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那麼講的那麼好,可不可以在經書上畫重點

uploads/content/2022/may/fcd9f8daf513313f6a596c3ab4b903ff.jpg" />

  有些人聽說禪宗慧能大師一聞《金剛經》便開悟,或聽聞太虛大師閱藏開悟,便也想深入經藏。但是面對種種“護經”的規矩,卻也使很多人手足無措。例如經書臟了、破了該怎樣處理才如法平常拿經、讀經要留心哪些問題;可不可以經書上畫重點,或隨手在經上寫下心得?如何處理經書對許多剛接觸佛教的人來說,第一個面對的,往往就是如何處理各種經書。例如請回家的佛書,可不可以擺進一般書櫃?有沒有特別的排法?可以將佛書放在地上、床頭上嗎?原則上,為表示對佛法恭敬心,除非特殊情況,不宜將佛書堆疊於地;如果家中方便,最好將佛經與世學書籍分開排列;如果能依“經、律、論、其它佛書”的順序排列,不但方便查閱,也可以此為修學佛法的次第。據《梁高僧傳》所載,漢譯《涅槃經》的曇無讖法師,曾因擔心經典丟失,而將佛經放於枕頭下入睡,結果連續三天佛經都自動被改置它處,並從空中傳來一句:“這是如來解脫經典,你怎可當做枕頭呢?”因此曇無讖法師感到萬分慚愧恭敬地將經典改置於高處。除了不可將佛經枕頭,或是於經上放置雜物外,在閱讀經書時,也不應如讀閑書般橫躺側卧於床鋪,或是在入廁時翻讀。如此不但失卻恭敬心,而且以散亂心讀經,也難以深入體會妙湛難言的法味。若是需要去經書灰塵,則應以乾淨的布帕來潔凈經書而不宜粗魯地用嘴吹拂或隨手一撣。假如經書不慎泡水毀損,無法修補;或因別人大量結緣贈送,而無處可放,可以選擇一潔凈處焚燒,切不可隨意棄置在公共場合,如此可能會造成未學佛者對佛經的輕蔑態度

uploads/content/2022/may/1455e95f069ba5379d29210f315a3ac1.jpg" />

  以清凈心讀經如果想要讀經,最好能讓自己保持清凈心以契入義理,不妨先洗手、焚香,然後將桌面收拾乾淨。要將經本放置平整,放經本時不要半懸於桌邊,否則容易掉落;要端身正坐,若散漫地翹二郎腿或是托腮,不但在心理很難維持恭敬心,一不留心難保不會昏沉入睡或妄想紛飛。在讀經本前,宜先合掌默誦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不但能收攝心念,也頗能感受到與佛同在的情境許多人讀書時習慣用紅筆畫線標明重點,並且在空白處寫上心得或補充相關資料,所以在讀佛經時,也習慣性地在讀到會心處,用紅筆畫線或加上自己的想法。但這些對讀佛經來說並不是很恰當,應當保持經本的潔凈,若有心得,最好另備筆記本書寫。而讀經前雖然要先了解一些規矩,但更重要的是讀懂經文。可是經文大多語體深奧,不少人會因為讀不懂而著急或想放棄,或氣自己資智駑鈍。事實上以許多過來人的經驗得知,剛開始不須擔憂看不懂經文也不必急於了解文義,只要反覆多讀幾次,且在看到專有名相時,勤查字典;而且還可以將一段經文一句經文在生活中反覆溫習、體驗,時機一到便能豁然貫通文義。印光大師說:“佛法恭敬中求。”要能體會到佛經妙法最重要的就是恭敬心。所以不論持以行走或是取放經本,都不要忘失這份心意。在拿取經書時,應以雙手捧持。如果走路時,不方便雙手捧持,至少保持在腰部以上高度,以顯出對法的恭敬,切勿隨意將經書輕慢地夾於腋下。閱讀佛經,我們得到的不只是佛學知識,而且是能改變我們身心智慧力量。不少人都有過因對經書態度不夠恭敬,而受到他人指正的經驗。當然,了解了這些相關規矩方法後,主要目的是希望我們能珍惜聞法機緣,幫助我們收攝平常散亂心,就不疑惑為什麼讀經會比讀一般書,要多上一道手續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