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名,或稱《雜華經》。中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

華嚴經和修行者的心量

uploads/content/2022/june/02d0e1dead4449f7ec9cdd7d4c4f9466.jpg" />

  昨天妙秀說要開智慧發願了每天誦法華經一品,法華經像蓮花一樣綻放,頌了能六根清凈,長智慧。後來又發願了要頌華嚴經幾部。非常贊嘆。能誦華嚴經的人的心量,是非常廣袤的。

  很多人佛學著學著,就跑到外道,或者儒家去了。或者很多人覺得佛教儒家一樣,叫人做人做好事而已。其實佛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度量的,那麼為什麼把佛法,把佛教看得這麼低呢。因為沒有讀《華嚴經》的緣故華嚴經的全名,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不讀華嚴,不知佛門富貴佛門有多廣大呢,不讀華嚴,不知道啊。就以為佛法就是這麼簡單的。這就我們現在人對佛教誤解。因為沒有深入經藏的緣故

  佛教三部大經之首,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經有歷史的,是佛陀成佛後,給法身大士給講的。不是給我們凡夫講的,所以講完了以後就被龍王收到龍宮了。後來呢,五百年後,出現了一個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很厲害,活了五百歲,而且還通曉世間的萬法,當時覺得自己比佛陀還厲害了。這時有個龍王菩薩出現了,把他帶到龍宮去,帶他翻閱了大方廣佛華嚴經。他看了,才知道原來佛陀境界是怎麼樣子的。起了懺悔心,後來把華嚴經記錄下來。就流傳到人間了。所以,能看到華嚴經,很不容易啊。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讀過一遍華嚴經吧。所以說,很難得,很難遇的。讀了華嚴經,才知道佛的境界是怎麼樣子的。

  修行人一定要讀華嚴經,或者至少要讀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個很關鍵,行願品是華嚴經的精髓。所以每天去讀,體悟佛的境界佛教儒家為什麼不同,和世間的法為什麼不同。要讀華嚴經才知道,不讀是不知道的。

  佛門句話知見要高,行動要低,就是要具備成佛知見,但是做事做人要從最低的境界開始。

  大家知道武則天,不僅政治一流,對佛法也是十分通巧的。以下是武則天華嚴經寫的序言,今天我把她拍下來,大家去看看武則天境界。不過估計很多文字都看不懂

  武則天可以說是一個奇才,她統管一個天下,一個王朝,她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度量的。在政治生涯中,佛教武則天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而讓武則天具備如此廣袤的心胸的,這部華嚴經一定功不可沒。

  “中天調御,越十地而居尊。”這句話可見武則天佛學修養很高的。“十地”在楞嚴上有詳細記載。

  以上是武則天寫的序,好好看。希望能看的懂。

  很多人喜歡去度量出家人,或者修行人境界,心量。或者看到出家人一些不如法現象,就內心很排斥。出家人,能拋棄世間的一切,然後進入佛門,他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能度量的。也許他在做法上有些不如法,或者毀戒。但是他的心量,不是凡夫能度量的。佛經說,眾生髮起了一念的利他心的時候,都可以得到諸佛的護念。這一念利他之心就可以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贊嘆。你看,這個功德多大呢。所以,修行人功德,不是凡夫的心去度量的。就好武則天的心量,我們凡夫永遠度量不了。真的也許如法華中說的,唯有佛和佛乃能究竟了知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