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在學佛過程中會遇到的13個問題

uploads/content/2022/may/a4fb42d2fe92e4a57cc53c9e5f08b394.jpg" />

  1、善士問:如果學佛是為修來世,那今生修行有什麼用呢?

  法師答:打個比方,一棵蘋果樹四年後才能開花結果,那我現在種下去了所做的一切怎麼會是沒有用的呢?再者,不是所有的業都是只有來世才感果,今生也可以。

  《涅槃經》雲:“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

  2、善士問: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麼差別

  法師答:有很大差別形象比喻一下,假如學佛與不學佛的人一起在一個充滿各種痛苦和危險的地方生活學佛的人終究有一天會離開這個地方而不學佛的人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佛經中說三界火宅,也就是六道輪迴。當然前提是你能接受佛講的因緣果報六道輪迴

  3、善士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佛號不斷?做不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怎麼辦?

  法師答:“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我們所追求的念佛目的而不過程,我們在往這個目標前進。可以學習清代妙空法師著的《持名念佛四十八法》。

  4、善士問:誦經念佛的時候,怎麼去掉雜念,使心安定?

  法師答:佛教有一句話叫“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說我們心有雜念生起關系,把心拉回來就可以了,也不要因為心生雜念而有懊惱的心態,這種心態也是雜念

  除此之外,還要訓練自己的心念,每一次發現自己雜念生起時間比上次早,能比上次早一秒拉回放飛的心念就是進步。印光大師的十念法也是訓練我們攝心念佛的方法之一。

  5、善士問:自己是佛教徒,家人卻信其他宗教,要如何相處?

  法師答:一個家庭里有其他宗教信仰情況也是存在的,多數的信仰基本上都是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每個人接觸的因緣不同,導致選擇不同。家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愛,尊重、理解與包容,這些都是我們要做好的。

  如果你希望家人也能增加對佛法的好感,甚至親近佛法皈依佛教最好的方式是在尊重的前提下,改變自己,降服自己的煩惱,更好地與家人相處,在潛移默化中,讓家人覺得原來佛教是這麼好,讓他們從內心佛教生起敬仰,生起歡喜心。

  6、善士問:很想要為己謀利,可是與菩提心相違,該怎麼做

  法師答:為己謀利如果滿足“不侵害一切眾生利益這一標準,其實並不會與佛法相違。因為我們本身也是眾生的一員,自利也是利益眾生,而且自利才有基礎去更好地利益眾生。我們可以在自利基礎上,慢慢培養自己利他的廣大心。

  7、善士問:對夢想的堅持也是執著心嗎?

  法師答:我們要捨棄的執著心是特指對於妄想煩惱執著,這種執著片面而孤立地理解,並固執事物的一種觀念

  有一個詞叫做“擇善固執”,諸佛菩薩是在救度眾生上特別“執著”,你們可以看到大悲殿的匾額上就寫的“住大慈悲”,如果沒有對理想的堅守、對法的堅守,也就不會有諸佛菩薩,不會有法顯大師玄奘大師這樣突破萬難捨身求法的修行者了,我們也沒機會聽聞佛法了。所以人要堅持夢想要有善法欲,不能混淆其中的意義

  8、善士問:佛弟子怎麼選擇工作

  法師答:工作一定要選擇正當行業工作中能發起利他之心,遵從五戒十善、依法守德,不做傷天害理之事不做與殺、盜、淫、妄、酒等相關的事業

  9、善士問:做了錯事已經改過了,但是還是會有不好念頭生起,該怎麼做

  法師答:做錯事,已經改正過了就不要一直念念不忘,該放下還是放下吧。慧能大師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都是凡夫會有不好念頭生起很正常,重要的是要及時發現自己起念了,覺察它,然後念佛號或者用其他有利的方法去斷除它就可以了。

  10、善士問:佛教徒可以去教堂、道觀等外道場所嗎?

  法師答:可以。佛弟子可以參觀教堂、道觀,可以聽他們的佈道,看他們的彌撒,觀看他們做法事。但是不頂禮、不參拜、不以皈依對待。

  11、善士問:學佛以後朋友少了,為什麼?

  法師答:為你總把自己當回事

  12、善士問:家裡供奉什麼神像合適?

  法師答:想求什麼供什麼。

  13、善士問:我們原來做了很多不好事情,怎樣才能消?

  法師答:佛前頂禮,罪滅河沙,誠字最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