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露華:六祖慧能的佛性論思想

六祖慧能佛性思想
  業露華
  六祖慧能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創立中國佛教禪宗南宗,提倡自性本足,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確立以無相為本,無性為體,無念為宗的禪宗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而且對中國傳統盡想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佛性論是慧能佛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所謂佛性,又作如來性、法性、覺性等,本指佛陀之性,即佛的根本屬性,或者說是「覺」、「菩提」的根本性質。這種根本性質,決定了佛之所以為佛的原因,因此佛性一詞後來又引申為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根本依據。因此佛性論問題,實際上是討論眾生能否成佛,怎樣才能成佛成佛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以及成佛原因先天就存在的,還是後天通過修行才有的,等等。
  在印度佛教中,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般不討論眾生成佛的問題,所以當時沒有什麼佛性說。但部派佛教中有些派別曾討論過心性問題,如大眾部、分別說部等就主張「心性本凈」說,而這個本凈之「心」,實際上就是真如如來藏,或者說是佛性
  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如何修行成佛成了大乘佛教徒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這時佛性論就開始發展起來。初期大乘佛教般若經典中,以般若性空為學說之主旨,但性空之說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以真空妙有的中道實相為最高宗旨,實際上已經為佛性說埋下了根子。到了大乘佛教發展的中期,佛性思想已經趨向成熟,這時出現的一些大乘佛教經典,如《解深密經》、《勝蔓經》、《瑜伽師地論》、《涅檠經》等,已經在討論這一問題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的世親,曾著《佛性論》一書,分析評論了當時佛教各派佛性說,並提出了一切眾生佛性,有住自性(眾生先天具有的佛性)、引出性(經過修行而顯現的佛性)和至得性(達到佛法證果顯現的佛性)等差別
  佛教傳人中國後,一開始,關於佛性論問題並未引起中國佛教徒的重視。同時中國佛教徒對於佛性論的真正含義也未能正確理解。直到南北朝時,隨著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介紹和佛學研究的漸漸深入,使佛性論問題的研究討論漸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並慢慢成為佛學研究和佛教修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先是,晉末法顯譯《大般泥洹經》,經中說到,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但一闡提人除外。也就是說,一闡提人不佛性,不能成佛。然當時義學名僧竺道生,經過深入研究佛教經義後,認為此說不妥,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人亦是眾生,所以也應當有佛性也有成佛的可能。至於經中說一闡提人沒有佛性那是經典傳譯未全,經義未盡。根據經義,推斷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人也能成佛的說法。當時大本《涅槃經》尚未傳到南方,因此竺道生大膽的推斷,引起了一場爭論。當時一些「守文滯義」之徒,不僅群起而攻之,而且還將道生趕出南京,不許他在南京立足。直到後來大本《涅槃經》傳來,經中明確提到「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人定當成佛」,這時人們才折服道生的「孤明先發」。
  此後,關於佛性論的討論,一直引起各家的興趣。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那麼這種佛性是本來就具備的,還是經過修行以後才產生的,即所謂「本有」還是「始有」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當時佛教各家紛紛著書立說,闡述對於佛性看法。據唐代吉藏《大乘玄論》所舉,當時南北各家對於佛性的各種主張,有十多種,可見當時對於佛性論的關心。
  唐代,佛性論問題仍是佛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隋唐時開始出現的佛教宗派,也紛紛談論佛性。如天台宗有三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和五佛性(在前三佛性基礎上再加上果佛性、果果佛性而成五)之說。華嚴宗以有情眾生圓滿具足成佛可能性為佛性,等等。中國佛教的大多數派別,都主張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之說,但關於佛性是本有還是始有的問題,其爭論一直未休。唐時玄奘法師「乘危遠邁,杖策孤征」,西行求法是為了解決佛學上的一些疑難問題,而關於佛性究竟是本有還是始有,也是他希望在西行後能夠得到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生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原籍河北范陽,後隨父遷居嶺南。由於幼年喪父,所以生活貧困,與母親相依為命,以砍柴為生。其本人文化不高,識字也不多。但當時社會佛教盛行,受周圍環境影響,他對佛教也產生了信仰,而且有著極高的悟性。
  相傳有一次他偶爾聽人誦念金剛經》而有所悟,即投身於黃梅五祖門下。後因「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得五祖印可,傳授衣法。慧能得法後,當夜離開黃梅南下。他在民間隱居十多年,最後在曹溪開山立宗,倡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之說,創立了中國佛教禪宗南宗。
  慧能大師開創的禪宗南宗,宣揚不立文字見性成佛。在修行方面則主張當下直人,直指人心。在佛性論方面,則撇開佛性「有」、「無」以及「本有」、「始有」等問題,主張以眾生本有之心性(自性)為佛性,將心性論與佛性說結合起來,倡「即心即佛」說。也就是說慧能認為,所謂佛性,實際上就是人的自性,或者說就是人的本心。而人的自性,即人的本心本來就是清凈無染。只要識得人的自性就能成佛。因此他說:「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而眾生與佛的區別,只是在悟與未悟之間,「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30)「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眾生即佛」(35),眾生之所以能夠成佛的依據,就是因為眾生有這種自性清凈本心
  所謂心性,本指心之本性。早期佛教很少講佛性問題,但對心性問題卻有不少論述,特別是關於心性究竟是染還是凈的問題,曾經有不同的看法。據《異部宗輪論》等記,部派佛教時,說一切有部主張心性有凈和不凈之區別;而分別論者、大眾部等則主張心性本凈。他們認為,心體本身是不變的,此不變之心體本來清凈。至於煩惱客塵雖然能遮蔽本來清凈之心性,但煩惱客塵實際上並不是心性本體。從根本上是說心性本身是清凈的。這種心性本凈說,對後來大乘佛教佛性論的形成和發展,有密切關系。可以說後來佛教佛性論即由此心性本凈說發展而來
  慧能佛性學說,也是結合「心性」問題而發揮的。首先要說明的是,在慧能的禪學思想中,「心」和「性」兩者是一對基本范疇,慧能在運用這對基本范疇闡述他的思想學說時,是非常靈活的。有時候,心與性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如說到「心即是地,性即是王」(35)時,就是這樣。他還說:「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靜,人性本凈。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凈。」(18)在這情況下所說的「心」,大多是指妄心;而「性」則多指清凈自性真如本性。但有時候,他又說「識心見性,自成佛道」(30),「自識本心,自見本性」(16),這時候的「心」和「性」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真如本性,指的清凈心。他還說,「一切萬法,盡在自身中,何不從於自心頓現真如本性。」(30)這兒所說自心這一概念,幾乎相當於真如本性也就是說自心自性基本上是一致的。總之,慧能所說的「心」和「性」,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有時他說的「心」是指眾生虛妄之心,是染心;有時候他說的「心」卻又與「性」一樣,是指真如本性,是清凈無染之心。因此他說「心量廣大,猶如虛空」(24),「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8)
  慧能認為,人的本心也就是人的自性,是清凈無染的。而這清凈無染的本心,或者說是自心自性,就是真如本性也就佛性。既然一切眾生都有自性,而且眾生自性清凈,那麼一切眾生也就都有佛性。因此,他宣稱「般若之智人皆有之」。所謂「般若之智」也就佛教所說的超於尋常認識和知識范疇的最高智慧,是佛教的終極真理人人都般若之智,也就人人都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他說,「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自性清凈日月常明。世人性凈猶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20)這也就是說世人本來就具有此清凈本性,而且此清凈本性也就佛性,包容世間一切事物,包括佛教所說般若智慧。而且「三世諸佛,十二部經,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31)因此自性具足,一切萬法,都在自身中。
  另外,慧能還認為,不僅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而且眾生佛性並無差別,因而主張佛性平等。他認為「佛性亦無差別」(12)「法無頓漸」,只要「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悟即無差別。」(16)
  慧能的這種佛性平等觀,應該說與他的出身和社會生活有一定的關系。他生於嶺南,在當時是個偏遠之地,而且他自小生活貧困,平時以砍柴為生,這種生活環境,使他有深切的感受,也促成了他強烈的平等感。相傳慧能初上黃梅參見五祖,五祖弘忍問他,你是何方人,今天到此,來求什麼?慧能答道,我是嶺南新州人,今天遠道而來禮拜大師不求別的東西,只願求作佛。弘忍聽他口出大言,不知他根底究竟如何,因而責備道:你是嶺南人,又是葛獠,憑什麼想作佛呢?慧能不服,爭辯說: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應當是沒有南北的。我葛獠身與你大和尚雖然不一樣,但我們的佛性又有什麼差別呢?佛性平等眾生平等眾生與佛也是平等。此後,慧能說法時多次強調了這種平等思想。當然,他的平等思想,並不是要求在現實生活中的平等權利,僅僅是要求在宗教修行宗教目標追求方面的平等。但卻也提出了宗教修行中人的主觀作用問題。只有以佛性平等觀為前提,才能提出當下直人,頓悟成佛思想
  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且佛性平等,那麼,佛和眾生又有什麼不同呢?慧能認為差別只在於悟與未悟,也就是迷和悟的不同。「不悟即是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30)「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眾生即是佛。」(35)迷和悟的區別,決定了眾生和佛的不同。佛就是悟了自性眾生眾生就是還未啟悟自身的佛性,還未觀照自性所具有的般若智者。那麼,怎麼會造成這種「迷」和「悟」的區別的呢?慧能是通過「心」和「性」的不同屬性來加以說明的。他認為「心」是妄,「性」是凈,這虛妄之心就是還未悟其本性眾生所具之心眾生不悟,使心貪著於外境,從而引起「妄念浮雲蓋覆」本心,使本來清凈具足,如日月常明之自性不能自明,因而墮入迷妄之中。如果一旦「吹卻迷妄,內外明徹」,那麼就能「於自性中,萬法皆見,」就能明了「一切法自在性」,徹見自身所具「清凈法身」。(20)於是眾生即為佛。因此他認為,佛與眾生,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差別差別是在於對佛性的認識上。「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12)如果悟了,眾生就是佛。「佛性亦無差別,只緣迷悟。迷即為愚,悟即為智。」(12)而迷、悟只是一念之別。一念之迷悟,決定了佛與眾生的區別。只要一念能悟,當下眾生就可成佛。由此,慧能佛性論,為頓悟成佛說奠定了基礎
  從來修行成佛,要經過漫長的修行過程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標,只是證得羅漢,即使要想成佛,也需經過累劫修行才有可能。大乘佛教雖然將成佛作為自己的修行目標,但要想成佛也要經過累世修行,而且要經過許多階段才有可能,而其中的艱難,當然更不用說了。但如今慧能創立的禪宗南宗學說,不僅提出了眾生成佛的可能性,而且還將成佛過程大大簡化,既不需要累世修行也不必經過許多階段,只要一念覺悟,當下即能成佛自然受到大家歡迎。中唐以後,南宗能夠取得禪宗的正統地位而廣為流行,應該說與六祖所創的這種頓悟成佛說有很大關系
  慧能強調「佛性本來具有,本自具足」。亦就是說成佛的根據,本來就在各人自性中,眾生自性中就具備了成佛的依據。因而「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要想成佛,只能依靠自己,要從內心發現自己的自性,因此他提出成佛應當「自度」。他說眾生應當「各於自身自性自度」(21)。什麼叫「各於自身自性自度」呢?他解釋道,「白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痴迷妄,自有本覺性,將正見度。既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卻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21)在這里慧能強調修行成佛,只能依靠自己,依靠自己自性所具有的般若智慧,除卻愚痴迷妄,證得覺悟本性,這就叫「於自身自性自度」。
  相傳慧能從五祖得法後,當夜離開黃梅。五祖送至九江驛,並要搖櫓渡他過江。慧能對五祖說,請和尚坐著,應當由我來搖。弘忍對他說,應當是我渡你。這時慧能回答道:迷時師度,悟了自度。慧能生在邊遠地區,因語音不正,所以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就應當自性自度。五祖聽了他一番話,邊說是啊是啊。這一故事也說明了慧能一直強調體悟自性,必須依靠自己,即所謂自性自度。
  為了強調必須自身自性自度,慧能還提出「大善知識的說法,來強調成佛證悟必須依靠自己。佛教所說的所謂「善知識」,並不僅僅指具有廣博知識的人,而往往是指那些能夠指導和幫助別人認識佛教之道,並能使別人在佛教修行方面有所得益者。如《法華經》中說,所謂善知識,是能化導眾生「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此《法華文句》中解釋:「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故而在佛教經典中,善知識有些又稱作善友。但是,慧能所說的「大善知識」,並不是指這個意思。他所謂的「大善知識」,又叫自心內善知識」。其實這個「自心內善知識」,或者叫做「大善知識」,就是眾生本具之般若智慧也就清凈具足自性,或者說是眾生本具之佛性慧能弟子們解釋說:我在五祖弘忍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現在要將所悟之法流行後代,使後來學道者能頓悟菩提,使自本性頓悟。如果學者不能自悟的話,就要尋找「大善知識」示道見性
  什麼是「大善知識」呢,慧能解釋說,能夠解得最上乘法,直示正路的,即是大善知識。接著慧能解釋說,三世諸佛,十二部經,本來就在眾生本性中都具有的,如果能夠「識自心內善知識,即得解脫」。由此可見,所謂「大善知識」,實際上就是眾生本來就有自性清凈具足之本心,亦就是佛性。「汝若不得自悟,當起般若觀照,剎那妄念俱滅,即是真正善知識」。這里更是明白無誤地表示他所說的大善知識,就是般若智慧他還說「自性心地,以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為了強調自性自度,強調覺悟自性必須依靠自己,他還警告說,「若取外求善知識,望得解脫,無有是處。」(31)這就是說,如果誰希望不依靠自性具足智慧來頓悟自己的真如本心那就永遠不可能得到覺悟他說,如果自心處於迷妄狀態的話,不是依靠自性去悟得本性,即使另外有善知識來幫助,也無法獲得自悟,「若自心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即有教授,救不可得」。
  慧能關於自性自度的主張,他以自性本具之般若智慧自心內善知識的說法,可從兩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這種主張強調在宗教修行方面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大大加強了人的主體意識,強調了個人自我在宗教修行中的作用和地位。這一點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佛教傳人中國學佛者總是被告知,如要修行,必須依靠佛、法、僧,必須經過長期的誦經禮佛,必須守持各種清規戒律,必須經過種種修造階段,等等。至於以簡便易行為特點的凈土宗,更是主張他力往生,認為在此五濁惡世,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解脫。但慧能在此宣稱,成佛之道,不能依靠外在因素,只能通過自心的領悟,由自心本來所具的般若智慧去體悟自己所有的清凈圓滿自性,只要一悟,即能當下即刻成佛而不必通過繁瑣的修行,更不必藉助他力。此說無疑對當時的佛教修行者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而且對以後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廠重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慧能這一主張強調,覺悟自性必須依靠自心中本來具備的般若智慧宗教修行實踐,只是需要認識和發現自己的圓滿具足之本性,而要認識和發現自己的本性,又需要由自性所具之般若智慧也就是說慧能所說的識見本心,或者說體悟自性是一個自性體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並不需要外界的參與,也不需要外在的客觀世界進行認識,而僅僅是一個內心自我認識和自我體悟的過程,是自己本身所具的佛性自我認識體悟過程。其體悟的主體對象都是自性也就佛性本身。這樣,他在認識和實踐方面形成了一個自我內在的體系。
  慧能佛性思想是他整個禪學思想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他主張人人都佛性佛性平等,心、性、佛、人生沒有差別人生修行成佛過程也就是體悟自身所具有的佛性過程他還強調在體悟佛性過程中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所有這一切,都成了他禪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也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