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
此部經是闡述凡夫及修行人,對無常生死輪回的正知見,並說明面臨亡者時不要啼哭,應持續誦持經典、能日日作禮、至心供養三寶最為重要。此經典為宋朝居士沮渠京聲譯,願能以此經要點為依據,現代居士為亡者以正知見方式行儀。
佛說五無反覆經
經名批註
●佛說五無反覆:佛說一般人、凡夫認為下列五人對生死知見是無倫理、顛倒行為。
●五:指五人。此五人與亡者的關系是父子、母子、姊弟、夫妻、主僕(君臣、師徒),由此說明五情之事。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有一梵志。從羅閱祇國來。聞舍衛國人慈孝順奉經修道。敬事三尊。
●俱:同聚一起。
●時:當時。
●聞舍衛國人慈孝順奉經修道:聽到舍衛國的人:父母慈愛、子女孝順、奉事經典、修習佛道。
便到舍衛國見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殺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梵志問曰。此是誰兒。耕者答言。是我之子。梵志問曰。是卿之子。何不啼哭。故耕如故。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卿今入城。吾家某處。願過語之。吾子已死。但持一人食來。梵志自念。此是何人。而無反覆。子死在地。情不憂愁。而反索食。此人不慈。無有是比。
●螫:含有毒腺的蛇、蟲等用牙或針鉤刺人畜。
●卿:對人的尊稱(或君對臣的美稱)。
●故耕如故:仍舊耕地如常。
●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人有生有死,事情有成有敗,行善的人有善報,行惡的人有惡報,一切都是由業報顯現,現出憂怨不快樂、啼哭煩惱,對亡者是無益處。
●卿今入城。吾家某處。願過語之。吾子已死。但持一人食來:我家住在某處,您今天入城經過時請告訴我的家人,我的兒子已死,只要拿一人的食物來即可。
●情不憂愁。而反索食。此人不慈。無有是比:神情不但不憂愁,反而索求食物,此人之不慈悲,實在沒有人能比。
梵志入城。詣耕其家。見死兒母。即便說雲卿之子已死。其父寄信但持一人食來。何以不念子耶。兒母即為梵志說譬喻言。兒來托生。我亦不喚。兒今自去。非我能留。譬如行客來過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詣耕其家:造訪耕地者之家。
●說譬喻言:以譬喻來說明(譬喻:利用二件事物的相似點,用彼方來說明此方,通常是以易知說明難知,以具體說明抽象)。
●兒來托生,我亦不喚,兒今自去,非我能留:兒子來入胎托我出生,我也不曾叫他來托我出生。兒子今已離我去,不是我能要他留下即可不死。
●去住進止:指人生死輪回的過程。
去:神識離開肉身,死亡之意。
住:神識居住肉身,生命期。
進:神識進入肉身,投胎。
止:神識依業力完成轉換識能系統的作用。此識能系統完成後形成來世精神身神識的識能系統方可入胎投生。例如,人身死亡後依業力先轉成來世畜生道牛的形狀、神識,依此轉成牛的識能系統形成牛的精神身,如此才可投胎成牛。若神識不安定會不斷改變,最終仍依業力安定止住。
復語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姊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兄弟。譬如巧師入山斫木。縛作大栰。安置水中。卒遇大風。吹栰散失。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望。我弟亦爾。因緣和會。同一家生。隨命長短。生死無常。合會有離。我弟命盡。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巧師:技藝精妙的工匠。
●斫木:砍木。
●縛:捆綁。
●卒遇大風:突然遇到大風。
●前後分張:前後分離。
●不相顧望:不能互相照應慰問。
●因緣和會,同一家生,隨命長短,生死無常:因姊姊之親情緣份能同在一家生,隨各人生命長短不同,生死無常也自有不同。
●合會有離,我弟命盡,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有相合就會有分離,我弟命盡死亡,也是隨其業力而輪回,不能強留。
復語其婦。卿夫已死。何不啼哭。婦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夫婦。譬如飛鳥。暮棲高樹。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及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我之夫婦。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譬如飛鳥。暮棲高樹:譬如飛鳥般,日落黃昏時,棲息高樹上。
●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共同住一宿短暫之時間。
復語其奴。大家已死。何不啼哭。奴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大家。因緣和會。我如犢子。隨逐大牛。人殺大牛。犢子在邊。不能救護大牛之命。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
●我如犢子。隨逐大牛:我如小牛,只能跟隨追逐大牛而走。
梵志聞之。心惑目冥不識東西。我聞此國孝順奉事恭敬三尊。故從遠來。欲得學問。既來到此。了無所益。又問行人。佛在何許欲前往問之。行人答曰。近在祇桓精舍。梵志即到佛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憂愁低頭默無言說。佛知其意。謂梵志曰。何以低頭。憂愁不樂。梵志白佛言。不果所願違我本心。是故不樂。佛問梵志。有何所失憂愁不樂。梵志曰。我從羅閱祇國來。欲得學問。既來到此見五無反覆。佛言。何等五無反覆。梵志曰。我見父子二人耕地下種。子死在地。情不憂愁。而反索食。居家大小。亦無憂愁。是為大逆。佛言。不然。不如卿語。
●心惑目冥不識東西:內心迷惑、眼睛幽暗、無法認清事理(認為此人不是慈悲善良之人)。
●何許:什麼地方?
●卻住一面:後退而行,在適當距離停住而面向釋尊(表示對釋尊的尊敬)。
●不然:不是這樣。
此之五人。最有反覆。知身無常。財非己有。往古聖人。不免斯患。況於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間俗人。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遷神不滅。死而復生。如車輪轉。無有休息。背死向生非憂愁所逮。
●知身無常,財非己有:了知肉身是無法永久不壞,人間財產也帶不走。
●往古聖人。不免斯患。況於凡夫:過去的聖人,都無法避免這種禍害,何況是凡夫之人。
●流轉生死,遷神不滅,死而復生,如車輪轉,無有休息:生死輪回中,神識變遷而不滅絕,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切依業力輪轉永無止境。
梵志聞知。心開意解。更無憂愁。我聞佛說。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闇遇明。於是梵志。即得道跡。一切死亡。不足啼哭。欲為亡者。請佛及僧。燒香供養。續誦經典。能日日作禮。復至心供養三寶。最是為要。於是梵志。稽首作禮。受教而去。
●心開意解:心領神悟,見識明白。
●我聞佛說。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闇遇明:我聽聞佛陀的開示之後,所有一切煩惱疑惑皆消逝無蹤(病指煩惱)。
●即得道跡:找出修行之路需要了脫生死,並不執著五情—父子、夫婦、兄弟、部屬長官、友情。
●欲為亡者,請佛及僧:想要為亡者好應不啼哭,應該請佛、法師、善知識、有修行之人,念佛迴向超渡(僧:法師、善知識,有修行之人)。
●日日作禮:天天行禮。
●受教而去:接受教誨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