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丹居士:沒文化不等於無智慧無佛性

文化不等於智慧佛性
摘自 盧志丹居士《佛度有心人2》

  在現實中,很多有點文化有一技之長的人自以為高人一等,看不起沒文化、沒技術的人博士生瞧不起大專生,自以為腦子機靈的人嘲笑看起來笨頭笨腦的人這是典型的「貢高我慢」,是一種偏見。佛教主張眾生平等人不分智愚凡聖,都應以平等心待之。
  更何況,有些人文化少,也許是出身背景等原因使他去了求學的機會,並不能說他沒有智慧,更不能說他沒有佛性
  唐代的六祖慧能大師,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劃時代人物。達摩以來的禪學經慧能大師革命性的改造,一花開五葉,形成五大宗派,即偽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其後禪宗叢林天下慧能著述的著作也被尊為「經」,名《六祖壇經》。但是,這樣一位大智者出家前,卻只是一位砍柴的樵夫,既沒有讀過書,也不懂得看書、寫字。由此可見,往往「下下人有上上智」。
  其實「下下人有上上智」這句話,也是慧能師說的。當年,五祖弘忍要大家寫一偈子,看看大家學修的境界如何。神秀寫的偈子是: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
  當時慧能正在寺院里干雜役,每天都要舂米出苦力。因不識字,慧能不知神秀寫的是什麼,就對當時的江州別駕說:本人不識字,請為我讀讀。聽完別駕對神秀偈子的讀誦後,慧能對別駕說:本人也有個偈子,麻煩你代為書寫一下。
  別駕輕視慧能沒有文化,對他說你也要作偈子,真是稀罕事呀!為此,慧能講道: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慧能的偈子,後世稍有點文化的人都知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後世喜歡這首偈子的人無數,其中不乏博學鴻儒,但誰能想到它出自一個不識字的打柴舂米的人之手呢!
  佛陀時代的周利槃陀伽比丘是個智力很不健全的人,學什麼,做什麼都不會,佛陀安排他掃地並教他頌「拂塵除垢」偈。可他反覆掃也掃不幹凈地,偈句反覆記也記不住。但是,佛陀對他沒有失去信心,而是鼓勵他, 幫助他掃地記偈子。長年累月,他慢慢的掃得好了,偈子也慢慢記住了,還進一步體會到「拂塵除垢」的意義。周利槃陀伽認為,塵垢是兩方面的,一是外在的,是看得見的灰土瓦石,容易清除,另一是內在的,是看不見的貪嗔痴,要用大力才能清除。經他不斷地掃地,不斷地持偈,後來,終於了知法性,獲證真理解脫之後,他去見佛陀,說:佛陀,我已拂除心內的塵垢
  周利槃陀伽的修行故事,說明即是智力很低的人,也一樣具有佛性,一樣能修行成功,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小看他
  凡俗之人稍有學問、稍有名氣,就會或多或少地自負起來,輕視別人。
  在佛門也不發現這樣的事情,就是一些修佛者對未學佛法者抱輕視態度
  比如,甲乙兩位居士寺院中或在街上,如果遇到一個人和甲居士發生矛盾與爭執,乙居士往往會對甲居士說:「走,別理他,他是個沒學過佛的人。」這就表明了乙居士對未學過佛法人的輕視。
  不問事由,不判是非僅憑別人沒學過佛便「不理他」,這似乎就有些霸道意味了!
  而在寺院中,有些出家眾或居士眾對剛入門沙彌或求學佛者或多或少地總抱著一種輕視的態度,這種情況不是沒有,這是一種缺乏平等心的表現。且不說你對初學者的根機和信願都不甚了解,而就他有學道並提出了這種願望或已入門等等舉動,便已值得我們大加讚歎,行歡喜心了,因為一個學佛人的最大職責就是以平等心度化眾生
  佛陀的教育,是要我們時時存有一份尊重他人的心。世間有很多微細的人、事、物,我們都不能有所輕視。
  黃帝中華人文初祖,有一次,他帶著隨從到具茨山去見大隗,半途中迷路了。正當不知何去何從之際,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黃帝趕緊趨前問道:「具茨山要往哪個方向走,你知道嗎?」牧童說:「知道呀!」於是就指點他們路途方向黃帝又問:「你知道大隗住哪裡嗎?」牧童說:「知道啊!」黃帝吃了一驚,便又隨口問他說:「看你年紀這麼小,但好像什麼事你都知道得不少啊?」接著又問道:「你知道如何治國平天下嗎?」牧童說:「知道啊!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樣。只要把牛的野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一樣嗎?」黃帝聽了非常的佩服,真是後生可畏,這小孩真是不可輕視呀!
  自以為博學多聞的人,要他不輕視文化不高之人,確實很難。其實,世間沒有天生就是博學者,博學也需要靠時間的累積及環境的培養。文化的人,並不表示他永遠都學不會,只是還未開始學習罷了!因此,做人處世,要常常抱有敬重他人的心,不可輕視他人的文化智慧。須知,「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