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靜 第4章 必要的療愈 心智的療愈

  心智的療愈

  就像我們經由覺察而療愈身體和心,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療愈心智。如同我們學到感官和感受的本質和韻律,也可以如此了解思想的本質。在禪修中注意自己的念頭就會發現它們不受控制,我們是在不請自來記憶計劃、期望、判斷和懊悔的連續水流中沉浮。心智開始顯示它的一切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常常是彼此沖突的,包括聖人優美特質和獨裁者及謀殺者的黑暗力量心智由此計劃想像,創造無盡的掙扎和想要改變世界的劇情。

  然而這些心智活動的根源是不滿足。我們似乎想同時擁有無窮的刺激和完美平靜思想並未服務我們,而是在潛意識和不自覺情況下驅策我們。雖然思想可以很有用、很有創造力,卻多半會以喜好厭惡、崇高與低俗、自我與他人等相對概念支配我們的經驗。它述說我們成功和失敗的故事,安排我們的安全感習慣性地提醒我們自己是誰、是怎麼的人

  思想的二元對立是我們受苦的根源。每當我們把自己想成獨立的個體,就會產生恐懼和依附,就會變得緊縮、防衛、野心勃勃和界線分明。為了保護孤立的自我,我們會推開某些東西,為了支撐自我就會緊抓及認同其他事物

  一位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精神醫師在首次參加十天密集禪修時, 發現了這些真理。雖然他學過精神分析,接受過治療,但在每天打坐和經行十五小時的連續禪修中,卻發現自己不曾真正遇見心智。他後來寫了文章談論這次經驗,描述一位精神醫學教授坐著觀看自己發瘋是什麼滋味。連續不斷的思緒洪流和其中各種狂野的故事,令他非常震驚,特別是重復出現的自誇思緒,想成為偉大的老師或知名的作家,甚至世界的拯救者。他已看出這些思緒都源自恐懼:在密集禪修中,他對自已和他所知感到不安。這些誇大的思緒是心智的補償作用使他不必感到無知恐懼。多年後,這位教授成為非常有經驗的禪修者, 自此也學會不那麼認真看待自已的思緒。

  心智的療愈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把注意力帶進思緒的內容,通過智慧的反省,學習把它們引導到更有益方向。通過覺察,我們可以認識和減少無益的擔心和強迫模式,以澄清我們的困惑,解除破壞性的觀念和意見。我們可以用自覺思想,更深刻地反省我們重視的價值。問自己:「我有好好愛過嗎?」這是第1章的例子也可將思緒引導到有益方向,如慈悲、尊重和寬容之道。許多佛教修行運用重復的句子,以破除老舊、破壞性的重復思考模式,而促成改變。

  然而,即使我努力地對心智進行再教育也不可能完全成功。不論我們多麼想引導心智,它似乎有自己的意志。為了進一步療愈心智的沖突,就需要放下對這些沖突的認同。要達到療愈,我們必須學習退出心智的所有故事,因為思緒的沖突和意見永遠不會停止。正如佛陀所說:「有許多意見的人只是到處招惹別人。」當我們看見心智的本質就是思考、區分、計劃時,就可以讓自己脫離它鐵鉗般的分離主義, 安住在身體和心之中。我們以這種方式跨出自我認同,從我們的期待、意見、判斷和沖突中走出來。心智認為自我是分離的,但心知道的比較多。偉大的印度大師尼薩伽達塔說:「心智創造深淵,而心跨過了它。」

  世上許多巨大的悲傷出於心智與心失去聯結。我們可以在禪修中重新與心聯結,並發現思緒的所有沖突背後,有寬廣、合一、慈悲的內在感受。心容許心智故事觀念幻想恐懼的存在,但並不相信它們,不需要追隨它們或實現它們。當我們碰觸到所有紛亂思想的底層,就會發現甜美而具療愈力的沉默,這是每個人本來就有和平, 是心的良善,是力量,是與生俱來的完整。這種基本的良善有時也被稱做本性佛性當我們返回自己的本性當我們看見心智的所有方式, ^而仍安住於這種平靜良善就得到了心智的療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