關心政治體制的人的信仰,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認識。釋迦牟尼是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覺悟者,他因為看到了社會的不平等,看到了人生的種種痛苦,所以要找到一個超越等級、財富、男女的行之有效的辦法,這就是佛教。
宗教是要你相信並把自己交出去,佛法和宗教不相關,它是一個覺悟者的教育。佛法說:我只是發現一個方法,這條路可以讓我們在從生到死的過程中,解決追求慾望中產生的煩惱。
佛家所傳授的方法,不是針對光頭的和尚、念佛的老太太,而是面對困頓、不安的生命,它才是真正在今天這樣躁動不安的社會里,最有價值力量中的一個。當然我們如果把它打入到封建迷信,可能就失去意義了,但是我們從本意、原出的一個佛陀關於生命智慧的角度來看,它給的揭示、引導和啟發在今天有著歷久彌新的力量,讓我們活得開心、過得開心、創造並發展著開心。
提問:自去年接觸佛法以來,我知道情緒的確可以生出很多的智慧,也深知佛法本身的價值的。希望奘師能推薦幾本書給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能夠讓大家可以真正了解佛法而不是今天大家自以為的佛教,讓大家生起真正的智慧和仁愛,使大家的心更有力量去應對今天浮躁的商業社會帶來的沖擊。
明奘法師:有一本由廣東花城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覺的宗教》,作者叫苟嘉陵,目前在美國,他曾經是名企業家,如今則在各地講佛法。這本書中把釋迦牟尼是誰,教育的核心、目標、手段以及教育的結果,講得非常的簡單。
另外,一行禪師的《故道白雲》也很好,內容是有關釋迦牟尼成佛的人生經歷。作者今年已經80多歲,曾經因為反對越南戰爭到西方演講,1966年時還被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他還有一本書叫《活得安詳》,影響力也很大。
最後,感謝大家。
演講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