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慎勿放逸——佛教進取觀 三、佛教進取觀的現代意義 慈航普度,和諧社會

  慈航普度,和諧社會

  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然而,人的精神卻依然未能與科技經濟同步提高,還是呈逐步下降之勢。信仰崩潰、價值紊亂、道德迷失,成為全球普遍的社會問題,浮躁、不安、厭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與自然界隔離等如瘟疫般流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縱欲主義、享樂主義泛濫,道德淪喪,人情冷漠……當今時代是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極少談論人生理想國家社會,而是更多的談論電影電視、股票、服飾、美食、足球、汽車、房子、明星……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在享受現代物質明時候,很多人都淪為物質的奴隸,陷溺於拜金義、享樂主義的狂潮,從而導致精神家園的徹底失落。由於無限制地刺激和擴大人慾望,追求所謂的個性張揚、自我價值實現、以及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已經迫使人距離純樸、善良、活潑、開朗越來越遠,很多人開始喪失了倫理道德的基本規范,沉淪為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中的慾望動物,抽象為資本徵伐戰爭中的一個消費單元。人類精神愈加頹廢,人慾橫流就像洪水泛濫,社會和諧因素越來越多。而且,正是由於物慾泛濫,人類所面對的疾病問題也層出不窮:艾滋病、非典、sarss、癌症、亞健康職業病、臟器衰竭……

  幾千年前,我佛釋迦牟尼早就有所警告:「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可以說是慾望之網束縛了我們這顆自由的心,使我們原本健康身體變得孱弱多病,原本快樂心靈變得困苦不堪。

  佛教思想是東方古老、優秀的思想文化寶藏,蘊涵著深邃廣博的人生觀、宇宙觀和以此為基礎的現今仍然有著巨大價值修行進取觀。在廣泛流傳和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佛教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對人類社會健康、協調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在未來世界交流發展進程中,慎勿放逸、勤修不懈的佛教進取思想無疑將給人類文明提供清涼降火的一劑良方。

  具體來說,佛教以其獨特的修行解脫之道,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本質、價值理想等,都有系統的論述,其中的慎勿放逸的佛教進取觀更是對於世人自我觀念的轉換、心理的調節、心靈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參照、扶助意義佛教的進取觀有助於緩解對現實境遇的執著,對治物慾橫流,淡化享受,淡泊名利,提高精神境界佛教修行解脫的實質是生命意義的超越,精神境界的提升,有助於凈化人心完美人生,大而化之,也有助於提升社會道德穩定社會秩序。

  佛教的進取理念強調人人佛性平等一致、人格平等尊嚴平等,有助於人類和平共處,追求共同理想,建設人間凈土佛教一貫重視慈悲濟世,幫助人解除痛苦給人快樂。作為佛法行者,我們應該更加能夠高揚佛教的去惡從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的修行準則以及其他具有社會倫理意義道德規范,使之普及於民眾之中,滲透到各類人際關係之中,這將大大有助於緩解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對立乃至敵對的關係,有助於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諧誠信關係,實現慈航普度、和諧社會

  因為佛教修行進取觀不是只追求自我的個人解脫不以「自了漢」為最終歸宿佛教修行進取觀雖然倡導修行主要依靠人自身的力量,但並非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去實現之。佛經有雲「惟行菩薩行者成佛,其修獨覺禪者永不得成

  佛。」按照佛法佛理,佛性眾生自性同出一源,本為一體,所以佛教根本上主張兼善眾生而非獨善其身,要求修行者自力拯救建立在個人的努力和引導全體修行之人的共同努力基礎上。自度度他、自救救他,或說度他自得度、救人自得救,這是佛法修行進取觀的基本精神,所以自力拯救、個人解脫並非佛法究竟,自力拯救而共同解脫才是完整的佛教進取精神

  所以佛教修行進取,是真正意義上的慈航普度,這是由佛教的基本教義所決定的。

  在佛教中,沒有創世者與被創造者,世界萬物眾生是性空緣起因緣聚合而成的;而世界本體真如本來如是,不生不死、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佛教進取觀以其宇宙觀為基礎,從佛教創建之始便是主張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度化就是要普度眾生。這與主張種姓不平等婆羅門教是完全相對立的。佛教中佛與佛弟子關係,不是主與仆或主與奴的關係,而是先覺與後覺、老師徒弟關係。這種關係具有平等意義,即使把它比喻為父子,也是彼此尊重、彼此理解的關係佛弟子們視佛為慈父慈母,而我佛釋迦牟尼在《梵網經》中也明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從《阿含經》來看,釋迦佛創立了僧團組織後,沒有以領袖或首腦自居,而是把自己當成僧團中的一員,與普通僧眾一道,持缽乞食,赤足雲游。佛陀之所以提倡眾生平等,按佛經佛理所言,在於眾生皆有佛性,與佛本來平等一體;我佛唯有大慈大悲之心,而絕無主宰支配眾生之意圖。把這種關係類推,佛法眾生關係也就是這樣。而在佛教徒心目中,佛雖福慧雙圓、神通自在、至尊無上、功德無量,卻毫無其他宗教裡面至高神的威嚴冷漠和高不可攀,而是可親可敬、可學可效的長者導師。在佛教中,佛與人沒有不可逾越的界線,人人可以成佛,人人有自己開悟成佛的創造之路

  所以,與平等自由等現代理念接軌,佛教修行進取觀非常有利於現代社會的人關係的調整和和諧社會的創建。我們如果能從積極的方面大力發揚這一傳統,提高「四眾」(比丘比丘尼即男、女出家眾和男、女在家居士)的修行實踐以及思想文化水平,批判地繼承佛教文化成果,有意識地將其引導到社會文明和文化建設的方向上來,佛教修行進取觀必將在社會和諧的建設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比如從佛教的所謂「無分別智」、「般若空觀」出發,佛法行者必然會對金錢、物慾、權勢等作為「文明社會」的「惡」的根源採取一種超然、高蹈的態度,以容讓為本,以舍為得,饒利眾生。這樣,對於社會上的利己、貪慾、劫掠、侵略等等思想以及由此引發的一切罪惡行就會起到一定的抵禦、遏制和消弭的作用

  魯迅當年講中國人的自信力,曾特別提到歷史上那些「捨身求法的人」,他把這些人稱贊為「中國的脊樑」。讀到他的這段話,立即可以想到佛教史上的法顯、玄奘、義凈等等眾多有名、無名的求法高僧,他們那種為追求真理而不避艱危、勇往直前、捨生忘死的精神,無疑是今天應當繼承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也可以作為佛教進取觀的現實價值很好例子

  再比如佛教進取有一個重要要求是「布施」,《金剛經》中還講要「無相布施」。一個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個人的所有,取之社會,亦當還之於社會。而在這過程中,既不應著我相,也不當著物相和受施者相。這對於現代社會之中慈善事業的發展無疑是有著巨大意義的。

  當前,社會有些人成為了生理需求物質慾望的奴隸,奉行拜金主義、享

  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甚至貪污腐化、盜竊走私、吸毒賣淫……這是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墮落,人類的悲哀。佛教修行進取觀有助於緩解人們對現實境遇的執著,對治物慾橫流,淡化享受,淡泊名利,從而提高精神境界,建設和諧社會

  佛教進取觀的實質是生命意義的超越,精神境界的提升。這種對超越和提升的追求,使人能以長遠的終極的眼光客觀而冷靜地反思人生的歷程、審視自身的缺陷,並不斷地努力規范自己,提高境界也有助於在個人心理上產生安頓、撫慰、調節、支撐、激勵等諸多功能,從而緩解甚至消弭人的種種無奈、焦慮煩躁、悲傷和痛苦負面情緒這都最終會對社會有良好的協調作用

  佛教進取觀認為,解脫是個修行進取的業報,是善業所得樂果。一個人若能遵循因果法則就會確立向上進取的價值取向,自覺地克服反道德心理因素,使自己人心向善,除惡為善,從而有助於凈化人心完美人生,這樣以來,也有助於提升社會道德,完善社會秩序。

  下面針對度化世人之中的具體情況,談一談佛教進取觀的意義

  正所謂「佛度有緣人」,在度化眾生過程之中,對於真心求法的人所說的話,當然不能夠對那些滿腦子世俗想法的人來說,否則,你一定會被指責、被抱怨以至於被駁斥、被恥笑。所謂「下士聞道,大笑之」,法華會上我佛釋迦牟尼說法,尚有五千人退席,何況他人!德高望重的印光大師也曾經慨嘆過:「語於門外漢,遭謗定無疑!」現在是末法時代,不可能人人都皈依佛法,更不可能沒有人對佛法生出疑謗,所以就「度化眾人」這件事情本身而言,把佛法說給想聽佛法的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對「度化眾人」的較高要求,就是要佛法修行之人以身作則,以道德感化世人。無論出家在家,凡為佛弟子,都必須隨機勸化眾生就像是《華嚴經·凈行品》所說的那樣「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通過道德勸化,凈化人間,改造社會這是佛法修行進取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是人間佛教的重要內容太虛大師說得明白:人間佛教「乃是以佛教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佛法修行之人在與世人相處之時,絕對不要有看不起他們的想法,要知道他們不修行只是現在不覺悟而已,只要是一覺悟也就是修行之人,說不定就比我們修行要強的多。要認真地從世人身上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長處,多給他們以關心和幫助,這樣的話,就會較好的與別人相處。隨著修行實踐的深入,我們的人關係會不斷地有所進益,那麼,生活中的樂趣就會越來越多就會成就一個日日進益、快樂幸福生活

  所以只要我們每一個修行者能夠保持慎勿放逸、勤修不懈,從自己做起,依佛法修持,盡職盡責生活得好,奉獻得多,表現出高尚精神完美的人格和超群的智慧又有利人助人的赤腸熱心,自然會成為周圍人眾的榜樣佛法的光輝會從我們的身上向外輻射,從而吸引和帶動人們向善學佛。所以在修行提高、工作進步、人際關係融洽的基礎上,修行者對於社會也就會有更大貢獻,會使得社會更加和諧

  就拿最能體現我佛釋迦牟尼本懷的大乘佛道來講,其中的教理佛教徒應盡的社會責任非常強調。根據大乘教義佛弟子應該報答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或天下恩。《心地觀經》說:「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 」既然荷負四恩,則知恩報恩,首先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然後要報答師長的教誨之恩,報效國家,為國家危機災禍盡職出力,還要報效社會乃至全人類這都是我們佛法行者不容推諉的責任。《華嚴經》教導學佛者應該「恆順眾生」,就是對眾生要像對待父母一樣要順,順而養之,順而化之,「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平等實在地為眾生服務,滿足他們的種種需求,對眾生「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有無異。」在為眾生服務的時候應該「如母愛子」,「如仆事主」,不思回報,切實地為眾生療治疾病、周濟貧困、撫慰孤獨,以至於為往來行人提供住宿,修路築橋便利行人,為利益眾生而學諸技藝,乃至「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就是說大乘佛道要求修行者以最徹底的報恩心、大慈大悲的心,勇敢地肩負起利樂眾生、度化眾生的重任,

  所謂「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眾生是我,我也就是眾生。度化、利益眾生也就是度化、利益我。這樣利益眾生也就是增進修行,而增進修行就是要廣結善緣,多積福慧,引導無量眾生共趨善道、佛道,一步步地實現「凈諸世界」、「莊嚴國土」,也就會使得社會更加和諧

  佛法說一切唯心識所造:人類有什麼樣的心,就會出現什麼樣的世界。想想看,如果世界的人心中多一份貪婪、嗔恨、愚痴、我慢、嫉妒,那麼世界就會多一些戰爭、謀殺、偷盜、搶劫、暴力、欺騙!相反,如果我們的心中多一份慚愧慈悲道德智慧,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多一些光明安定和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