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強教授:《楞伽師資記》游意

楞伽師資記》游意

陳士強

楞伽師資記》,又名楞伽師資血脈記》,一卷。唐東都(洛陽)沙門凈覺居太行山靈泉谷集。日本以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敦煌殘本為底本,1931年朝鮮金久經整理本為校補本,將它編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凈覺,俗姓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中宗時韋後之弟。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玄賾的門人[案:此據王維《大唐安國寺故大德凈覺塔銘》及凈覺《楞伽師資記序》。佚名的《歷代法寶記》則稱凈覺是「神秀禪師弟子」]。著述尚有《注般若波羅蜜心經》(敦煌寫本),據日本學者考證,《楞伽師資記》當撰於開元四年(716)。

楞伽師資記》書首有凈覺《序》(起首部分已闕),說:

大唐中宗□□(缺「和皇」)帝景龍二年,敕召入京(指玄賾,其時神秀已卒),便於東都廣開禪法,凈覺當眾歸依,一心承事,兩京來往參覲,向有餘年。所呈心地,尋已決了。祖忍(弘忍)大師授記之安州有一個,即我大和上是也。乃刑(形)類凡僧,證同佛地,帝師國寶,宇內歸依。凈覺宿世有緣,親蒙指授,始知方寸之內,具足真如,昔所未聞,今乃知耳(第1283頁上)

楞伽師資記》是早期禪宗的重要史書。由於它所記述的禪門楞伽師」的最後二代,主要是禪宗北宗(神秀派)系統上的禪師,故也可視為是一部記述北宗師資傳授史的著作

禪宗,因主張修持禪定,遣盪一切執見,證心自覺見性成佛而得名。這里所說禪定梵音為「禪那」,略稱「禪」,意譯為「靜慮」,指靜息散念,審慮佛理。它原是佛弟子必須修行的戒學、定學、慧學「三學」中的定學,也是大乘的主要教理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的一門,須和其他修行方法相配合,才能獲得超凡入聖效果。但禪宗視「禪」為殊勝法門,以它來統攝一切修行

禪宗認為,釋迦牟尼的教示有「教內」和「教外」兩途。釋迦牟尼逝世以後,五百弟子在王舍城集會,第一次將佛陀生平的教理結集為經律論「三藏」,以後又逐漸增廣,這些通過經典載錄的方式傳下來的佛陀言語,便是「教內之法」,簡稱「教」。凡是以研習佛典上的文句和義理為途徑以求解脫的人和派別,都屬於「教」的系統釋迦牟尼在世時,常在靈山說法。一日,他拈花示眾,眾人皆茫然不知其意,唯獨大弟子摩訶迦葉破顏微笑,表示領會。於是,佛陀宣布,已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這種通過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印證方式傳下來的「佛心」,便是「教外之法」,又稱「教外別傳」,別稱「禪」。只有禪宗屬於這一系統,故禪宗又稱「佛心宗」。

因此,雖然禪法早在東漢末年,就隨著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出的大小《安般守意經》、大小《十二門經》、《大道地經》

(又名修行道地經》)、《五十校計經》等禪經傳入中國。以後又有支讖、支謙、康僧會、竺法護、道安、慧遠、鳩摩羅什、佛馱跋陀羅、曇摩蜜多、沮渠京聲等加以弘揚傳持者代有其人。但由於這些禪法都是由經典文字傳下來的,從源流上來說屬於「教內之法」,因而禪宗不以此為先河。它認為,真正來華傳「佛心」的禪法,自梁普通年間入華[案:《景德傳燈錄》卷三、《五燈會元》卷一等。《續高僧傳》卷十六則說是劉宋末年]的南天竺沙門菩提達摩(「摩」又作「磨」)而始。故禪宗在推溯摩訶迦葉般若多羅為西天初祖至二十七祖的同時,確定菩提達摩為西天二十八祖兼東土初祖。

達摩來華以後,雖然以傳佛心印為主,但他並不排斥經典,而是把經典上的教說,當作是開悟修行者禪機(「藉教悟宗」)的重要手段。他曾把四卷本的《楞伽經》傳付給禪宗東土二祖惠可(又作「慧可」、「僧可」),並對他說:「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見《續高僧傳》卷十六《僧可傳》。)

這里談到的《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由劉宗求那跋陀羅元嘉二十年(443)譯成四卷(分「一切佛語心品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以後又經北魏菩提留支和唐實叉難陀重譯,分別成為《入楞伽經》十卷(始自「請佛品」,終於「總品」,凡十八品)和《大乘楞伽經》七卷(始自「羅婆那王勸請品」,終於「偈頌品」,凡十品),內容較四卷本略有增加。《楞伽經》通過佛在楞伽山答大慧菩薩一百八問的方式,著重闡述了一切眾生都含有如來清凈心(又稱「如來藏」)以及「自心境界」的理論。這一理論與禪宗建立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法要旨是契合的,故成了早期禪宗十分推重的一部經典

二祖惠可又將《楞伽經》傳付給三祖僧璨,僧璨傳付給四祖道信。從道信開始,雖然依持的經典出現了轉向的趨勢,如道信在蘄州黃梅縣開「東山法門」,要求門人「依《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見《楞伽師資記》第1290頁中),相傳他曾勸道俗念此經以卻兵(《歷代三寶記》和《傳燈錄》卷三),道信的傳承者五祖弘忍,「常勸道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但道信「為有緣根熟者,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本書第1286頁下),弘忍向學人開示楞伽》義雲,「此經唯心證了知,非文疏能解」(第1289頁下),可見他們對《楞伽經》同樣十分重視。弘忍又將《楞伽經》傳授給神秀、慧安(又稱「老安」)、玄賾等。神秀等又傳弟子,從而形成禪宗門下的「楞伽師」(即弘傳《楞伽經》的一派學者)。

初,有凈覺的老師玄賾,「以咸亨元年至雙峰山,恭承教誨,敢奉驅馳,首尾五年,往返三覲。」(第1289頁下)後住安州壽山寺,撰《楞伽人法志》以記禪門楞伽師的授受源流(已佚)。在此書的基礎上,並參考《續高僧傳》中有菩提達摩、惠可的記載,凈覺寫成了這部楞伽師資記》。

楞伽師資記》共記述了八代楞伽師,起自劉宋,終於唐朝,凡十三人[案:此據作者在行文中作為每一代標識所列舉的人物而言,如「第一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第二魏朝三藏法師菩提達摩」等。作者在書末說:「得道獲果有二十四人也。」由於書中實際提到的不只二十四人,故不詳所指]。

第一代:劉宋的求那跋陀羅。中天竺國人。初學小乘後宗大乘元嘉十二年(435)隨船來到廣州,以後於丹陽郡譯出《楞伽經》。

第二代:北魏菩提達摩。南天竺人。泛海吳越,游洛至鄴。沙門惠可、道育奉事五年,方誨以「大乘入道四行(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弟子曇林記師言行,集成一卷,名曰《達摩論》也。菩提師又為坐禪眾釋《楞伽》要義一卷,有十二、三紙,亦名《達摩論》也。此兩本論文,文理圓凈,天下流通。自外更有人偽造《達摩論》三卷,文繁理散,不堪行用。」(第1285頁中)

三代北齊鄴中沙門惠可。俗姓姬,武牢(今河南洛陽東)人。年四十[案:此據《續高僧傳》、《傳法寶紀》、《歷代法寶記》等,本書誤作「年十四」]遇達摩游嵩洛,求為弟子

第四代:隋朝舒州思(《歷代法寶記》作「司」)空山僧璨(本書誤作「粲」),從惠可得法後,「隱思空山,蕭然凈(靜)坐,不出文記,秘不傳法。唯僧道信奉事粲(璨)十二年,寫器傳燈。」(第1286頁中)

第五代:唐朝蘄州雙峰山道信,「信禪師再敞禪門,宇內流布。有《菩薩戒法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第1286頁下)

第六代:唐朝蘄州雙峰山幽居寺弘忍。「忍大師蕭然凈(靜)坐,不出文記,口說玄理,默授與人。在人間有《禪法》一本,雲是忍禪師說者,謬言也。」(第1289頁中)

第七代:唐朝荊州玉泉寺神秀、安州壽山寺玄賾、洛州嵩山會善寺慧安。

第八代:唐朝洛陽嵩山的普寂、敬賢、長安蘭山的義福、藍田玉山的惠福。

楞伽師資記》在記述八代楞伽師的過程中,兩點引人注目。

其一,將求那跋陀羅列為禪門楞伽師之祖,而將一直作為禪宗東土初祖的菩提達摩降為第二代,在禪宗系譜中開創了特殊的一例。對此,《歷代法寶紀》的作者曾作過詳細的辨駁,說翻譯《楞伽》和求那跋陀羅菩提留(亦作「流」)支、實叉難陀「盡是譯經三藏,不是禪師,並傳文字傳法。達摩祖師宗徒禪法,不將一字教來,默傳心印。」

其二,著重記述人物的禪學思想,而將他們的生平行歷用寥寥數語帶過。就生平事跡的細致性、完整性而言,書中的求那跋陀羅章不及《高僧傳》卷三本傳,菩提達摩、惠可章不及《續高僧傳》卷十六本傳,僧璨、道信章不及稍後的《傳法寶紀》、《歷代法寶記》。故《楞伽師資記》的筆法有點象後來的禪宗燈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