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圓覺經》講座 三

圓覺經》講座(三)2010051527 時間:2010年05月15、27日地點台北科技大學台北精舍紀錄:張春美整理:周雅容、羊憶玫 今天要講的是圓覺經》〈普眼品第三〉。 我們來看經文:「於是普眼菩薩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雲何思惟雲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就從大眾中,從座位站起來,「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祂就問:「大悲世尊,」希望世尊能夠「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不但為當時參與法會菩薩眾,還要為沒有來參加法會的、末法時期的一切眾生「演說」,說什麼呢?說「菩薩修行漸次」,也就是菩薩修行的時候,一步一步是怎麼做的? 「雲何思惟雲何住持?」菩薩修行要怎麼想?要怎麼住持?住就是把握住這個方法,持就是保持它,如何把這個方法好好的把握住,好好的去執行。普眼菩薩要請世尊講「菩薩修行漸次」,就是菩薩修行的時候,祂是一步一步怎麼做的?在這麼一步一步做的時候,要怎麼去想?又要怎麼去執行?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實際而真實。 接著普眼菩薩又說:「眾生未悟,」末法時期眾生還沒開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有什麼方便法?眾生沒有開悟,他完全不懂有沒有什麼方法,在完全不懂狀況也可以做,這就是作何方便,讓他們沒有開悟都能開悟。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末法時期,像這樣子沒有開悟眾生,他沒有正確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聽到佛說圓覺三昧,就是前面兩章講的圓覺三昧,他們都不懂,他們聽到世尊說的三昧,說的那麼高超,「心生迷悶」他們一點都不懂,一定非常的迷惑、又很煩悶,完全不明白,不知所雲。「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這樣子的話,眾生對於圓覺三昧,這個大陀羅尼門圓覺,他怎麼會進去?怎麼能夠開悟?怎麼能夠入這個三昧呢?「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希望佛能夠為我菩薩輩,以及末世的眾生,說一個巧妙的好辦法讓我們不懂情況下也能夠懂。「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普眼菩薩問得非常真切而實際。實際的狀況也真的是如此,如果已經開悟、已經懂了,當然佛說圓覺三昧都沒有問題。問題就是在末世時期眾生根本都不懂,都不知道、不明白,在不明白的狀況下,如何能夠變得明白?普眼菩薩提出來的問題是實情,眾生當然是沒有悟,當然是不懂。所以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不懂的時候,怎麼樣才可以變懂?」 菩眼菩薩就是請世尊來解這個問題。佛都是這個樣子的,你要問祂問題,你問祂了,祂就會講,你沒有問祂,祂也不曉得要講。你問的非常真切,祂就會講得真切;這個普眼菩薩是問得非常貼切,而且真實。祂真的看到了末法時期眾生真正的困難處,祂看得非常清楚,所以祂就這麼問了。 菩眼菩薩會這麼問,當然是對眾生非常的了解。祂為什麼會對眾生非常了解?因為祂對眾生慈悲;對眾生如果不慈悲的話,不會那麼了解;也就是祂對眾生非常的體貼,才能夠曉得眾生真正的困難;如果不夠體貼的話,是問不出這個問題的。祂知道眾生困難,這種體貼,就是一種慈悲。有這樣的慈悲的心,才問得出這樣的問題;當祂這樣子問出來的時候,就感動了世尊。 所以這個時候世尊就回答了。「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世尊說,你能夠為菩薩和末世眾生修行漸次,也就是修行程序、步驟,一步一步該怎麼做?在修行漸次當中,是怎麼思惟、怎麼想?是怎麼實踐、怎麼做的?「乃至假說種種方便」就是舉一些實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釋迦佛被普眼菩薩慈悲心感動,就說:我來教你、我來教你。「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凈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世尊說,新學的菩薩以及末世眾生,想要得到如來凈圓覺心──就是圓覺大陀羅尼門,「應當正念」,應當要有正確觀念正念就是正確觀念正確認知正確觀念什麼呢?「遠離諸幻」,就是要遠離這些幻化的部分,只要是幻化的部分都要遠離,你要有這個觀念正念就是「遠離諸幻」,就是離開這些幻化。 「先」就是第一步怎麼做修行漸次的第一步做什麼呢?「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修空觀──奢摩他行就是空觀。空觀怎麼修?就是心中妄想不起、妄念不起;所有的妄念都不起,這就是空觀。也可以說,把心靜下來不起妄念。「堅持禁戒」堅持守戒,戒有很多,所有的禁戒都要堅持守住。要守戒,這是第一步。我們修行在做的就是要守戒,妄想妄念不起,就是這樣。 接下來「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把你教的人安頓好,因為這些新學的菩薩大概都會有徒弟,沒有徒弟可能也有親屬,先要把他們安頓好,自己到一個安靜的房間裡面靜坐。這個步驟就是修行漸次的第一步,這一步是能做到的,即便你還沒有開悟,你都不懂,還是可以做到這修行的第一步。 「宴坐靜室」,在這個靜室裡面做什麼?「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恆作是念」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一直這麼想。「恆」就是一直,一直這麼認為、或是這麼思惟、這麼想。怎麼想?想什麼呢就想「我今此身」,我現在這身體,「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我這身體是由四大和合而成的。 說到這里,我就要講一下,世尊說法是對當時印度的人講的,當時印度他們的文化里認為:「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組合起來的」,所謂四大就是地、水、火、風,是由這四個東西組合起來的,所以世尊才會跟他們這樣講。如果是我們現在的話,我們會認為身體是由原子、分子組成的,但是那個時候沒有原子、分子;那個時候是說四大。 我們還是順著經文來看。世尊說:「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這幾樣東西都是屬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這些都屬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手會動,身體會搖擺,只要這個動呀、轉呀、或者心臟會跳,這些都是風。身體的熱氣、溫度就屬於火。也就是整個身體都歸於這四大。 「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把這四大拆散、分開的話,「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你的身體在哪裡?把你拆散了以後,你在哪裡?現在的話則是說:把身上所有的原子、分子都分開、把它解散了,那你的身體在哪裡?拆開了,當然身體就沒有了。「即知此身畢竟無體」拆散了就沒有了,所以你沒身體,那你的身體什麼呢?「和合為相」身體只是組合起來的一個組合相;合起來的組合相叫做身體,但組合又不是地水火風,也不原子、分子。所以說,四大並不是你的身體。但是四大組合以後,產生了一個和合的相,那個和合的相就叫身體。 「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所以實際上,這個身體這個相是幻化的,是一個組合起來的相。大家聽到這里,可能不會有那麼實際的感受,我來舉一個例子,例如汽車,你把汽車所有的零件統統拆開,把它在那裡,一個都不少,攤開來;這一攤開來,當然就變成是各式各樣的零件。那我就要問:「汽車在哪裡?」汽車沒有了。你說那些零件就是汽車嗎?零件不是汽車呀,那是零件;它也不會跑,也不能載人呀!真正的汽車,一定要把組合起來。組合起來它才可以動,可以載人,那個時候才叫做汽車。所以這個汽車是一個和合的相,也不真實的。這個情況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我們把身體的四大拆散了,也就是把我們的原子、分子統統拆散,拆散就沒有身體了,只是原子、分子,所以「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把四大組合起來,就有一個和合的相,這個相就是身體,這個身體就是六根,所以這個六根也都是幻化的,這六根是和合為相的一個妄有。我們現說的話,就是原子、分子組成和合的相,形成所謂的六根,所以也是一個幻相。「六根、四大中外合成,」你的這個身體,就這樣有了六根;也就是說六根是四大組合起來,或說是原子、分子組合起來的和合相,就成為我們的身體。 「妄有緣氣於中積聚,」當這個身體和合成功的時候,身體就「妄有緣氣」,它就好像有了各種關連性;緣就是關連性,就是這個跟那個有關連、那個又跟什麼有關連…,身體中間就是一層層有很多關連;也就是有很多連結、很多互動這樣子的關連就好像一股氣,「於中積聚」就在這個六根裡面匯集起來;這些緣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很多訊息,會給你很多感覺你有六根,每一個根都會有感覺,那些就是緣氣;那些感覺就聚攏起來了。 「似有緣相,」好像有很多相互關連的相,這個跟那個有關連、那個跟另外一個又有關連,層層關連的一種關連相;關連也是一個可以被你感覺對象,那個就是緣相。我們也會連貫出很多邏輯、很多道理,或者釐出一些說法、一種想像,這些都是緣氣,就會聚積在那裡。「假名為心」這個就是我們以為的識心。這些是不是很實際呢?我們實際上就是這個狀況這就是在講我們的心理反應,或者是情緒反應、感情反應,彼此層層相連,這個跟那個有關系、那個跟別個有關系…,都是互有關連,這個就是緣。 我們也可以用電腦比喻電腦硬體裡面灌進了軟體、各種作業系統,然後又放了好多資訊,這些就好比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會收集好多好多資訊、影像知識經驗學問,然後呢?就在那裡想東想西,這些就是緣相。「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這個時候我們就說這些緣相是識心,我們稱它為心,指的是識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這個似有緣氣緣相呈現的假名為心;那麼如果沒有六塵,這個心就不能存在。也可以說,這一虛妄的心,這樣的識心,是由六塵的影像組起來的,如果沒有六塵的影像,就沒有辦法組成這樣子的心。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六塵也是由四大組起來的,如果把四大拆開了,六塵也就不見了。什麼是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用我們現在的話,原子、分子拆開了就是色塵;再把這個色塵拆散,你只要拆到基本粒子,它的壽命都很短,一下子就沒有了,還是空的。所有的這些基本粒子壽命都很短,短得不得了,比一秒的10-10還要短;你只要把它拆到那裡,一定就是全部不見了,一定是沒有的。所以,世尊說的這些話用到現在還是正確的,「四大分解,無塵可得」塵就沒有了。「於中緣塵,各歸散滅」那些因塵而互有連結的各種關系、關連,當然也不存在、也沒有了,六塵全部都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你這個緣心,終究是沒有了、是不存在的。到這里就說明了,心不存在,身體也是不存在的。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凈。」 眾生的幻身沒有了,幻心也就沒有了;「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也沒有了;「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也沒有了;「幻滅滅故」連幻滅都沒有了,「非幻不滅」只有那個不幻的,祂不會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就好像一面鏡子,上面有一層污垢,你把那些灰塵、污垢磨掉、擦掉;「垢盡明現」,垢──那些幻垢、臟東西清理掉以後,明──鏡子的光亮就顯現出來了;那個顯出來的明亮,就是不幻的部分。「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所以你現在就會知道啦,身體也好,心也好,都是幻垢;就好明鏡上的污垢一樣。「垢相永滅,」把染污的幻垢除掉了,「十方清凈」就全部清凈了。 「善男子!譬如清凈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就好一顆大的珍珠放在這邊,就是一個圓的、很亮的、光亮的球,周圍的影像都會在這個珍珠上看得到,「隨方各現」你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影像。「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愚昧人就認為,這一珠子裡面真的有各種東西,以為那些影像都是真的。這跟我們看電視也差不多,電視螢幕里什麼都有,我們知道那是電視,它只是映象。可是愚痴就不知道,還以為珠子影像是真的。 「善男子!圓覺凈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凈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我們的圓覺凈性,就好像那顆珍珠,珍珠上出現的影像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身和心,各種身和心的形象都出現在圓覺凈性這樣的摩尼寶珠裡面。 彼愚痴者就說:「唉呀!這個圓覺凈性裡面有身和心,是實有耶!它不是幻相,它是真的。」你以為那是真的話,就跟看到珍珠表面有各種影像,就說影像都在裡面,是真的有,是一樣的愚痴。這樣的譬喻非常清楚,也很簡單,就算你們沒有開悟也可聽得懂。就好像我拿鏡子給你們看,你看見自己在裡面,一翻過來發現裡面沒有,可是看起來就是有世尊就說:「你所看見的自己的身和心,其實都是凈圓覺摩尼寶珠裡面的影像不是真的。」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如果你把身、心都當成是真的,就沒有辦法離開這個幻化,離不開的;所以身、心這兩個幻垢,「對離」就是兩個互相沖消,「說名菩薩」就是菩薩。「垢盡對除」這個幻垢你把它沖消了,「即無對垢及說名者」。為什麼身、心幻垢是對除的呢?你在除的時候,要把這個幻垢除掉,一定是用你的心去除,但實際上你的心本身也是幻,所以是對除;這麼一對消,真的除掉的話,兩個都不見了,「垢盡對除」;「即無對垢」不但沒有身心兩個幻垢,也沒有說名者,連「誰在消除」的這個「誰?」都沒有了。「說名者」就代表了知道這件事情的能知,那個能知也不見了也不存在了,這樣才是徹底的。 這個地方講得深喔!要用心體會:「及說名者」所謂說名者,就是我常講的能知,就是能說者;能知也沒有了。到這個時候,能知就怎麼樣?就也不可以你知道,也是不可以說的,只要你想到的、說出來的,都是假的。連想都不可以想,被你想到的就不是!這個能知也把它消除,就是「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凈,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能夠做到這里,菩薩與末世眾生,就證得諸幻滅影像,喔!原來這些都是幻化的,全都是幻化的。「爾時便得無方清凈」,這個時候就得到沒有方向的、沒有方位的清凈,「無邊虛空,覺所顯發」修行者感覺到的是沒有邊際的空間。「覺所顯發」你感覺到了,那是能知顯發的感受,這樣就是所謂的「覺圓明」,這樣子,你的覺性就圓明了。 「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根清凈故,眼識清凈;識清凈故,聞塵清凈;聞清凈故,耳根清凈;根清凈故,耳識清凈;識清凈故,覺塵清凈;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覺圓明故,顯心清凈;」覺圓明了,就顯得你的心清凈;所有的身心幻垢都不存在、都沒有了,都沒有的時候,你的心才顯得清凈。「心清凈故,見塵清凈;」你的心清凈了,你看見的塵──見塵就是色塵,你看見的色塵清凈了;咦,塵怎麼又出來了?六塵、色塵本來就是幻垢嘛,本來是幻垢的這個塵,現在看見的就變成清凈了;這個時候才能夠清凈呀! 「見清凈故,眼根清凈;」你能夠見的就是色塵,見到這個塵是清凈的,因此你的看、你的見本身也就清凈了;你的見能夠清凈,就使得你的眼根清凈了。這個眼根是身體的六根之一,眼根就清凈了。你看!這個回來的力量當你的幻一消除,幻滅消滅了,「非幻不滅」那個非幻不滅就呈現出來,色塵清凈了、見清凈了、眼根也清凈了。 「根清凈故,眼識清凈;」眼識是屬於心的一部份,是前面講的那個妄心的一部份;眼識這個識心就清凈了。「識清凈故,聞塵清凈;」眼識清凈了,耳根聽到的聲塵也會清凈,「聞清凈故,耳根清凈;」聽聞到那個聲塵是清凈的,因為你的聞本身是清凈的,所以聽聞那個能力耳根功能也就清凈了。再接下來,耳根清凈故,耳識清凈,就覺這個塵都清凈了。「識清凈故,覺塵清凈;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這樣做下去,六根、六塵、六識都變清凈了。本來這六根、六塵、六識都是身心幻垢,現在都變清凈了。 這里就在修行漸次,這麼想就是修行,一步一步做到這里,幻垢一除了以後,這些根、塵、識都變清凈了。「善男子!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哇!四大又回頭清凈了。「善男子!四大清凈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凈;彼清凈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凈,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凈。」 十二處就是六根、六塵。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二十五有就指這些可以居住的地點、位置;居處有二十五種,我們人類是地居,居住在土地上,這是一種;還有空居,可以住在空中;還有雲居,住在雲上;還有水居,住在水上……各式各樣的有二十五種,全部清凈了;居住的世界清凈了。 「彼清凈故」這些地方,這些環境清凈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這些都是佛法,也統統清凈了,「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凈」所有一佛法清凈。而這個清凈是從哪裡開始?就是從離幻開始!一離幻,非幻不滅不滅的就是這些清凈,全部一切清凈。 這樣子做以後要再繼續擴大;「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凈故,一身清凈;一身清凈故,多身清凈;多身清凈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凈。」這一切都清凈了,但這樣做到只是你自己的一身清凈,是自己一個人的清凈,這樣一身清凈還不夠,要擴大到其他人,要多身也一起清凈。不是我一清凈就夠了,其他的眾生也一樣清凈。把其他的多身都清凈,就擴大了。「多身清凈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凈。」所有一切十方眾生都圓覺清凈,做到這樣就是一世界清凈。但到這里還不夠喔! 所以後面就說「善男子!一世界清凈故,多世界清凈;多世界清凈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凈不動。」十方眾生圓覺清凈,就是各個方向眾生清凈,那是一個世界清凈。這邊所講的一世界,就是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娑婆世界這一娑婆世界只能算一個世界,還有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世界那就是多世界。「一世界清凈故,多世界清凈;」很多、很多世界清凈,到最後,所有的世界全部都清凈這樣子的話,就達到「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凈不動。」整個法界全部清凈了。這個時候,光說清凈還不足以描繪,那是清凈不動。 所謂不動,就是沒有起心動念。「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虛空是空間,三世是時間,兩者是不同的。祂是「盡於虛空,圓裹三世,」虛空裡面有三世,整個和在一起、沒有辦法分的,叫做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凈不動。」所有一切都平等不動。不只是覺性,不只是眾生,不只是根、塵、識,連四大、佛法時間、空間,全部都無邊無際,平等清凈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這麼廣闊的虛空時間、空間都平等不動,所以你就知道,你的覺性也是平等不動的。時間、空間它還是被知的,所有這些被知都是這麼平等不動的,就知道你的覺性也是平等不動、你的能知也是平等不動的。 當然覺性的平等不動,是感覺到虛空平等不動,是這樣對應過來的,祂感知的部分是虛空,「如是平等不動這是祂感知的;這種感知,當然只能是一種三昧狀態,不是我們的思維、識心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就推知了「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空間、時間裡面的六根、六塵,這些東西不動了,當然四大也是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祂一一舉出這些被知都平等不動了,所以就知道,覺性當然也是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凈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這里又倒回來;當我們感知到覺性平等不動的時候,你才會曉得你的覺性是遍布法界時間、空間,三世所有一切都遍布,平等不動,遍布在那裡,非常圓滿,沒有一點點地方漏掉;平等、遍布,清凈不動圓滿遍布到沒有邊際。當你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這個覺性是跟整個法界合一的、是融合的;祂就不是一個不被知的狀態了。覺性在這個時候就是法性了,這樣子的覺性,在這樣子狀態下,已經跟法界合一了,所以是法界性,是法性了。 「當知六根遍滿法界。」這個時候你就知道,你的六根,也就是你的身體,我們說這是幻的這個身體,也是遍滿法界清凈不動的。到這個時候這樣子的六根已經不是剛開始我們所認定的這個身體了,透過這樣的過程,它已經跟整個法界合一了。這個時候就會知道,你的覺性清凈,那麼從你的覺性衍生出來的六根也是這樣,是清凈遍滿法界的。「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你知道六根可以這樣子遍布,六塵當然也是遍布、遍滿的。「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當然你就會知道,地、水、火、風這四大也是遍滿的。用我們現在講的話,所有的基本粒子都遍滿,到處都是。「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所有的陀羅尼門,也是遍滿法界,到處都是。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由於妙覺性是遍滿的緣故,六根的本性、六塵的本性都是無壞無雜;沒有什麼破綻、缺失,都沒有,圓滿無缺。「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連所有的陀羅尼門,所有的佛法,都沒有不好都是圓滿。 這個情況就像什麼呢?「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世尊為了要讓你知道那個無壞無雜,特別舉了例子就像百千個燈在一房子裡面,點了百千個燈,整個房子都亮的,就沒有影子啦!西醫手術房,不是需要無影燈嗎?就是這樣,你找不到影子,有影子的話,就是有壞有雜啦!這個充滿亮光這樣子,就是要告訴你,這個無壞無雜是真實的,而且是充實的。就像那個燈光,你用百千個燈在一房子裡面,點滿的話,這個房子就沒有影子,這個光就圓滿了;就是無壞無雜、圓滿的、充實的。這個例子舉的太實在,太好了。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你達到這個境地,你的根、塵、識,你的覺性,所有一切都無壞無雜,遍滿十方三世。「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到這個時候,這位菩薩就不會被法捆綁、被卡到,「不求法脫」祂也不會要求在法上面解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祂不會厭倦生死也不會一定要追求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祂也不會對持戒嚴謹的、清凈的人特別尊重;也不會憎恨那些毀壞禁忌、破壞戒律的人;就是平等無差,沒有分別的。「何以故?一切覺故。」為什麼會這樣?一切都覺!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就像我們眼光一樣的,我們眼睛去看東西的時候,這個眼光本身是沒有什麼喜歡喜歡,照上去就照上去了,沒有說是喜歡照這個、不喜歡照那個,不會的,祂就是看到,沒有取捨,不會覺得這個好看,那個不好看。看到了以後,心裡面才會有:「啊!這個好看,那個不好看。」那個好看、不好看,是看了以後心裡面想的。「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因為一切覺啊,看的時候那個眼光是圓滿、沒有差別的,沒有喜歡、沒有討厭,是平等清凈的。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修習圓覺清凈心修到這個時候,修行者就沒有修、也沒成就了;對祂來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圓覺普照與寂滅是一樣的,「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諸佛世界,猶如空華。」法界裡面數不清諸佛世界,也就像空中的花虛空中的雲霧,「亂起亂滅」就在那裡隨意生起又幻滅,沒有規矩也沒程序;「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沒有要去接近它也沒有要離開它;不會被束縛,也沒有所謂解脫這個時候就知道,眾生本來就是佛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不管是取了涅槃、證了菩提、或者還在生死輪回當中,都像昨天的夢。所謂昨天的夢,就是不存在了。對不對?在夢的當時,對你來講是存在的;如果是昨天的夢,今天醒來當然就不存在了。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接下來這個地方講得很深了。世尊說,你就會知道,生死涅槃本來也沒生起也沒有消滅,也沒有來、也沒有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可以被你證的,是沒有得失的,也沒有取捨的問題;注意這里,「其能證者」,這個能證者就是能知;「無作無止,無任無滅。」這個能證者、能知,是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沒有作止任滅,都沒有。「於此證中,無能無所在這「證」的當中,是沒有能、沒有所,也就是沒有能知、沒有被知。「畢竟無證,亦無證者」到最後沒有證、也沒有證者,證者就是能知;「一切法性,平等不壞。」這個時候就通到法性了,平等不壞。 剛開始講的時候,世尊講到六根、六塵、虛空時間都是清凈的,這個時候是在講法性。再來又說覺性遍滿,所以根、塵、識也就遍滿了,所有的四大,所有的陀羅尼門,全部遍滿,遍滿之後就不動了,清凈不動清凈不動就無壞無雜,這些都是講法性;所以最後才會帶出來,告訴你,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在開始的時候,你看這個妄心,我要怎麼修,怎麼做,從妄心開始,就一下子做到體證;體證了就進入了自性,很快的一轉就到法性,而且轉得這麼徹底。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已經說出了菩薩祂怎麼去修,怎麼不拘泥,不受限於自性,而轉入了法性。 這個轉主要就是,當清凈了以後,又再回頭進入根、塵、識的清凈這個時候進入法性,這樣的進入是充實的,所以這個法性的遍滿不壞就像百千燈,光照一室,裡面無壞無雜,那麼充實而遍滿。我以前自己所體證的,我可以體證到空、寂滅,什麼都沒有;可是我現在要從這里才能夠學到,什麼是無量無邊、遍滿;不是空的,是充實的;根、塵、識、四大、陀羅尼門等等,全部都遍滿、充實、無壞無雜,這樣子的無量無邊,這才是法性。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到這里世尊就告訴普眼菩薩這就菩薩修行漸次。還是先從這個身體開始,一直走到整個法界性的來回;在整個修行過程中,裡面來來回回,有很多擺盪,這樣子就是「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你求到這樣的法,這樣子修法就不迷悶了。你就不迷茫、不會迷悶,不會在其中搞不清楚。修行的漸次,做的方法,一步一步怎麼做,全部都告訴你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凈不動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世尊最後說了一個偈,我們可以再解說一下:「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普眼啊,你要知道,一切的眾生,他的身和心皆是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這四大一分離,我們的身心就沒有了,它是一個和合相;要合起來才有,散開來這個和合相就不存在了。「如是漸修行這樣子一步一步修行,開始是從身心如幻,一步一步做下去以後,就「一切悉清凈」,一切清凈了以後,「不動法界」這個不動就遍法界了。 沒有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這個能證者就是能知者,也沒有了。「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一切的佛世界就像虛空的花虛空長出都是幻化出來的,「三世悉平等」,過去、現在、未來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畢竟無來去」根本沒有所謂的來和去。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想要求佛道,就應該像〈普眼品〉這一品中所講的佛法來修習。你這樣來修習,這樣來看待,就不會迷悶了。 〈普眼品〉就講到這里。這個內容實在高得不得了,這一篇,世尊已經把法性講得這麼透徹,這麼明白。各位聽的話,可能是有困難,大家如果覺得有困難,就放在一邊沒有關系,因為要能touch到法性,先決條件自性已經圓滿了。你的自性已經沒問題、已經圓滿了,才有機會去touch法性。要碰到法性,又能夠通透的話,非常不容易。要通透的話,幾乎要把這個宇宙裡面,不管是生命、無生命,這些世界萬象全部弄通,才能夠感受。以前我沒有弄通的時候,這個經文看來看去,也無法看到我今天能夠講的這個層次。 其實經文文字還是一樣,但是我沒辦法感受,應該是這麼說,我最近也學了好多,還要把大家所認知科學要看才行,沒有看透的話,也是不行,你會沒有辦法感受,沒有辦法 touch到。譬如我們現在覺得外星人的科技比我們人類高,外星人的科技好像已經到了很神奇、神秘的地步。沒錯,外星人是科技,但我要告訴大家,佛菩薩比外星人的科技,還要高得不知道多少倍。  當你懂了以後,就像我現在懂得這樣的境界才會法界性有體驗,才能夠觸碰到。如果你覺得經文所說是一個幻想是一個想像,那麼要碰到法界性是不可能的。 我之所以能夠這樣子,因為我現在知道,原來佛菩薩祂們高深的水準,簡直無法想像,是超出我們思議的程度在這狀況下,我才有機會體驗法性。不然的話,沒有到這個程度,你整個的想法、你的認知就把你卡住,是不可能體會的。就算你以為體會到了,那不是真實的體會,頂多是一個推測、一種推理而已。 世尊這樣子講的,就是三昧正受,就是進去了。《圓覺經》,真的深不可測。今天就講到這里,謝謝各位。 【現場問答】 問:請問何謂作止任滅? 師:作止任滅是這樣子的。「作」就是我要去修,我要什麼事情,這個就是作。「止」就是停止,止息。所以作,你也可把它視為:我要修三摩缽提、我要修假觀、我要修幻觀法,我要變這個、變那個,這就是作。止就是什麼呢?止就是修空觀,止息,什麼也不想了,什麼都不做了。 所以這個作,其實就是在修;止呢,也是在修。可是這兩者都是毛病的。「作」是有好處,但是它也有缺陷;「止」也是有好處,但是也有缺陷。我們什麼時候要用作和止呢?我們還沒有修好,所以我們開始還是要去作,還是要去修三摩缽提;同時也還是要修奢摩他,奢摩他就是空觀。 它們之間有一個奇妙的關系,就是互為病、互為葯。作,修三摩缽提、修幻觀法,修過頭了就是病;當過頭的時候,它成為作病的時候,那就用止這個葯來醫它,對於有一切,我就修空觀。也就是當你修假觀修出毛病的時候,就用修空觀來醫它的病。反過來說,如果你修空觀修出毛病了,怎麼辦呢?就用作,也就是以假觀來醫它。所以作、止是互為病、互為葯的。是可以用的,但是用的時候,用過頭就有病;所以它本身既為葯,也是病。作和止這兩個,可以互相來醫的。 「任」是什麼呢?任就是隨便他什麼都好,就是放任。像我們說:「啊,這個都是無修無證,修也是沒有修,證也是沒有證;都隨便他啦。」就是什麼都可以呀。這也可代表你到這個程度,你水準好高,能夠做到這個樣子。但若做過了頭,它也會是病。「滅」也是;我什麼都寂滅,什麼都沒有,被知的都不是,全部都不要。但如果過頭了,也是病;它也會變成病。 可以這麼說,任和滅都在中觀階段中觀兩種也就是禪那的狀況兩種,一種是取寂滅,另一種是什麼都無所謂。這兩種狀態都是中觀也可以說,有一種入世的中觀,還有一種是出世的中觀。 滅是出世的中觀,任是入世的中觀;但是他做過頭了,都會變成病;所以它既是一個病,也是葯。當你有任病的時候,就拿那個滅葯來醫它,當你有滅病的時候,就拿任葯來醫它。所以互為病,互為葯。那都是修行當中的過程。 作止任滅,我們稱為四病,這是修行修得很好才會得的病,如果根本沒有修的話,也不會有四種病的。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THE END