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露華:百丈懷海與中國禪宗之發展

百丈懷海與中國禪宗之發展
  業露華
  自達摩東來,以「二人四行」和四卷《楞伽經》傳於弟子慧可,從而翻開了中土禪學新的一頁。達摩因此而被尊為中國佛教禪宗初祖。達摩之後,數傳而至六祖慧能慧能以「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為一宗要旨,在曹溪大開法門,創立以「頓悟法門」為特點的禪宗南宗一派。慧能門下弟子眾多,人才濟濟,其中以菏澤神會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南陽慧忠、永嘉玄覺等尤為傑出。他們自成一家,各立門戶,傳慧能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在中華大地颳起一陣禪學的旋風。而懷讓門下再傳弟子,洪州百丈山的懷海禪師,為中國佛教禪宗的興起作出了重大貢獻
  百丈懷海禪師中國佛教禪宗之發展,主要功績在於開創禪剎,別立禪院,制定叢林清規,整頓規矩,使禪宗叢林成為天下叢林之規式。同時,他確立了以普請法為中心內容的農禪制度,並自己身體力行,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也為佛教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建立了基礎
  百丈懷海禪師,是南嶽懷讓門下馬祖道一的弟子。據陳詡《唐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及《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古尊宿語錄》等記,祖籍本太原王氏,o其遠祖因避永嘉之亂,徙於閩隅。故禪師人生於福建長樂。相傳他「成童而靈聖表識」,童年時曾隨母人寺禮佛,指佛像問母曰:此是何物。其母告訴他:這是佛。他即對母親說:此雖然是佛,但形容相貌也與常一般,與我也沒有什麼差別,以後我也要作佛。後來,他於西山慧照和尚出家落發,於衡山法朝律師處受具足戒。出家後閱藏多年,曾慨而嘆曰:「將滌妄源,必游法海,豈惟必證,亦假言詮」,所以「詣廬江閱浮槎經藏,不窺庭宇者積年。」因聞馬祖道一禪師闡化於江西,即前往參學。一見之下,即為之傾心,於是侍奉馬祖門下多年。
  馬祖道一(709—788年),即大寂禪師,唐代中國佛教禪宗著名僧人。幼年出家,唐開元(713—741年)中,曾在衡山南嶽懷讓禪師門下習禪,侍奉懷讓多年。得法後於江西開堂,聚徒說法,創建禪林。當時,四方學者雲集。其所傳禪學宗旨,被稱為「洪州宗」。大寂門下人室弟子眾多,諸多龍象,「或名離萬乘,人依京輦,或化洽一方,各安郡國。」這些弟子後來多成為一方宗主。百丈在馬大師門下「盡得心印,言簡理精,貌和神峻,睹即生敬」。與同學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為馬祖的人弟子,被稱為馬祖門下「三大士」。
  馬祖道一圓寂後,百丈禪師先住石門,依大寂之塔,後因眾所歸集,意在遐深,乃應邀前往新吳大雄山。山在今江西奉新縣西北,靠近洞山。因山勢險峻超群,故稱大雄山。馮水自山峰上進瀉而出,一落千尺,因此又稱為「百丈山」。唐德宗興2rfiylfi年(784年),懷海人山,創建鄉導庵(即百丈寺),大揚禪風,懷海禪師也因此而被稱為「百丈禪師」。因其「好尚幽隱,棲止雲松,遺名而德稱益高,獨往而學徒彌盛」。因此才智之士雲集於此,其中「遍探講肆,歷抵禪關,滯著未祛,空有猶閡,摩不緘藏」。更有不遠萬里前來求決,以解心頭之惑者,一時「齊魯燕代,荊吳閩蜀,望影星奔,聆聲飈至。其當飢渴,快得安穩,超然懸解,時有其人」。於是百丈山禪學名聞天下
  大師門下當時有黃櫱希運,溈山靈枯,百丈涅槃等,眾多才智之士雲集於此,弟子中,溈山靈祐和黃櫱希運均為宗門翹楚,溈山靈祐後與弟子仰山慧寂創禪宗南宗五家七派中的溈仰宗,黃櫱希運之弟子臨濟義玄則立臨濟宗。溈仰、臨濟二宗,後成為中華禪宗五家之二。百丈禪師於此營建法堂、僧堂,折衷大、小乘諸部律典,制訂中華禪林清規百丈清規》。自此,中國佛教始有完整、獨立禪院,而於此之前,禪僧多居於律寺。
  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正月,懷海人寂。世壽六十六(據陳詡《塔銘》所記。《僧傳》和諸《燈錄》多記「春秋九十有九」。按陳詡為大師俗家弟子,與大師為同時代人,故其所記當更為確實o)。謚號「大智禪師」,建塔稱「大寶勝輪」。
  未久,奉唐宣宗敕命,百丈山興建大智壽聖禪寺。宋代以後,百丈山優秀禪僧輩出。成為天下禪宗大道場。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東陽德輝重修法堂,堂上設天下師表閣,以供奉懷海之像。又至元元年(1335年)奉敕重輯《百丈清規》,頒行於全國禪林
  據《全唐文》卷446載陳詡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並序》中所說百丈禪師平日說法開示,由門人神行梵雲結集,是為「百丈懷海大師語本」,一時行世,當時學者無不踐門閾。《塔銘》記,時有閩越靈藹律師,為「一川教宗,三學歸仰。嘗以佛性有無,響風發問,大師寓書以釋之,今與語本並流於後世」。但《百丈語錄》曾一度散軼,至明代又重新編印,而編者姓名不詳。今《續藏經》中所收之《百丈語錄》,有《百丈懷海禪師語要》二卷(又名大智禪師語要》,又收於《古尊宿語錄》卷1,2中)、《百丈懷海禪師語錄》一卷和《百丈懷海禪師廣錄》一卷(又分別收於《四家語錄》卷2、3)。
  百丈的禪學思想,直接繼承了馬祖道一「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以不為物所拘為宗的精神。禪之修行者,必須不為物所拘,隨順苦樂,順逆一切世法,不為世之見聞覺知所縛,不為所對諸境所惑,情無取捨,心如木石,迥然無寄,一切不拘,始得自在。出世而不離世法,處世而不為世所惑;不求佛法僧,不求福德智,垢盡情盡,亦不守此無求,一切人生苦樂順逆,見聞覺知,皆不為之所動,如此則地獄天堂所不能攝。
  百丈禪師曾經對學者釋「什麼是大乘頓悟法要」時說:「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記,莫緣念,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所辨別。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天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緣,貪嗔愛取,垢凈情盡。對五欲八風不動不被見聞覺知所縛,不被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脫人。對一切境,心無靜亂,不攝不散,透過一切聲色,無有滯礙,名為道人善惡是非俱不運用,亦不受一法,亦不舍一法,名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惡空有、垢凈、有為無為、世出世間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為佛慧。是非好醜、是理非理,諸知見情盡,不能系縛,處處自在,名為初發心菩薩,便登佛地。」歇諸緣念,放捨身心不為物累,心無所行,此為百丈禪師之頓悟法要。
  禪的修行,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那麼,如何才能獲得這種絕對的,徹底的自由呢?百丈禪師認為:或對五欲八風,情無取捨,慳嫉貪愛,我所情盡,垢凈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緣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頭。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更無疑滯。這樣,即能獲得精神自由,即使天堂地獄也不能攝。
  相傳一次百丈禪師與眾僧一起普請鋤地,忽有一僧聞鼓鳴,舉起鋤頭,大笑便歸。百丈贊曰:「俊哉!此是觀音人理之門。」回去後,百丈禪師乃喚其僧問:「適來見什麼道理,便恁么?」其僧回答他道:「適來肚餓,聞鼓聲,歸吃飯。」百丈聞此,不禁大笑。飢了思食,渴了思飲,困了想睡,這本是人之常情,天然本性。僧聞鼓而歸,是因為餓了想吃飯,這一切行來,自然而絕無做作,乃禪之自由精神之體現。而百丈聞此大笑,是對此精神之肯定。
  關於讀經看教,百丈禪師認為:一切語言,皆須宛轉以自己為歸。然而一切言教,只是為了明了鑒覺自性,絕不能被一切有無諸境轉。如能照破一切有無諸境,即成金剛慧,即有自由獨立分。若不如此理解掌握,那麼即使誦得十二韋陀,諸部經典,只是成增上慢,是謗佛,不是修行
  百丈禪師認為,三乘諸教,皆治貪嗔等病,但如今念念若有貪嗔病,必行治之,不必求覓義句知解。如求知解,即為是貪。只要遠一切有無諸法,亦離於離,透過三句外,自然與佛無差。既與佛同,性即是佛,何慮佛不解語?只恐並不是佛,而受有無諸法之束縛,不得自由
  相傳百丈禪師馬祖門下時,一次與馬祖在一起,抬頭忽見一群野鴨從空中飛過。馬祖即問:「是什麼?」百丈答道:「野鴨子。」馬祖又問:「哪裡去了?」百丈回答:「飛過去了。」馬祖聽了,即扭住百丈鼻子一扯,百丈忍不住失聲喚痛。馬祖道:「你不是說已飛過去了嗎?」百丈聽了馬祖之言若有所悟。回到寮房,卻又大聲哭泣。百丈哭聲驚動了一眾同參,大家問:「你為什麼哭呢?」百丈答道:「鼻子師傅扭痛了。」大家又問:「師傅為什麼要扭你呢?」「你們問師傅吧。」百丈答道。
  眾人即去問馬祖馬祖對他們說:「你們去問他吧,他自己知道。」於是大眾又回來問百丈,然卻只聽得百丈禪師呵呵大笑。眾人不其意,奇怪地問道:「你剛才哭,現在卻為什麼又笑了?」百丈禪師回答:「我就是剛才哭,現在笑。」聽得眾人一頭霧水,惘然不知所以。
  第二天馬祖升座,眾人剛會集,百丈禪師捲起坐墊出去。馬祖下座,百丈即隨後跟至方丈室。馬祖問道:「我剛才並未說話,你為何就要走?」百丈回答:「昨天和尚扭得鼻頭痛。」馬祖即問:「那麼你昨天向何處留心?」百丈答道:「今天鼻頭不痛了。」馬祖便說:「你已完全了解了昨天之事。」
  這則公案就是禪學史上著名的「百丈野鴨」,《古尊宿語錄》、《五燈會元》等禪宗典籍都有記載。此則公案敘述了馬祖道一大師借物顯性,以令弟子開悟之過程。宇宙海潮無垠,本無東西南北之分。所謂東西南北,都是眾生為方便起見而有所區別。同樣之理,來去也是這般,若無分別之識,即無來去之別,無來去之別,也就無飛過來,飛過去之說。野鴨飛過,僅為一象徵而已。野鴨本身也不過是一虛幻假象,又何來飛來飛去之別?廣而言之,不僅野鴨虛妄象徵,世上一切事物皆是虛幻不實,若執妄相,難以悟道,所以馬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百丈執迷不悟之心,使其頓破虛妄而見真性
  世間萬象,千變萬化,客塵外境,五彩繽紛。修行者如何才能對此一切外境,使心如木石,不為所惑?百丈禪師說:一切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自言是非垢凈,亦無心系縛人。只是世人自以虛妄計著,作各種各樣理解領會生起各種知見之心,產生種種愛畏之情。但若一旦了解世事萬法,本來就無自在之性,都是從自己一念之心而生,於是生妄想顛倒,取相而有知。心與境,本不相同,只需當下解脫,即一一諸法,當處寂滅,當處即是道場。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來就非凡非聖,不垢不凈,亦非空有,亦非善惡,與諸染法相應,名人天二乘界。如是垢凈心凈,不住系縛,不住解脫,無一切有為無為縛脫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畢竟不與諸妄虛幻、塵勞蘊界、生死諸人和合,迥然無寄,一切不拘,去留無礙。往來生死,如門開相似。故學道之人,若遇種種苦樂,稱意的或不稱意之事,應當心無退屈,不念念於名聞、利養、衣食不貪功德利益不為世間諸法所滯礙,無親無愛,苦樂平懷,粗衣遮寒,糲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聾,稍有相應分。如果於心中廣學知解,求福求智,此皆是生死之道,於理無益,卻被智解境風之所漂溺,還歸生死海里。佛是無求之人,求之即與相乖。是無求理,求之即失。但如執著於無求,那也與有求之心一樣。若執著於無為,也就同於有為。所以經中說:不取於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
  又雲: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陰界五欲八風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斷,去住自由不為一切有為因界所縛,不被有漏所拘。他時還以無因縛為因,同事利益。以無著心應一切物,以無礙慧解一切縛,亦雲因病與葯。
  據《五燈會元》記,百丈禪師曾經上堂開示:「靈光獨耀,回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只要離諸妄緣,即使本來清凈真常無染之自體本性顯現。
  百丈禪師的禪學思想,可以上溯曹溪;而其「心如木石,中無所辯,心無所行」之說,又淵源於達摩「面壁」之禪行;其臨機接物方法,如舉拂等,對後世禪宗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百丈禪師禪學思想的又一特點,是主張不落因果,不昧因果。相傳百丈說法時,常有一老人隨眾聽法。一天,說法完畢,眾人皆退,唯此老不去百丈他說:「你是何人?」老人回答說:「我不人類。當過去迦葉佛時,我曾住於此山。一次因有學人來問:大修行人是不是還落於因果?我回答他:不落因果。就因此答,即墮於五百世的野狐身。我今至此,唯請和尚代轉一語,以使我能脫野狐身。」百丈禪師對他說:「你問。」老人即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禪師當下即答:「不昧因果。」此一句話,令老人於言下大悟,即刻即脫野狐身。
  此則公案,點出因果歷然之理。老人於過去世說「不落因果」,即否定了因果之理;而因果之說,乃佛教之基本教義佛教之一切說教,均由因果之理而得,由否定因果之故,遂墮於惡趣之中,終受因果之報。對此百丈教之以「不昧因果」,則與不落因果相反而積極肯定因果關系;以肯定因果,使其乃能脫離惡趣,脫得五百世野狐之身。以佛教基本教義而言,深信因果正法佛法修行必依因果而進,所以此則公案中,老人過去世雖也不修行,但終因不落因果而墮五百世野狐之身;又因百丈代為轉語「不昧因果」而泯滅過去獨斷之迷夢,於言下大悟,得脫野狐身。
  百丈禪師中國禪宗發展另一重要貢獻在於禪門清規的制訂。其所訂的禪門規式,世稱「百丈清規」。《大藏經》中,現存有《百丈清規》凡二卷,又稱為《敕修百丈清規》。《大正藏》收於第四十八冊。但此已非百丈懷海所擬訂之清規,而是後世依據其所擬之清規修訂而成。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東陽德輝奉順帝之敕命,以宗賾之《禪苑清規》及惟勉之《叢林校定清規》等為藍本,重新編輯本書,由全悟大沂校正,此即二卷本敕修百丈清規。據元代歐陽所作《敕修百丈清規序》中說:「天歷至順間,文宗皇帝建大龍翔集慶寺於金陵。寺成,以十方僧居之。有旨行百丈清規。元統三年乙亥秋七月,今上皇帝申前朝之命,若曰近年叢林清規往往增損不一,於是特敕百丈大智壽聖禪寺住持德輝重輯。其為書,仍敕大龍翔集慶寺住持大沂,選有學業沙門共校正之。」
  懷海所訂之禪門清規,後來被稱為「古清規」,其原型於宋代即已失軼,詳細內容現已不存,但在《宋高僧傳》和楊億所作之《百丈清規序》中,還保存了一些基本資料。據楊億《序》中說:「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列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故常爾介懷,乃曰:佛祖之道欲誕布化元,冀來際不泯者,豈當與諸部阿笈摩教為隨行耶。」
  唐代佛教經典教理之研究已經非常發達,教階制度也已基本形成,寺院經濟力量達到了一定規模。這時中國佛教各宗教派紛紛創立,佛教思想教義已經成了中國思想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時的中國佛教呈現出一派興旺發達的氣象。唐代佛教禪宗也有很大發展。相傳自達摩禪師東來,將佛陀這一支「教外別傳」之宗派傳人中土後,經歷代祖師之發揚,到唐代已在社會上相當流行。參禪習禪,追求個人精神解脫個性的絕對自由成了中國知識階層中一部分人所嚮往的境界,特別是一些在政治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更是以習禪為精神寄託的一種有效手段。六祖慧能以來,禪宗南宗一支以「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為宗旨,更適合中國封建士大夫的口味,於是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傳播。
  然而禪宗的迅速發展,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禪宗僧人沒有屬於自己宗派寺院。因為禪之修行,本來只是佛教修行方法手段的一部分。佛教各派都需習禪。因此禪修者開始並不需另有專門的寺院。只是後來禪學發展,離開了原來習禪修行的本意,成了既是宗教實踐之方法又是佛教世界觀、認識論和思維方法時,禪學才顯示了自己的特色,而成中國佛教中最具特點的一個宗派。唐代佛教宗派發展很快,各宗各派發展到一定程度,都建立了屬於自己宗派寺院。到了此時,禪僧們若再無自己的寺院,而只是像以前那樣,寄居於他宗寺院,或是在其中別立禪院,就非常不方便了。於是在馬祖道一之時禪師們就開始著手開山立寺,別建叢林。到了百丈懷海則「設規不循律制」,對原來的寺院制度進行了重大革新,創設了適應禪學修行特點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於是而有百丈清規之出現。據宋代楊億所作百丈清規序》說:「百丈大智禪師禪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立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故常爾介懷。乃曰:佛祖之道,欲誕布化元,冀來際不泯者,豈當與諸部阿笈摩教為隨行耶!」於是他宣布:「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異大小乘。當博約折中,設於制范務其宜也。於是創意別立禪居。」非局大小乘,非異大小乘,顯示了「教外別傳」的禪宗特色,「博約折中,設於制范務其宜」,則顯示了大師的創新精神和務實態度。正是由於這種創新精神和務實態度,才使具有特色的禪宗叢林制度得以出現,後來這一制度中國佛教其他各宗所採用,成為中國佛教寺院的基本制度之一。
  禪宗形成初期,禪林尚無制度儀式。故百丈禪師所立清規,制定相應的制度儀式。首先就是定名分,立稱號:「凡具道眼者,可有尊之德,號曰長老,如西域道高臘長呼須菩提之謂也。即為化主,處於方丈,同凈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長老為德高望重而具道眼者,方丈為一寺之主。立長老方丈,是使參禪者學有所宗,使寺院之綱紀有度。其次是設立法堂、僧房等,「不立佛殿,唯樹法堂者,表佛祖親囑受,當代為尊也。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人僧堂,依夏次安排,設長連床,施欖架,掛褡道具。卧必斜枕床唇,右脅吉祥睡者,以其坐禪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儀也。」佛教寺院而不佛殿,唯樹法堂,這不能不說是百丈禪師的一個大膽創舉,這一創舉真實體現了懷海的務實精神禪宗自六祖以來,提倡「心性本凈」,以佛教修行的根本宗旨在於「明心見性」,唯其「明心見性」,即能「頓悟成佛」。因此六祖以來,禪宗南宗諸師並不以禮佛誦經為修行之要。既如此,則「不立佛殿」便為禪宗寺院區別於他宗的一個明顯特點。而樹法堂以標明「佛祖親囑受」,突出其「教外別傳之地位,故稱「當代為尊」。這些設置,也體現了禪宗修行之特點。
  此外,關於參禪請益,普請作務,規戒律儀以至遣逐處分等各項制度,以及序列,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種職務,條分縷析,分工明確而又確實可行。「除入室請益,任學者勤怠,或上或下,不拘常准。其合院大眾,朝參夕聚,長老上堂,升座主事,徒眾雁立側聆。賓主問酬,激揚宗要者,示依法而住也。齋粥隨宜,二時均遍者,務於節儉,表法食雙運也。行普請法,上下均力也。置十務,謂之寮舍,每用首領一人,管多人營事,令各司其局也。或有假號竅形,混於清眾,別致喧撓之事,即當維那檢舉,抽下本位掛褡,擯令出院者,貴安清眾也。或彼有報犯,集眾公議行責,即以拄杖杖之,集眾燒衣缽道具,遣逐從偏門而出者,示恥辱也。詳此一條,制有四益:一不污清眾,生恭信故。二不毀僧形,循佛制故。三不擾公門,省獄訟故。四不泄於外,護宗綱故。」」
  從楊序中可以看出,百丈禪師所立禪門規式,從寺院組織結構,人事管理,經濟活動,宗教修行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和新穎的制度,這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因此百丈清規確立後,天下叢林無不奉行遵從。「天下禪宗如風偃草,禪門獨行由海之始也。」
  《百丈清規》之設立,實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首先,這些規章制度百丈禪師依據當時客觀實際出發而訂立,他不受小乘經典之束縛,而是博約折中,從實際需要出發,因地制宜而作,體現了他的務實精神。他創立適合禪宗特點的寺院,改變了以往禪僧沒有自己的寺院,只能寄居於其他宗派寺院狀況,為禪宗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立佛殿,唯樹法堂,區別於其他佛教宗派寺院,突出了禪宗修行特點,體現了佛法超於言象之外的禪學精神,確立了禪宗「教外別傳」的地位,反映了當時正在蓬勃興起的禪宗生命力。朝參夕聚的禪習制度之建立,使學眾不分多少高下,按照出家時間之長短,安排於僧堂中,體現了禪僧們在佛法面前人人平等觀念。修習者平常「任學者勤怠」,「不拘常准」的接引方法,強調學者個人自我發展,使他們建立和鞏固自信心這對禪的體驗和修習有重大意義,也是禪的精神生命力之所在。百丈禪師所立的清規,進一步完善了禪宗寺院組織管理系統。除了方丈之外,有關寺院之日常事務,置各管理部門,設首領以主其事,各司其職,職責分明,秩序井然,有條有理。與此同時,又加強了監督管理職能,對於假冒混跡者,喧撓滋事以及違犯各種制度規戒者,依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處分,以維護寺院清規制度。使眾人既明確自己在這團體中的位置,又明了自己所承擔的職責,以及應當遵守的規矩,這樣才能使眾人都能有一個相對安穩修行環境。後來宋儒仿效此制而創立書院,元明清三朝,更以書院為鄉學,都是受了佛教叢林制度之影響。而追本溯源,則都可追述至百丈禪師其所立之百丈清規
  百丈禪師還將其禪之思想直接化於日常生活之中,以日常生活之一言一行無不體現禪之境界。基於此,他在禪門清規中立「普請」之法,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制度。仃普請法,上下均力,開荒耕作,這對禪宗,乃至於對佛教的生存和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據元代修訂的《敕修百丈清規》「大眾章第七」關於「普請」之記載:「普請之法,蓋上下均力也。凡安眾處,有必合資眾力而辦者。」因此普請之時,「除守寮直堂老病外,並宜齊赴。當思古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誡。」既立法度,必以身作則才能服眾。百丈禪師深明這一點,因此他時時身體力行,因而留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佳話。據《祖堂集》記:「師平生苦節高行,難以喻言。凡日給執勞,必先於眾。主事不忍,密收作具,而請息焉。師雲:吾無德,爭合勞於人?師遍求作具,既不獲而亦忘食。故有一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播寰宇矣。」
  普請法是農禪制度核心,農禪制度中國佛教禪宗一大特色。這一制度的實施和推行,對禪宗的生存和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並為佛教界所推崇。首先,農禪制度的推行,一改過去印度佛教流行的乞食制,也改變了過去中國佛教僧人完全依靠施捨的生活方式,擺脫了佛教經濟依附狀況,使僧人能夠自食其力,在一程度上改變了以往人們對佛教僧團的一些不利看法。其次,農禪制度的實施,使佛教寺院得以從都市走向山林更有利於僧人修行,特別是在社會動盪的時候,山林佛教更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會昌滅佛後,一度興盛的中國佛教開始走向低潮,而禪宗則反而在五代、宋以後有一定的發展,這與禪宗叢林制度的確立及農禪制度的推行也有很大關系。這種以上下均力的普請法為主的農禪制度,適應了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而在中國漫長的以小農經濟主體的封建社會中顯示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在一程度上鞏固了佛教寺院經濟基礎
  禪宗之發展,對中國文化產生重大影響,並在今天世界范圍內引起人們廣泛重視,這與中國的禪學本身的思想特徵有密切關系,但同時也是歷代禪師繼承、闡述和發揚的結果。在中國佛教禪宗的發展歷史上,百丈懷海禪師所作貢獻不容忽視。其一生之思想業績,對今天佛教的發展,禪學的發展,乃至於社會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啟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