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五章)02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三十五章盡虛空蓮座02

  以此來升此位如許乖宜,入出如許不可說三昧之門,猶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後普賢菩薩自在故。

  普賢菩薩境界有那麼大,因此以普眼菩薩境界看不見。普眼菩薩想爬到這個境界坐一坐,看看座位放在哪裡都找不到!你說座位放在哪裡?我們把東西放在哪裡最找不到?把鑰匙放在口袋裡,結果東南西北到處拚命找,啊哈!原來在口袋,我們都有過這個經驗,如果連這個經驗都沒有,這輩子好像白做人了!

  世界上最妙的事,東西找不到是在外面,而是在裡面。譬如我們都曉得學佛要明心見性,這有什麼難!凡是一個人活著一定有個心,有個性,可是你就是見不到,等於騎牛覓牛。找自己的東西最難!所以普眼菩薩普賢菩薩境界,永遠找不到

  『如許乖宜』,『如許』是中國古文的形容詞,意即『無限』,等於現代白話『很多』,不要把『如許』解釋成『好像許可』。『乖』是錯誤;『宜』是合適,總而言之,不值自己心量的境界,像普眼菩薩眼睛去找,怎麼都不對,反正就是不合適。

  『入出如許不可說三昧之門,猶有寂用有限障』,這樣無限量的普賢境界,普眼菩薩為什麼出出入入各種三昧找不到?普眼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法界是空的,可是『妙有』卻看不見,『有』的這一不懂,所以他只曉得寂用。只知『空』的一面,是偏差、有限、有障礙的,沒有認得十地果位,因普眼菩薩比警[普]賢菩薩差了一點。

  後普賢善薩大自在故。普眼始終跟在普賢後面,普賢站在哪裡看不見,因為普眼向外追求.換言之,他講了半天,經典文字那麼細膩的描述,普眼始終找個[不]到普賢,因為他向外馳求,不能回轉來找自己。諸位要注意這些不只是理論。現在是講教理,亦即經教,經教用故事表達也好,用理論表達也好,它的目的是使你了解自己。

  夢想成真

  故三求普賢,三重升進。卻生想念,方始現身。

  特別注意這一段,尤其是老前輩的朋友!他說這位普眼菩薩普賢菩薩找了三次沒有找到,不但普賢菩薩人在哪裡找不到,他的蓮花寶座白象在哪裡都不知道,連影子都沒有。

  『三重升進』,一層一層深入去找找不到,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合掌懇切祈求普賢菩薩慈悲現身。普眼菩薩最後走這個路子。

  『卻生想念,方始現身』,普眼念頭一動,佛經和《莊子》一樣,多半是寓言故事,可以演電影電視昨天有位報館社長打電話給我,告訴接電話同學我一要去看『釋迦牟尼佛』這部電影,這位同學老師閉關不想去看,但他自己一定要看。結果他說糟得一蹋糊塗,簡直是糟蹋佛教,所以又跑來一定要我去看看。

  我說這個東西沒什麼糟蹋不糟蹋的,拿現有人世間藝術文化表達形而上的聖賢境界,本來就非常困難,況且一股商業電影還有它生意上的考慮。現在要找一位釋迦牟尼佛的演員還真找不到,不是面孔沒有,而是面孔那種氣質找不到中國文化五百年出一個英雄,三百年出一個戲子,不容易!一個電影明星的成就是有他的氣質的,好的電影明星,一身細胞都是戲,只要那麼一動,戲就出來了!天生聖人,到哪裡找?

  我們回轉來看普眼菩薩後來為什麼找到普賢菩薩?注意一句話:『卻生想念,方始現身』,老前輩用功同學注意上面有一句:『猶有寂用有限障』,他偏於『空』的那面去了!求普賢呈現都找不到。『卻生想念』,由真空中生妙有,性空中生緣起,『方始現身』,當下就是。你以為『當下空』才是,『當下有』的這一面也是。光認識這一頭,這一過了,當下空了的就是,那隻落在空的一邊。反過來要當下起念,有用這一念就是它,知道真空妙有。所以他告訴你『卻生想念,方始現身』。

  及說十三昧境界之事,意責彼十地猶有求於出世間生死境界未得等於十方任用自在

  佛經上這樣說,普眼菩薩一起念求普賢菩薩現身,普賢站在普眼面前。普眼即懇求他什麼是你普賢境界?《華嚴經》說,普賢菩薩時就告訴普眼十種三昧境界之事普賢十大願。普賢十種行願,十種三昧境界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這段經典在表達什麼意義?永明禪師告訴我們,『意責彼十地猶有求於出世間』,普賢菩薩告訴我們,十地以前的菩薩,沒有到達大徹大悟成佛境界心中還有所求、有所差別。求什麼?出世間才是佛法,還有世間、出世間生滅生死不同的分別;實際上出世入世、生與死一樣,涅槃生死平等平等。責彼十地菩薩還有求於出世間生死境界,未能得到平等境界,於十方任用自在

  大菩薩境界無所謂入世、出世,不出也不入叫『平等境界』。如果還有出世與入世的差別,即非平等境界佛學名詞叫『非平等的智量』,還沒平等智,還在差別心中。到達智慧平等差別時,則『十方任用自在』,天上人間六道輪回任意寄居,所以地藏菩薩可以在地獄中度眾生提婆達多可以在地獄中受三禪之樂,大菩薩是這個境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