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就是投明師。明師就是引導你上求佛道的老師,沒有明師,就沒有人能告訴你應該怎麼修,也沒有人能告訴你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更沒有人能驗證你是不是真的明心見性。沒有明師的修行顯然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說,修行的第一步,不但要守住戒律,還要找到與自己有緣的善知識,然後拜他為師。
這里的「明」,是指明白和智慧。就是說,這個上師必須是明白的人,必須是擁有智慧的人,必須是覺悟了的善知識。他不一定是名師,因為很有名氣的人中,不乏不學無術的騙子;也不一定有出家人的外相,因為披袈裟者裡面,照樣充滿了貪嗔痴。
如果你找到了真正的明師,就要皈依他並且發心。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寶,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就是說,皈依了明師之後,他就成了你的靈魂依怙,這就意味著你把身、口、意都獻給佛道,此後你的一切行為、語言、念想都必須符合真理。
佛寶是宇宙間的諸佛,法寶是能幫助你走向解脫的修行方法,那麼,僧寶又是什麼意思呢?僧寶就是能夠引領你走向解脫的人。
關於皈依的對象佛、法、僧三寶,對佛寶、法寶,多無異議,唯僧寶多有誤解,人們大多認為只要是和尚,便是僧寶,其實不然。由五個(或以上)的如法比丘或比丘尼組成且能傳戒安居誦戒的僧團叫做僧寶,證得一地菩薩以上聖位的在家居士或是僧人也叫做僧寶。未曾開悟的凡夫僧雖有僧人的外相,但他沒有見到究竟的真理,不能將人導向解脫,所以並不屬於僧寶。
這一點,任傑先生在《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中論述甚詳,他說僧寶可分為三種,一是凡夫僧:亦名異生僧,即未證聖位以前的僧伽。此凡夫僧要受近圓戒,五人以上的比丘眾,或比丘尼眾,如法如律修行,如法羯磨,如法傳戒(在邊地有清凈比丘五人即可傳戒),如法安居、如法誦戒的和合眾,則稱為僧寶。二是有學僧,謂從預流向至阿羅漢向七者為有學僧寶。大乘聖僧從證八忍八智,位登初地,始稱入如來家,紹隆佛種,乃至第十地菩薩,名為大乘有學僧寶。三是無學僧寶,亦名真實僧寶,或稱第一義諦僧,無為僧。此即煩惱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的聖位阿羅漢,名為無學僧寶。《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中說,明心見性的居士也屬於三寶之一,稱「菩薩僧寶」,書中說:「菩薩僧寶,是有菩薩示現在家居士相,不過一定要證聖位(初地以上)的菩薩或僧相,一個人才可算僧寶。凡夫僧一定要有五個比丘僧,能傳戒安居誦戒,才能說僧寶,一個僧人只能稱比丘,不能稱僧寶。」
所以,我們皈依的對象,一定要是稱得上僧寶的聖僧、如法僧團或是菩薩僧寶(即已經開悟的居士),而不能是普普通通的單個凡夫僧。
當你跟真正的善知識接觸時,你會漸漸變得清凈、乾淨、明白。所謂惡友,就是當你跟他接觸時,你變得越來越愚昧、仇恨和貪婪。
有一種說法,上根人跟中根人接觸,那中根人會因之得到提升,可能變成上根之人;中根人常跟下根人接觸,那下根人也會相應地得到提升,變成中根之人。這種說法有道理,熏習的力量很大。我們每天修生起次第,就是等於在跟佛接觸,久而久之,我們的人格就會得到升華。
同樣,要是我們老和人格比自己低的人攪和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會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氣。涼州人於是說:「跟好人學好人,跟上龍王當河神。」「進了菜籽地,就要染黃衣。」
要是你和某人接觸的時候,你覺得非常清凈,非常清涼,也覺得自己明白了好多東西,你的貪婪、仇恨和愚痴都消失了,對名利得失也無所謂了,那麼他就是善知識。善知識與花言巧語沒有關系,他不一定很會說話,也不一定慈眉善目。有些善知識往往會以非常兇惡的形象出現在你的面前,然後不停地罵你,把你罵得一塌糊塗,能把你罵出一身冷汗,但是與此同時又覺得自己似乎因此而明白了一種東西,這也是善知識。瑪爾巴老是打密勒日巴,但他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善知識。
有時候,所謂的苦難也可能是善知識。所以我們老說:「逆緣即助緣,煩惱即菩提。」有很多人在親友過世的時候,因為悲痛欲絕而對塵世失去了依戀,生起了出離心,這時就會發現以往執意追求的很多東西,比如薪酬、福利、外表、物質上的享受、他人口中的認可等等,其實根本沒有一點意義。它們在無常面前不堪一擊,而且轉瞬即逝。對於這些人來說,親友的離世既是災難,也其實是一種助緣。
有的人很有錢,但突然患上了絕症,醫生告訴他,無論花多少錢這個病也沒辦法治了。他才恍然大悟,多年來費盡心思,嘗盡苦頭,甚至不擇手段積累所得的巨額財富,其實分文不值。於是,他把所有錢都捐給了需要的人和利眾事業。對於他來說,絕症何嘗不是善知識呢?
還有的人,有妻有子有車有樓有錢,卻突然在金融風暴中破了產,車子、房子、豪宅都抵押還債了,兒子和老婆也離開了他。某天,他喝著白粥想起以往的奢華生活,覺得世事就像一場夢一樣,毫無真實感,心裡反而淡然了,放下了一切,進而實現了生命的升華。對他來說,金融風暴就是善知識。
每個人都沒辦法逃離所謂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很多人會在苦痛和慾望中沉淪,但對於有智慧的人來說,苦難反而是一種財富,因為它會增勝你的智慧,為你指明一條通向解脫的大道。
《禪關策進-諸祖法語節要第一-太虛禪師示眾》中談到了對疾病生死的放下:「病中做工夫,也不要爾精進勇猛,也不要爾撐眉努目。但要爾心如木石,意若死灰,將四大幻身,撇向他方世界之外。由他病也得,活也得,死也得。有人看也得,無人看也得。香鮮也得,臭爛也得。醫得健來,活到一百二十歲也得,如或便死,被宿業牽,入鑊湯爐炭里也得,如是境界中,都不動搖,但切切將個沒滋味話頭,向葯爐邊枕頭上,默默咨參,不得放舍。」
但是,有人分辨善知識和惡友不是以心的清凈和明白來衡量,而是以身體的覺受來辨別的,這是不對的。有時候,他自己心中的愚昧或貪婪引起了某一種顯現,比如產生了痛苦,那本是他自己的事,卻以為跟自己接觸的人不吉祥,其實那「不吉祥」的正是他自己的心。
有的人甚至認為世界上到處是魔,老是說:「我發現和我一起住的那個人是個魔。」或者常聽某一個人說:「入魔了。」
我認識一位師兄,她能看到一個所謂的本尊整天和她說話。剛開始是心魔,後來變成了外魔。她覺得每天晚上都有一個人來打擾她,說:我是活佛,然後和她雙運。就這樣,明明是魔,她卻偏說是活佛。這就是一種入魔。有時,氣脈發生變化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如果有大手印見地的話,就不會入魔。
修到一定的時候,你可能會出現一些跟以前不太一樣的境界,有人稱之為魔。對於來自外部的一些幻覺,要是你有降魔之心,說明你還是把它當成了實體。而事實上,那魔僅僅是你自性的顯現,猶如夢幻,你絲毫不可執著。要是你有降魔之心,就是執幻為實;要是你想把它驅走,說明你還怕它,也是認假為真了。怕也是一種雜念。這時,佛來也別理它,魔來也別理它,任它來者自來,去者自去,你永遠主導著你的心,守住你的真心,這便是「即心即佛」。
事實上,在真正的智者眼中,所有的生靈都是母親。你首先要產生這種情感後,才能算是修行。有時候,某個人給你帶來一種不快,也可能恰恰是善緣(修忍辱就是這樣)。所以,要用一種巨大的慈悲心去觀照世上萬物。
綜上所述,善知識和惡友的區別就在於貪、嗔、痴、慢、妒是增勝還是消除:增勝者為惡友;消除者為善知識。
除了皈依之外,修行之始,最重要的便是發心。那麼什麼是發心?你想要通過修行達成一個什麼樣的心願,這便是發心。發心決定著修行的目的,也影響著修行的過程。如果你發心要證得阿羅漢果,那麼你的一切修行都將是為了自己的覺醒與解脫,你修行的結果最多也僅止於自己的解脫;如果你發心要證得菩薩果位或者究竟佛果,那麼你的一切修行都將是為了利己利人,你修行的結果便不但能自覺,還能覺他,甚至覺行圓滿,創造不朽的功德。
我們舉個例子,《西遊記》里白龍馬的發心是:「我一定要馱著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得到真經。」有了這個發心,它的走就有了目標和意義,才會一步步、堅持不懈地往前走。而磨坊里的驢則沒有發心,雖然它也在天天走路,但它的走卻毫無目標,僅僅在消磨著自己的生命。
發心,相當於王國維所說的古之成大業者的三種境界中第一種,即「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就是發心。望盡天涯路,然後發心,最後決定走那天涯路。沒有這個發心,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