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丹居士:寧捨身命不破戒

寧捨身命不破戒
——摘自 盧志丹居士佛說捨得》

  敦煌壁畫上,描述過這樣一個感人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凈信於佛、欽敬僧尼老人晚年得子。老人尋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行善修身,莫如佛門,於是一心想讓兒子皈依佛門

  老人四齣尋訪,精誠所至,終於被他尋訪到一位佛法深廣、持戒嚴律、道行高卓的和尚和尚親自為少年削髮剃度,講經授課。不久,老人兒子正式成為沙彌。在和尚的悉心教誨下,小沙彌漸漸領會了佛教真諦,造詣漸深,尤其在修持戒律方面,能超脫紅塵,摒棄七情六慾,心如枯井,一心念佛。

  和尚所在廟宇的飲食之需,由城裡一個有錢的施主供給,一日三餐施主派人按時送來,陰晴寒暑,年年月月從不耽擱。有一天,施主的一個朋友請其全家老少、奴僕侍妾作客。施主推辭不過,只好答應了。但是,全家去赴宴,留誰看家護院呢,留童僕婢女又不放心。最後施主決定,留年方二八的女兒獨自一人在家。

  施主臨走時一高興,竟忘了囑咐女兒寺廟裡送飯。夕陽西墜,晚飯時刻已過,和尚肚子空空,耐不住飢餓,便吩咐小沙彌施主家取食。

  施主女兒獨自一人倚窗而思,情竇初開的少女隱隱感到春心的萌動。她正在憧憬幻想的時刻,忽然傳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

  少女迅速地開了門,一個文雅、俊秀的小沙彌站在面前,她溫柔地低下了頭心突突地歡跳不停。小沙彌也想不到施主竟是一位漂亮姑娘,一下子手足無措,臉紅耳赤起來。

  「施主」,小沙彌彬彬有禮地說,「師父見天晚仍沒有人送飯,派我來求取。」他眼神獃獃地盯住腳尖,頭也不敢抬。

  「快請進來呀!」少女的心像歡快的春風,她掩飾不住自己內心的欣喜和對這個英俊小沙彌的愛戀,「啊,一定是神靈的旨意,憐憫我孤孤單單,好不寂寞,安排個這么可愛的小沙彌來到我面前。」盎然的春意使少女忘情,她用纖纖五指拉住小沙彌的手:「沙彌哥哥,一定餓壞了吧?我們俗人家事情多,家父去作客,競忘了給你們送飯,恕罪、恕罪!」

  小沙彌少女的率真勇敢弄得耳熱心跳,不由自主地跟著少女走進門裡。少女一陣風似地去了,一會又輕捷地飄回來,端來滿缽香飯,滿缽菜餚。少女用充滿柔情的雙眸細細打量著小沙彌,呀,多麼漂亮的小和尚,面孔白凈,前額寬寬,濃眉漆黑,嘴鼻有稜有角,透出一股陽剛之氣。她白皙的臉上透出一陣陣紅暈,淺淺的笑靨在顧盼間顯得更加嬌媚醉人,她感到自己青春的美麗,哪個妙齡少女不善懷春,誰個青年男子不善鍾情?她感到自己憧憬的幸福就在眼前,她深深愛慕面前這個稚氣、可愛的小沙彌。  

  少女生生地說:「小沙彌哥哥青春多麼美好,春宵多麼短暫,我們來到了這人世間,難道就是為了遁入空門,在青燈古佛旁忍受孤寂的長久的折磨?人間有這許多恩恩愛愛,大自然又多麼絢麗多彩,你這年輕漂亮為什麼一定要在佛門中悄悄逝去這難得的人生和寶貴的青春?我的父母出外作客,家中有我和你,難道我們不能……」

  小沙彌少女的純真感動了,他覺得,渾身躁熱,他緩緩抬起頭來,眼睛裡閃爍著熱情的光輝。少女情不自禁地緊緊抓住小沙彌雙手說:「我愛你,你也愛我,一定的,讓我們永遠在一起吧。」

  突然,小沙彌看到廳堂的佛龕上身披金光的佛祖妙相,似一股清泉從心頭流過,他清醒了,他想起了佛門戒律,想起了師父的教誨,想起了自己立下的誓願,恪守戒律,決不被色相所惑。但是,這姑娘那樣純真,那樣聖潔,豈能傷害她,只能以一死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想到這里,小沙彌內心萬念皆消,他平靜地對少女說:「你的情意我知道了,但你必須為我打掃好一間靜室,允許我向佛祖懺悔後再和你相親。」

  少女迅速打掃好一間靜室,對小沙彌說:「你趕快進去仟悔吧,我在門外等你。」

  小沙彌走進靜室,面對西方,焚香祝禱:「大慈大悲佛祖啊,我立志修行,立誓不違戒律,但我也不忍傷害少女,唯有一死,捨身求法,請佛祖恕罪。」說罷,他刎頸而死

  少女在靜室外心地等待,總不見小沙彌出來,她忍不住呼喚了幾聲,但室內一片死寂,她心中害怕,慌忙推門進去,一副慘不忍睹的情景把她驚呆了;小沙彌自己割斷了喉管,鮮血還在汩汩地流。她既怕又羞,暈倒在地上。

  晚上施主攜全家人朋友家回來,他叫了半天門,不見女兒出來開門,心中疑惑,急忙令僕人翻牆進去,打開大門。全家進得院門,分頭尋找姑娘發現她披頭散發、滿面淚痕地倒在小沙彌的屍身旁,眾人大吃一驚,忙將她喚醒。

  施主擔心女兒受凌辱,趕緊詢問。少女抽泣著說出了事情始末,並表示為了小沙彌的堅貞守戒,她情願接受任何嚴厲的懲罰。施主聽了感嘆唏噓不已,他對女兒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小沙彌修成正果,歸天去了你不必驚恐憂傷。國家有法度;若有沙門歿在俗人家,俗人出金錢一千。我們拿一千金錢國王那裡贖罪吧!」

  國王聽了跪在殿前的施主父女的陳述,深深為小沙彌的潔身持戒的事跡感動,國王親率大臣施主禮拜沙彌遺體,並告諭全國為小沙彌舉行國葬。全城百姓擁上街頭,爭相觀看,廣場上華麗的七寶香車載著小沙彌遺體,侍臣們鳴鑼擊鼓,僧侶們圍隨香車前後,少女站在高台上。國王指著少女對全體臣民和僧侶們說:「這姑娘年方二八,國色天姿,沉魚落雁,世人不動情?而此小沙彌年紀輕輕,卻能超凡脫俗,不為色迷,嚴守戒律以身殉教,世人誰不欽敬!」

  佛陀在《佛遺教經》中說:「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佛說在我離開以後,應該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貧窮的人得到寶藏。應該知道戒律是你們偉大的老師就如同我住世教導一樣。後世就將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

  六祖惠能在《壇經·懺悔品》中說得非常明確,「僧者,凈也」,清凈才是僧。怎麼樣才能清凈呢?於「一切塵勞、愛欲境界」心不染著,才是清凈。六祖對三寶進行了新的非常有價值的解釋,其中關鍵,便是離欲。六祖將佛釋為「覺」,而覺便是「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二足尊」。還把法釋為「正」,而正則是「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所以,三者都是在談離欲,離欲才能清凈,而只有嚴守戒律,才能真正離欲。

    人慾很多,其中最為根本的就是對財和色的貪欲要想斷除慾望,就必須離此二者。離財得福,離色得慧,能離財色,才能福慧俱足,名「二足尊」。只有嚴守戒律心中無欲,才能自性清凈。所以,凡為佛子,不論在家,或者出家,一進佛門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戒有大用,能生各種殊勝功德。《大智度論》中對捨棄戒學欲求聖道,比喻為「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能的。《華嚴經》說:「戒是無上菩提本」。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可能出家修行,但在日常中完全可以過佛化的生活。佛化的日常生活,應當從受持在家戒做起。

  佛陀為在家修行者制定的在家戒共有四種:一,三皈戒;二,五戒;三,八關齋戒;四,菩薩戒。

  三皈戒,是建立信願心,《菩薩纓絡經》說:「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即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五戒是在出家菩薩共同實行的初步,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條,也是人類同修學的道德:以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為戒。  

  八關齋戒,是佛陀開方便之門,體諒世間善士欣仰出世少欲知足梵行,然而以塵惱牽纏,無暇修學,故制在家之出家戒,讓在家居士,出一日一夜的家,在五戒基礎上再加:不著香花蔓,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故往觀聽,不坐高廣大床和不非時食。

  大乘菩薩戒的精神,著重發無上菩提心,重點在於利濟眾生,明代藕益大師所注《優婆塞戒經》中對菩薩戒列舉了六重二十八輕,在家居士戒侓方面還顧及到俗世生活,如孝養雙親家庭和睦,以及正當事業的要求,在敬重出家眾和布施也有更多的要求。

  在佛化的日常生活持戒,是自在的。如果能守一條戒,就能解脫某一類的痛苦煩惱,得到相當的自由自在;如果每一條戒律都能遵守,就能完全解脫煩惱,過著清凈自在生活,與每個人原有的佛性相應,將佛性中本具的福德智慧完全顯現出來,過著清凈自在生活。所以,戒是讓眾生解脫自在的。

  不徹底了解戒律的人,總認為戒律是約束人的繩索,一但受得佛戒,則失去了人生自由,這不能做,那不能幹,殊不知佛所制戒,正是人生旅途的第一安穩功德住處。且不論出家人所具足戒的功德利益,就身處居家的俗人來說,能清凈受持五戒、八戒,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

  《大智論》卷二十二中:佛告諸比丘:「諸惡鬼神輩,於六齋日,侵害人民,惱亂一切。若所在丘聚、郡縣、國邑,有持齋、受戒、行善人者,以此因緣惡鬼遠去,住處安隱。」受了善戒的人,能嚴持凈戒,每一條戒都有五位善神的護佑,遇到事情都會逢凶化吉。佛陀又在《遺教經》中說:「若人能持凈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凈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所住處。」所以,受戒持戒,是人生幸福保障,是邁向佛道的准則,而不是約束人的枷鎖

  「以戒為師」,是佛最後微言,也是後世慧命延續的關鍵。在當今人慾熾盛、拜物至上的世間,更是需要奉行不遷,付諸實踐。不能持戒貪欲泛濫,亂意橫生,行事失范,就算不上真正的學佛修心。明白了佛陀制戒的用心,便不會拘泥於枝末小節,著重於身、心、語言三種行為的凈化:清凈精進、儉樸、有禮節、有威儀,不惱害自己,不困擾他人,並以凈化的人格,作他人的表率,用佛法慈悲智慧,凈化社會,凈化人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