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師:共同發心承擔

共同發心承擔
如瑞法師
 
      有些人說:「佛教里現在需要人才人才。」什麼叫人才人才呢?就是領袖,也就是說要會做領導。鑒定一個領導,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就要看他:有沒有慈悲心,有沒有原則,有沒有承擔力,有沒有責任心。所以做領導有很多方法,需要學習。
      就我本人來說,出家後接受的教育,基本上屬於傳統的。但現在我處的地位,是既要能夠在這世間保持傳統佛教的一塊——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要保持普壽寺的特色,也就是以佛的家規,建立起來的這么一種特色。實際按道理,普通出家人都應該這樣做的,是因為別人不做了,好像顯得我們怎麼樣。同時,又要讓傳統佛法,能夠適應於這個社會,立足於這個時代。如果不考慮怎樣的適應社會,就很難生存下去。但是單單地去適應,放棄出家人的本份,就沒有了根,這種適應是暫時的。我們也知道,朝代朝代的替代,事物事物剎那剎那地變化,都是無常的。所以只有以不變應於萬變,萬變的到最後才能歸於根本。我們在調整的當中,也有我們的宗旨理念。在落實的當中,一步步怎麼樣去到位。
      為什麼我們的調整比較緩慢呢?因為我也在學習。這幾年,經常出去開會,有時候確實也是一種學習,通過開會,看看別人的一些領導方式,對自己也是個啟發
我希望在保住出家人根本的同時,也不斷地吸取適應現在的一些管理手法,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要依靠大家。如果我們大家都能行動起來,都本著慈悲,有一顆願意給眾生真正的快樂,願意讓眾生解除真正地苦難的心,我們又能夠有原則的辦事情又有那份的承擔和責任,我們這一段的調整,才能夠慢慢地完成。所以現在也是考驗大家的時候。
      昨天有位同學說,沒和師父在一起的時候,實在不知道師父每天為什麼要這樣地去忙。她以前就想,出家人每天應該就是誦經拜佛,根本閑心不操。現在理解到了,如果沒有一部分人的付出,大家又怎麼能夠安定在那裡修學!所以,如果想真正地住持正法,首先必須有一部分人,來真心地護持正法
      我最初出家的時候,和那位師父想的也差不多,但我為什麼能放棄自己許多的追求,來奉獻於大眾呢?因為我看到末法的時代,確確實實需要有住持正法道場和弘法的人才
應該說普壽寺也培養了不少的人,我們為什麼沒有那麼著急地把大家推出去,作一些弘法的工作呢?   就是想讓大家能夠多多地從內里充實自己,將來真正地有承擔攝化眾生力量
      所以我們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有一些實際的經驗方法這一定是走過來的人才會告訴你的,這也不太容易。有時候接觸到一些同學,真正的去告訴她的時候,都不會那麼歡悅地接受,她總認為師父老是挑毛病,作事情怎麼老是不對。實際她沒有明白,師父是想著把經驗告訴她:這個事情做完了,這裡面有什麼什麼……這就是我們山西人說的一句話,叫挑刺。為什麼叫挑刺呢,就像我們手上扎的刺一樣,如果讓刺一直在手上,就會痛苦一生,如果你現在把手伸出來,讓人把刺挑出來,雖有一時之痛,但以後就沒有痛苦了,它是快樂的。所以我們要讓人家來挑刺的。但是真正願意給你的人也不多的。因為沒有人敢給你挑,沒人說你缺點
      如果讓我直言不諱地說句真心話,我只能這樣告訴你:真正發心是什麼?真正的發心是奉獻;真正的發心忘我;真正的發心是去團結人。因為你一個人,一定做不成大事情。你一定要有能力團結你周圍的人,這才能夠成就大業的。
      佛教興亡,人人有責。我們既然出家,身為佛子,就要有勇於承擔的精神。現在在這道場,不妨鍛煉一下自己,看我能承擔什麼,也從各個方面來積極地提建議大家都行動起來以後,普壽寺很快就弄好了
      希望大家都這份心,建立這份行,共同來完成我們的大業。好,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