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章)01

   第三十章巍巍大人法01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三十章巍巍大人

  接下來引證《楞嚴經》上的話:

  楞嚴會上佛告阿難: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

  這是所說修證的法門。我們要了解一件事,想修行成佛工夫,靠什麼做工具?一切佛法的修證,除了此身心以外,沒有另外的工具。佛法身心分類為十八界,亦即六根對外境的六塵,加上根塵中間假定的界線。何以說這個中間界線是假定的呢?沒有修證的人很難體會。譬如眼睛一接觸光色,當光色進入眼睛時,光色與眼睛中間就有一個界線,這個界線非常微妙。六根、六塵加上中間的六個界線,稱之為十八界。

  佛說修行有各種方法,離不開六根、六塵等十八界的作用也就是以十八界做為修行的工具,如此修持下去,以至究竟圓滿,任何一法都可以大徹大悟成佛。比如凈土念佛,重點是用意根念佛,『南無彌陀佛』是由意識作用而產生的一個方法,那麼,這中間有沒有一個他力成就的阿彌陀佛存在?中間是有個界線,在初步感覺自力得到他力加持作用。另外,有些人耳根聲音、聽呼吸,在聽與不聽之間有個界線,此所謂觀音圓通法門

  重要的是『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滿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我們不應有這種方法好、那種方法壞的分別心,只要一門深入,沒有不到家的。而每一位佛所走的路線也許不同,但成就是一樣的。這是所說修證的第一個原則

  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凈

  佛說為你智慧太低下,不能在這個中間『圓自在慧』。六根根器不利,拿現代話來講,就是頭腦不俐落。我們平常學佛有鈍根、利根的差別,鈍利二字要特別注意!以佛法道理,人的根性有利鈍,利鈍也就是智愚的不同,實際上世界上沒有笨人。所以儒家教我們不要輕視任何人。每個人都要自重,但如果自己認為了不起,那已經是自輕。

  每個人聰明相等,不過表現的程度快慢,鈍刀和快刀切肉,雖然時間上有差別,結果還是一個你不能說那把鈍刀不是刀。笨的人告訴他一件事,也許他三天才轉過腦筋來,也許碰了釘子吃了虧才變聰明聰明人事情一來,馬上反應此事會吃虧上當,不幹。我經常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笨人,你騙一個人,他總歸會變聰明,至少臨死會恍然大悟某件事上了當。當然也有人被騙死了他不知道,我想來生一定知道。

  所以佛說阿難,你們的根器下劣,並不是下劣的人就無可救葯,沒有這回事!因為根器下劣,在這個中間不能圓自在慧,什麼中間?就是各種修行方法念佛也好,數息觀也好,做別的止觀也好、密宗也好、顯教也好,方法有什麼不對,但在這個中間差一個東西什麼東西?『圓自在慧』,圓融無礙的智慧也就是能融會貫通的智慧。這個智慧哪裡來的?是你自己原有的,所謂『觀自在』,你要自己把這個慧根找出來。找出慧根後還要發展培養力量,此謂之『慧力』

  成佛有十力。從佛學觀點來看,只有佛有十力,智慧是一種大力。我們靜坐、修止觀,用各種方法培養慧根變成慧力;慧力到達後,智慧自然開發。

  成了佛悟了道的慧力就叫自然智』,也叫『無師智』,不是沒有老師,而是他本身已跟老師到達一樣的境界。同樣道理諸佛是我們的老師,如果你也到達那個無師智境界你也是佛。自然智並不是外來的,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東西,之所以沒有見到道的究竟,是不能圓融自在,所以不能發展成就自己的自在慧。那麼,怎麼辦呢?

  一門深入

  佛說:『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沒有第二個辦法你不要想另外去求一個慧,只有走禪定的路子,禪定沒有第二個辦法,只有打坐的路子。打坐不是定,打坐只是練習修定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如果認為打坐就是定,那你大錯特錯!真得了定,站著、走路、做事忙著,乃至辦公、讀書,都在定境中,那個才是定。不過要到達此境必須先從打坐做起。所以打坐有如此重要!

  打坐是修定最基本的一步,所以佛說他自己宣揚、教化,其實也是教我們一門深入,每個人把握對自己最適合的一個方法,不管是參禪、修觀行,也不管什麼打坐,甚至於世間法的打坐都可以。所謂世間法的打坐,譬如練武功的修看香頭、看光,真正練成以後,也會忘掉自己、沒有身體感覺,同你學佛打坐忘我忘身的感覺一樣。很簡單,人的肉體總是身、心兩個傢伙,這兩樣到達某一個境界程度,它的感受大體上差不多。

  所以你只要依這個方法一門深入,進入專一的境界,『入一無妄』,沒有任何妄心妄念。大家念佛為什麼要先念到一心不亂呢?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意念知道自己只有這個佛號眼睛也不看。如果還是:阿彌陀佛,冷氣太吵,阿彌陀佛,身體舒服……那根本沒有專一。我們想想看,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大家一點都不專一。有些人密宗,唉呀!念了五千遍了,怎麼沒有神通、沒有光,阿彌陀佛、唵嘛咪叭咪吽……,唉!怎麼看不見菩薩?這根本沒有專一,沒有用!

  要『入一無妄』,專一是最基本的一步。到達以後,『彼六知根一時清凈』,進一步連『一』也沒有了。這時眼耳鼻舌身意、生理心理作用,知覺感覺統統沒有了!彼,指生理上、心理上。這六根一時清凈才可以到達清凈法身境界。這其中有幾個層次,先要選擇一個方法一門深入,深入到什麼程度?進入專一境界,沒有其他妄念,『無妄』就是既不昏沉又不散亂。那麼,這還不算數,再進一步,到達六根六塵『—時清凈』。『一時』是頓悟,立刻到達。由『一門深入』、『入一無妄』是一個程式:到達『彼六知根一時清凈』,這個時候頓悟到則沒有程式,等於電燈開關,一開全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