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師山·紫虛居士:修行人要善用其心

修行人要善用其心

葯師山紫虛居士

  前言

  在《華嚴經》卷十四凈行品第十一中,南無智首菩薩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修行人要如何才能圓滿其身、口、意業?要如何才能有慧、有力、得各種智力波羅蜜?如何才能得他人尊敬?如何才得以為他導師?如何才能得龍王天王等之守護?」南無文殊菩師利菩薩回答:「要善用其心。」南無文殊菩師利菩薩是一位具有不可思議大智慧慈悲菩薩,祂在這文章中面對各種境界時的「用心」,筆者二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它時就很感動,最近有機緣再次看到它,更覺得這些「用心」的功夫博大精深,我們作為一個佛弟子都應該要好好學習。南無文殊菩師利菩薩此文章中列舉一百四十一個「用心」的方法筆者在此僅恭錄一些我們常會面對的境界給有緣的讀者作參考,請多多指教!其餘開示內容請參閱《華嚴經》。

  二、心的意義

  在佛教所說的「心」有很多不同的意義,例如不可思議佛心菩薩心及真心等,這些都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一般所說的「心」指妄心或意識心,依佛教之說,眾生原本有一清凈無垢(此指不垢不凈的真清凈而言)的真心(即空如來藏),但由於不知原因與來處的「無始無明」突然出現,因而遮覆此真心,此真心加上無始無明就形成眾生的妄心,但真心的性質並未改變,只是成為「隱藏」的「佛性」而已。此妄心就是眾生世間行善或造惡的根源,也是輪回的主因,妄心性虛妄,故輪回也如空花,但眾生不得而知。妄心雖虛妄,但眾生依此而在六道中受生,此妄心若惡,則造惡業苦果,甚至淪落惡道;此妄心若善,則行善造福,得善果生善道,甚至依此得慧免於苦惱。若機緣成熟,得佛菩薩或善知識教導,依此妄心修指月之正法,終究可破各種無明而得解脫乃至成佛,這些過程都可歸於如何「善用其心」。修行人就是要依佛之教導,改善、修正自己妄心的缺點(如貪、嗔、痴),並消除妄心的污垢,如此才有機會因垢少而得以破無始無明現出不可思議境界(見《楞伽經》),且因善心故「植入善種」,能得佛力加持成就佛道。在本文中善用其心的「心」就是指我們「可以控制」的「意識心」或「妄心」。

  三、南無文殊菩師利菩薩在凈行品中的開示(一)「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這一段話是南無文殊菩師利菩薩對在家居修行者的開示居士在家,上有父母又有妻子兒女家人,甚至有僮僕等人及財物,對這些人與物所組成的家,修行人要知道這些只是「因緣和合」暫時存在而已,一旦緣盡就不再擁有,因此居士修行者要觀家的性質是空,它只是短暫的存在,終究會緣散而空,我們不可貪著家中的人或物,更不可為其而煩惱而受逼迫不得自在。對居士修行者,我們除了自己要如是觀之外,也願所有在家居士皆能如此。

  (二)「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這一文字當我們在侍奉父母時要起心:「願眾生都善於事奉諸佛,把一切最好的東西用以護持、供養諸佛。」這一開示要我們把父母視同如佛,供養一切之所需,因為眾生皆有佛性父母也是未來佛,故以此心侍候父母,既可儘力又可免於親情執著,故是極為有智慧的觀法。

  (三)「妻子集會:當願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

  這一段話是說當我們妻子子女在一起時要起心:「願眾生都能冤親平等,永離貪著。」妻子子女是一個人在世間最重大的愛情親情,但妻子子女有些過去有善緣,有些則是有惡緣,因此有些子女會成為你的至親至愛,但有些兒女也許會常與你爭吵而成為怨家,丈夫妻子關系也是如此,這是世間凡夫常存在的現象,一個修行人則不可以如此,應該要以平等心善待妻子及所有子女,給予所需的照顧,但對愛情親情絕不可貪著。

  (四)「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

  這是當我們見到或走過橋樑時應起的心念橋樑是平凡又高貴的代表,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不論貧賤富貴,一律通行無阻,它忍辱負重絕無怨言,它也不求任何回報而讓你由它背上踏過,一個修行人在世間渡生就要如同橋樑:廣渡一切眾生,要平等、無怨無悔、忍辱負重、不求回報。

  (五)「見樂著人:當願眾生以法自娛歡愛不舍」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並未要這些人「斷除樂著」,而只要他們轉變對世俗的歡樂為對佛法喜樂,並希望他們對法樂能歡愛不舍。

  (六)「見無樂著:當願眾生有為事中無所樂」

  這是對一個不執著歡樂的人所該說的話。南無文殊師利菩薩要他們不要樂著於世俗的「有為法」,其只強調有為法,意謂對出離世間的無為法不可捨棄,否則有落入空無斷滅的危險。

  (七)「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供養佛」

  這是當我們面對一個沉浸在歡樂中的人所起的心念。我們要祝福他經常可得安樂,而此樂不是來自一般世俗的逸樂,而是來自供養菩薩所生快樂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並沒有要此歡樂人斷除一切樂(註:小乘修行人會如此說),而是先祝他常得樂然後再勸他以供佛為樂這就是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大智慧慈悲

  (八)「見苦惱人:當願眾生獲根本智滅除眾苦」

  眾生煩惱無量,只有祝福他能精進修行,早日獲得根本智,才能徹底滅除所有苦惱,根本智是眾生本具的四智,成佛時才可獲得。

  (九)「見無病人當願眾生真實永無病惱

  這是當看到一個健康無病的人要起的心念。人的肉身終會生病老死,我們現在健康病痛,應該盡快悟入法身慧命,甚至修成佛或大菩薩,如此才是真正永無病苦老死。

  (十)「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

  這是當看到病人時要起的心念。人的肉身生病而終於老死,化為灰燼,但願每個身染疾病的人能有智慧認清這個真理,且一個病人久病之後心情會沮喪、抱怨,甚至會演變為心性怪異,我們應該告訴他:「生病肉身必有的現象,人人皆會如此,要安心養病,保持清凈的心,不要有怨氣。」我們也要祝福所有罹患疾病的人能離乖諍法。

  (十一)「其他」

  以下是南無文殊菩師利菩薩在凈行品中所開示的一些用心之法,由於文意清楚,除少數之外,筆者不多加解釋,僅恭錄於下:

  1.「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

  2.「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舍心無愛著」

  3.「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

  4.「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5.「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6.「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7.「修行於定當願眾生以定伏心究竟無餘」(此中「無餘」指入無餘涅槃之義。)

  8.「若修於觀當願眾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諍」(這是說修觀可得慧,觀想有成可以得到如佛所證之真理,由此永遠不會有乖違爭論之心出現。)

  9.「若在於道當願眾生能行佛道向無餘法」

  10.「見嚴飾人當願眾生三十二相以為嚴好」

  11.「見無嚴飾當願眾生舍諸飾好具頭陀行」

  12.「若見長者當願眾生善能明斷不行惡法」

  13.「若見大臣當願眾生恆守正念習行眾善」

  14.「到人門戶當願眾生入於一切佛法之門

  15.「見不舍人當願眾生常不舍離勝功德法」

  16.「見能舍人當願眾生永得舍離三惡道苦」

  17.「若得恭敬當願眾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18.「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這是說對得美食之人,我們要祝福他常有美食,但要提醒他心中不可貪著美食。即不可羨慕美食的口欲。)

  19.「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即無美食之人,要以禪悅為食。)

  20.「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21.「盛暑炎毒當願眾生舍離眾惱一切皆盡」

  22.「暑退涼初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

  四、結論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在《華嚴經凈行品》中開示我們「如何善用自心」的無上妙法,我們在面對境界時若能常依此開示而起心念,則可形成善的意業,善種植入第八識中,同時也可防止我們起不好或不智的心念形成惡的意業。這些語詞若出於口中,則成為善的語業,若成之於行,則成為善的身業,因此我們應該經常依這些開示起身、口、意業,久之可轉惡為善成就善業、善種,對修行極有助益,但願大家善用此開示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