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先林博士:虛雲禪學思想研究

虛雲禪學思想研究

伍先林

內容提要虛雲和尚是近現代中國佛教禪宗的泰斗和旗幟性人物,虛雲和尚闡揚的主要是南宋大慧宗杲以來的看話禪,同時以看話禪融通默照禪,他根據自己禪修的深切體驗,結合現代人根基,對看話禪的方法從信解行證.起疑請參話頭等方面做了非常具體而切實的闡發,同時他還以主張以禪融凈而禪凈融通,以禪融教而禪教融通,他是禪宗為本位而融通凈土法門佛教教理的,這些都是在禪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

關鍵詞 虛雲   參禪   信解行證   疑情   話頭   凈土

作者伍先林,哲學博士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員

虛雲(1840-1959)是中國近現代禪宗泰斗,在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中具有崇高的威望。根據《虛雲法師年譜》等資料記載,虛雲名古岩,又名演徹、性徹,字德清。他俗姓蕭,出生於福建泉州,祖籍湖南湘鄉,其父為福建泉州府幕僚。虛雲自幼即性喜恬淡,好讀佛書,有出塵之志,17歲時父母為娶妻田、潭二氏,同居而無染,19歲時潛往福州鼓山湧泉寺剃度出家。先在鼓山後山岩穴中苦修數年,31歲時往天台山華頂龍泉庵禮融鏡法師,奉教參「拖死屍是誰」話頭,兼習天台教觀。在天台,融鏡向虛雲指出修心比苦行更重要,這對虛雲的禪修是一個很大的促進[[1]]。在這以後,虛雲又曾參訪、親近過觀心、大定、月朗、冶開、法忍、應真等禪宗大德。56歲時,在揚州高  寺參加赤山法忍主持的禪七,在禪堂晝夜精勤,一念澄清,身心忘卻。從此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至第八個七的第三夜,六支香開靜時,因護七沖茶時開水濺於手上,茶杯墜地,一聲破碎,疑根頓斷,慶快平生,如從夢醒,因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又偈曰: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如來。[[2]]

虛雲是通過參禪而了脫生死大事的,此後,虛雲和尚就以振興、弘揚佛教禪宗為己任。他先後重興雲南雞足山祝聖寺、昆明雲棲寺、福建鼓山湧泉寺、廣東韶關南華寺、乳源雲門大覺寺、江西雲居真如寺等祖師道場,至今雲門大覺寺、雲居真如寺仍較好地保持了農禪並重的優良傳統,與虛雲和尚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虛雲所至之處都是歸仰者眾。他為僧逾百年,足跡遍海內外,曾身入藏地,遠至印度泰國緬甸、錫蘭,皈依弟子過百萬,而從學者也常數百人,影響極大。虛雲人格極富感染力,時人稱頌他「志大氣剛,悲深行苦」,他對佛法的行持是非精進而刻苦的。虛雲修持和弘揚的主要是禪宗,因此他經常主辦禪七,率眾參修。在禪宗的法脈上他接承鼓山妙蓮和耀成和尚,一身雙承二宗,為臨濟宗第四十三代、曹洞宗第四十七代傳人,後來又應請重續自五代至南宋間絕嗣的溈仰、法眼雲門三宗,兼為溈仰宗第八代、法眼宗第八代、雲門宗第十二代傳人,並命其門人分別承繼五宗,這成為千年以來禪宗史上的一件大事。

一、闡揚看話禪

在禪法上,虛雲主要闡揚的是南宋大慧宗杲(1089-1163)以來的看話禪。在多次的說法開示中,虛雲對於如何參禪作了切實而具體的說明。

虛雲繼承了禪宗傳統他說禪宗的特點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參禪的目的明心見性,就是要去自心的污染,實見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執著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為諸佛眾生所同具,無二無別,若離了妄想執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只因為我們從無量劫來,迷淪生死染污久了,不能當下頓脫妄想,實見本性,所以要參禪。[[3]]

禪學的基本原理就是眾生本來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或者說眾生本來就是佛。如果我們能當下頓脫妄想、實見本性,則無所謂參禪、修行,虛雲說:

法本無法,一落言詮,即非實義。了此一心,本來是佛,直下無事,各各現成,說修說證,都是魔話。達磨東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眾生都是佛。直下認得此清凈自性隨順無染,二六時中,行住坐卧,心都無異,就是現成的佛,不須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為,不勞纖毫言說思維。[[4]]

從理體上說,法本無法,我們自心本來是佛,直下無事。但是從現實的事緣上說,眾生由於背覺合塵,妄想顛倒,不能直下認得清凈自性,所以才要修證,要參禪。參禪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容易作到的,參禪要具備先決條件,具有堅實、牢固的心理情感基礎。虛雲認為,參禪必須具備四個先決條件,即深信因果、嚴持戒律堅固信心和決定行門。他說,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參禪決不能成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用功辦道,還要注意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或雲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虛雲反問說你的心已平直沒有?如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想用功辦道,先要有一個堅固信心。因為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們要了生脫死,尤其要一個堅固信心。我們應當深信自己本來是佛,更應深信依法修行決定成佛信心具備,便要擇定一個法門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5]]

虛雲強調深信佛教因果律和持戒的重要,因為這是保證佛教一切修行正確基礎。可見虛雲的禪法目標雖然非常高遠,卻是從非常平實、切近處作起的,這樣禪修就建立在非常牢固的基礎之上,不至流於空疏、狂妄,不同於一般狂禪。這幾個條件堅固信心又是特別關鍵、重要的,可以說與參禪的工夫有直接的關系,是參禪工夫的直接前提。堅固信心歸結起來,就是要在理知上作到「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在理知上確信自己本來是佛,他說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絡索。其次則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來清凈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與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夢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漚一樣,隨起隨滅,無礙本體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消落,貪嗔痴愛泯滅,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饑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毀譽、得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遠放下,叫做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永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露。至是參禪的條件具備了,再用功真參實究,明心見性才有分。[[6]]

佛教一般的修學程序是信解行證。上上根器能夠理具事融,理事頓證,一念永歇,直證菩提,信解行證同時具備,但這不是所有人都能作到,也不能要求任何人都能這樣。而一般人則主要是先信解、解悟到了自性理體本來清凈,本來是佛,然後以理除事,放下萬緣,不起分別,再用功真參實究,才能明心見性在這里,因為「萬緣放下,一念不生」而解悟到「自性本來是佛」,但「自性本來清凈,本來是佛。」主要還是一種信解、解悟,還主要停留在理知的層次上,還沒有在事用、事緣上完全實證。所以還要「以理除事」,即「了知自性,本來清凈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與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夢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漚一樣,隨起隨滅,無礙本體。」所以要「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消落,貪嗔痴愛泯滅,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饑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毀譽、得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遠放下,叫做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永離,」這樣就能達到「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露。」的 解悟,這種信解、解悟是真參實究所必須具備的前提和基礎

既然從理體上說我自心本來是佛,只是在平常的事緣上我們因妄想顛倒而不直下實證。依據這個禪學的基本原理,參禪的工夫就要從平常心念妄念本身入手,虛雲說:

不要怕妄想也不要費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認得妄想,不執著他,不隨逐他,則妄想自離。所謂「妄起即覺,覺即離妄」。若能利用妄想功夫,看此妄想從何處起。妄想無性,當體立空,即復我本無的心性。[[7]]

所謂妄想就是我平常心念。參禪的工夫就是要在日常的事緣中利用妄念或當前一念做功夫,看此當前一念從何處起,認得當前一念的空性,則能執著、隨逐心念或妄念了這是參禪工夫的基本原則。看話頭方法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原則而設計的,虛雲說:

假若當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參一句話頭。莫將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貪玄妙公案神通等,掃盡知見,抱住一話頭,離心意識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將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單以這個疑情現前,自有打成一片、動靜一如的時候。觸發機緣,坐斷命根,瓜熟蒂落。[[8]]

中有火,未曾施一毫智巧之力終日只說石中有火,說到眼光落地,依前只是一塊石頭,要覓一星點火,了不可得。此是不肯死心做功夫,以求正悟,惟記相似言語,說禪說道 者也。更有一等痴人,聞說石中有火,擊碎其石,欲取其火,碎抹為塵,終不能得。卻不自責,不以智巧求之。便乃不肯相信石中果有真火。此是不信自心是佛,反道佛法靈驗凡夫也。****** 何為『智巧。』首以信根為石,次以無義味話頭為擊石之手,又以堅固不退之志,作固火刀,用精勤猛勇不顧危亡之力,向動靜 閑忙中,敲之擊之,使不間斷,加上般若種性乾柴一握,驀劄相承,引起一星子延燎不已,直至三千世界化為燋焰,復何難哉。

修行如石中取火,要有方法。······這方法要有一個紙煤和一把火刀。火煤按下在火石下面,再用火刀向火石上一擊,則石上的火就會落在火煤上,火煤馬上就能取出火來,這是一定的方法我們現在明知自心是佛,但是不能承認。故要借這一話頭,作為敲火刀。[[9]]

是說雖然從理體上明知自心是佛,但是不能承認,不能落實到自己的人格上,也就還沒有在平常的事緣、事用上實證,而在事用上實證自心是佛的方法就是看話頭方法。為什麼要用話頭方法呢?虛雲說:

古代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達磨祖師安心,六祖的惟論見性,只要直下承當便了,沒有看話頭的。到後來的祖師見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機詐,每每數他人珍寶,做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門庭,各出手眼,才令學人話頭。[[10]]

參禪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參透自己的本來面目,所謂「明悟自心,徹見本性」。這個法門,自佛拈花起,至達磨祖師傳來東土以後,下手工夫屢有變遷。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葯而已。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公案。初是看話頭,甚至於要咬定一個死話頭教你咬得緊緊,剎那不要放鬆,如老鼠棺材相似,咬定一處,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萬念。這實在是不得已的辦法,如惡毒在身,非開刀療治,難以生效。[[11]]

虛雲對看話頭看法是符合禪宗發展史上的實際情況的。看話頭是因為人們顛倒妄想堅固,在參學中陷於知解、機巧,不能當下實證,所以宋代大慧宗杲以後提倡看話頭作為真修實證方法。看話頭是以一念抵制萬念、以毒攻毒的辦法,是不得已的辦法。那麼什麼是話頭,如何看話頭,參什麼話頭呢?虛雲說:

古人公案多的很,後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屍的是誰」,有的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其實都是一樣,都很平常,並無奇特。如果你要說看念經的是誰,看持咒的是誰,看拜佛的是誰,  看吃飯的是誰,看穿衣的是誰,看走路的是誰,看睡覺的是誰,都是一個樣子,誰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由此你我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性即是心,「反聞聞自性」,即是反觀觀自心。「圓照清凈覺相」,清凈覺相即是心。照即觀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所以說看話頭或者是說看「念佛是誰」,就是觀心,即是觀照自心清凈覺體,即是觀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覺,即佛,無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無往無來,就是本來現成的清凈法身佛。行人都攝六根,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的清凈自心,再綿綿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從此晝夜六時,行住坐卧,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苦厄度盡。[[12]]

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它指向一念未生之際的本體之心,所以虛雲說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看話頭也即是在說話之前的當前一念上追究、審察、返照,也就是通過話頭從當前一念始生之處看到離念的清凈心。所以看話頭就是觀心,就是觀照自心清凈覺體,也就自心清凈覺體的自我返照。看話禪以一念抵制萬念的方法實際是在當前一念上以看話頭之念抵制萬念,而之所以能以看話頭之一念抵制萬念,就因為話頭指向一念未生之際的本體之心,所以虛雲有時更直接說話頭即是為本體的當前一念心,如他說

什麼叫話頭?話就是說話,頭就是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就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是話尾。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迴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13]]

話頭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間內外,亦在中間內外,如虛空不動而遍一切處。[[14]]

所謂話頭就是說話之前、念頭未動或一念未生之際的當前一念心,此當前一念心不離作為具體念頭心念又不局限於具體心念它是虛空廣大而遍一切處的,具有形而上的本體意義。看話頭是在當前一念心上看到一念未生之際的本來面目。虛雲在上面提到現在多看「念佛是誰」的話頭是因為宋朝以後,念佛者多,諸大祖師乃教參『念佛是誰』」 [[15]]。而且因為「誰」字話頭最容易發起疑情,話頭與疑情是不可分割的,虛雲進一步闡發說:

話頭先要發疑情,疑情是看話頭的拐杖。何謂疑情?如問念佛是誰,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還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著了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個什麼樣子?卻沒處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誰」上發起輕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定這個疑念,象流水般不斷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動著它,疑念不在,再輕微提起。

念佛是誰」四字,最著重在個「誰」字,其餘三字不過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飯的是誰?屙屎放尿的是誰?打無明的是誰?能知能的是誰?不論行住坐卧,「誰」字一舉,便最容易發疑念,不待反覆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誰字話頭,實在是參禪的妙法。但不是將「誰」字或「念佛是誰」四字佛號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誰,才叫做疑情。······初心人所發的疑念很粗,忽斷忽續,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僅可叫做想。漸漸狂心收攏了,念頭也有點把得住了,才叫做參。再漸漸功夫純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覺得坐在什麼處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單單疑念現前,不間不斷,這才叫做疑情。[[16]]

話頭指向一念不生的當前一念心本體,而疑情則可以說是為本體的當前一念心本自具有的反觀、觀照作用,所以話頭與疑情是不可分割的。虛雲認為,宋代以後,佛教修行念佛者多,禪宗契機接引,所以也叫參「念佛是誰」話頭,其實「念佛是誰」和「穿衣吃飯的是誰」、「能知能的是誰」等意思都是一樣的,關鍵在於一個「誰」字,因為「誰」字最容易引發疑念,不必思量卜度作意才有。疑情是看話頭的拐杖、動力剛開始疑念很粗,忽斷忽續,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漸漸狂心收攏了,念頭也有點把得住了,才叫做參。再漸漸功夫純熟,不疑而自疑,身心都忘,單單疑念現前,不間不斷,這才叫做疑情。虛雲和尚在這里把參禪工夫中對當前一念心由生到熟的把握過程闡發得非常具體、透徹,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參禪到了單單疑念現前的時候,疑念就變成了疑情,就成了為本體的當前一念心本具的反觀、觀照作用,疑情本身也就具有了本體意義了,所以疑情既是工夫又是本體。不必在疑情之外另求悟的,疑情成熟自然有悟,即所謂「悟以疑為用」,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好作為即工夫本體的疑情的意義,如何由工夫而證本體,進而即工夫本體。所以虛雲詳細指出在疑情現前時候是是一個大關隘,很容易跑入歧路。一、這時清清凈凈無限輕安,若稍失覺照,便陷入輕昏狀態。若有個明眼人在旁,一眼便會看出他正在這境界,一香板打下,馬上滿天雲霧散,很多會因此悟道的。二、這時清清凈凈,空空洞洞,若疑情沒有了,便是無記,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頭」。到這時就要提,提即覺照。覺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亂即是定。單單的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動,靈靈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煙,一線綿延不斷。用功到這地步,要具金剛眼睛,不再提,提就是頭上安頭。[[17]]虛雲還指出參禪初用心和老用心各有難易。初用心難在偷心不死。有覺無照,則散亂不能落堂;有照無覺,又坐在死水裡浸殺。初用心易在放下來單提一念。因為用功雖說難,但摸到頭路又很易。什麼是初用心的易呢?沒有什麼巧,放下來便是,不要怕妄想,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老用心難在百尺竿頭不能進步。真疑現前的時候,有覺有照,仍屬生死;無覺無照,又落空亡。老用心易在只要這時不自滿,綿綿密密做去,則時節一到自然會悟[[18]]所有這些,不是過來人,沒有經過真參實究的人是不出來的。

虛雲強調疑情在看話頭中的重要,因為話頭只是作為敲門瓦子,只是作為發起疑情的一種方便手段,並沒有究竟實在的意義關鍵在於發起疑情,他說有一種話頭看得上,有了點把握,但是死死握著一片敲門瓦子,念著念佛是誰」這個話頭成了話頭,以為如此可以起疑情,得開悟。殊不知這是在話尾上用心,乃是生滅法,終不能到一念無生之地。暫用尚可,若執以為究竟實法,何有悟道之期? 「誰」字不能忘了時,就要看這一念起處。待一念不起時,即是無生;能看到一念無生,是名真看話頭。要向念起處看到一念無生去。這才是關鍵所在[[19]]

所以虛雲特別強調參禪要真發疑情。他認為,參禪看話頭要不在話尾上用心而發真疑情,就要生死心切和發長遠心,這才是根本所在。因為若生死心不切,則疑情不發,功夫不上;而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暴十寒,功夫成片。只要有長遠切心,真疑便發。真疑發時,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20]]

通過上面的考察,我們可以發現,虛雲在禪法上主要是繼承了南宋大慧宗杲以來的看話禪,同時他的穩實、綿密的禪法又具有以看話禪融通默照禪從而融通看話禪與默照禪的特點。總的說來,虛雲根據自己對禪學的深切體驗,結合現代人的根機,對看話禪的方法作了非常具體而切實的闡發,這在禪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融通禪凈

虛雲一生雖然主要是闡揚禪宗尤其是看話禪,但他對凈土法門也能融通弘揚。他曾明確宣說「禪宗也好,凈土宗和其他各宗也好,都是所說的法,是一脈相承下來的,應當互相揚化,不能分別庭戶,自相摧殘,而且在永明延壽以後,禪凈合一的思想,已經在廣大佛教徒中有一定的影響。到了近代,其他各宗都已經衰落,只有禪宗凈土宗繼續流傳。所以進一步發揚禪凈合一思想,尤其需要。」虛雲順應中國佛教宋代永明延壽以來,禪凈融通合一的總趨勢,認為應該進一步發揚禪凈合一思想而不是互相詆毀:

念佛的人,每每毀謗參禪,參禪的人,每每毀謗念佛,好像是死對頭,必欲對方死而後快。這是佛門最堪悲嘆的惡現象俗語也有說:「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兄弟門牆,那能不受人家的恥笑和輕欺嗎?參禪念佛等等法門,本來都是釋迦牟尼親口所說,道本無二,不過以眾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為應病與葯計,便方便說了許多法門來攝化群機;後來諸大師依教分宗,亦不過按當世所趨來對機說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來修持,則那一門都是入道妙門,本沒有高下的分別。而且,法法本來可以至互通、圓融無礙的。譬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亡,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者,凈中之禪,凈者,禪中之凈,禪與凈本相輔而行,奈何世人偏執,起門戶之見,自贊毀他,很像水火不相容,盡違背佛祖分宗別教的深意,且無意中犯了毀謗佛法、危害佛門重罪,不是一件極可哀、可愍的事嗎?望我同仁,不論修持那一個法門的,都要深體佛祖無諍之旨,勿再同室操戈,大家協力同心,挽救這隻浪濤洶涌中的危舟吧![[21]]

虛雲強調佛教的各種修學法門只是針對不同的根機而成立的,在根本上是應融通無礙的。如果我們仔細研究虛雲「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亡,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者,凈中之禪,凈者,禪中之凈。」的禪凈融通的表述方式就會發現虛雲融通禪凈的基礎禪宗而不凈土,因為虛雲是以念實相佛的實相念佛來融通禪凈的,他還進一步說:「禪宗雖一超直入,非上根利智不能修;末法眾生,障深慧淺,惟依持名念佛法門,得了生死往生極樂國土。初入手與禪是二,及其成功,二而不二。惟念佛須攝心觀照,句句落膛,落膛者,著實之謂也。句句著實,念念相應,久之自成一片,由事一心而至理一心,能所兩忘,自他不二,與參禪有何差別?」即持名念佛法門是為現在障深慧淺的末法眾生而設的初入手工夫念佛相應而成就「事一心而至理一心」,則與「能所兩忘,自他不二」的參禪無有差別。虛雲還說:「禪宗******為佛法的命脈。而念佛凈土和看經持咒法門,也是了脫生死佛法。有人說禪宗是頓超的,念佛持咒是漸次的,是的,但這不過是名相上的差別。實際上是無二致的。六祖大師說:『法無頓漸,見有遲疾。』我認為佛說的每個法門,皆可修持,你與哪一法門相宜,便修持哪一法門,且不可贊此毀彼,妄想執著。」[[22]]

虛雲還根據慧能「法無頓漸,見有遲疾。」來融通禪凈,融通禪宗與教下各宗。慧能主張「法無頓漸,見有遲疾。」,是表達了以頓融漸而融通頓漸,以禪融教而融通禪教的思想。虛雲主張融通禪凈,而又認為「禪宗佛法的命脈」,「禪宗雖一超直入,非上根利智不能修」,正是繼承了上述慧能以頓融漸而融通頓漸,以禪融教而融通禪教的思想。在下面的大量說法里,他正是反覆強調而表達了這種融通思想的:

我們人生住在娑婆世界裡,猶如在苦海之中,因此沒有一人不想脫離苦海的。但脫離生死苦海,便須佛法佛法真諦,嚴格說起來,是無法可說,那有言語文字形相呢?《楞嚴經》說:「但有言說,都無實意。」可是,為接引一般各種根機不同的眾生,致有無量的法門。在中國佛法,有人分出禪、教、律、凈與密宗五派。這在老參飽學的人,是無所謂的,因他已了解佛教真理,絕無差異的。而在一般初入佛學的人,便發生許多意見,每每分宗啦,教啦等等,並且贊彼毀此,有損法化。要知道一個話頭,或一句佛號都是方便的,不是究竟的,真正工夫用到家的人,是用不著它的。為什麼?因為動靜一如,好比月印千江,處處明顯,無有障礙障礙者,如天上的浮雲,水裡的污泥。如有障礙,則月雖明而不顯,水雖清而不現。我們修行的人,如果能體會、理解這個道理,了解自心秋月,不向外馳求,返照回光,一念無生,了無所得,那有甚麼外相差別呢?祗因無量劫來,妄想執著習氣深重,以致釋尊說法,有四十九年,談經,約三百餘會。但這些法門最大的目的,無非是治療各種眾生不同的貪、鎮、痴、慢等的習氣毛病。若能遠離這些,你即是佛,那有眾生差別呢?古人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也是這個道理。[[23]]

心地法門禪宗,自迦葉尊者後,輾轉相傳,從印度傳到中國六祖慧能大師,都稱為正法流傳,盛極一時。 ……我國的南山人道律師,依曇無德部(律),制疏奉行,稱為中興律祖; 天台北齊老人,觀龍樹《中觀論》,發明了心地;杜順老人以《華嚴經》為主,建立了賢首宗;遠公提倡凈土,九祖相承,在永明後,歷代祖師,大都以禪宗弘揚凈土,水乳相融。雖然諸宗紛起,究竟不離拈花命脈,足見禪凈關系的密切了,更可見古人弘揚佛法的婆心了,但是,有一不識先人的苦心者,便說念佛是老太婆乾的事,或說參禪是空亡外道。總之,說自已是,說他人非,爭論不已。這不僅違背佛祖方便設教的本懷,且給他人以攻擊的機會,妨礙佛教前途的發展,至深且巨。因此,虛雲特別提出,希望各位老參及初發心道友們,再不可這樣下去,如果再這般下去,便是佛教的死路一條。大家須知條條大路長安道理學佛的人,應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鏡錄》和《萬善同歸集》等,亦應了解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要認識自性凈土,舍妄歸真,勿得向外別求。如果我們能體會到這種真理,隨他說禪也好,談凈也好,說東方也去得,說西方也生得,乃至說有也可,說無也可。到這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了義,自性彌陀,唯心凈土,當下即是,那有許多葛藤。[[24]]

[1] 岑學呂《虛雲法師年譜》第8頁,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2]岑學呂《虛雲法師年譜》第21-22頁,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3]《參禪的先決條件》,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34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4]《參禪的先決條件》,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35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5] 《禪堂開示》,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41——44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6]《參禪的先決條件》,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34——35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7]《參禪的先決條件》,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40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8] 《上海居士林請普說》,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2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9] 《上海佛寺禪七開示》,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62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0] 《禪堂開示》,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46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1]《參禪的先決條件》,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36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2]《參禪的先決條件》,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36——37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3] 《禪堂開示》,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46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4]《參禪的先決條件》,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39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5] 《上海佛寺禪七開示》,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58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6] 《禪堂開示》,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46——47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7] 《禪堂開示》,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47——48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8] 《禪堂開示》,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50——52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19] 《參禪警語》,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53——54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20]《參禪警語》,見凈慧法師編《虛雲和尚開示錄》第49頁,河北省佛教協會印行。

[21] 《參禪與念佛》,《虛雲和尚全集》第二分冊*開示,河北禪學研究所編。

[22] 《參禪與念佛關系》第二分冊*開示第119頁,河北禪學研究所編。

[23] 《參禪與念佛關系》第二分冊*開示第118—119頁,河北禪學研究所編。

[24] 《參禪與念佛關系》第二分冊*開示第120—121頁,河北禪學研究所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