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葉建築師一文
葉建築師來函的全文
受到紫虛居士夫妻的感召,我會終身護持葯師山,既然要護持葯師山,我也有一些意見要提出供大家參考,不同意我看法的,我亦不堅持。
一、募款的問題:
要推行葯師山佛學學會的宗旨(顯密雙修,醫生看病,融合佛法與俗事等)如果本身窮得自顧不暇,甭談其他,如要靠目前有限的同修來負擔,也是很吃力的事,因此我贊同適度的募款;更贊同不累積財富,以免衍生不良的後果。只要募來的款項足夠推行基本的宗旨,以及保留一定的基金以備不時之需,就暫緩募款。而募款的原則是不願意去做的不勉強,而願意去募款的,也在捐款者絕不心痛的原則下進行,外界認同我們的理念而無不良企圖,沒有理由拒絕他們的護持。
佛陀在世時的祇樹給孤獨園以及祇桓精舍也是接受居士的供養而來的。這樣讓眾生有布施的機會,又能培養眾生能舍、去吝的善行。
二、結緣的問題:
消極的接受有緣人,不如積極地與眾生結緣,以推廣佛法。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不要急於證位,應生末法,廣為宣揚佛說,駁斥外道邪說,名為報佛恩,以及鼓勵諸菩薩、阿羅漢等「應轉生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
又如來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以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們葯師山誓行菩薩道,對於這些佛理應深思。
三、目的的問題:
上山參拜,如果說沒有目的,那就對不起我的良心。那不如在家看電視,何必浪費時間到山上受苦。說得優雅一點,我到山上是想沐浴在那詳和的氣氛中,讓浮動的心再度獲得平靜,並禮敬諸佛菩薩,求消業障,聽聽弘法,增廣見聞,至於能否如願則不去強求。說的世俗一點,我想求財求壽,亦無不可。觀世音菩薩四不思議無作妙德中第四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這又作何解釋?
我認為初期學佛,還是先求得某種境界,不要執著,隨即舍掉,次第漸進,達於得無所得,所謂「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是學佛的理論與方法,如果我能夠一無所求,那早就坐在供桌上接受供養了,還求個什麼?
四、統一口徑的問題:
我們葯師山崇密是不爭的事實,《楞嚴經》中世尊親言「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摩,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阿難及大眾亦贊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只獲法身。」
又佛陀告訴阿難楞嚴神咒「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其神妙說不盡,我們只要不要泄佛密因,不理別人的批評。經中已提供快速成就的根據,且「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去泥的功夫,還是密法來得方便。
五、秩序的問題:
居士到底是與出家眾不同,有其無可奈何的障礙存在,無法如出家眾般地嚴守各種戒律,然我亦贊同適度地守一些基本的戒律,還有在做法會或弘法時,希望保持莊嚴的氣氛,想辦法讓小朋友的玩耍不要干擾到肅穆的氣氛。佛堂里有人在修行時,談論的音量以不影響他人修行為原則,希望因此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得到最大的法益。
◎勸募的問題
對此問題,我個人的看法,已經寫於回答黃兆民大德的問題中,對各界捐款處理原則與本文葉建築師所言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
理事長不會叫同修們去募款,更不會以募款多少來論功賞。一切以自動自發的心,完全以供養諸佛及道場所需才接受,此善款願大家以播善種的心來從事此善舉,切莫想歪了。
我反對「勸募」,也反對累積財富,財務處理方式,請詳見「回黃兆民師兄一文」。
◎結緣度眾的問題
「結緣」各界信眾,也是我們渡生的一種方式,當然我們不會消極,目前電腦網際網路的施行,每月第四星期的凈土法門及山上念佛共修會的成立。這些都是積極從事渡生的作法,但個人反對標榜自己,大做宣傳、不明因緣的作法。請參考「回黃兆民師兄一文」。
◎目的的問題
學佛當然不能說沒有目的,菩薩發願,廣義而言,也是一種目標及目的。只是「它」不是為自己,而是秉持慈悲、平等為眾生的「目的」。
所以「以什麼心」或抱什麼「目的」上藥師山學佛或禮敬諸佛都是可以的。那隻是每個人「層次」不同而已,沒有什麼不對。
一般人遵守法律及道德到七成,已經是很好的人,學佛可以學得很好,願大家不要以外在的一切表相來論「心」的活動。只要真「心」向善或向上求「佛道」的,我們都竭誠歡迎,佛寺大門永遠為眾生而開,絕不會上鎖的。
此處所言不要有「目的」,是希望大家要以了脫生死為學佛的目標,不要有太多不同的想法,如貪法、貪神通……等事項。要有正確的認知,學佛若有「目的」,將會影響入空修行,這是對高層次修行的「期望」。
《金剛經》內所言也是如此。這與你存什麼「心」上山學佛是無關的。我個人這種看法,葉建築師以為如何?好像也差不多吧!
◎統一口徑問題
(一)密法的問題,密法是實證實修的過程,一定要經過顯部的認識,才可進入密法的殊勝,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所以為「密」,因為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最主要是如「一般人」不可信受的。
要知道並非所有人都深信有「佛」、「菩薩」之事,更何況深信密法、咒語的功能,更是不多了。若隨意為他人演說密法,那認為你是魔法的人會遠多於認為你是佛法的人。有必要如此嗎?還是以修行者的根器不同,因材施教較洽當。
(二)菩薩渡生要圓滿如船過水無痕,切記!切記!標新立異,怕人不知,若內心如此想,一定要多內省觀之,反省才可。同樣做一件事情,如助某人解一件因果,消其痛苦,是因不忍眾生受其病苦,而不是炫耀的心態。神壇或其他地方,大為宣傳及廣告,都要看清楚,這與菩薩道場是不同的。菩薩道場只能做而不說,甚至要掩飾,應用這一點特質的不同,聰明的你可以分別出一二,請多加註意。
葯師山不會批評其他任何道場,只有贊嘆各道場的努力,但是我們要要求自己及同修的行為是堅守菩薩道場的行為,即不露神通,一切以慈悲心、平等心為出發點。
願在葯師山的修行者要共守此行為;若不以此「心」來學佛,必淪為魔道、外道,那是我們所不願看見的結局。我願帶領大家走入正道正知的佛學領域。若我們被外界一般人認為是「外道」,那又如何渡生呢?
★以下是紫雲的看法
(一)「道場」是全體修行人共同的表現,我們要有共同的認知,外界對我們的了解,才不會有誤會,認知上才不會有偏差。
每位修行者,在言行舉止上,要寬諒他人的不適,並要求自己的行為,如此才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事情。
(二)若修行者的行為偏差,同修應相互規勸,千萬不要不說,或不好意思,等事情如滾雪球般地展開,連收拾善後都來不及。
道場是大家共同的園地,要愛護、關愛,是以一種「慈心」去滋養,用「愛心」去喜歡此地,一點不順心或「得不到」預期的目的,拂袖而去,倒楣的還是自己。
(三)修行者切忌貢高我慢、自贊毀他、有比較心,不要認為自己才是最優秀、最沒有問題、最精進修行的,出問題以後,承受不了此結果,產生退轉心,非常可惜,待機緣再來時,已不知何時。願葯師山的修行者,記住秉持菩提心,不要陷入情緒的紛擾,永遠不急不徐地走入道業的軌道中,才可說修行,不然仍是失敗者。
(四)道場的名譽要大家來維護,以菩薩道場為目標,若不幸被曲折,定是我們自己要檢討的時刻。切記不要不說明此事,任由歪曲的事實被認同,那是很可悲的下場。
(五)葯師山道場,願各位共修大德,一齊創出一個凈土,菩薩道場是你我共同努力的目標,而不是來此學法術、求神通、比學佛高低、探果位高下之處。
◎秩序的問題
小朋友耳濡目染的教育也很重要,本會在籌備葯師山的兒童佛學教育一案,目前已有部份共識,如下列四項,仍可提出各項施行辦法,以增加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