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的問題
答:(一)無假我:我們平時妄執五蘊身心的假我為我,其實五蘊身心都是因緣和會所生,幻生幻滅,了無實體可得。所以佛說:「一切法無我。」再說,我的一念,原是第七識的妄執,《成唯識論》卷四說:「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可見若離妄執,本無我相。
(二)有真我:如果沒有真我,不是斷滅了嗎?真我就是清凈自性,也就是破妄後所顯的真理,所以涅槃有常、樂、我、凈的四德,《涅槃經·哀嘆品》中說:「性不變易,是名為我。」它的體是清凈的,它的用是自在的。
(三)真我無我:在真性中並無我相,才有「真我」的一念,早已落入分別妄執,仍是妄我。所以雖有真我自性,但並無絲毫可執。所謂真我者,即非真我,是名真我。《俱舍論》卷三十說:「故佛說正法,如牡虎銜子,執真我為有,則為見牙傷。」
答:真我妄我,如水之與波,從水起波,全波是水,所以色空不二,真妄一如。能信願念佛往生的,總不離自性的妙用,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原不必分真分妄,但為解決諸位思想問題,不妨作一分別:念佛仍有散亂,但因信願肯切,而帶業往生同居土的,仍不離我執,因惑業潛伏未斷,尚有我見夾雜;就是念到「事一心」,生方便土,見思惑雖斷,無明惑未破,仍非真我;必念到「理一心」,生實報土,分分證到常寂光土,破無明,見法性,才談得到真我。
答:你在一念未動之前,有什麼真妄可說!不是更談不到分界了嗎?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念才動,便有分別。由此可知妄想顛倒、痴迷不覺的,是妄我;妄想銷落,正智現前的,是真我。體則真妄不二,相則染凈有異,用則苦樂不同。
答:宇宙的意義是時間和空間,也是指客觀的物質世界,佛法叫做器世間,也叫「依報」;人生則屬於有情世間,也叫「正報」。但這正報和依報照佛法看來,都是因緣生滅之法,而且都不離妙明自性而有,所謂「一香一色,無非中道」,宇宙人生,圓融一體,哪有什麼正報、依報可分別呢?所以幽溪大師《凈土生無生論》說:「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關於心性問題
答:心性問題,是整個佛法的基礎,因有心性,然後從真起妄而有輪回,而有因果,乃至有十法界以及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等的全部佛法,將客觀真理全盤托出。大小乘修行境界不同,但都趨向涅槃自性,因此認識心性,是實踐佛法的關鍵。修行人不知有性,那麼能修所修的究竟是什麼?這樣豈不成盲修瞎練甚至成為迷信嗎?所以不將心性搞清,就會失去理論依據,不但無法勸進同道,自己恐也不免動搖疑謗;如果定慧力強,能了了見性,自然對佛法永不退轉了。
問:對心性問題有的抱著知難而退的自卑感,有的抱著不過如此的平常感,更有以為此心即佛,有好高騖遠的自大感,請給我們解釋。
答:(一)心性是人人本具的,成佛不增,在凡不減,即使自卑,此性還是不曾離開你,澄觀大師所謂:「棄之而不離」。那麼性究竟在何處呢?要知這自卑的一念,正是自性的發露。自卑可以發展為自暴自棄,是很可惜的。學佛本望成佛,因此膽宜大而行要實。
(二)此事本來是極平常的,以為怎樣的玄妙,早被知見所誤,但若能真實契入這平常的本性,卻又並不平常。具戒、定、慧,得常、樂、我、凈,乃至諸佛菩薩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也都從此性出。不作容易想,不作玄妙想,掃盡知見,來看一看本來面目。
(三)宗下參禪得入,往往有貢高習氣發露,以為別人不能,因生傲慢,實際上,有此病根,所見必不實。假使尚未明白,而自高自大,更是中了我見我慢的毒。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力承當而不驕慢,同時努力實踐來證實它。
問:心性理論怎樣結合實踐?
答:實踐佛法,必須行起解絕。但明白心性道理,實踐時也有一定幫助,譬如知修行可以成佛,就有信心逐漸證入不生不滅的自性;知自性本空,於一切法能不取不舍,便不被妄念糾纏;知自性即空即有,就不至於沉空守寂,而能圓融世法,起諸慧用。
問:過去金剛藏菩薩在圓覺會上也曾向佛提出三個問題:1、「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2、「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3、「十方眾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答:佛當時答覆他說:「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以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此中「金非銷有」譬喻妙性非因修有。惑未斷時,本來有的。「既以成金,不重為礦」譬喻惑斷之後,不會再起無明。「經無窮時,金性不壞。」譬喻妙性成後,一任為菩薩、為羅漢,歷劫度生,本性仍自空寂。「不應說言本非成就」譬喻不應說此圓覺妙性,在無明未去時,本非具足。可見雖妙性本有,但不妨說有無明;雖有無明,不妨說本來清靜。
關於實踐問題
問:怎樣選擇法門?
答:(一)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擇一專修:譬如人們或喜音樂,或喜詩文,就性之相近來學習,進步必快。興趣往往與過去熏習有關。
(二)根據效果來決定:譬如葯不對症,不妨更改,以免因循坐誤。
(三)依善知識指示:善知識能憑其過去經驗,結合具體情況,來對症下葯。但一般說來,大德祖師因悲心激切,為了使學人死盡貪心,往往專弘一法,能方便隨機的較少,因此尚有下列一法。
(四)念佛:用這一方法可以念念消業,上根人即生就能見性,明白自性彌陀,得理一心,上三品生;中根的得事一心,中三品生;下根的帶業,下三品生。由此可知道這一法門人人可學,自力他力兼顧,決無流弊,譬如阿伽陀葯,能總除萬病,確是實踐中的異勝方便。
答:蓮池大師指示我們說:「妄念是病,念佛是葯。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可請體會。
答:你能真信無疑、心不分別如老太太嗎?我們知見眾多,疑障重重,非學教理不可;為提高自己,為利益他人,也非學教理不可。
問:見性後如何保養?
答:見性後,能明明了了,不失覺照,就是保養。終日無功可用,而無時不在用功之中。
答:欲除煩惱,必從煩惱上下手;煩惱是從人事而生,因此借一切人事來鍛煉打磨,是修心的不二法門。譬如平時也知念佛用功,一旦遇喜怒哀樂境界現前,卻隨它流浪,這樣功夫很難進步。從前梁任公先生說過:「種種煩惱,皆我練心之處;種種危險,皆我練膽之處;種種艱巨,皆我練智練力之處。」真修心人,在一切人事上,必不輕易放過![《覺訊》月刊4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