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說,靠自力修行成佛究竟要多長時間,和念佛沒法比

  釋迦摩尼佛從悉達多太子放棄王位,拋棄世間榮華富貴。削髮到苦行修行,跟隨過很多人修行。曾修到四禪八定和非想非非想處,但他認為都不解脫之道,最後都放棄了。之後又經雪山苦行六年,受盡大苦,瘦的皮包骨頭。悉達多認為這是冒著生命危險在修道,並沒有找到解脫之道。然後放棄苦行,接受牧女的供養。來到菩提樹下,經過七天七夜證悟成佛。這乍一看來,釋迦牟尼佛是一生成佛,其實他就像彌勒菩薩一樣。在沒出生之前,也是在兜率陀天內院作為一生補處菩薩。所以釋迦牟尼在此生前,已經修行很多世。

  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個普通人也就凡夫從初發心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且成佛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時間是很長的,一個大劫為13.44億年,一大阿僧祗劫為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個13.44億年。入大乘的最低標準是初信位、斷見惑。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究竟成佛。可見證果之難,成佛路遠,我們末法眾生根本就談不上修行,何況證果?生死事大,輪迴路險,末法眾生只有信願念佛,求生凈土,佛力加持,才能即生了生死,迅速成佛修行之次第,猶如從幼兒園到博士後,決不可能顛倒,顛倒了就是自欺自誤: 先破我執(斷見思惑,證我空,七信位,即阿羅漢),再破法執(斷塵沙惑,證法空,八信位以上的菩薩),最後破空執(斷無明惑,證空空,初住位以上的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惑斷盡才能離幻歸真,徹證實相。從凡夫圓滿佛果有52個階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菩薩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此中第一大阿僧祇大劫,是以修信心為主,滿十信階位,修到現證空性。第二大阿僧祇大劫,已轉凡成聖,為地前菩薩,修到七地清凈無相境界。第三大阿僧祇大劫,進入八地「不動地」無相無得,無證無悟,成無生法忍,盡斷三界惑已,才能位居補處。

  禪宗雖然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雖然大徹大悟,也還要悟後起修。自力修行成佛,為什麼要經歷這么長的時間,就是因為中間有退轉。另外佛是兩足尊,智慧福德圓滿,這中間還要修福德

  所以《華嚴經》反復強調:初地至十地的菩薩,始終不離念佛釋迦摩尼佛也大力推薦後世眾生念佛,並且念佛成佛捷徑。只要具足信願,持名念佛,或者預知時至臨終蒙阿彌陀佛接引,瞬間就可往生西方凈土蓮花化生即為阿惟越致菩薩,即不退菩薩

  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而不退失。也就是入菩薩位,不退於二乘位。認識到真理之後,我們就不會跟著邪法去走,見到光明之後,就不會再進入黑暗,入十住之位,不退生死之位。二、行不退對於所修之行法,而不退失。修六度法,不退四諦法。四諦法是基礎,是佛所說的方便法,而六度法是大乘法,是究竟法,修到六度就不會退到於四諦法,入初地之成就,利他之行不退。三、念不退對於正念而不退失。八地已去,得無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性海。達到八地菩薩這樣的境界就是念不退,念念與三昧定相應,八地菩薩能做到,念念入真如性海。真如性海就是真如三昧三昧定。

  而且往生到西方凈土是一生成佛,永久解脫生死六道輪回之苦,靠的就是自力念佛和阿彌陀佛的佛力感應道交,所以念佛成佛捷徑,也符合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信佛學佛修行目的自然是為了成佛,而成佛是為了廣渡眾生,實現「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也是報父母恩、報佛法三寶恩、報眾生恩、報國土恩,還有下濟三途苦,即畜生餓鬼地獄道。就是迴向偈說的,「願以此功德莊嚴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只有今生念佛成佛了,才有能力做到這些。深信切願是念佛往生凈土關鍵,「信願行」是凈土佛法門的三資糧,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必能遂願,有信自(自心佛性)、信他(實有阿彌陀佛)、信因、信果等義。願:發願命終往生凈土,至彼國得不退轉回入此界度化眾生。行:分正行與助行。正行念佛;助行指禮誦、供養六度萬行等。在《阿彌陀經》中,佛向當機者舍利弗,陳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無盡的莊嚴,來啟發大眾信心信心建立之後,就勸與會大眾應求往生發願,再開示執持名號以立行。尤其談到這個願的重要性——具足信願,一定往生。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講過,「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淺」。

  敬請常念:南無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南無彌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