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為信仰貢獻一生的優秀女性值得尊敬

信仰貢獻一生的優秀女性值得尊敬

編者按:中國自古就有紅顏禍水的說法,對女人評價大多是狐媚、狠毒、無見識,孔子曾說:「唯女子小人難養也。」那麼,佛教中的女性地位如何?女性出家眾是怎樣修行的?鳳凰網華人佛教三八國際婦女節主題策劃專題--出塵之美,聚合眾多獨家觀點和評論,集中闡述佛教女性話題。本文作者雪漠從宗教修行必須超越世俗之愛,到早期佛教如何提高了女性出家的門檻;從目前女眾道場的艱難維生,到密乘中女性的居高地位,為讀者闡述了佛教女性話題中非常深刻的宗教精神。他認為:無償為信仰貢獻一生的優秀女性,值得我們對女性這個群體肅然起敬。
 
任何宗教都視慾望為必須對治的大敵,而色慾又是慾望中最難對治的,所以,女性問題一直是敏感的話題。無論你有著怎樣的修證,要是修行人世俗女子有了愛情便會被稱為「女難」。在密勒日巴道歌集中,惹瓊巴就曾與一位女子有著世俗的交往,由於他違背了上師教言,雖然他苦修終生,被譽為是月亮一樣的弟子,但密勒日巴仍是授記他會再轉世重修。其中緣由,與惹瓊巴的那次「女難」不無關系。所以,筆者的小說《西夏的蒼狼》中,雖然主人公紫曉愛上了信仰象徵黑歌手,但他們之間,並沒有肉慾之愛。我用一句話表述了那種境界:「有大悲而無煩惱,有大快樂而無慾望。」要是有世俗之愛,他們是不可能實現超越的。
 
佛教早期,比丘戒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來對治淫,其中有許多具體而明確的規定,如比丘若有淫念,男根觸女陰如胡麻許,即屬於犯淫戒。淫戒是斷頭之戒,若是犯了便會失去比丘資格。以是故,聲聞弟子的修煉,大多離群索群,以絕塵緣
 
早期佛教拒絕女性於教門之外的原因,除了女性慾望、易生煩惱之外,還由於當時僧侶的修道,大多在野外、屍林或是林中。女性修道,難以保證安全,所以,雖然佛陀姨媽他有養育之恩,但佛陀還是一次次拒絕她出家的要求。當時,有好幾百位釋迦族的女子也要求跟佛陀出家,除佛陀的養母外,他出家前的妻子也在其中。她們屢屢祈請,佛陀屢屢拒絕。後來,佛陀離去時,那班女子也尾追不已,雖經歷奔波之苦而不舍。後來,在阿難的一再乞請下,佛陀才允許女性出家。但他對於女生的要求,遠比比丘嚴格很多,比丘戒250戒,比丘尼戒348多條,更以「八敬法」提高了女性出家的門檻。便是如此,這在當時,佛教的接受女性出家,也招來了無數的唾星。
 
但早期佛教傳統女性僧人的地位總是比男性僧人低。這一點,在「八敬法」中,有形象的表述。 
 
前不久,筆者西部的一些寺院進行過調查,發現了一個現象,尼眾的寺院對於男眾的寺院來說,要艱苦很多。涼州大雲寺是唯一的一座尼眾寺院。該寺建於唐朝,至今算得上歷史悠久了,現有三位僧尼生活極為貧困,幾乎沒有香火,尼僧全靠國家低保來維持生活,其房舍跟貧民窟無別。而同時,由大僧住錫的海藏寺和羅什寺的僧舍卻富麗堂皇,極為豪奢。這種現象,在藏地也差不多。筆者隨順一些因緣供養過一些尼眾道場,她們的生活,同樣無法跟比丘相比。其主要原因,跟尼眾沒有世俗的大影響力有關。
 
不過,尼眾仍是佛教界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在九華山就有一位道成肉身肉身直今不腐的。還有一位叫圓照的比丘尼,火化時,心臟變成了堅固子,顯示了其高深的修證功德
 
需要強調的是,相較於小乘來說,在密乘中的女性地位卻是很高。女性的修行人,可以尊稱其為空行母。在密乘戒律中,有許多關於女性內容,如:「十四條重墮性禁戒」中,就有一條「嚴禁侮辱和誹謗女性」。
 
按密乘傳統說法,誰要是得罪了空行母,是不可能成就的。筆者在小說《西夏咒》中,有過如的內容
 
「關於空行母,說法頗多,……根據其證悟空性與否,可簡單分為出世間空行母和世間空行母。佛國與行者之間的聯系,就是由世間空行母完成的。除出世間空行母外,皈依佛教佛門護法夜叉、非人等,以及世間修行成就女子也可以稱為空行母。」
 
「聽說在另一個人跡罕至的所在,一位小喇嘛見過她(空行母)。女人給了他很髒的食物和酒。小喇嘛吃了食物,不敢喝酒,怕犯戒。一進門,早知此事的久爺爺皺眉道:『你應該喝了甘露……算了。今生修不成了來世吧。'誰叫你過了空行母呢?久爺爺遺憾地說。」
 
據說,任何行者只要你錯過或是得罪了空行母,你是不可能在今生成就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密乘中,女性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存在。空行代表智慧,男性代表方便。《金剛鬘o第十品》中說:「眾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瑜伽母續?金剛持曰:般若度方便,稱名瑜伽母,大樂善相合,轉入真實故,名瑜伽母續。」香巴噶舉認為,唯修方便,成不了佛;唯修空性慧亦成不了佛。唯有方便、智慧不離,和合而修,才能現起空樂無別之智慧,速獲兩種成就。對此,我們可以看成是一種象徵
 
佛教是與時俱進的產物,由小乘大乘再密乘,隨著時代的發展,佛門女性的地位也在日漸提高。佛陀最早制定「八敬法」的原因,顯然跟當時大多的叢林修行女性存在的安全隱患不無關系。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佛門中出現了一些廢除「八敬法」的呼聲,在筆者看來,這其實也符合佛教與時俱進的特點。
 
也許是由女性更重感性原因,在筆者視野中,反倒發現,無論是出家尼眾,還是在家女居士佛門女性反倒更容易具有宗教精神。在香巴噶舉中,就有許多擁有自我犧牲精神,無償為信仰貢獻一生的優秀女性,她們的出現,使我們對女性這個群體,真的是肅然起敬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