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八節 動上有不動

第八節 動上有不動
  《華嚴經》:賢首菩薩曰:阿修羅中雨兵仗,催伏一切諸怨敵。郁單越中雨瓔珞,亦雨無量上妙花。弗婆瞿耶二天下,悉雨種種莊嚴具。閻浮提雨清凈水微細悅澤常應時。長養眾花及果葯,成熟一切諸苗稼。如是無量妙莊嚴,種種雲電及雷雨,龍王自在悉能作,而身不動無分別。
  又:金剛藏菩薩言:菩薩不動地,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前。況復起於世間之心。……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令住此地,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凈國。教化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無量身語意識,集一切菩薩行,以不動法故。
  《楞伽經》:佛言: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
  《維摩詰經》:維摩詰曰:『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又曰:『雖行三界不壞法性;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雖行無相,而度眾生;雖行無作,而現受身;中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又曰:『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肇法師曰:『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心求靜於諸動,故中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然則動靜未始異,而惑者不同。』又曰:『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聖以之靈,故虛不失照。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虛。照不失虛,故混而不渝。虛不失照,故動以接粗。是以聖知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可暫得。』《寶積》雲:『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雲:『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
  肇師又曰:《經》稱聖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故雖動而常寂;無所不為,故雖寂而常動。雖寂而常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常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動。所以,為即無為,無為即為。動寂雖殊,而莫之可異也。又曰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枯木,無運用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順機而作,應會無方。又曰:七住菩薩無生忍以後,所行萬行,皆無相無緣。(讀者:此處的無相無緣,據教下而論,應是聞思勢伏分別法我生我執,斯謂:無相。由於聞思所成慧力勢分伏分別法執故,其分別所知障,煩惱障雖復現行,猶如未現行然,斯謂無緣。)與無生同體無生同體,無分別也。真慈無緣,無復心相。心相既無,則泊然永寂。未嘗不慈,未嘗有慈。故曰:行寂滅慈,無所生也。《信心銘》曰:『止動歸止,止更彌動。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牛頭融曰:『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煩重。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六祖曰:『有情即解動,無情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荷澤曰:『一切眾生,心本無相。所言相者,並是妄心。何者是妄?所作意住心,取空取凈,乃至起心求證菩提涅槃,並屬虛妄。但莫作意,心自無物,即無物心,自性空寂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謂:智以照用。故《般若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本寂之體。而生其心,本智之用。但莫作意,自當悟入。』
  黃檗曰:『你但離有無諸法心如月輪,常在虛空自然不照而照,豈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諸佛路。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凈法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解脫長者:不照而照,就是動上有不動。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清凈法身阿耨菩提黃檗這里,竟把佛祖向度奧死死地連底倒出。既是這樣,為什麼於臨濟佛法大意時,一棒到底,沒有一個字呢?)
  (讀者:黃檗《傳心法要》有上下兩卷合訂本,今世上流通者,系光緒十年夏四月金陵刻經處版。卷首有唐河東裴休集並序。序文之末有:『旦夕受法,退而記之。十得一二,佩為心印,不敢發揚。今恐入神精義不聞未來,遂出之。授門下僧太舟法建,歸舊山之廣唐寺,問長老法眾與往日常所親聞同異何如也。』於此,可證此集之文,系大師開示徒眾之言而為裴公所記也。下卷之文,或許為其他法眾所記者。總之是開示而不機緣的記錄。臨濟吃棒,應屬機緣公案。只是開示,當然全在曉諭自心即佛,而不涉及取證的前方便。一說方便,有礙所諭示的至理故。但雖然如此,仍然於文中可以看到必須真參實悟。金陵本卷上第十六頁下第二行第十六字起:『法身從古至今與佛祖一般。何處欠少一毫毛?既會如是意,大須努力,盡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又卷下末即第二十六頁下一行第十七字起:『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努力努力。此門中,千人萬人只得三個五個,若不將為事,受殃有日在。故雲: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
  頗有人認為知是般事便休。無修無證,自肯便了,直下承當。並以黃檗《傳心法要》為證。若輩如果是實證,即得。否則殆矣!爰此將《傳心法要》二處文記錄下來,以供有道正焉。
  (古德雲:無天生彌勒自然釋迦。希三味斯言。)
  南泉曰:『但會取無量劫來性不變異,即是修行妙用而不住,便是菩薩行。遠諸法空,妙用自在。色身三昧,熾然行六波羅密空,處處無礙。游於地獄,猶如園觀。』(解脫長者:色身三昧三昧色身。熾然行而未嘗行。未嘗行而熾然行。終日度生,而無生可度。立地成佛而無佛可成。到這田地,不特入地獄如園觀。即深入魔軍,亦豈有礙?)
  石頭祖師《參同契》末二句雲: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法眼大意雲:住、住,止、止,不須說恩大難酬。
  僧問洞山:『寒暑來時如何?』山曰:『何不避向無寒暑處去?』問:『如何是無寒暑處?』答曰:『寒時寒煞闍黎。熱時熱煞闍黎。』(解脫長者:無寒暑者,即寒煞熱煞。雖寒煞熱煞,仍無寒暑。這才是『非色滅空,非空滅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立纖塵,不舍一法。所謂:『舒展無窮又無盡,卷來絕跡已成多。』其間舒捲同時,並非舒後再卷,卷後再舒。所以萬松秀曰:『當存而正泯,在卷而彌舒。』)
  《碧岩集》佛果道:『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則目視雲霄。若出世,則灰頭土面。目視雲霄即是萬仞峰頭,(獨足立。)灰頭土面,即是垂手邊事。有時灰頭土面,即在萬仞峰頭。有時萬仞峰頭,即是灰頭土面。』其實,入鄽垂手與孤峰獨立一般。歸原了性與差別智無異,切忌作兩橛會。所以雪竇道:『垂手還同萬仞崖,直是無你湊泊處。』(正偏何必在安排。琉璃古殿昭明月,忍俊韓獹空上陛。)』
  (解脫長者:白雲道:『千峰頂上相遇,在十字街頭把手。十字街頭相遇,在千峰頂上把手。』雖然如此。《參同契》謂:『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睹。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遇。』但若坐斷明暗,又作麽生?——讀者:『坐斷十方猶點額,密移一步看飛龍。』這是天童覺的頌。點額與飛龍二個名辭的含意是:就是鯉魚龍門的俗事傳說。大禹治水鑿龍門,又稱禹門。黃河裡的鯉魚逆游到龍門。其越過龍門者,即化龍飛去。其未能越過龍門者,則點額而回。古代是指考中狀元及落第的譬喻。現在天童祖師借來喻澈悟與否的譬喻。讀者或許未見過公案,茲將該公案抄錄,公案內容是:因石霜歸寂,眾請首座住持,九峰道虔禪師(當時是石霜侍者)曰:須明得先師意始可。座曰:先師有什麼意?九峰曰:先師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其餘即不問。如何是一條白練去?座曰:這個只是明一色邊事。九峰曰:原來未會先師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裝香來。香煙斷處,若去不得,即不會先師意。遂焚香,香煙未斷,座已脫去。九峰拊首座背曰: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天童覺祖師頌曰:『石霜一宗。親傳九峰。香煙脫去,正脈難通。月巢鶴作千年夢,雪屋人迷一色功。坐斷十方猶點額,密移一步看飛龍。』一色者,指尚在用功位中。有『一色若消,方名尊貴之言。天童有三一色文,亦收在永覺賢禪師暮年所著述的《洞上古轍》文中,須者尋之。)(於此,某甲有二個聲明,(一)某甲是伏膺解脫長者的,頂禮之不暇,也有故作相反言論,蓋意在縱橫托顯而已。(二)石霜首座某甲是肯他的,他是出去的。『但要問天童祖師何以作此一頌?』『答:何以作此一頌?』又問某甲為甚扶石霜首座某甲只好抄永嘉證道歌偈,並改動二字以答: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某甲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本書中也談到這公案,讀者注意。)
  《宗鏡錄》問:為當離心是無心?即心得無心?答:即心得無心。問:即心是有心。雲何無心?答:不壞心相,而無分別。問:豈不辨知也。答:即辨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渾無用,始是無心。如鏡照物,豈有心耶?當知恆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常用常寂。實性自爾。非自有心,方始用也。只為眾生,不了自心常寂。妄計有心,心即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恆成理。不得心相,即是眾生不生。即理無理故,理恆是心。不動心相,即是亦不生。聖凡常自平等法界也。又謂:體自虛玄。如琉璃寶器,隨所在處,不失其性。若識得此事,亦復如是。但是一切凡聖勝劣之色影現其中,其性不動。不知此事之人,即隨前色變分別好醜而生忻戚。所以祖師雲:『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宗范》載:南嶽思雲:無住為本自性體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定即慧體,慧即定用。離定無別慧,離慧無別定。即定時是慧,即慧時是定。即定時無有定,即慧時無有慧。性自如故。如燈是光體,光是燈用。即定慧雙修,不相去離。
  《宗鏡錄》又載:周遍含容觀中事事無礙者,如法界觀序雲:使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然後一多無礙,大小相含。則能施為隱顯神用不測矣!乃至欲使學人冥此境於自心。心慧既明,自見無盡之義。此周遍含容觀,具有十門。
  一、理如事門。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事性真實,體無不現。此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釋雲:由此真理全為事故。如事顯現,如事差別。大小一多,變易無量。又此真理即與一切千差萬別之事,俱時歷然顯現,如耳目所對之境。亦如芥瓶。亦如真金為佛菩薩比丘六道眾生形象之時,與諸像一時顯現。無分毫之隱,亦無分毫不像。今理性亦爾。無分毫隱,亦無分毫不事。不同真空。但觀理奪事門中,唯是空理現也。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者,以事虛無體,而不壞相。所以觀眾生諸佛。觀生死涅槃。以全理之事,恆常顯現。是以事既全理,故不即理。若也即理,是不全矣。如金鑄十法界像,一一像全體是金。不可更言,即金也。
  二、事如理門。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事隨理而圓遍。遂令一塵普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釋雲:一一事皆如理,普遍,廣大,如理,澈於三世。如理常住本然。例一切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六道眾生,一一皆爾。乃至一塵一念,性相作用,行位因果,無不圓足。(讀者:一塵一念性相作用,行位因果,無異時異處故。)
  三、事含理事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故俱在一塵中現。如一塵,一切法亦爾。此理事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釋雲:一中一者,上一是能含,下一是所含。下一是能遍,上一是所遍。餘三句,一一例知。
  四、通局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遍即住,無障無礙。
  五、廣狹無礙門。謂: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狹,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六、遍容無礙門。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普遍即是廣容故。遍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一切諸法全住自中。又由廣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塵還即遍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塵,自遍他時,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時遍攝無礙。思之!
  七、攝入無礙門。謂:彼一切,望於一法。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思之!又由攝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令一切恆在一內。同時無礙。思之!釋曰:以上無礙,猶如鏡燈。即十鏡互入,如九鏡入彼一鏡中時,即攝彼一鏡還入九鏡之內。同時交互。故雲:無礙。
  八、交涉無礙門。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一入一。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釋雲:一攝一,一入一者,如東鏡攝彼西鏡入我東鏡中時。即我東鏡入彼西鏡中去。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者,圓滿常如。此句但以言不頓彰故。假前三句,句皆圓滿
  九、相在無礙門。謂: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攝。亦有四句。謂: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釋雲:此與前四句不同。前但此彼同時攝入。今則欲入彼時,必別攝余法帶之將入彼中。發起重重無盡之勢。攝一入一者,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西鏡之中。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南鏡為所攝,西鏡為所入者。此則釋迦世尊文殊菩薩普賢中也。攝一切入一者,如東鏡攝餘八鏡帶之將入南鏡之中時,東鏡為能攝能入,八鏡為所攝,南鏡為所入。則一佛攝一切眾生帶之同入一眾生中也。攝一入一切者,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餘八鏡中。攝一切入一切者,如東鏡攝九鏡帶之將入九鏡之中時,東一鏡為能攝能入,九鏡為所攝,亦即便為所入也。此句正明諸法互相涉入,一時圓滿,重重無盡也。今現見鏡燈,但入一燈鏡中之時,則鏡鏡中各有多多之燈,無前後也。則知諸佛菩薩六道眾生,不有則已,有即一剎那中便徹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凡聖中也。
  十、普融無礙門。謂: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准前思之!令圓明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是以前九門文不頓故。此攝令同一剎那。既總別同時,則重重無盡也。
  如上無礙,但是一心。如海涌千波,鏡含萬像。非一非異,周遍圓融。互奪互成,不存不泯。遂得塵含法界,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等事現前,此乃《華嚴》一部法界緣起自在法門。如在掌中,爛然可見。
  然證入此地,不可住於寂滅。一切諸佛不應爾。當示教學佛方便,學佛智慧。夫佛智慧者,即一切種智。所以《般若經》中以種智為佛。則無種不知,無種不見。斯乃以無知知一切知。以無見見一切見。如《華嚴》:〈離世間品〉:十種無下劣心中雲: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諸佛、一切佛法、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世間、一切三世、一切虛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言施設界、一切寂滅涅槃界。如是一切種種諸法我當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悉證。悉修悉斷。然於其中無分別,離分別。無種種,無差別,無功德,無境界。非有非無,非一非二。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無相智,知一切相。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分別,以無異智,知一切異。以無差別智,知一切差別。以無世間智,知一切世間。以無世智,知一切世。以無眾生智,知一切眾生。以無執著智,知一切執著。以無住處智,知一切住處。以無雜染智,知一切雜染。以無盡智,知一切盡。以究竟法界智,於一切世界示現身。以離言音智,示不可說言音。以一自性智,入於無自性。以一境界智,現種種境界。知一切法不可說,而現大自在言說。證一切智地,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於一切世間示現大神通變化。是為第十無下劣心。
  問:理惟一道,事乃萬差。雲何但了一心,無邊佛事悉皆圓滿?答:出世之道,理由心成。處世之門,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無邊。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無跡。因卷而說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說多,此法未曾多。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無而不無,一多相依,互為本末。通有四義。(一)相成義。則一多俱立,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二)相害義。形奪兩亡,以相依故,各無性也。(三)互存義。以此持彼,不壞彼而在此。彼持此亦爾。《經》頌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四)互泯義。以此持彼,彼相盡而唯此。以彼持此,此相盡而唯彼。《經》雲:知一即多,多即一。又由彼此相成,資攝無礙。是故得有大小,即入一多相容,遠近互持,主伴融攝。致使塵塵現而無盡,等帝網以參差。故得事事顯而無窮,若定光而隱映。問:既其各各無性,那得成其一多耶?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如似一即十緣成故。若十非一不成故。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知舍若非柱,爾時則無舍。若有舍亦有柱,即以柱即是舍。故有舍復有柱。一即十,十即一故。成一復成十也。問:若一即十,此乃無有一。若十即一,此乃無有十。那言一之與十,復言以即故得成耶?答:一即非一者,是情謂一。今所謂緣成一,緣成一者,非是情謂一故。《經》頌雲:一亦不為一,為破諸數故。淺智著諸法,見一以為一。問:前明一中多,多中一者。即一中有十,十中有一。此明一即十,有何別耶?答:前明一中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非是一。若此明一即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即是一,緣成故也。無論同體異體二門,俱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唯是異體門言:一中十者,以望後九,名一中十。同體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問:若一中有九者,此與異體門中一即十有何別耶?答:同體中言:有九者,有於自體九,而一不是九。若異體說者,一即是彼異體十。而十不離一。問:一中既自有九者,應非緣成義?答:若非緣成,豈得有九耶。問:一體雲何得有九?答:若無九,即無一。次明同體門中一即十,還成一者,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一即十既爾。一即二三亦然。又:前明自體中一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經》雲:菩薩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此《宗鏡錄》是一乘別教不思議門。(天台宗判教:藏通別圓。)圓融無盡之宗。不同三乘教中所說。如上一多無礙之義不可以意解情思,作限量之見。唯凈智眼,以六相十玄該之,方盡其旨。應以無念無作法界照之可見。若自見者,情絕想亡。心與理合,智與境冥。方知萬境性相通收。一多純雜,自在含容。凡行一事,悉遍法界。若隨事作,則有分限。(欲見法眼麽?只這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