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露華:中國佛教的善惡觀

中國佛教善惡
  業露華
  對於人的思想言行給於善惡的判斷,這是道德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說來,符合一定道德原則思想言行就會被認為是善;反之則會被認為是惡。然而,在階級社會中,各階級從各自的階級利益出發,道德原則道德評價標准也各不相同。因此,對於善惡的判斷標准,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在中國佛教史上,各派學說對於何者為善何者為惡,也是有多種說法的。
  總的說來,佛教為善就是「順益」。順就是要「順理」、「順體」等。也就是一切言行要符合佛教宗教學說,以佛教教義學說來指導自己的思想言行。《菩薩瓔珞經》下說,一切眾生「順第一義諦(即佛教真理)起名為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大乘義章》十二又說:「順益上升為善」、「違理為惡」。「益」就是益世,即一切思想言行要有益於佛教宗教修行實踐。《成唯識論》卷五說:「以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無漏行為為善,反之為惡。」。
  由此可見,佛教所說善惡,並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是有明確的涵義的。這就是:凡符合佛教宗教教義有益佛教宗教修行實踐的思想意識言行舉動均為善,反之則為惡。因此,佛教把信奉其教的男女信眾稱為「善男子」、「善女子」,或稱為「善知識」。
  根據信徒宗教修行實踐中達到的不同程度佛教又把善惡分為好幾類。例如,《大乘義章》將善惡分為三大類:一、以順益為善;以違損為惡。這包括了人天以上直至佛、菩薩的所有行果。即所作所行能夠得到人天以上果報的都屬於善行,而我們今世能成人,即是前世行善的結果。因此,每個人本身就是善的體現。如所作所行導致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時,則是惡行。但佛教又認為眾生是處在不斷的輪回之中,現世的果報又是無限的輪回鎖鏈中的一個環節,故人天福果,雖於此世是善的果報,但它並未脫離輪回,於來世將墮於何道尚未定,因此這種善也不能算作真正的善。同樣,地獄餓鬼畜生惡報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惡。故《唯識論》五說:「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福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若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二、以順理(無相空性之理)為善,違理為惡。這是要人們懂得佛教所說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不要執著現實世界的種種現象世俗之人,因為不懂佛教道理,受現實生活中種種表面現象的迷惑,認為現實世界中的種種事物是「實有」,因此違反了無相空性之理。這種人無論做種種好事,行種種善行,總不免著於「有相」之行,因此不管如何行事,都不究竟。只有懂得並接受佛教道理,在修行中不斷付諸於實踐,行事任事不著於行相,那麼他們的言行才能稱為善行。第三,以體(法界真性真如自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這在宗教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認為只有經過宗教修行,達到了法界真如本體,從而使體性合一,到了這樣的境界,自體所行無不符合法界真如。這種體性合一之行才是真正的善行,除此以外均為不善。這實際上就等於說,只有佛乘是完善的、至善的;除佛而外,所有人天行果、羅漢菩薩所行均為不善。
  天台宗則將善另分為六類。即一、人天之善,二、二乘之善,三、權教菩薩之善,四、通教三乘之善,五、別教菩薩之善,六、圓教菩薩之善。此中,前五類雖亦稱為善,但未達到完美至善的程度,故相對而言,亦不為善。如第一人天之善,即修五戒十善之事。此雖能得人天福果,稱之為善,但報盡又墮輪回,不免又入惡趣之中,故亦為惡。其他諸類同樣如此。只有第六圓教菩薩之善,天台宗認為已達到了實相圓融境界,因此是完美、至善的。
  除了善惡性質的判斷之外,關於善惡行為的具體區別,佛教又有四種善惡,五善五惡,十善十惡等多種說法大乘佛教唯識學派則將善分為自性善、相應善、等起善、勝義善等四類。其中自性善十一種,詳細地從心理上對善的心理動作了分析,屬五位百法中心所法。他們是:信、慚、愧、無貪(不貪求)、無嗔(不仇恨)、無痴(不愚昧)、精進(努力修行)、輕安(心情舒適)、不放逸(不斷努力)、行舍(心情放鬆)、不害(不殺非暴力)等等。
  信,就是信念。這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對佛教教義學說堅信不疑,從而對它產生喜悅和追求的慾望,這才是「信」。這種信才是善的。《成唯識論》六說:「雲何為信?於實德能信忍樂欲,心凈為性。」《大乘義章》二說:「於三寶等凈心不疑名信。」佛教認為,只有具備了對佛教教義學說堅定不移的信仰之心的人,才能排除其他一切雜念,並通過不斷的宗教修行,使內心得清凈,一意去追求所謂的真諦。因此,《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
  信,這是佛教對其信眾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具備了堅定信仰,以至達到絲毫不疑程度才會相信和接受佛教宗教教義學說,並不斷付諸於實踐,成為虔誠的教徒。因此,「心誠則靈」,幾乎成了所有信徒一句格言。這也是一切宗教對其教徒的基本要求,是宗教倫理思想的基本特點之一。
  慚、愧。慚是對自己而言,愧是對別人而言。對自己所作過錯感到羞恥,從而產生防止重犯的心理作用,這稱為慚。對自己所作過錯,在他人面前感到羞恥,害怕受責罰,因而產生不再重犯的心理,稱為愧。《大乘義章》二:「於惡自厭名慚;於過羞他為愧。」
  佛教所說的慚、愧,實際上是要求教徒在實踐中進行道德的自我監督和檢查,這種監督和檢查的標准,照《大乘五蘊論》的說法一是依於佛法一是依靠「世間力」。依於佛法,就是信徒由於信仰佛法,產生出一種崇尚賢善的力量使人產生抗拒邪惡,羞恥過罪的力量佛教認為,慚、愧心理的形成,能使人懂得羞恥,防息惡行,不再重復曾經犯過的過錯;在宗教修行實踐中,它能團聚僧伽團體,保證僧律的執行,增強信徒修行信心
  無貪、無嗔、無痴。貪、嗔、痴被佛教稱為「三毒」,認為是諸煩惱中最能毒害人們身心的,又是產生其他煩惱的根本。無貪、無瞋、無痴,就是針對這「三毒」提出的,因此被稱為「三善根」,是產生各種善法的根本。新譯《仁王經》言:「治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
  佛教認為,人世間所有煩惱痛苦和爭鬥,都是由於貪、嗔、痴的緣故。人們為滿足私慾,拚命貪求物質精神的享受,一旦得不到,便互相仇恨(嗔),於是產生了爭奪、戰爭,互相殘殺。而貪和嗔的存在,是因為人們不明白佛教所說真理愚昧無知(痴)的緣故。所以,佛教認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應是無貪、無嗔、無痴的。無貪,就是要人們不貪求,不僅不能貪求過分慾望,而且對現實世界的一切都不執著佛教認為現實生活是一片苦海,而人身五蘊則是受苦的根本,修行成道是為了脫離苦海解脫輪回,是為了擺脫煩惱的纏縛,以求得精神的絕對自由。(即佛教所說不生不滅,永恆的涅架境界)《法華經》中,又把現實世界比喻為一幢著火的房子,人們都生活這一「火宅」之中。但是,由於被無始以來造成的「無明」所蒙蔽,因此大家都未覺醒。佛就是要通過說法,向處在迷惑狀態世人大吼一聲使人們覺醒過來,明白自己所處的危險處境。從而接受佛教說法,得到覺悟,趕快脫離「火宅」,最後得到解脫
  無嗔,就是要求人們要忍受痛苦,忍受現實生活中碰到的種種苦難和不合理的現象,不能發怒,更不能產生仇恨的情緒。因為發怒和仇恨的情緒,會影響人的內心平靜使人們的心靈不能安寧,從而影響宗教修行。因此,能夠忍受痛苦成了佛教所贊許的美德。佛經所說的「難忍能忍」就是能夠忍受一般人所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意思。佛教宣稱,只有具備了如此道德修養的人才有成佛的資格。
  無痴就是不「愚昧」,能領受佛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教義學說,並通過一系列宗教修行實踐去達到這種境界
  無貪、無嗔、無痴「三善根」,是佛教所說的「善」的重要內容,是佛教重要的道德規範。但是,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它們常常被封建剝削階級所利用,成為牢牢束縛勞動人民思想道德精神枷鎖。封建統治階級無償地佔有了農民的勞動成果,甚至還佔有勞動者本身,殘酷地剝削和壓榨他們的血汗。由於封建制度本身保障了這種佔有、剝削的合理和合法性,因此,對封建剝削者來說,貪得無厭,巧取豪奪,並不算貪慾,即使他們過著花天酒地、荒淫揮霍的生活,只要不觸動封建社會制度的穩固性,在道德就不受譴責。而勞動人民為了爭取更好的生存條件而作的一切努力,卻被斥之為貪求和私慾,被認為是大逆不道,就會遭到封建制度的鎮壓。封建統治者就會以封建的道德意識佛教的這種宗教道德學說,來規勸不堪忍受壓迫的人們放棄反抗、忍受現實苦難,宣揚只有做到無貪、無嗔、無痴等等,才能得到來世幸福。由於這種道德說教是以宗教道德形式出現的,它似乎適用於所有的信奉者,並不具有明顯的階級屬性,因而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
  精進不放逸,是佛教信徒宗教修行時的具體要求。它要求佛教徒宗教實踐時有一種而不捨,努力前進的精神。輕安和行舍,則是一種內心修養時應該保持的心理狀態
  不害,也就是不傷害一切眾生這是佛教所說的各種善行中的一項重要的善行,被列為諸戒之首。「生」不光是指人的生命,還包括一切動物生命。從佛教輪回學說角度來看,一切眾生都在六道中不斷流轉,人和其他動物,只是輪回的趨向不同而已,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現世的人,可能就是由前世畜生流轉過來,在來世的輪回中,也有可能重新墮入畜生道中。因此殺一生命就等於殺一人,沒有多大區別,即使如螻蟻、蚊蠅也是如此。由此,佛教不殺生作為一種重要的善行
  以上主要分析了佛教關於善的學說,惡是與善相對而言的。佛教認為,違背常理的,與佛教教義學說不相符合的,導致現世或來世的苦的報應思想言行都是屬於惡的。《法界次第》上有「惡是乖理之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之說。《三法度論》卷中,則對惡作了具體的說明:「雲何為惡?答:惡者惡行、愛、無明。」惡行包括身、口、意三業十惡。愛包括染、惡、慢等。無明分為非智、邪智、惑智等。「惡」的根本,是人們無始以來就有的貪、嗔、痴「三毒」。因此,《華嚴經》有「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之說。大乘佛教唯識學派又將貪、嗔、痴歸於六種根本煩惱的首三位。《三法度論》則將此「三毒」歸人惡行之中。關於此三毒,前面已有分析,這兒就不再重復。
  除貪、嗔、痴「三毒」外,慢、疑、惡見三種亦被歸人「根本煩惱」之中。《三法度論》則將此諸種分別歸人愛、無明之中。
  慢是指人們執著於有實在之我的看法,由此而產生一種傲慢思想,從而對有智慧、有善德的人不表示尊敬之意,違背了佛教諸法無我」的根本教義,因此會導致種種惡報,慢又分為過慢,慢過慢,增上慢,我慢等七種(小乘佛教又有九慢之說)。
  疑是指佛教所說道理持懷疑態度,它直接違背了「信」,根本上動搖了人們對佛教信仰,因而被認為是大大的不善,屬「根本煩惱」之一。
  所謂惡見,是指佛教所宣揚的四諦、八正道等基本道理進行顛倒的理解,因而阻礙了人們對「真諦」的正確認識,從根本上觸動了佛教的理論基礎。因此也被認為是一種「根本煩惱」。
  除了六種「根本煩惱」之外,還有一些是隨從「根本煩惱」而產生的所謂「隨煩惱」,詳細分為忿、恨、惱、嫉、慳、驕、不信懈怠、放怠等二十餘種。按各自的作用,又可歸納為大、中、小三類。這些形形色色的煩惱、隨煩惱等,由於都是違背了佛教教義學說,阻礙了人們獲得「解脫」,因而都被認為是屬於惡的思想意識。由此指導下產生的言行,不用說都是違反佛教宗教道德標準惡行了。按照佛教四諦說,它們都屬於「集」諦,是招致一切「苦」的根源。
  以上簡單地分析了佛教關於善惡看法。從中可以看出,佛教善惡觀是以宗教教義為其出發點的。它以「信」為善的第一要點,而所謂「信」,是要求人們對佛教教義教理毫無保留地領受,絲毫不得懷疑。很明顯,這是違背科學世界觀的。科學世界觀要求人們實事求是,對任何事物都要經過自己的大腦思考,問一個為什麼;但宗教則要求以無條件信仰和服從為前提,不容許人們對它教義教理提出絲毫的懷疑,並以此作為宗教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佛教倫理思想中,以「信」作為善法的第一內容,就是這種宗教出發點的反映。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看到:佛教關於善惡的判斷標准,即佛教道德評價準則,除了宗教標准(是否符合佛教宗教教義)和宗教修行實踐之外,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准即是否符合客觀社會情況。前一點是宗教標准,後一點則是社會標准。這是因為,一般的佛教信徒,即廣大的信教群眾,他們首先是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生活在一社會環境的人。因此,他們的思想意識言行舉動,不可能截然地與世俗社會隔絕。他們必然要受客觀的社會條件所制約。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個人的道德價值,必然是由一定的社會標准來衡量的。即使是受宗教道德所約束的宗教徒,也不可能完全無視這種社會標准。而道德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關於善惡的區別。因此,佛教善惡觀,除了以宗教教義學說為依據之外,還必須與當時的社會條件相適應。這就是所謂依於「世間力」。在階級社會中,一般所奉行的思想意識道德、輿論乃至於法律等,總是代表占統治階級地位的階級利益的,這就必然導致在階級社會宗教道德常常是和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相適應。一定的倫理思想道德學說總是受當時的社會條件所制約,即使是標榜出世的宗教倫理思想道德說教也不例外。宗教道德必須和社會的發展相適應,永恆的道德是沒有的,而離開一定的社會條件來抽象地談論宗教道德,也是錯誤的。
  佛教倫理學說,是為其宗教目的服務的。在個人修行宗教實踐中,佛教善惡觀是與業報輪回的宗教學說相聯系而產生作用的。
  業與輪回的學說,不僅是佛教宗教學說的理論基礎,也是佛教宗教倫理學說基礎。「輪回」,本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基本教義之一。認為一切有生命東西,總是在六道」(亦叫「六趣」,即眾生轉生的趨向,有六種: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阿修羅)之中生死相繼,好像一個車輪,不停地在那裡轉動,所以叫「輪回」。
  按照佛教說法,輪回是依據「業力」決定的,業意為「造作」,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動,包括思想意識言行舉止等等。佛教認為關於「業」的學說,是佛陀為世人所說各種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業有「染」有「凈」,人生的一切禍福際遇,都是由「業」的染凈所決定。《佛說十善道經》中,佛曾宣布:「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輪回趨向的好壞,是由「業」的染凈而定。「染」業導致好的果報,因而是善業。這樣,佛教善惡觀就與「業報輪回」的學說緊密地結合起來了。芸芸眾生,按照各自的業力六道中不斷流轉、無可避免。故《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六曰:「不思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只有信仰佛教出家修道,才能使「業力」不斷地由染轉凈,從惡業轉向善業,最後獲得「無漏之行」,從而得到最終的解脫
  一個人的禍福果報是由他本人的業的染凈、善惡所決定的。這就好像春蠶一樣,自作繭,自受縛。《妙法聖念處經》卷一說:「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作善業的人,將有好的果報;作惡業的人,必得惡的報應,因此,《佛說十善道經》,佛曾對龍王說:你(指龍王)所看到的這些大菩薩,這種奇妙、莊嚴美好形象,都是由他們的善業而產生的。還有天龍八部(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伽羅迦等八種佛教所說天神),有大權威大勢的人,也是由於行了善業而得到的福果。現在大海中所有魚蝦龜鱉等物,形狀粗陋,都是因為以前自己心中生了種種不好念頭,幹了種種壞事,由此不善之業而受到這種報應,所以應當記住要好好修行,並要使水族眾生都明白這些因果道理,經常修習善業。
  按照佛教的理論,行善業,得善報,可獲得「人天福果」;行不善業,得惡報來世墮入畜生餓鬼道,下地獄受盡煎熬。因此,佛教善惡觀與業報輪回的學說緊密結合,在一信徒心理上產生了巨大的約束力。由於這種道德學說不僅對現世,更重要的是來世產生作用,因此,它對教徒在心理上造成的重大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世俗道德觀念對人們思想言行的約束。佛教倫理學說在一信眾心理上產生的這種特有的重要影響力,對佛教社會上的傳播和一般民眾中的流行,有著重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