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教的思維看待財富,發現自己一點不貧窮

  我認為企業是有計劃組織體,如國家、社團、宗教文化慈善、教育等,從某種意義上都可以成為企業

  佛教很重視企業理念,當初佛陀就是本著有組織、有計劃企業精神創建僧團的:唐代馬祖叢林,百丈清規,也具有企業思想;近代太虛大師整理僧伽制度,是企業精神的展現:乃至佛光山倡導人間佛教,用企業精神管理佛教事業。因此,企業的定義不一定是指社會的工商企業

  佛教徒常有一句話叫:「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講究權巧智慧、方便法門:利生,要考慮社會大眾的需要。不論弘法或利生,都必須通過良好的組織與完整的規劃,才能順利地接引眾生進入佛法的堂奧。從另一個角度看,出世的佛教雖然不以營利為弘法事業目標,卻不能因此否定佛教事業在管理方面的成就貢獻

  因為人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恰為企業界提供豐富的資源,而佛教組織、有制度、有規劃的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事業不僅續佛慧命,更促進社會的祥和進步,所以佛教企業精神實在不可以與一般的「商業行為」等同視之。

  一般的商業化經營以營利、賺錢為目的,佛教講究的是服務,佛教認為生命目的不在於賺取個人所有的金錢,財富也不是有形的金銀財寶,應該擴大來看。佛教認為財富的種類有

  狹義的財富、廣義的財富

  有形的財富、無形的財富

  現世的財富來生財富

  個人的財富、共有的財富

  人為的財富自然財富

  有價的財富、無價的財需

  物質財富精神財富

  清凈的時富、染污財富

  合法的時富、非法的財富

  暫時的財富、永久的財富

  健康智慧人緣、信用、土地、股票等,廣義的財富。有價的財富如聲望、名、成就、歷史等,無價的財富人格道德真心本性等。

  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的智慧之財;不但重視的現世財富富,更重視結緣積德的無形財富;不但重視私有財,更重視永久的來生財富:不但重視有形的現有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自然生態的維護等;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慾、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佛教為人如果以明理正見、勤勞、結緣、布施、喜舍、感恩知足道德的行為來追求財務,才是真正的財富。因為這些財富不但現世受用,來世還可以受用;不但一時受用,終身都能受用;不但人受用,大眾也可以受用。一個人擁有的智慧慈悲信仰歡喜、滿足等,都是無價的財富

  在佛教看來,世間上沒有窮人,貧富是從比較而來。例如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這是時間的富者;善於言辭的人,用語言來讚美別人,這是語言的富者;有力氣的人,用一把力氣服務他人,這是有力的富者。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永遠是富貴的人

  過去佛門有一些人,總認為貧窮是有道行,談「錢」就是粗俗。其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除非不做事,要做事就離不開錢,金錢學道資糧,是很現實的問題。佛教並不排斥錢財,佛教錢財看法是「非善非惡」,黃金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根據經典記載,佛教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布施精舍、毗舍怯四事供養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

  佛教認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再說,佛教徒本來就有在家與出家二眾,一個在家修行的人如果沒有錢財,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安頓家庭生活?何況修行辦道布施救濟都需要錢財作為助緣資糧。國家社會的各項發展需要豐實的國庫作為後盾,佛教法利生,提供醫療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務來凈化社會,造福人群,如果沒有凈財,又怎能成辦這些事業?我認為如何將信眾布施的善財、凈財、聖財好好用在佛化事業上,才是最值得關心的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