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為何佛還要度眾生?

  眾生佛教中的概念是指一切有情,未成佛悟道之前的所有一有情,包括人,動物等一切有生命物質。當然從廣義上來說,眾生還可以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因為它們也是有靈性的,也是「眾緣和合」而成。在《金剛經中說道「彼非眾生,非不眾生」,既然沒有所謂的「眾生」,那麼佛為何還要去眾生呢?

  其實度眾生是在佛未成佛之前所立下的誓願也就是只要還沒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究竟成佛之前,站在我們一般的凡夫甚至是菩薩境界上來看,都是眾生可度的。成佛之後,無任何分別,無任何妄想執著,佛和一切眾生平等,本無差別,連佛都沒有了,又哪裡來的眾生?又何來度眾生一說呢?

  聖嚴法師開示說:「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然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是還是要度眾生;而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度眾生自然運作的,自己也沒有度眾生努力心了。」成佛之後,便覺得「實無眾生可度」,眾生都是在自度。因為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各有不同,業力也各有大小,到了因緣成熟的時候,自然會感得佛菩薩示現而救濟解脫,這並非佛菩薩真的幫忙解脫困境,而是眾生自己度自己而已。

  所以當一個人越努力精進求法,求解脫,就越容易感得佛菩薩感應這就好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自助者天助」,自己努力精進到一個份上了,就有冥冥中的一股力量來促成自己完成目標,達成理想。所以一個人無論在何種境遇下,都不應該放棄自己,而應該努力積極進取,這才是人生「時來運轉」的唯一可能。這股力量來自於你自己而非外力。如果硬是說有「外力」的作用,那也是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感應來的。

  佛教有一很好比喻,一個人的努力精進就好像撞一個大鍾,如果只是輕輕的碰一下,那麼發出來的響聲是很微小的,如果是重重的撞擊一下,就會聽到響聲如雷,震徹山谷。這時候我們聽到的聲音就很明顯了。而如果我們選擇不動於衷,只是在原地踏步,要麼回顧過去,要麼展望未來,當下只有抱怨指責,唉聲嘆氣,沒有任何行動,那麼鍾就擺在那裡,永遠都不會發出響聲。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付出而已。你付出了多少就能收穫多少,你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會結出什麼樣的果,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完全對等的。哪裡有什麼公平公平之說呢?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罷了。

  我們能理解到這一層,就不難理解佛菩薩境界中的無任何分別了。所謂「有求必應」,首先的基本要求就是你自己去「求」,去付出努力,去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往前走,如果沒有感應,只能說你還沒有走到那一點,你還需要繼續努力,繼續前行,一旦達到了那個點,那就佛教所說的「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的時候,那個果自然就會呈現出來。你說你自己求來的也罷,是佛菩薩加持也罷,反正它就是這麼自然發生了。只不過是自己的心境生了分別和執著而已,佛菩薩們哪裡會有分別呢?

   南無彌陀佛 

   南無彌陀佛 

   南無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