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池明
誠是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聖賢之學的重要范疇。《說文解字》:"誠,信也。從言,成聲。""誠"為形聲字,以"言"為形旁,表其意;以"成"為聲旁,表其音。"言"為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現,主要為告祭之意。誠的意義主要是在言字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甲骨文中,"言"表示告祭,是指在對祖先、神的告祭活動中不能有絲毫的欺矇和褻瀆之心,必須始終處於一種虔誠的宗教情感和心理狀態才能完成告祭與祖先神靈相通。"誠"最早見於周代的古籍《尚書》、《詩經》、《周易》等書中,多為此種用法。《尚書•太甲》:"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1)因此,虔誠、真誠、真實不妄是誠的本來意義。
《論語》中雖未直接論述誠,但誠敬的態度體現在孔子的言行態度中,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印光大師讚揚孔子說:"孟子稱孔子生民未有之聖,然孔子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其效法企慕乎三聖者,何其至誠如是之極也。"(2)
曾子的《大學》中,有"誠意"一章,"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這里誠仍然是內心真實不妄的意思。
到了子思的《中庸》則賦予誠以本體論上的意義:"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在《孟子•離婁上》中孟子解釋此章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里誠字除了虔誠、真誠的含義外,有了天道本體的含義。借用哲學的概念,第一個誠是名詞,是本體論上的含義,第二個誠是動詞,表示以真誠的態度合於天道,屬於方法論意義上的誠。作為真誠、虔誠的誠,按照對境又可細分為三,即對神、天和聖賢之虔誠,對自心之誠意和對人之真誠、誠實、誠信。
印光大師文鈔中以佛法之至理對儒家之誠的兩種含義都加引用,都進行了進一步的闡發。在《袁了凡四訓鑄板流通序》中開示:"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須知誠之一字,乃聖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這里的誠就是本體論意義上的誠。"閑邪存誠"的誠也是這個意思,即真心、正念之意。
大師在項伯吹先生《定海縣監獄講經參觀記》跋中開示:"為政貴得大體。得大體則事無大小,皆有成效。否則但具儀文,而難得實益矣。大體維何?曰唯誠而已。當事者行政,果出於誠。雖異類尚能感化,況人為萬物之靈乎哉!故虎不入境、魚徙他方等異征,載於史冊。而《大學》釋《書》'如保赤子',曰:'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以保赤子之心保民,謀無不中。其言雖與不遠者,唯恐人致誠未極,乃反激其致誠之心必至其極。系決斷語,非疑豫語。"這里的誠就是真誠,是方法論意義上的誠,真誠為百姓做事。
用佛法的概念來說,本體論意義上的誠就是性德,方法論意義上的誠就是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至誠心為觀經上品上生三心之首,印光大師對至誠心作了多方闡發,開示了誠敬的利益、褻慢的過患以及誠敬觀修的方法。大師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一中言簡意賅地說:「心若至誠,法法皆靈。心不至誠,法法不靈。」(增廣卷一)
永嘉居士周孟由讀王耕心著作,誤以為念佛有口傳心授的秘訣,印光大師對他開示說:"若有暗地裡口傳心受之妙訣,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然(印光)實有人所不得而已所獨得之訣,不妨由汝之請,以普為天下之諸佛子告。其訣唯何,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印光)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持經利益隨心論,雖發其端,未明其概。擬續一二萬言,歷引古德誠敬之跡,與其感應之道,並參已蕪語,發揮評論。俾閱者法戒分明,知所取捨。自不至以巨因而獲微果,與夫以善因而招惡果耳。斯言已與徐君說之。須知誠與恭敬,非唯學佛宜然。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欲得精一,莫不以此而為基本。觀盂子奕秋誨奕一事,可以知矣。"(3)在與吳璧華居士書中,大師也開示:"有一秘訣,剴切相告。竭誠盡敬,妙妙妙妙。"(4)
所謂《持經利益隨心論》發其端,就是該論提出這樣的論點:佛所說大乘經道符實相,若能竭誠盡敬,禮誦受持,則自他俱蒙勝益,幽顯同沐恩光。但以眾生志願狹劣,與夫致誠未極,不能直契。但沒有展開論述。(5)
大師說擬續一二萬言進一步闡述,就是後來所撰的《竭誠方獲實益論》。第一段舉漢魏昭師郭林宗和程門立雪故事,說明"學無大小,皆當以誠敬為主。"第二段讚歎如來恩德,啟發報恩之心。"此恩此德,過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萬倍。縱粉身碎骨,曷能報答!唯有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方可少舒春草仰暉、夏葵向日之微忱而已。"第三段說褻慢佛經的過患,依《金剛經》和《涅槃經》說竭誠恭敬尊重。接著舉古德恭敬經典之事跡利益六則,供學人效法。(6)
2、誠敬是學道的根本,攝心的前提
弘一大師刺血寫經之前向大師請教法則,大師開示:"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7)高邵麟居士請教心難歸一的問題,大師開示:"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8)大師在《慈悲道場懺法隨聞錄》序中開示:"余惟修行之要,敬為第一,人能主敬存誠,則一切凡情無由而起,本具聖智自然發現,凡一切人我是非,無明貢高,以及懶惰懈怠,因循委靡之習氣,皆悉消滅。"
大師的《持經利益隨心論》和《竭誠方獲實益論》都是闡明這一點。大師在復高邵麟居士書二中開示:"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痴福而已。" 大師復馬舜卿居士書說:"泥塑木雕之佛,作真佛敬,小則消災增福,大則超凡入聖,其利益在自己之誠否,不在佛像之真假也。"
大師在石印《普陀山志》序中闡述感應之跡有顯感顯應、冥感冥應、冥感顯應、顯感冥應、亦冥亦顯感而顯應、亦冥亦顯感而冥應六種情況,而每一種情況都出於竭誠禮念。"其應之大小優劣,在其誠之至與未至而已。縱令心不諦信,致誠未極。但能一念投誠,亦必皆蒙利益。但隨己一念之誠,而分優劣。"大師在復鄧伯誠居士書一中開示:"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
5、往生在於信願感佛
大師開示:"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凈,不至誠,與貪瞋痴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 大使在復永嘉某居士昆季書中開示:"凡夫往生,全在信願真切,與彌陀宏誓大願,感應道交而蒙接引耳。"
6、誠敬觀修方法
主敬存誠為修行之要,大師復馬契西居士書一開示:「欲得心地唯善無惡,當於一切時處,主敬存誠,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縱,諸不如法之念頭,隨之而起矣。」而誠敬也有觀修方法。大師復張雲雷居士書二說:"禮佛儀式,極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誠懇切,口稱佛號,身禮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誠則可矣。" 如在之誠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又如禮佛偈:"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頭面接足歸命禮。"大師在復鄧伯誠居士書一中開示:"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只有誠敬,才能折服我慢,故大師又教導弟子應「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9)
然而發起誠敬也須因緣,最好的因緣莫過於以苦為師,發真信切願。所謂「思地獄苦,發菩提心。」大師皈依弟子李智章被綁匪劫去十餘日,眼睛被蒙不見天日,加之身體有病,在恐怖劇苦之中,至誠念佛,感應道交,親見佛現,並被救脫身。事後寫信向印祖匯報。(10)印祖回信開示:「若患難臨身,果能一念投誠,無不立蒙感應者。以苦惱逼迫,一心求救,其餘一切情見,概不現前。故其感應之妙,有不可思議者。…汝果能常將遇難將終念佛之念,存之於心。則決定可以於此身報終之時,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矣。願吾徒智章常存戰兢惕厲之心。以期不負彌陀世尊現身救苦之一番大慈悲恩。則幸甚幸甚。」(11)(余會心2006年6月6日)
參考文獻:
1)杜霞:誠:儒家心學的奠基性觀念——試論《中庸》"誠"說,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 vol.24 no.12 p.1-7
6)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竭誠方獲實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