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般若咒義
上來已由密咒的五種功德,分攝五道的修證,在這里,只打算依吉祥獅子所說,略釋般若波羅密多咒的咒義,即便完結《心經》正分的講釋。
tadyatha 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玄奘譯為: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tadyatha(爹雅他)的意思是「如此即是」。甚麼叫做「如此即是」呢?此即輪回界與涅槃界為同一。何以同一?於佛的智境中,其無所緣為同一,其無分別為同一。
om(嗡)這個咒字及咒音,在輪回界顯現為貪、嗔、痴、妒、等五毒;在佛的果位上則顯現為五部佛父(東方不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然而一切顯現,實無非即是由顛倒識所認知的顯現,是故悟入深般若波羅蜜多,即於一切落入緣起而生的境界都無所住。所以om,即是無所住的自顯現。
gate(加爹),第一個gate,意思是行者自利,渡向佛果位。
gate(加爹),第二個gate,意思是利他之渡,引渡有情向佛果位。
paragate(帕喇加爹),此說為已自渡至最殊勝境界。
parasamgate(帕喇生加爹),此說為已渡至利他的最殊勝境界。
svaha(娑哈),此說為心相續自解脫,自解脫後,更不依其他。
由般若波羅蜜多咒的咒義,即知般若波羅蜜多的要義。以輪回涅槃二界的無分別為基礎,悟入無所住的無所緣境,由離相礙而自利利他,以至現證無礙、無舍離、無所得亦無無得,如是自利圓滿,法爾生起無所緣的悲心,圓成弟子,令其得自解脫。
這即是佛地中因位無間道的修證,以至果位佛地的現證。
6 認許與隨喜
一般佛經的後分,稱為流通分,內容多為佛說法已,天龍八部、諸天、羅漢及菩薩眾合什歡喜贊嘆,於是佛即隨說此經流通的功德。
《般若》系列的經典則有點例外,其中多部經典,特別強調「隨喜」,而隨喜的諸菩薩眾,又例必以彌勒為上首菩薩。
因為大凡說修證的經典,亦多以彌勒為上首,《般若》的隨喜上首是彌勒,就含有以修證般若即是隨喜的意味。這意味十分深邃。
釋尊於二轉*輪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將緣起思想深化與系統化,而緣起思想,則是佛家的基本。在初轉*輪時,釋尊主要是說四諦、十二因緣,這時候所著重的是用緣起來否定實執,因此便說得明快,目的是令修行人可以立即掌握空性的涵義,從而否定執一切法為實自性有,也即是否定對「物性」的執著。然而凡明快的說法一定相對地簡單,倘若永遠落在這個層次,那就無法進入大乘的五道,因此弟子亦永遠不可能成佛。由是才有二轉*輪的深化與系統化。
龍樹的成就,在於將釋尊二轉*輪的說法,整理成為一個離邊復離中的中道思想,而這中道,則由四重緣起來層層深入,令學人明白緣起的非單一性,以及其相關的連貫性。由是當由緣起而悟入空性時,便不是一個層面的悟入,而是層層的深入。
可是,龍樹卻沒有細說如何去觀修這四重緣起的具體方法,只在《法界贊》中大略地提到修證般若,最精彩部份是用月為喻,形容行人修證時如何離相礙,這一點,我們在下文還會細說。
彌勒不同龍樹,他著重說修證,主要是依三轉*輪的《解深密經》來說。修證甚麼呢?並不是另有修證的目的,所修證的依然是二轉*輪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佛的二轉、三轉*輪。相對來說,二轉*輪主要是說般若波羅蜜多的體性、三轉*輪主要是說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證。至於如來藏系列經典(亦即文殊師利的不二法門),亦為三轉*輪所說,那是因為如來藏即是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證果。
說到這里,二轉*輪的《般若》經典,以彌勒為上首菩薩作隨喜,意思就很明白了,學人必須修證般若,才稱得上是隨喜佛說。
然而《心經》卻跟一般《般若》經典不同,於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舍利弗問之後,釋尊隨即認許,並說「一切如來亦當隨喜」,這就有特別的涵義。這涵義是,三世諸佛 (一切如來)都須經同一條修證的路,都同現證觀自在所說的深般若波羅蜜多體性。這即是分開五個層次(五道)來層層深入現證。
是故經言——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彼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如汝所說。
讀者可以參考其他《般若》經典的彌勒隨喜,跟這段認許與隨喜比較,就當知道二者實有層次的分別。彌勒唯以修證來作隨喜,而這里的一切如來則以現證來作隨喜。可以說,這是最究竟的隨喜,因為現證即是修證的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