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錯科目的我,居然通過了資格考試

  2018年8月末學有幸來到廬山東林寺參加「彼岸夏令營」。此次殊勝因緣使我家庭真正成為了佛化家庭。初聞正法,從此踏上歸鄉之路

  短短七天,如飲甘露。一邊品嘗法味,一邊繫念著家中正被俗務困擾、苦惱的父母。而早已聽聞東林寺」並為之嚮往的父母此次卻沒能前來。離寺前,和弟弟拜佛辭行,於大殿中默默祈請佛菩薩慈悲加持父母能夠盡快來到東林寺,聽聞法師開示,洗去煩惱

  回到家中,眼前的母親顯得那麼的微弱渺小,身體像是蜷縮著站在那裡,彷彿老了十歲一般,見我和弟弟回來努力擠出一絲微笑。此時家裡正遇坎坷,父母心情極度苦悶焦躁,我和弟弟的轉變是唯一能讓他們欣慰的事情。好在父親心性堅強,聽了我的建議,決定放下一帶著母親抽身去東林寺!

  到寺後,我先在微信上向師父問了安,師父得知這次帶父母一起來了,就讓我們過去吃茶。於是我便帶父母見了夏令營帶領我們小組的師父:上慧下壽法師師父慈悲為我們做了種種開示父母很是受益。

  看到父母心情有所緩解,我第一次感到佛力偉大不可思議!佛菩薩這么快就滿了我的願。感恩三寶!感恩師慈悲!在祖庭住了幾日,臨走之前我們去向師父告辭,師父問十· 一來打佛七嗎?當時我們還不知道佛七是什麼,師父說佛七可以讓人更快地精進

  十·一佛七如約而至。我和母親掛單在鼓樓下的西長廊帳篷,向外望去,右側大蓮台,左側蓮池,清風拂過,桂香撲面,鍾鼓樓的風鈴清脆悅耳,沁人心脾。每日伴著梵音暮鼓入眠,妙不可言……

  整個佛七有酸痛,有精進,有感應道交,更多的是法喜。大迴向時忽而湧起一種感覺,忍不住淚流滿面:曾經聽聞佛法,不知什麼原因沒能出離,深深的遺憾懊悔啊,阿彌陀佛慈悲父,孩兒慚愧啊,入寶山而空回還在六道中輪回,孩兒知錯了今生定要信願念佛出離六道!佛七圓滿殊勝不可思議!下次佛七還要來參加!

  佛七過後,家中事務有所緩和,父母狀態也隨之好轉。我也放心回歸工作,下定決心要繼續參加下次佛七的我又清楚的知道,我的工作法定假期是最忙的時候,想去參加佛七共修基本不可能。但心中的那個念頭就是誰也不能阻止我去參加精進共修,便毅然決然辭了職。

  此時心中深深的糾結,該盡的孝道還沒做好,哪來那麼大的福報待業在家?苦惱的我開始求阿彌陀佛加持。大概是大慈悲父看我學佛心切,並苦惱不堪,讓從沒想過考公立教師的我萌生了一個念頭:考教師試試。穩定又有假期,既能盡世間義務凈業三福,又能有時間去祖庭共修。跟父母說了一下我的想法父母也很支持,讓我安心在家復習、備考。

  願力驅使,我開始主動學習。理解力也有所增加,我想都是念佛利益。上學的時候我不是一個特別愛學習的學生成績也平平。我一邊復習,一邊按時做早晚課祈願阿彌陀佛加持我順利考上。考上了就有小長假可以去共修了,考上了我就可以盡到一點做子女義務

  我在心中發了個願,如果考上了就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希望能對年輕的蓮友們有所啟發和幫助。這也是我寫此文章的緣起

  相信很多同齡的師兄有過同樣的糾結與不知所措,學佛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只要信願堅定不換題目,佛菩薩幫我們安排好一切。

  考試有驚無險。筆試分兩科,我復習錯了一科。考試大綱給的很寬泛,根據以往考試科目我準備了復習資料,剛剛快速粗略的過了一遍還沒開始深入學習,就聽說今年要考《行測》。我放下手中資料,重新買了復習資料,全部精力放在了《行測》上。

  當卷子發到手,「公共基礎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時,我心裡一涼,這下完了,復習錯了,只能靠蒙了!只能求佛菩薩加持讓我做對。

  緊張的我做著題心裡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但做題時似乎感覺一點也不難,考完還覺得沒準兒真能通過呢!

  結果,真的,居然筆試過了!我進入了面試階段。於是,我把一至五年級的課都過了一遍,就是沒備六年級的課,誰知面試恰恰抽到六年級課。考完後,自我感覺沒發揮好,心中很是忐忑,但又抱有一線希望,覺得佛菩薩慈悲加持

  成績終於出來,考試通過!母親說,佛菩薩也許就是要這樣示現,即使復習錯了也能考過,讓你更加充滿信心

  接下來就要等分配通知,這又是一段緊張忐忑的日子,如果學校分配得遠就要住校,做早晚課比較困難我又阿彌陀佛前祈禱,希望分一個離家近的學校。佛菩薩就是這么的慈悲,分配的學校理想,離家很近,一切都圓滿!

  上大學時,有位會算卦的大爺說我吃不了國家飯,所以畢業之後我也從未想過要考教師。這次考試一開始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後來備考狀態越來越好。現在想想這一切都是佛菩薩加持在我不知如何選擇時,在我焦慮沒合適的工作能夠去精進共修時,佛菩薩早已悉知悉見,慈悲幫我安排好了一切。

  就像每次遇到問題時,父親都會說:要相信一切都最好的安排,念佛有什麼好擔心的,只管念佛,一切交給佛菩薩

  相信很多年輕蓮友都曾在工作修行之間糾結過。從最初僅憑一腔熱愛進入佛門,卻把握不住修行生活平衡點,到慢慢懂得在家弟子要敦倫盡分,盡到自己的義務責任,直至堅定信願,仰靠佛菩薩,明白念佛生活並不沖突,修行就是修當下的點滴,修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就是這樣從糾結中走過來的。

  寫下這一點心得體會,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報答三寶加被之恩,南無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