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包容理解共進
時鍾敲響,一個新的世紀誕生了。回顧歷史,曾經走過的路何其漫長;展望未來,將來的世界何其遙遠。走過的路盡管很長,留下許多的回憶與記憶,而有些回憶卻是如此的苦澀與傷心。這些苦澀與傷心讓人甚至懷疑人類的心智是否完全成熟,文明與文化、信仰與宗教對於人類自身的拯救與救贖是否歸於空想。兩千年彼此征戰的裂痕毒蛇般撕咬每一顆嚮往安寧的心。
海灣戰爭結束了,但交戰的雙方彼此的誤會與仇恨似乎並沒有因為時間的逝去而消失,不信任的種子猶在。科索沃的濃煙消散了,而兩族人民的內心和交戰多方的心理矛盾仍在交織上演痛苦與不快樂。
引發爭戰的原因可以有無窮盡的理由,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軍事的、信仰的、宗教的,但我們似乎都不願意反觀內在與深刻的源於內心深處的理由。經久的、持續的、粉飾的內心深處的暴力與嗔恨才是更值得我們人人反思的理由與原因。我們以為是對方的不好才帶來我的痛苦,其實,痛苦源於內心,真正的痛苦確實是出自我們自內而發的無明與無知。由於無明,我們盲目的對外在的環境與人事起反應,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好與壞的判斷與執著,由於見解的錯誤產生錯誤的執著,而由於錯誤的執著從而產生痛苦,痛苦的轉移與外化引發對別人的誤解,從而我們傷害自己還不過癮,還要將這種傷害加諸於人;由於無知,我們將痛苦的原因歸於外在的種種,在我們內心的底層,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我沒有錯誤,我一切都對,我不應該對痛苦負責。爭戰的雙方都以為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都將責任推給對方,結果爭戰不可避免。
在人類的歷史上,由於種族、宗教和信仰原因引發的爭戰與戰爭多得不計其數。即使到了今天,由於種族和宗教原因導致的屠殺和暴力仍然在世界各地時有所聞,如何避免源於宗教和信仰的爭鬥成為全世界宗教徒和各國政府及愛好和平人士共同關心的問題。
不同宗教信仰者和不同的宗教教義是否存在有相同的困惑和共同的人生終極目標?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之所以如此,是基於以下這個不爭的事實:即人類的煩惱是普遍存在的,煩惱的表現可以多樣乃至根本不同,但是煩惱的本質是相同的,生命的缺憾與不圓滿是一切生命不得不面對的,衣食住行的獲得、現世生命的安樂、永恆生命的解脫,不因為膚色、語言、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同。所以一定可以找到求同存異的辦法來放棄爭執,尋求和解與合作。
哪一個教主不希望自己的信徒從痛苦走向快樂?哪一個教主不願意世界變得美好與安樂?因此,各宗教間的合作是不容置疑的具備先天條件的。
人都有逃避痛苦與追求快樂的本能,每一個心智健全的人也都具有完善自己人格與升華生命品位的能力,每一個聖賢每一個教主都教導我們作一個有道德有健全的心有洞察力的好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各宗教都不會反對,做一個能控制自己的心念的人誰也不會反對,做一個能根除自己的煩惱並具備深刻的觀察力的人誰也不會反對;做一個具有慈悲和純凈的愛心的人更不會有人反對。
宗教有著與政治不同的管理方式,政治通過命令和權威來達到統治的目的,而宗教卻是透過教義和傳教者的權威來約束信徒,自願是宗教的前提。因此傳教者的權威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各宗教領導人和傳教者都能平心靜氣地坐下來,了解其他的宗教,了解不同的教義和傳教方法,尊重他教的信仰習慣與生活方式,拓展心量,包容異類,以全人類的福祗、解脫為事業,避免狹隘的狂熱與偏執,尋求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諸如戰爭、暴力、毒品泛濫、*****、環境惡化、生物滅絕、信仰危機、道德淪喪、內心缺乏安寧和歸屬等全球性問題,為時代、為人類提供來自宗教的良善而又溫和適用的解決危機之道,為社會大眾提供良心保證,為人心提供清涼,則時代幸甚!世紀幸甚!人類幸甚!地球幸甚1
隨著e時代與全球一體化的到來,地球變小了,而人類的內心應該相反變大才對。宗教要維持原有的清純已經不太可能。並且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宗教肯定會因為包容而不是封閉才被世人接受。
時代提供了機遇給宗教,問題是宗教自身是否已經准備好了迎接機遇,利用機遇。如果還停留在被動地適應水準上,不敢面對,不願面對,寧可不面對,那宗教將失去又一次與社會主流文化和解的機會,文化與宗教的擦肩而過,受損的是雙方而更多的是宗教。而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朝代更迭無盡,時空演變無盡,但宗教卻因其關愛人心的永恆魅力歷久彌新,魅力永恆不等於可以取代政府與政治,魅力永恆更不等於可以忽略現實,現實社會的具體問題不是宗教的責任,自有政府承擔,宗教的職能是人類心靈深處的凈化,一顆凈化的內心才有可能起到淑世的作用,宗教徒才可能被社會人士認同,宗教的社會價值與社會意義才有可能得到社會與文化的承認。
傳統的得到世人公認的宗教都有其特定的教理、教義、教團、教規,這些教理與教義都在人類歷史中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今天,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具有很多新的矛盾和焦點,廣大宗教徒與宗教師在如何解釋與處理這些新的問題時必然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作出妥善與圓滿的答案。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開拓視野,掌握時代的脈搏,了解現代人的心理,熟悉現代科技文明,因此宗教與主流文化的交流不可避免。各宗教在此問題上基本能達成共識。
但是在各宗教間能否取得尊重與理解、包容與共進還是一個很大的空白。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新加坡回教傳道協會及其他幾大宗教在此為世人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端。連續三年的溫馨晚宴,九大宗教團體與信徒的熱情參與,政府及官員的認同和支持,不但使置身其中者感受溫馨,就是旁觀者也為之贊嘆流連。筆者有幸參加了2001年元旦的跨世紀溫馨晚宴,深感難得。尤其新加坡政府總理吳作棟的講話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除非各族群在保留本身的核心價值觀和信仰的同時,也自覺地作出特別的努力,跟其他族群互相融合,否則,我們不可能取得社會和諧,讓全國人民都享有繁榮與進步。我們看到一些國家如何被宗教衝突所摧毀。我們不想讓我們細心維持的種族與宗教平衡,被任何缺乏敏感性的種族或宗教團體所擾亂和破壞。反觀世界上很多國家與地區因為宗教原因引起的的衝突,由於政府與領導人的處理不當而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新加坡政府的作法非常值得借鑒。
宗教間的包容不等於沒有原則,宗教間的包容應該避免教義上的牽強附會,合教團應該承認存在彼此的差異是事實,交流與包容的目的不是尋找對方的欠缺而是相互增進,以了解為基礎,以尊重與理解為前提,只有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避免猜疑與隔閡,減少誤會與摩擦,消除冷漠與仇恨。果能如是,則未來的世紀一定會因為宗教的貢獻而在人類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筆。宗教間的和諧與和平必然能為整個世界提供更多參考,為解決人類自身問題貢獻良多。
究竟如何,社會在拭目以待,文化在翹首觀望,政府在等待觀察。
這個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和諧與和樂有待於所有宗教徒的共同努力,有待於全社會與全人類的共同努力。有待於每一個人的努力。
願我們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內心培育出安詳與和諧,願這安詳與和諧的力量能跨越宗教、種族、信仰、地域、國家、時間與空間的障礙,願這個多災多難的星球在我們這代人手中變得和平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