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論「關公」:民族偶像是如何煉成的

  2019年適逢關公大義歸天1800周年,各地以不同的方式,紀念以「忠、義、仁、勇」著稱的關公。11月26日當晚7點,以「關公文化的當代價值」為主題的關公文化論壇在湖北當陽舉辦,本次論壇由鳳凰國學主辦,受中國文藝術基金會關公文化專項基金、北京古今慧海文化信息交流中心支持,鳳凰國學頻道主編柳理與世界關公文化總編朱正明展開精彩對談,從當陽關公的淵源,到關公為何在後世不斷封神封帝;從「關公俗信」的產生,到其文化精神的當代價值,深入探討現代視域下的關公文化及其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朱正明表示,時至今日關公文化精神依然應當繼承並大力發揚。當陽作為三國古戰場,深受關公文化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荊楚人聽著關公故事長大,以關公人生標桿,關公因其忠義仁勇誠信成為中華民族的道德偶像。新時代精神,在當代,我們對關公文化亦即忠義仁勇誠信的解讀應當與時俱進,賦予其時代價值和當代意義

  柳理談到,關公文化遠揚海外,影響深遠,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均供有關公神像關公以「武聖」之名與「文聖」孔子並列,又能同時被儒釋道三家以及各地民間信仰體系所認可,在從人格到神格的升華和轉變過程中,其背後所表達的文化心理和行為邏輯更值得深思和追問。如今,挖掘關公文化精神核心關鍵詞並理清其歷史演變,依然是個值得重點關注的話題。

  「關公信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其忠、義、仁、勇的文化精神穿越時空,成為中華民族所恪守和發揚的優秀品質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當陽作為古三國重鎮,葬有關公身軀,建有第一座關公廟,是關公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本次論壇設在此地,並請來柳理、朱正明等重量嘉賓,尋訪關公聖跡,聚焦當下社會,分享文化盛宴,旨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思關公俗信的形成機制和發展源流,傳播兼具學理性和通俗性的傳統文化知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