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解參考譯注及心得報告(15)

  四、方便力用

  如《大毗盧遮那經》雲:『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①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大智之顯現,萬德之所莊嚴,果覺之究竟處也。是故繼體性宗趣後,而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

  如《觀佛三昧經》雲:『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②。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垢,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③,若別相④,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⑤,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凈土乃至成佛。三者,勸令父王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⑥,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念佛三昧。』又『佛告父王:一切眾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以上釋尊大慈至孝勸父之言,唯勸念佛。可見種種行門非不殊勝,但非凡眾之所能修。唯有繫心念佛法門,最是應機,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顯示無餘。

  【注釋】

  ① 方便:

  《佛學大詞典》:十波羅蜜之一。又作善權、變謀。指巧妙地接近、施設、安排等。乃一種向上進展之方法。諸經論中常用此一名詞,歸納之,其意義可分為下列四種,即:(一)對真實法而言,為誘引眾生入於真實法而權設之法門故稱為權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薩眾生之根機,而用種種方法施予化益。(二)對般若之實智而言,據曇鸞之往生論注卷下舉出,般若者,達如之慧;方便者,通權之智。以權智觀照於平等實智所現之差別。(三)權實二智皆系佛菩薩為一切眾生,而盡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門。(四)為證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② 十二部經:

  《佛學大詞典》:乃佛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內容分成之十二種類。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即:(一)契經(音譯修多羅),又作長行。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之教說,即一般所說之經。(二)應頌(音譯只夜),與契經相應,即以偈頌重復闡釋契經所說教法,故亦稱重頌。(三)記別(音譯和伽羅那),又作授記。本為教義之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對眾弟子未來所作之證言。(四)諷頌(音譯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頌來記載佛陀之教說。與應頌不同者,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之義,此則以頌文頌出教義故稱孤起。(五)自說(音譯優陀那),佛陀未待他人問法,而自行開示教說。(六)因緣(音譯尼陀那),記載佛說法教化之因緣,如諸經之序品。(七)譬喻(音譯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說法義。(八)本事(音譯伊帝曰多伽),載本生譚以外之佛陀弟子前生之行誼。或開卷語有『佛如是說』之經亦屬此。(九)本生(音譯闍陀伽),載佛陀前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十)方廣(梵音譯毗佛略),宣說廣大深奧之教義。(十一)希法(梵音譯阿浮陀達磨),又作未曾有法。載佛陀及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論議(音譯優波提舍),載佛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了其義。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諸經或稱惟方廣為大乘獨有之經;或謂除記別、自說、方廣外,餘九部皆屬小乘經;或謂除因緣、譬喻、論議外,餘九部皆屬大乘經;或有以譬喻、本生、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又有以除自說、譬喻、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惟九部與十二部二種分類中,九部之說法較為古老,但卻較有力。上所謂九部經,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攝於經律論三藏何者,諸論亦有異說。

  ③ 總相:見下條。

  ④ 別相:

  《佛學大詞典》:[總相別相]條,總括全體之狀態者,稱為總相;僅指個別、特殊之狀態者,稱為別相。例如,無常、無我等相共通於一切有為法,稱為總相;水之濕相即為別相。以觀佛為例,觀色身全體者為總相觀,僅觀色身部分者為別相觀。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三上):『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問曰:「何等是總相?何等是別相?」答曰:「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為堅相,火為熱相。」』故知一切萬物皆具有總、別二相。舉白馬為例,『馬』為總相,『白』則為其別相。

  ⑤ 四重五逆:

  《佛學大詞典》:指四重罪與五逆罪。四重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五逆罪於小乘所說為害母、害父、害阿羅漢、噁心出佛身血、破僧等棄壞恩田、福田五種罪業;大乘所說則一為破壞寺塔,二為毀謗聲聞、緣覺與大乘法,三為妨害出家人修行或殺害之,四為犯小乘五逆之一,五為否定業報而行十不善業或教唆他人行十惡

  ⑥ 第一義空:

  《佛學大詞典》:十八空之一。指大乘至極之涅盤諸法實相為空。又作勝義空、真實空。涅盤諸法實相為第一義無上法,非常非滅,不受不著,其性自爾,本無今有,今有還無,故為空,稱為『第一義空』。小乘涅盤雖亦謂之空,然小乘涅盤乃『偏真但空』之涅盤大乘涅盤則為中道實相之空,故為第一義之空,亦為真言阿字本不生之實義。此第一義空之妙理,則稱第一空法。

  【譯文】

  如《大毗盧遮那經》中說:『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所以可以知道,度眾生的方便,正是諸佛大願的歸結,大智慧的顯現,無量功德莊嚴,以及諸佛果覺的究竟之處。所以在闡明了本經的體性和宗趣之後,而論述本經方便勝妙的大力和大用

  如《觀佛三昧經》中說:『佛告訴父王諸佛出現在世間有三種利益。第一,口說十二部經。法布施利益,能夠消除眾生無明的昏暗與垢染,開啟其智慧眼,令生到諸佛面前,盡早證得無上菩提。第二,諸佛如來有身相的光明,無量的妙好。如果有眾生能稱念和觀察,無論是總相還是別相,也不用問是現在佛還是過去佛,都能夠滅除眾生的四重罪及五逆罪,永遠地背離三途惡道。隨他的意願所喜好,常得生到凈土當中,乃至最終成佛。第三,勸說父王修行念佛三昧父王對佛講:佛的果地功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為何不讓我修行這些呢?佛告訴父王諸佛的果地功德有無量深妙的境界,無量的神通解脫,不是凡夫修行所能達到的境界。所以勸說父王修行念佛三昧。』還有『佛告訴父王:一切眾生生死之中,念佛的心,也是同樣的。只要能夠繫念而不停止,一定會生到佛的面前。一旦得以往生就能改變一切的惡行成就慈悲心。』以上世尊以大慈悲心和至誠孝心勸告父王的話,只是勸要念佛。可以看出種種的修行法門並不是不殊勝,但都不凡夫大眾所能修持的。只有將心系縛在念佛法門上,才最是應機,只要能夠依教而念佛,必定能夠往生。一旦得以往生就能夠轉惡成善。念佛的方便妙用在這里顯示無餘。

  【心得報告

  這一段進入概要的第四部分「方便力用」。念老一開端便引用經文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來說明方便是諸佛眾生的究竟之處也就是說,如果缺少了方便,無論是菩提,還是大悲,便都成為了空中樓閣,不能落到實處。眾生不能得到真實利益,一切的一切就都失去了實際意義。所以,菩提大悲、方便這三樣是一而三,三而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一體,其與前面的「本經體性」和「一經宗趣」是要完全站在一個高度上的。如果與上文匹配起來,則「本經體性」就是「菩提」,就是因;「一經宗趣」就是「大悲」,就是根;「方便力用」就是「方便」,就是「究竟」。

  下面引用《觀佛三昧經》中所說佛出世的三種利益,來讓我們知道,佛是世出世間大慈至孝的表率,但勸自己的父親修什麼法門呢?單就只是一個佛法門。這一點很值得我們深思!佛的父王雖然在世間的地位極為尊貴,但從修行的角度看也是普通凡夫。他向佛發問,佛地的果德那麼殊勝,為什麼不教他修直接成佛法門?這其實也是側面代我們後世業障凡夫發問。佛的回答說,佛的無量深妙境界,不是一般凡夫可以做得到的。從中可以看出,佛的父王不是上根利智,即便處於佛在世的正法時期,尚且沒有能力做到,而我們處於三千年後末法時期業障凡夫,怎麼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呢?如果不能老實承認自己是罪業深重的下根凡夫,而認為其他法門更為高深,進而寄希望於取得成就,那真就是佛所說的「可憐憫者」了。這里還是要澄清一下,「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佛說的,本沒有高低上下,末學絕不是在提倡只能修凈土,而排斥其他法門,而是說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最後以凈土為歸就對了,這也是歷代各宗祖師大德所公認的。我們學習黃念老的這個註解就可以看出來,其中大量地引用了各宗各派的經典祖師大德開示,這不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嗎?法門的確是沒有高下,但眾生的根性的確也是有所不同,佛勸自己的父王念佛,也是就眾生根性的這一端而說的。

  據上經中釋尊勸父王念佛,謂一切眾生生死中,念佛之心繫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種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四種:(1)持名念佛。(2)觀像念怫。(3)觀想念佛。(4)實相念佛

  (1)持名念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余門修行名豎出三界,如蟲生竹中,豎出則難,故稱行道。但念佛如蟲橫出竹中,易於透脫,是橫出三界,稱易行道。喻為徑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2)觀像念佛。以陳供聖像,注目觀視。但像在可修,離像則難。凈因易斷,相續甚艱。故雲:『像去還無,因成間斷。』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隨時隨地可修也。(3)觀想念佛。即《觀經》所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但凡夫之心散亂浮動,鮮有靜定之時,難入微妙之觀。故雲:『境細心粗,妙觀難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問上智下愚,無論苦樂忙閑,人人能念,個個可行也。(4)實相念佛。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專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但以眾生未出輪回,生滅之心,念念相續。如《圓覺經》雲:『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又:『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譬如太末蟲①處處能棲,而不能棲於火焰。喻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②。是以實相之佛,圓覺之性,雖然眾生本具,但因妄心念生滅而不能觀。故《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見念佛法門於諸法中,稱為徑路。而四種念佛中,持名念佛,更為方便究竟,故稱為徑中之徑。

  【注釋】

  ① 太末蟲:

  《百度百科》:微生物佛經中被稱作戶蟲、太末蟲等。《毘尼日用》中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

  ② 般若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譯曰智慧。見宋高僧傳二。又作班若、波若、缽若、般羅若、缽剌若、缽羅枳娘、般賴若、波賴若、缽賢禳、波羅娘。譯曰慧、智慧、明。智度論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羅蜜,名到彼岸。』大乘義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於法觀達,故稱為慧。』往生論注下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法華義疏四曰:『無境不照,名為波若。』慧琳音義十二曰:『般羅若,正雲缽羅枳娘,唐雲慧或雲智慧。』慧苑音義上曰:『般若,此雲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謂之諾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倫記九曰:『梵雲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雲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楞嚴經四曰:『缽剌若。』慧琳音義四十七曰:『缽羅賢禳,唐言智慧。』

  【譯文】

  根據以上經文當中世尊父王念佛說到一切眾生生死之中,念佛的心繫念而不停止,佛本意所指的念佛,是四種念佛當中的持名念佛念佛四種:(1)持名念佛。(2)觀像念怫。(3)觀想念佛。(4)實相念佛

  (1)持名念佛。就是本經所尊崇的,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善導大師說:『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其餘法門修行叫做豎出三界,好比蟲子生長在竹子中,想要豎向出離則是困難的,所以被稱為難行道。但是念佛法門好比是蟲子橫向從竹子中破出,容易透脫出來,是橫出三界,稱為易行道。將持名念佛比喻為徑路,是因為它方便直捷,成功非常迅速。(2)觀像念佛。須要陳列供奉聖像,並全力注視觀看。但是聖像在時可以修,一旦離開相就難了。清凈的因很容易斷掉,要想相續不斷是非常艱難的。所以說:『像去還無,因成間斷。』所以從是否方便來看,不如持名念佛隨時隨地都可以修。(3)觀想念佛。就是《觀無量壽經》中所說,『用我的心目,來觀想如來。』但是凡夫的心是散亂浮動的,很少能有平靜安定的時候,很難進入微妙觀想當中。所以說:『境細微而心粗劣,妙觀難以成就。』所以也不如持名念佛來得方便和易行,不論是上智下愚,還是苦樂忙閑,人人都能夠念,個個都可以行。(4)實相念佛。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專念自性當中本來所具有的天真的佛。但因為眾生沒有出離六道輪回,生滅的心,念念相續不斷。如《圓覺經中說:『在還沒有出離輪回的情況下,去辨識圓覺。那麼這個圓覺本性也就隨同流轉了。想要避免輪回,是沒有這個道理的。』又說:『何況輪轉於生死之中的垢染心,始終未曾清凈過,而想要能觀佛的圓覺而不旋轉往復。』好比說太末蟲到處都能夠棲息,而唯獨不能棲息於火焰中。比喻眾生的心,處處都有能力緣到,而唯獨不能緣到般若。故而實相的佛,圓覺的本性,雖然是眾生本來所具有的,但是因為妄心的念念生滅而不能夠觀。所以在《觀佛三昧經》中佛告訴父王諸佛本具的功德真如實相等,不是凡夫修行所能達到的境界,所以勸告父王念佛。由以上可以看出,念佛法門在諸多的法門當中,被稱為是徑路。而四種念佛當中,持名念佛又是更為方便和究竟的,所以稱之為徑中之徑。

  【心得報告

  這一段中,念老進一步申明,所引《觀佛三昧經》經文中念佛就指的是持名念佛念佛一共可以分為四種,除了持名念佛以外,還有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從前文我們已經知道,持名念佛是本經的宗。善導大師稱讚念佛為徑路修行也就是最為直捷的成就之路。而在四種念佛之中,持名念佛又是最為方便直捷,且成功迅速,所以這一段文的最後說,持名念佛是徑中之徑,也就是直捷當中的直捷,方便之中的方便。那為什麼說持名念佛四種念佛之中更勝一籌呢,就需要我們對另外三種念佛概念有個大致的了解。

  觀像念佛,不難理解,就是通過雙目注視佛像方式,令精神完全專註佛像上,使得凈念相續不斷,這也符合於一向專念的宗旨。然而對於我們現代人尤其是還需要外出工作的人而言,時刻保持佛像都在眼前,就是非困難事情了。不如持名念佛,無論出聲還是默念,大聲還是小聲,快速還是慢速,隨時隨地都可以根據自身的便宜而修。

  觀想念佛,顧名思義,就是用我們的心念觀想阿彌陀佛的種種相好莊嚴。但是這種方法困難之處就在於我們凡夫散亂心常常是浮動的,很難可以安定的下來,從而進入微妙觀想當中。而且我們一般人的這顆妄心是很粗的,而佛的相好又極為微細,因此通過觀想念佛是非困難的。在《觀無量壽佛經》當中給我們列出了六種觀想方法,就拿第一「落日懸鼓觀」為例,經文中說:「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就是說我們需要面向西方,讓心專註,持續觀想夕陽西下的太陽,到什麼程度就算觀成了呢?無論何時,閉上眼睛太陽在眼前,睜開眼睛太陽還在眼前。我們可以試想或親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個難度了。

  至於實相念佛,更不必說,也就是要念我們的本性天真的佛。我們的這顆心如同湍急的流水,從未暫時止歇過。前面分享過粗念、細念的概念尤其是菩薩處胎經》中所說,我們凡夫起個念頭,一彈指頃,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怎麼可能掌握得住?這就與念老所舉《圓覺經》中的經文是同一個義理:「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只要我們的妄念不能停止,永遠都無法緣到實相般若。所以說,實相念佛遠不是我們凡夫能夠做到的。

  又四種念佛,難易懸殊。深淺似異,實則事理不二,淺深相即。若是圓人①看來,稱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異於念佛實相。《彌陀疏鈔》雲:『實相雲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雲:「治世語言②皆與實相不相違反」雲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又《圓中鈔》曰:『四明③雲:「圓極④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極真故。」故《大經》雲:「世諦⑤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⑥,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故一稱嘉名,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罪性本空,虛而不實者既銷,則稱名功德,福等虛空自生。』據上鈔義,一稱名號功德尚然,況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者乎!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純熟,萬緣齊放,能所頓空,即是無住⑦。於此之時一句佛號,朗然明白,相續不斷,即是生心。此本眾生行不到處,茲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無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謂『聲字皆實相』,故念佛即是念實相。持名念佛,無異實相念佛

  【注釋】

  ① 圓人:

  《佛教哲學大詞典》:信受圓教而修行的人。<總勘文抄>雲:「還見別教,始知是隔歷不融之教,而移入圓教,則成為圓人,不留於別教」。

  ② 治世語言

  《佛教哲學大詞典》:世間的種種言論。

  ③ 四明:

  《佛學大詞典》:即北宋僧四明知禮。為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山位於浙江鄞縣之西南,知禮自咸平年間(998~1003)即住於此山山麓延慶寺弘揚天台之教觀,世人遂尊稱為四明尊者或四明大師

  ④ 圓極:

  《佛教哲學大詞典》:圓教所說圓融圓滿、究極之理。

  ⑤ 世諦: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真諦之稱。世者世間世俗。諦者事實,又道理世間事實,又世俗人所之道理,謂之世諦。又曰俗諦,世俗諦,覆俗諦等。涅盤經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義諦。世間人所知,名為世諦。』仁王經上曰:『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花。』

  ⑥ 第一義諦: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二諦之一。對於世俗諦之稱,又雲真諦、聖諦、勝義諦、涅盤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總以名深妙之真理,諦者真實之道理也。此道理諸法中第一,故雲第一義,真實故雲真,為聖者所見,故雲聖,為殊勝之妙義,故雲勝義。大乘義章一曰:『第一義者,亦名真諦。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真者,是其絕妄之稱。世與第一審實不謬,故通名諦。(中略)彼世諦若對第一,應名第二。若對真諦,應名妄諦。第一義諦若對世諦,應名出世。若對俗諦,應名非俗。若對等諦,應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對。是故事法,旦名世諦俗諦等諦。理法,旦名第一義諦乃至真諦。』

  ⑦ 無住:

  《佛學大詞典》:住,所住之意,意為住著之所。指無固定之實體;或指心不執著於一定之對象不失自由無礙之作用者。又稱不住。將無住引申為否定固定狀態之用語,故謂『一切諸法自性,故為無所住』。蓋事物不會凝住於自身不變之性質,人之認識亦不應以固定概念作為其固有本質。般若理論據此作為諸法性空之重要內容摩訶般若波羅蜜序品載,菩薩般若波羅蜜時,不應色中住,不應受、想、行、識中住。此因諸法均處於因緣聯系與生滅無常中,故不應住。

  【譯文】

  另外,四種念佛的難易程度相差很大,層次的深淺似乎也不相同,而實際上則是事理不二,淺深

  相即的(淺即是深,深即是淺)。如果是圓人來看,持名念佛是暗合道妙,初步就是到家。所以念佛名號念佛的實相又有什麼不同呢。《彌陀經疏鈔》說:『所謂實相,不必說是非要滅除掉種種的相,而是要即相而無相(當著相而不執著這個相)。經中有說:「世間的種種言論都是與實相不相違背的」,那萬德洪名(指阿彌陀佛名號)又怎麼可能比不上治世的一句話呢。』另外《圓中鈔》中說:『四明大師曾說:「圓滿究極的果德,所有的名字,樣樣都是真實而不虛妄的,都是究竟的成就,因為其所感召的,都是極為真實的。」所以《大經》中說:「世諦只是有名字,沒有真實義。第一義諦,既有名字又有真實義。因為佛是究竟圓滿的第一義諦。」另外如今阿彌陀佛既然已經證得了究竟第一義諦,所以念這一句殊勝名號,無量的德能就一齊彰顯出來。阿彌陀佛具無邊功德智慧之光,既然已得以全體彰顯,那麼眾生無量劫以來所累積的罪業痴暗,也自然就在這一念當中得以消除。罪業沒有實性,其本來就是空寂的,虛幻而不實的既然已經消除,那麼稱念彌陀名號功德,其能獲得等同於虛空福德自然也就生了。』根據以上的鈔義,這句佛號能念上一聲功德尚且如此之大,何況是如本經當中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呢!此外,持名念佛就是甚深般若假如念得純熟,放下一切萬緣,能所頓時空寂這就是無住。在這個時候,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續而無有間斷,這就是生心。這本來是眾生行不到的地方,因為念佛緣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無到而到。句句都是佛知佛見,念念都放出般若的光芒。密教當中有所謂『音聲文字都是實相』,所以念佛名號也就是念實相。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本沒有不同。

  【心得報告

  前文說到四種念佛修行的難易程度上相差懸殊。那麼就很可能讓人產生誤會,認為持名念佛就低淺,而其他三種念佛就高深。為了避免後學的這種錯誤想法,念老在這里特別給我們說明,只是從表面上看似乎淺深有所不同,而實際上並沒有誰深誰淺,四種念佛平等無二的。對於在圓教上能夠圓解圓修的人而言,持名念佛恰恰是暗合於道妙,最初在因地之中所念的這句佛號,與最終所證得圓滿佛果,是一不是二。從文中所引《彌陀經疏鈔》的這段話可知,所謂實相,不是必須要斷滅一切相才可以見到,那樣反而適得其反,而是要即相離相,也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而不是要舍棄六塵境界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六祖慧能師說:「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裡來的?還都是從自性而生,故而萬法也就是自性假如斷除了萬法,自性也等於就不存在了。那麼再回到文中來,治理世間語言,比如說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尤其是儒家孔孟之道,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代盛世的帝王幾乎都是用它來治理國家。比如恩師這些年來一直提倡繼承和發揚的《群書治要》,其內容本質上與佛法都是相通的,既然與佛法相通,就是與實相、與自性不相違背的。而「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全彰自性的萬德洪名,又怎麼可能比不上治理世間的這些語言呢?這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可不能小看了

  再看《圓中抄》中引用的話,圓極之果,就是究竟佛果佛果地上的名號所感召來的,自然都是真實不虛,究竟至極的功德!文中的《大經》沒有具體說明,通常在大乘經中,就是指華嚴經》,如果在性宗,就是指《大般若經》。這部中說世間法的名字,比如說桌椅、板凳這些,都沒有真實義,而佛是第一義諦,不但有名字,還有真實義。所以一聲佛號,萬德齊彰,眾生塵點劫以來的黑暗罪障,自然在當念之下消除凈盡,猶如千年的暗室,一燈才照,全屋皆明!只這一聲佛號功德尚且如此,又何況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呢!而且這一聲佛號,就是甚深般若,只要老實懇念,自然便契入《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妙諦之中。六祖慧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里,就是因《金剛經》上的這一句話而開悟的!另外,密宗中也告訴我們,這一句佛號,無論是佛號音聲,還是佛號文字,都完全是實相。

  縱觀整個這一大文字目的有一個,就是為了給我們講明白,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本就沒有不同,持名念佛就是實相念佛,所以我們萬萬不可以因為其簡單易行就輕視了。

  又本經大小二本,秦譯小本有『一心不亂之文,今此大本不雲『一心不亂』而專主『一向專念』。兩者相較,則本經所宗更為明確,更契眾生根機,彌顯慈尊恩德無極。《彌陀要解》雲:『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凈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蓋謂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凈土。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實為聖賢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亂,始能往生者,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則此持名方便法門,亦將是難行道矣。又《大經合贊》雲:『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綜上兩說,故知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全顯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之本心,彌陀無盡大悲之勝願,方便至極之大慈,力用難思之果德,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下至十惡五逆,餓鬼畜生,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難思,如是方稱如來本懷,才是究竟方便。

  【譯文】

  另外,本經有大小兩種本子,姚秦時代的小本(就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中有『一心不亂』的說法,現今此大本中不說『一心不亂』,而專門主張『一向專念』。這兩種說法相比較,則本經所尊崇的宗旨更為明確,更為契合眾生的根機,也更加彰顯了大慈大悲的兩土導師眾生恩德無有窮極。《阿彌陀經要解》中說:『如果執持彌陀名號還沒有達到斷除見思煩惱程度,隨著念佛人或散或定的不同層次,在凡聖同居土當中可分為三輩九品。如果持念達到了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自然而然地先行斷落,則可以生到方便有餘土。如果能念到理一心不亂,豁然破掉一品無明煩惱,乃至於破盡後續的四十一品無明則能夠生到實報莊嚴土,也就是分證了常寂光土。』所以說散心念佛就能往生到凡聖同居凈土。如果能念到一心不亂那是往生上面三土所需要的。這實際上是聖賢修行境界,而並非芸芸凡夫能做到的。如果說必須要達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試問苦海當中的眾生又有幾個人能夠得度呢?那樣的話這個持名念佛的方便法門,也將會是難行道了。再有《大經合贊》中說:『依據此經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才能得到一心不亂。如果不能專念,決定是難以得到一心的。』綜合以上的兩種說法,可以知道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旨,全體顯示出兩土導師,十方諸佛如來本心阿彌陀佛無盡大悲殊勝大願,方便到了極處的大慈,力用難以思議的果德,凡夫聖賢一齊收攝,利根與頓根同樣包含,最低乃至五逆十惡餓鬼畜生,只要能夠發心專念,都能得到度脫。廣泛地含攝一切含靈,普遍地惠予真實利益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度眾生大用微妙而難可思議,如此這般才與諸佛如來的本懷相稱,才是究竟方便。

  【心得報告

  這一段,念老又從另外一個角度闡明本經的殊勝方便。本經的宗旨是「一向專念」,而這與小本,也就是阿彌陀經》中所說的「一心不亂」有所不同。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亂,那就不只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而是要往生到上面的三土中去了。關於上三土,前面已有講過,所以那本身就已經不是凡夫境界了。如果是那樣的話,一般大眾則是沒有能力做到的,則所謂的方便法門也將成為難行道了,這顯然不是彌陀本願最真實準確的表達。因而本經不說一心不亂,而只說一向專念,更為明確,更為契機也就是說散心念佛就可以帶業往生到同居凈土。另外,從《彌陀要解》中的話,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信息,本經及《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的三輩及九品,是專就凡聖同居土而言的,與上三土不相關。所以經中的三輩九品,只要我們肯努力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不但是我們努力修善之人,下至五逆十惡餓鬼畜生,只要發心專念,全都能往生極樂,悉得度脫。這才是彌陀大願的真實之利,才與彌陀的本懷相應,才是究竟方便!

  這里有必要補充說明一下,既然「一向專念」更為明確,是不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就錯了呢。對於這一點恩師在講經中常常提及,「一心不亂也不說是錯。因為眾生臨終念佛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等菩薩大眾來接引的時候,必定先要放光往生的人佛光住照,原本散亂的心則得以提升,故而得到一心不亂,才能得以往生。這其中的關鍵是從哪個角度去看。鳩摩羅什翻譯經典通常是以意譯為主,意思的表達沒有錯誤就可以文字更符合我們漢人的語言特點,更容易理解。而玄奘大師是直譯,力求保持經典的原汁原味。從古至今多少年來,無論出家在家,在兩個本子當中選擇,大家更喜歡讀羅什大師的版本,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玄奘大師翻譯的彌陀經稱為《稱讚凈土攝受經》,其中就沒有用「一心不亂」,而是用的「一心繫念」,這與本經「一向專念」就十分相應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